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调舆情2018年第17期(总第277期)
详细信息   来源:咨询服务室    发布日期:2018年6月1日

 

内部参考

地调舆情

 

 

2018年第17期(总第277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主办

 

中国地质图书馆

201861

目录

    焦点聚焦

h大陆深部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完井重大成果传播影响持续扩大

    舆论关注

h甘肃加快解决保护地内矿产勘采造成的生态问题

    海外舆情

h美国公布35种关键矿产目录

h刚果金确定公布矿业法改革条款

h刚果布开始出产铁矿石 铁矿资源丰富

    行业动态


焦点聚焦

h 大陆深部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完井重大成果传播影响持续扩大。

舆情回顾:5 26日,在黑龙江省安达市,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即“松科二井”超额完成预定目标,胜利完井。完钻井深7018米,成为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成立22年来实施的最深钻井。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深部钻探技术和白垩纪陆相古气候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程取得了地质科技四项重大突破与进展。一是创造了深部钻探技术四项世界纪录,实现了两项重大突破。二是发现了松辽盆地深部页岩气和地热能两种清洁低碳能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三是获得了白垩纪陆地古气候演变规律的三项重要证据。四是取得了基础地质研究三项重大进展。

舆情分析:《地调舆情》编辑部61日综合整理,“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完井”相关成果系列报道自526日发布后,迅速掀起了传播热潮,分别通过电视(央视及网络电视)、广播、平面主流媒体、社会主要媒体以及行业媒体等多个途径集中密集播报,在528日形成了传播高峰。无论是新闻消息还是深度报道,网络传播平台均几乎同步跟进转载,国家部委及多个省市地方政府网站、相关行业网站乃至网民个体,都给予密切关注,掀起了全网传播的热潮(详见本刊529日舆情专题分析)。

此后,该舆情信息的传播趋势由从媒体传播为主转向以网站转载以及自媒体平台传播为主,尤其是微博成为最大发声平台,影响持续扩大。据新浪舆情平台统计,截至61日中午12:00,该舆情相关信息的全网声量为5501条,(微博传播量为3097条,网站传播量为1426条,微信为542条,客户端为342条,论坛为95条),微博成为网站转载传播之外的最大声量平台,此外,微信的传播量也不容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是新浪微博新华网科普频道设置的“松科二井(超级话题),发布相关帖子为28个,阅读量达到244万。人民网、科普中国等网站发布的相关帖子也达到了可观的阅读量。“地调科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网站)及时开展了大量科普宣传工作,形式新颖多样,取了较好的效果。

 

 

 

 

 

 

 

 

 

 

 

   舆情口碑分析中,据统计,媒体报送、网络转载过程中未见负面报道,该事件的网民总体友好度为93.32%,尤其是行业内的科研人员,在网络平台或者QQ群、微信群中讨论十分热烈,自豪、振奋之情溢于言表。社会民众对此多持赞扬、激励态度。摘选部分观点如下:

网民诗作一:繁花似锦暮春妍/喜闻松科二井篇/豪志惊天多创举/下洋入地上青天/勘查使命磐基奠/强盛成真梦想圆/今日探深七千越/欢声笑语舞翩翩。

网民诗作二:又是人间五月天/再闻科钻谱新篇/数载卧心图领跑/经年尝胆为超前/东北本为富饶地/优势不再难为先/如今深井传资讯/振兴前景映眼帘。

网民诗作三:厉害神州探矿业/七零一八震山川/昨天央视新闻颂/今日傲声欣喜传/世界深钻奇迹史/国家地学里程篇/能源宝藏彰前景/撑起复兴华夏天。

但在自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仍有少量普通网民表示忧虑,如担心深部钻探会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等,这多是由于少数网民对于生态环境的过度担忧,以及对于深部钻探技术的不了解导致。建议局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科普宣传工作。

 

舆论关注

h 甘肃加快解决保护地内矿产勘采造成的生态问题。中国自然资源报531日,近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全省各级各类保护地内矿业权分类处置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全面清理、依法有序退出各级各类保护地内已设矿业权,彻底解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

《意见》提出,在全面停止各级各类保护地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基础上,201812月底前,全面排查整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清除自然保护区内人为扰动因素的不良影响。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矿业权分类处置。

《意见》提出的处置方式包括注销退出、扣除退出、补偿退出三种,主要任务是明确保护地范围、清理核实矿业权、制定退出方案、组织实施退出、矿权证件管理、组织验收销号。市县政府组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初步验收工作,环保、林业、农牧、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核定保护地范围及功能区划、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扣除式退出范围的复核和认定。

海外舆情

h 美国公布35种关键矿产目录。中国自然资源报528日讯,518日,美国公布了35种对于经济和国家安全极为重要的关键矿产目录,包括黑色金属矿产4种,有色金属矿产7种,稀散金属矿产6种,化工矿产3种,以及能源矿产、贵金属矿产、稀土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建材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各1种。其中,“三稀”(稀有、稀土和稀散)矿产共有16种,几乎占了一半。这35种关键矿产具体包括:铀,铬,锰,钒,钛,铝(铝土矿),镁,钴,钨,锡,锑,铋,铂族金属,铌,钽,铍,锂,锶,铷,铯,锆,铪,稀土元素族,钪,锗,镓,铟,铼,碲,萤石,钾盐,重晶石,砷,石墨(天然),氦。

今年2月,美国政府公布了关键矿产目录征求意见稿,518日则正式公布了这份目录清单。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加快新矿山矿权和许可审批流程,加强国内矿产勘查开发及回收等措施来扩大国内矿产供应,摆脱对进口国外矿产品的过度依赖。

h 刚果金确定公布矿业法改革条款。上海有色金属网528日讯,据刚果金矿业部透露,刚果金新矿业法的实施法案最晚将在69日生效。此前,该国总统颁布了修订版新矿业法,该法案由上下两院一致通过。新的矿业法是在2002年的旧版本上做出了一定的修改。据统计,共有18处内容有所创新。

其中包括:立即对所有采矿者实施新的税收及关税条款;确保税收体制的稳定性,由原来的10年不变改为5年不变;提高矿产的特许使用费,金、铜等普通金属由2%提高到3.5%,而像钴一样的战略性金属由2%上涨到10%;对超额利润征收50%的税(当最终所得利润超出最初计划的25%时即为超额利润);要求外国矿业公司有义务预留5%的资本给刚果金私营企业;刚果金国家免费占有的份额从5%上涨到10%;将矿业许可年份从30年降为25年;矿业分包活动只能由大部分资本被刚果金人持有的公司承接。只允许刚果金被授权的合作社进行手工开矿;要求刚果金人民参与贵重金属的买卖以及加工处理;引入明确的矿场概念;明确矿业公司对当地民众的社会责任。矿产出口销售收入的回流本国从60%上升到100%;要求公司在获得开采许可时提供环境保护证明;在开采省的首付设立公司总部;尽可能将手工开矿处转变为小型矿场;采取激励性措施弥补部分省份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短板,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h 刚果布开始出产铁矿石,铁矿资源丰富。全球矿产资源网530日讯,据外媒报道,由刚果共和国的亿万富翁投资者保罗·奥巴比(PaulObambi)拥有并投资的刚果布西北马约科镇的铁矿石矿开始出产铁矿石。据悉,该项目已探明和预测的铁矿储量高达7.67亿吨,含铁量达31.9%,其中赤铁矿储量达1.02亿吨,含铁量达40.6%2016年,SAPRO从南非Exxaro公司手中收购了马约科铁矿,最初年产量为300万吨。该公司的长期产量目标是每年1.5亿吨。根据美国地矿局公布的报告,如果将产量提高到这个水平,刚果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之一。

行业动态

²河南财政安排1.45亿元开展29个地质项目。中国矿业报528日讯,记者日前从河南省财政厅了解到,为助力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今年,河南省财政下达1.45亿元用于开展29个地质找矿项目。该项资金主要支持河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持续开展金矿、银矿、铝土矿等重要传统矿产勘查,保障河南省大宗矿产资源需求;加大对“三稀”(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矿产、晶质石墨、萤石等战略新兴矿产的勘查力度,做好河南省新兴产业、终高端制成品需求矿产资源的对接;逐步加强地热、页岩气与煤层气等清洁能源矿产的调查评价等工作。

同时,为支持河南省地勘单位“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力,从上述资金中统筹安排2287万元支持3个境外沿“一带一路”国家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²广西首次启动绿色勘查试点。中国国土资源报529日讯,近期,广西国土资源厅印发《关于开展绿色勘查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将“广西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广西来宾市北敢矿区铝土矿普查”“广西博白县石冠山矿区金银铅锌矿普查”“广西横县古楼矿区铅锌铜银矿普查”“广西钟山县珊瑚矿区钨锡矿深边部找矿普查”等 5个项目作为全区2018年绿色勘查试点项目。这也是广西首次在地质勘查项目中开展绿色勘查试点工作。2019年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直至财政出资项目全部实施绿色勘查,最终带动商业资金项目实施绿色勘查。

²滨海湿地功能全球观测网项目启动。中国自然资源报529日讯,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湿地课题组前往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开展首次监测工作,这标志着由青岛海洋所倡导的滨海湿地功能全球观测网项目(CROWN)正式启动。该监测网可持续产出数据,服务于政府决策和湿地管理部门,在科学层面上还将丰富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演变理论,有效鉴别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质过程对滨海湿地生态功能影响,从而服务于湿地保护与修复实践活动。

此次监测工作包括对大气、地表水、孔隙水、土壤和植物等多圈层多要素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增温和非增温条件下的光合、生态系统呼吸、硫化氢释放通量以及地表高程动态变化的对比监测;生物量调查监测;表层土壤和孔隙水取样;环境理化参数的初步测试;芦苇生境区大气下垫面的二氧化碳、水分等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监测等。

 

 

投稿人:崔熙琳

 

 

 

 

 

 

 

 

 

 

地调舆情DI DIAO YU QING

本刊物由地学情报综合研究与产品研发项目支持

2018年第17期(总第277期)

主编:雒毅

联系电话:(010)66554979

副主编:方秋芸 崔熙琳

联系人:雒毅

责任编辑:贾凌霄

电子信箱:zxfw@cgl.org.cn

审核:单昌昊 李淑英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邮编:1000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