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调舆情2017年第08期(总第226期)
详细信息   来源:咨询服务室    发布日期:2017年3月17日

 

内部参考

地调舆情

 

2017年第08期(总第226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主办

 

中国地质图书馆

2017317

 

2017全国两会专题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2017年全国两会大幕已经落下,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为我们的国计民生建言献策,共同探讨我国的顶层设计。结合两会热点,本期的焦点聚焦选取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土地、资源、能源、生态、地质调查等方面的论述及领导、代表、委员关于上述方面的观点


焦点聚焦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土地、资源、能源、生态、地质调查等方面的论述:

扎实有效去产能。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同时,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要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

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分类制定实施治理措施。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人命关天,安全至上。必须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地震、气象、测绘、地质等工作。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地方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领导、代表、委员关于土地、资源、能源、生态、地质调查等方面相关的观点:

李克强:国务院已责成相关部门就不动产保护相关法律抓紧研究提出议案。人民网315日讯,今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澎湃新闻记者提问:今年两会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27家网络媒体共同发起“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澎湃新闻和今日头条就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问题进行了网上投票。到目前,已经有2131万网友投给了“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怎么办?”。请问总理,国家准备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李克强:中国有句古话:有恒产者有恒心。网民们实际上也是群众,对70年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续期问题普遍关心可以理解。国务院已经要求有关部门作了回应,就是可以续期,不需申请,没有前置条件,也不影响交易。当然,也可能有人说,你们只是说,有法律保障吗?我在这里强调,国务院已经责成相关部门就不动产保护相关法律抓紧研究提出议案。

李克强谈雾霾治理:蓝天在未来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人民网315日讯,今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克强:雾霾问题的确是百姓的痛点。蓝天和空气一样,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希望看到更多的蓝天,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环保特别是雾霾问题的挑战。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讲了五条措施,会坚定地向前推进,真正打一场“蓝天保卫战”。但是也坦率地告诉各位,这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我们治理雾霾重点对着燃煤、尾气排放、扬尘等,但今年我参加两会讨论的时候,有科学家说,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因素,雾霾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完全搞透,他说中国北方冬季的雾霾在全世界都是特殊的,当然,这个因素我不便在这儿讲,科学家还要做充分的论证。但是,我想明确,国家为此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抓紧把雾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来,使我们治理雾霾更加有效。

大自然的阴晴风雨不是人类能支配的,但是我们可以支配我们的行为,可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雾霾要治理,蓝天在未来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新华网38日讯,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8日下午在“两会部长通道”上表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去库存任务重的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

“坚持去库存与防过热并重,对不同地方‘分类指导、因城施策’,对重点城市‘一城一策、靶向治理’。”姜大明说。

他表示,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遏制炒作土地的投机行为。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不能拿来炒作囤积。

在回应70年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的续期问题时,姜大明说:“我们正在深入调查研究,并将积极提出相关法律安排建议。请大家放心,居民购买住房,其财产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

他介绍,去年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精神,妥善解决在续期法律安排作出前,少数地方遇到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问题,国土资源部商住建部提出了“两不一正常”的过渡性处理办法。一是不需要提出续期申请;二是不收取相关费用;三是正常办理交易和登记手续。

曹卫星: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构筑坚实的土地资源基础。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312日讯,中国国土资源报对全国政协常委、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做了采访。曹卫星说:“耕地红线不光是数量,还要有质量和生态。只有同时保护好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才能让中国碗里装上‘安全粮’‘放心粮’。”曹卫星指出,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围绕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提出明确要求。这个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确立的耕地保护新任务新要求,是我们进一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曹卫星说,当前,我国的耕地保护方式正逐步转向“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用途管制、占补平衡、土地整治、补偿激励”综合施策,以形成更加完善、更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制度框架体系。

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要推进土地科技创新。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313日讯,38日上午,7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应邀走进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等要求,就如何加强耕地保护、改进占补平衡、推进国土整治与加快土地科技创新等内容座谈。

座谈会由部土地整治中心和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参会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分别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胡存智,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司长廖永林,全国人大代表、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巡视员董祚继,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张全国,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林,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许皞,全国政协委员、硅砂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秦昇益。

座谈会上,7位代表委员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一道,深入探讨如何全面贯彻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三深一土”战略,用土地科技创新成果稳固支撑国家发展的土地资源需求;如何通过土地科技创新来推动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机制创新,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和建设生态良田等。胡存智认为,当前要研究土地学科现状深化和未来发展,通过土地科技创新来深化拓展土地整治经济机制与管理模式,逐步推动土地整治转向生态型整治乃至“山水林田湖”共同体综合整治,进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颜开:未来的深海空间站 可能载几十人潜水几个月。新华网39日讯,‘蛟龙号’家族正在扩员,4500米载人潜水器下半年交付,11000米载人潜水器也已在研制,预计2021年进行海上试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副所长、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颜开透露。

“蛟龙号”家族正在不断扩员。颜开介绍,目前4500米载人潜水器已经进入总装阶段,下半年将完成海上试验并交付给中科院三亚深海所。它突破了钛合金载人舱球壳研制、超高压海水泵研制、低噪声一体化磁耦合电动推进器研制和充油锂电池研制等四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全面应用国产化。载人舱拥有5个观察窗,可以在水下停留12小时,能满足更多视角科学观察。

在此基础上,11000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发也已经提上日程,预计将在2021年进行海上试验。与此同时,一批一两千米级的载人潜水器也在策划中,以满足不同深度海洋科研的需求。

让“三大主义”深入地质人才的灵魂。中国矿业报313日讯,311日,全国政协委员、长春市政协副主席、吉林大学地球科学院院长孙丰月在接受中国矿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的提出正当其时,必须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在深地探测、地质找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孙丰月说,地质勘查不是单纯的工程,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又是个科学问题,是实践和理论高度融合的过程。地质勘查需要建立好和利用好产学研用这个平台,对勘查过程实时跟踪研究,综合评判。这个平台既要有地勘单位,也要有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还要有管理、行政和服务部门。

孙丰月认为,精神直接决定着人才成功与否。高校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锻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精神观和价值观。孙丰月深有体会地说,一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主义。二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英雄主义。三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现实主义。

加快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中国矿业报网313日讯,“《自然保护区条例》发布至今已22年,有些规定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近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在小组发言中说。朱维群建议,首先应加强国家自然保护体系的顶层设计。同时,实事求是调整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此外,加快修订《自然保护区条例》。

民革中央: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需“再加力”。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36日讯,今年两会,民革中央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提案》,就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一些省份,耕地基础地力下降等耕地质量问题十分严重,由于经费不够、手段不足等,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在提案中,民革中央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长期形成的对待耕地重数量轻质量、重利用轻保养的问题,又有耕地质量保护、建设与管理手段不足的问题。民革中央在提案中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体系建设。二是要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法规。三是要依法解决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经费。四是建立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龙长兴:“地热开发我们仅打开了冰山一角”。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37日讯,“近年来,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还远未到达预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李四光纪念馆馆长龙长兴认为,相对于我国丰富的地热资源,如今得到利用的只是冰山一角。他今年两会的提案正是关于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龙长兴认为,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力开发地热等新能源已是人们的共识,势在必行。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为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绘制了崭新的蓝图。国家应当尽快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使地热开发迎来全面开花的局面。

九三学社中央:科学规范矿业权设置 解决矿业权重叠问题。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37日讯,今年两会,九三学社中央提交了《关于科学规范矿业权设置的建议》的提案,建议科学规范矿业权设置,妥善解决矿业权重叠问题,避免资源的闲置。

民革中央建言: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引擎推进脱贫致富。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38日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两会,民革中央提交了《关于以农村土地改革为引擎,推进脱贫攻坚向脱贫致富转变》的提案,提出以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契机,切实做好盘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大文章,抓住土地入股分红这个关键点,积极探索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新路子,推动脱贫攻坚向脱贫致富转变。

王学求:雾霾研究要充分发挥地球化学优势。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39日讯,“去年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但民众感觉并不明显。我们需要在雾霾成因分析的科学性、治理措施的精准性上下功夫。”在河北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中,全国人大代表、国土资源部物化探研究所应用地球化学室主任王学求,就雾霾治理提出了他的观察和思考。他还强调,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要充分发挥地球化学的独特优势。去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在河北廊坊成立。“中心的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值,为资源评价、环境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系统持续的科学数据和解决方案。”王学求指出,“华北雾霾的研究和治理,将提供地球化学的中国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李子颖:发挥地质优势加强废水深井处置技术研究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313日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污水、污染物排放与日俱增,对它们的处理及排放压力持续增加,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废物处置途径。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提交了《关于加强废水深井处置技术研究,开辟污染物处理新途径的建议》的提案。

李子颖建议,应及时开展废水深井处置的研究工作,可先以地浸采铀废水深井处置为试点,开展地质选址研究、地质特征和工程技术研究、环境影响监控技术研究、法律法规及标准研究制定或修订等研究工作,建立深井处置示范点。在此基础上,开展其他废水废物深井处置技术研究并推广应用。

16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加大长江流域湿地保护力度。中国国土资源报314日讯,今年两会上,安徽代表团赵馨群等16名代表联名建议,进一步加大对长江流域内湿地的保护力度。

赵馨群等代表建议,应加快湿地保护的专门立法。建议尽快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明确湿地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职责、湿地保护区土地权属等基本问题,明确湿地“生态用地”性质,划定湿地保护红线。

31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尽快启动空间规划立法。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314日讯,“加快推进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研究探索,适时启动空间规划立法,研究出台《国家空间规划法》,明确完善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针对目前我国各类空间性规划偏多,规划之间矛盾冲突,规划法定地位差异较大,规划失效等突出问题。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何宁卡等31名代表联名建议,深化空间立法前期研究,积极探索开展空间规划立法。何宁卡等代表建议,应深化空间立法前期研究。就空间规划立法,何宁卡等代表建议,对导致各类空间性规划矛盾冲突的各类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规范等进行系统梳理、修订完善。

刘正军:五方面推动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314日讯,针对我国的土壤污染详细情况有待摸清、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行政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等现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永清环保集团董事长刘正军建议从五方面着力加快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一是全面普查耕地污染的面积、种类及程度,建立空地一体化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二是完善政策法规、行业规范与标准,提高土壤修复行业准入门槛,实行终身责任制。三是企业主导,构建应用型协同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土壤修复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四是建立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实现农业产业升级。五是创新耕地治理模式,培育专业化土壤修复主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治理模式。

 

 

 

投稿人:李瑞


 

 

 

 

 

 

 

 

 

 

地调舆情DI DIAO YU QING

本刊物由地学情报综合研究与产品研发项目支持

2017年第08期(总第226期)

主编:雒毅

联系电话:(010)66554979

副主编:方秋芸  崔熙琳

联系人:雒毅

责任编辑:李瑞

电子信箱:zxfw@cgl.org.cn

审核:单昌昊  李淑英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邮编:1000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