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的2013年松花江嫩江交汇段洪水监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明月贾明明王宗明毛德华满卫东
  • 会议时间:2014-11-21
  • 关键词:江流交汇段 ; 水灾 ; 遥感监测
  • 作者单位:刘明月,满卫东(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市盛北大街4888号,1301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贾明明,王宗明,毛德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市盛北大街4888号,130102)
  • 母体文献:第六届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六届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会议地点: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P7;P96
摘要
水灾害是指降水造成的河水冲垮堤坝、淹没耕地、冲毁房屋或突发的山洪冲毁耕地、冲走人畜等现象.洪水灾害是当今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影响最为严重等特点.我国是世界上洪灾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约有10% 国土面积、5 亿亩耕地、5 亿人口、100 多座城市、全国70%的工业农业总产值受到洪灾的威胁.洪水的发生大多具有一定的突发性、持续时间短,灾害的地理位置易于辨识,因此应用遥感手段监测洪灾信息,一方面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弥补地面台站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洪灾发生时难以大范围实地调查的问题,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快速监测水情及洪灾评估的目的。 本文基于Landsat OLI及HJ-1A/1 B遥感数据,对2013年发生在松花江、嫩江交汇地段的洪水灾害进行遥感监测,取得很好的效果。Landsat OLI影像辐射分辨率增强,能够更加精细地区分地物,HJ-1A/1B数据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卫星重访周期为2天,可以弥补Landsat卫星重访周期较长的不足。综合利用两种数据能够准确地提取地物类型,有效地跟踪监测洪水发展过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