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调舆情2018年第12期(总第272期)
详细信息   来源:咨询服务室    发布日期:2018年5月6日

 

内部参考

地调舆情

 

2018年第12期(总第272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主办

 

中国地质图书馆

201856

目录

    焦点聚焦

h我国首次大深度潜水器联合科学考察在南海启动

    舆论关注

h新版矿产资源勘查和采矿许可证61日启用

h贵州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出炉

    海外舆情

h加拿大政府接管并清理境内最大露天铅锌矿

h中国-捷克第四次联合科考汉中天坑群

    行业动态


焦点聚焦

h 我国首次大深度潜水器联合科学考察在南海启动。新华社广州52日电,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日对外通报,该局“海洋六号”科考船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探索一号”科考船于42830日展开联合科学考察活动。期间,两船分别搭载的4500米级深海作业型潜水器“海马”号遥控潜水器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对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马冷泉”区进行联合科学考察。通报表示,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的两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大深度潜水器的联合深潜科学考察活动,有效发挥了两类潜水器各自功能优势,创新了深海科考作业模式,实现跨部门合作,推动了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的联合攻关,为国产深海技术装备的业务化协同作业发挥了先行示范作用。

通报介绍,“海洋六号”与“探索一号”科考船在“海马冷泉”作业区会合后,共同实施了三次潜水器联合深潜作业。联合科考期间,“海马”号发挥其超强的作业能力,携带甲烷礁钻机、侧扫及图像声呐、甲烷传感器及生物诱捕器等10余项作业工具下潜,开展对海底“冷泉”的综合探查及取样作业;“深海勇士”号展现了其精细探查和作业的功能特长,查明海底“冷泉”的分布范围、区域性特征、地形特征,并进行取样等作业;联合科考期间,两套深潜器系统将分别对对方作业过程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实时监测及记录。

舆情解析:根据网络数据统计,截至56日,该条新闻的网络传播量为693条,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网、环球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华侨日报、凤凰网、新浪新闻、搜狐新闻、中国青年网等众多权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并引发了多家网站以及包括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大量转载。央视网国际频道、央视新闻频道、东方卫视等也进行了影像报道。凤凰网、新疆晨报等媒体还以此次报道为主线,综合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观察者网、经济参考报、光明日报、科普中国等关于深海探测的新闻,进行了“中国大深度潜水器南海科考,这些‘探海神器’有哪些超能力?”的综合深度报道,进一步拓展了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值得关注的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华侨日报、环球网等对于此条新闻的报道,引发了海外华人华侨甚至是外国网友的关注,成为其受众关注的热门信息。

从热度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首次大深度潜水器联合科学考察的热度在2018-05-05 07时达到了8.78的峰值。

 

 

 

 

 

 

 

 

 

 

扩展阅读:海底“冷泉”研究涉及资源、环境和生命起源等科学前沿领域,是当前国际深海科学研究的热点,深海潜水器是开展海底“冷泉”研究的重要装备。“海马”号和“深海勇士”号潜水器是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自主研发的深海重大科技装备,是我国掌握深海探测关键技术、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和国产化高新技术装备实际应用方面的典范。“海马冷泉”位于我国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是我国管辖海域内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性海底冷泉,为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系统成藏、冷泉生态环境乃至地球生命起源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窗口。

舆论关注

h 新版矿产资源勘查和采矿许可证61日启用。自然资源部网站56日讯,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自201861日起,正式启用新版《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以下统称许可证)。

通知要求,新版许可证启用后,不再使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的旧版许可证版式;空白旧版许可证由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收集、销毁。依法发放的仍在有效期内的旧版许可证继续有效,并按照“不变不换”的原则,在新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时,逐步更换为新版许可证。

通知强调,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空白许可证的领用管理。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需使用空白许可证的,应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填写需求单并加盖公章后,传真至自然资源部指定承印单位;同时,将盖章后的需求单原件报自然资源部备案。承印单位依需求单将空白许可证配送至省级或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不配送至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在每年的1130日前,将本辖区内当年度许可证配发情况报自然资源部。新版许可证由自然资源部负责印制,相关费用(含邮寄费)由部统一支付。

h 贵州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出炉。近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发布《贵州省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矿业权出让贵州经验,建成“竞争出让更加全面、有偿使用更加完善、事权划分更加合理、监管服务更加到位”的矿业权出让制度。

据悉,作为中央确定的6个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试点省份之一,贵州厅结合该省矿业权管理工作实际,牵头编制完成了《方案》。《方案》坚持生态优先,集约节约优先,发展绿色矿业的原则,分为总体要求、改革试点内容和保障措施三方面,明确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的矿业权,10年内原则上不得转让。财政全额出资开展勘查的,可采取申请审批方式授予探矿权,不再缴纳探矿权出让收益和探矿权占用费,完成规定的勘查工作后注销探矿权,纳入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成果清单管理。因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红线需要变更或者撤回已经作出矿业权许可的,应当依法给予矿业权人补偿;不符合现行矿业权准入条件的,不再批准矿业权延续登记。

海外舆情

h 加拿大政府接管并清理境内最大露天铅锌矿。全球矿产资源网53日讯,加拿大联邦政府已经控制了Yukon地区的铅锌矿的清理工作,20年前,该公司宣布破产,并放弃了该矿山。加拿大政府于周二正式接管了Faro Mine矿山。一项为期两年、耗资1亿美元的建设项目将于今年夏天开始,以便更好地管理该地区的污水收集与处理,并转换生产为清洁用水。 该矿在Yukon中南部的2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运行了近30年,之后Anvil Range矿业公司破产,并于1998年离开了该矿区。加拿大政府表示,该矿留有7000万吨废弃尾矿和3.2亿吨废矿石,这些废料有可能污染到周围的土地和水源。该矿山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铅锌矿。加拿大政府表示对于该矿的清理工作首先是应确保该地区的居民和野生动物的安全,然后尽可能的恢复土地质量。正式的清理工作预计将于2022年开始动工。

h 中国-捷克第四次联合科考汉中天坑群。国土资源部网站54日讯,近日,第四次中国-捷克汉中天坑洞穴联合考察活动在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正式启动。此次考察活动是应原国土资源部的邀请,以国际洞穴联合会副主席、捷克洞穴学会主席兹德内克·莫提契卡为领队的捷克天坑洞穴考察团一行11人于428日至59日在陕西省南郑县小南海镇、镇巴县三元镇和巴山林场,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联合开展为期12天的科考活动。来自中捷的洞穴探险科考专家50余人分成3组,对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小南海镇、镇巴县三元镇和巴山林场范围内的天坑、洞穴系统进行野外探测、绘图和地质分析,了解岩溶台原区天坑洞穴发育情况、规模大小及成因规律等。

舆情背景: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的精心指导下,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调查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共发现地质遗迹527处,分属21个类型,其中天坑54处,占据全球天坑总数的1/4。汉中天坑群不仅是全球发育在岩溶台原上的最大天坑群,也是我国北亚热带最大的天坑群,包括超级天坑2处、大型天坑7处,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

行业动态

²黑土地质量调查入选遥感十大事件。中国国土资源报53日讯,近日召开的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8年年会公布了“2017年度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评选结果。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调中心组织的“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土壤质量天空地一体化遥感调查与监测”成功入选,排名第二。2017年,沈阳地调中心组织国内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实施了全球黑土地关键带黑土地质量天空地一体化调查方法技术探索,采用卫星遥感—航空高光谱—地面采样验证宏观—微观一体化多门类方法技术的综合调查与监测,取得了显著成果。该项工作首次将航空高光谱技术应用于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北纬46度带)地质生态调查与监测,建立了航空高光谱数据获取—反演模型建立—反演土壤理化指标数据及结果出图—结果验证—土壤质量评价的完整技术流程,对建立系统化的土壤质量遥感调查工作体系具有示范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及部分微量元素等多项理化指标进行反演,结果可靠,从而实现了土壤质量调查更高的空间精度,为实施精准农业等提供决策依据。多期次卫星遥感信息提取黑土区水土流失强度评价的完整技术流程,对未来应用卫星遥感调查系统评价水土流失强度体系也将具有示范作用。

²青海省矿产潜在价值达近百万亿元。新华网53日讯,日前,记者从青海省地矿局了解到,青海省已先后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其中钾盐等11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第一,6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潜在价值近百万亿元。据悉,青海省地矿局先后探明察尔汗钾镁矿、锡铁山铅锌矿、赛什塘铜矿、茫崖石棉矿、大场金矿等超大型、大中型矿床300余处,青海盐湖钾肥、西部矿业等一批支柱产业由此崛起。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其中钾盐等11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第一,6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潜在价值近百万亿元。格尔木、都兰、锡铁山、花土沟、赛什塘等依托找矿成果,已成为该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新兴工业城镇。

²湘粤交界圈定“三富”土壤异常区。中国国土资源报53日讯,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湘江上游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在湖南、广东两省交界地带发现大面积富硒、富锗、富锌的“三富”土壤异常区,初步圈定“三富”土壤异常区面积约110平方千米。工作区地处湘粤省际交汇地带,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省际边界山区于一体,是湘粤山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和经济协作区。大面积“三富”土壤异常区的发现,将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产品提供科学支撑,助力当地精准脱贫。

 

 

 

 

投稿人:崔熙琳

 

 

 

 

 

 

 

 

 

 

 

 

 

地调舆情DI DIAO YU QING

本刊物由地学情报综合研究与产品研发项目支持

2018年第12期(总第272期)

主编:雒毅

联系电话:(010)66554979

副主编:方秋芸 崔熙琳

联系人:雒毅

责任编辑:贾凌霄

电子信箱:zxfw@cgl.org.cn

审核:单昌昊 李淑英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邮编:1000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