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河南省新县姚冲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详细信息   
摘要
河南省新县姚冲钼矿床产于大别造山带,属于陆‐陆碰撞体制的斑岩型矿床,其流体成矿过程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黄铁矿±磁铁矿、石英±钾长石+辉钼矿±其他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萤石组合为标志。热液石英和萤石中发育纯CO2包裹体(PC型)、CO2‐H2O型包裹体(C型)、水溶液包裹体(W型)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S型)。早阶段石英中发育纯CO2包裹体、CO2‐H2O型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中阶段的石英则发育CO2‐H2O型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在晚阶段的无矿石英脉中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和少量的CO2‐H2O型包裹体,石英‐碳酸盐‐(萤石)脉石英与萤石中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77~380 ℃,集中于300~360 ℃,盐度变化于3.0%~10.3% NaCleqv之间。中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85~351 ℃之间,集中在260~320 ℃,盐度介于2.4%~9.3%NaCleqv;晚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9~245 ℃,盐度介于0.7%~6.3% NaCleqv之间。中阶段多相包裹体中常见黄铜矿和其他透明子矿物,表明流体具有还原性、过饱和的特征,是矿石矿物沉淀的主要阶段。估算早、中阶段流体捕获压力分别集中于47~131 MPa和26~118 MPa,所对应的成矿深度分别约为4.7 km和2.6~4.2 km。上述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姚冲钼矿床的初始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富CO2的特征,同时预测了深部找矿潜能。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