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学文化动态2014年第7期
详细信息   期数:2014年第7期(总第29期0    来源:综合研究室    发布日期:2014年7月20日

    


    


    
    
    

    

    

内部参考

                                                      


    

地学文化动态


    

2014年第7期(总第29期)


    


    


    
    
    

    

    

联合主办

  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


    

 中国地质图书馆                  2014720


    

 


    

 



    


    

文化研究


    

  地质科学史的社会作用………………………陈宝国等


    

  蔡元培与地质调查所…………………………… 


    

文化推介


    

  2014年“全国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荐评


    

文化在行动


    

  甘肃省开辟地理国情普查宣传新阵地等4


    

徽志解读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徽志解读


    

文化人物


    

  刘光鼎



    

    

文化研究


    

地质科学史的社会作用


    

陈宝国 蔡克勤 万力 贠雪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9世纪初叶,当地质学家莱伊尔经过大量的实践、搜集,缜密的思考后,开始编写《地质学原理》这部奠定近代科学的地质学经典著作,并于1830年正式出版第一卷至今,近代地质科学的历史只不过走过了180余年。


    

地质学家对于莱伊尔的感念,不仅仅因为他的《地质学原理》问世,更多的感念是因为他以清晰的思维,为地质科学的研究注入了清新的思想,合乎科学发展规律的历史的、辩证的、进化的研究方法——“将今论古”的比较地质学方法。同时,也为地质科学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地质科学史的社会价值


    

众所周知,地质科学的诞生,源于人类对所生存的地球物质空间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并以探索这个物质空间的形成、发展所遵循的内在规律作为科学研究的动力,以期达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为目的。因此,在自然科学的学科门类中,地质科学更具前沿性、前瞻性和基础性。同时,地质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具紧密性。地质科学史的研究,就是将地球科学的探索和研究加以历史的记录,并给予“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的启示。


    

在科学产生和完善的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探索是不受地理环境和种族分布区域限制的。然而,对于一个区域文明来讲,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特征往往会受到限制与影响。譬如,在古代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对于地球起源问题的研究涉及到关于宇宙成因的探索。早在公元前600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就提出了“天地生成皆源于水”的观点。而在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与古希腊完全不同的古代中国,对于地球起源的探索也同时发生。如公元前11世纪前后出现的“阴阳说”、“五行说”及其颇有具象特征的天地形状结构的认识,如“盖天说”、“浑天说”已经出现。他们提出了与古希腊泰勒斯等人观点相近的认识。然而,科学意义上的地质学并没有在东方的中国出现。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区域内社会文化的产生、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有着重大的制约和影响,但从地质科学史研究的角度看,正是这种整体性和差异性表现了地球科学研究具备全球化的特征,这种差异性不仅不会影响科学在世界范围内历史地向前推进,反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自莱伊尔《地质学原理》问世180余年之后的今天,地质科学的研究和突破,早已不能和莱伊尔时代同日而语,而居维叶与莱伊尔关于“灾变与渐变”的争论也早已不再成为地质科学家们议论的话题。但是这些历史的陈迹,则是地质科学史家整理和分析地质科学发展历史的重要阶段性材料,成为他们研究和评价莱伊尔《地质学原理》及其“灾变与渐变”这场争论的时代特点,及其这些争论在推动地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的重要依据。还有一点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地质科学在莱伊尔时代发展程度的限制,莱伊尔的认识和思想肯定存在不足以至错误(这在当时就曾受到一些地质学者的质疑,如美国学者T·黑格尔,德国学者布勃诺夫等)。对于这些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缺陷,完全可以被当代的学者所接受和理解。“对一个自然科学家的论点、学说和著作的公正评价,正是科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莱伊尔地质理论上的探讨与研究,应从哲学体系、逻辑学的高度去考虑,才会有益于地质科学理论上的提高与深化(吴凤鸣,1996)”。正因如此,我们说莱伊尔在《地质学原理》中阐述的观点和方法为地质科学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地质科学史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地质科学历史可分为四个时期:自然科学时期、地质哲学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后工业文明时期。前二者属潜科学或前科学时期,后二者属于科学时期。1819世纪之交,地质科学成为了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地质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地质科学史也随之产生,并成为地质科学的独立分支。经过百多年的积累、探索,地质科学史丰富了自己的研究内容,明确了研究目的与任务,同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地质科学史研究方法。以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会的研究内容为例,自1980年以来,地质科学史研究涵盖了古代地学思想史、地质事业史、地质学科史、中外地学交流史、地学人物史等主要方面。值得庆贺的是,于1964年提议,1968年经国际地质大会讨论通过正式建立的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为全球性的地质科学研究学者提供了一个国际平台,这无疑为包括地质科学史研究在内的地球科学研究注入了活力,提升了动力。


    

二、地质科学史的社会作用


    

瑞士学者阿米埃尔(Henri Frederic Amiel,18211881),在他1848年所写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从世界史的角度批判现代,从地质时代的角度批判历史,从天文学的角度批判地质学,这是思想的解放。”从科学史研究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的信息,应该是,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史,还是科学发展史,其研究都要有哲学的观点,批判的认识,从历史的、辩证的、阶段性的认识出发,以求达到较为完整的、全面认识科学发展历史的目的。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索、研究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自然是一种社会现象,其目的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谈及地质科学史的社会作用,它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为说明地质科学与地质科学史研究的社会作用,我们以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与地质科学和地质科学史的关系为例说明。


    

由于历史原因,近代地质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因为在1819世纪的工业文明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封建制度的束缚与落后的文化亟须具有进步思想和科学文明的启迪。在这种情况下,19世纪中叶,晚清时代的中国出现了旨在借鉴、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第二次“西学东渐”浪潮。大量的西方科学技术著作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广为传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其中,仅地质学方面的书籍就达几十种之多。其中由美国传教士玛高温(D.J.MacGowan,18171893)口译,中国学者华蘅芳(18331902)笔录的《地学浅释》在1873年由江南制造局出版。《地学浅释》这本以现代地质学的知识讨论人类生存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如何变化的等问题的书籍,立即引起了强烈关注。这本地质学的著作从自然界的沧桑变化、生物的进化这些科学认识传递给了人们,人类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处于运动状态的物质,变化是其存在的基本特征的信息。1896年,该书被列入《富强丛书》。同年,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书为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并于1898年出版。这本书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一时间在中国社会很快引起反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名词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地学浅释》、《天演论》等科学书籍的引进,在当时不仅为中国输入了西方近代地质学的思想和理论,同时传递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对晚清时代中国的改革运动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因此,在近代中国没有出现地质科学之前,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对当时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社会政治和科学文化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为中国迎接工业文明时期的到来起到了推动作用。


    

20世纪初叶,中国地质科学诞生。自1913年至1949年,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人员在中国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至近300人。这支为数不多的地质科学研究队伍,在中国社会复杂多变、民族命运多舛的局面下,艰苦卓绝,奋力开拓,在地质科学的奠基与分支学科的建立,在地质教育及人才培养和地质学理论的探索等方面,不仅全面推动了地质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随着国民经济、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地质科学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地质矿产、能源、基本建设资料需求方面为国家的建设提供支撑,同时也带动和推动了中国后工业时期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由此可以说明,以自然科学(包括地质科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为基础和佐证,倡导科学在中国的建立并推动其发展,可作为地质科学和地质科学史的研究和发展作用与社会发展的一个表现。


    

鉴于地质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地质科学史研究立足于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认识,是由地质科学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尤其在当今社会,坚持地质科学为社会发展服务,大力开展地质科学史研究充分发挥地质科学在自然科学门类中的特殊地位,籍以推动地质科学研究在科学发展、社会文化形成中的社会作用,应该成为共识。


    

1990年,在中国地质科学史研究会成立10周年之时,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第15届年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东西方地质科学交流史”。在这次会议期间,中国地质科学史研究的历史及成果被国际地质科学史界同仁所知,推动了地质科学史研究在中国的开展。同时,通过东西方地质科学史研究学者的交流,使中国学者了解了国际地质科学史研究的动态及发展趋势。


    

2015年,受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的委托,将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第40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年会。目前,一切筹备工作正在顺利地进行,我们希望在明年的会议上,与大家共同携手,切磋交流,使地质科学史研究在更广、更深的方向上发展,为我们的共识能在社会服务的广泛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努力。



    

    

蔡元培与地质调查所


    

焦奇 中国地质图书馆


    

地质调查所(因隶属的部门名称多次变更,本文统称地质调查所)成立于1913年,于1950年因全国地质机构调整而撤销。地质调查所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贡献最多的全国性地质机构。地质调查所的成立及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地质科学发展的基础,催生并影响了中国地学发展的格局分布及分支学科的出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地质精英,在20世纪早期,开展了大量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营造了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在短短37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那些为地质调查和科研事业献身的地质学界前辈,也离不开那些关心科学事业、关心地质科学发展的人。其中,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即为重要人物之一。


    

蔡元培(19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北大“学术”与“自由”之风。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蔡元培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他致力于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所倡导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理念,勇于担责的社会行为,客观上对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恢复学科育人才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并进行了以文理两科为主的学制改革,于1917年理科增设地质学门,1919年改称地质学系,从此中国的地质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究其原因,北大恢复地质学科还得从地质调查所说起。北大在1909年曾开办地质学门,1913年毕业生只有2名,学地质学的人数太少,地质学暂时停办。刚成立的地质调查所的地质调查工作限于地质人才缺乏并没有真正开展。正如丁文江在《工商部试办地质调查说明书》中写道:“地质调查着手之难,难于经费和人才。”为了迅速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开办地质研究所,19167月,地质研究所22人结业,13人进入地质调查所,实现了“今日之研究,正为他日之调查”的办学宗旨,由此我国地质调查工作才真正开始起步。但相对于大量的地质调查及研究的需要,人才依然短缺。为此,地质调查所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建议并商定,北京大学担任造就地质人才的工作,地质调查所专做调查研究工作,可以随时吸收北大地质方面的毕业生,使他们有深造的机会,实现“互助补助之精神”。建议符合蔡元培决心改革的理念,被积极采纳。为解决地质学系的师资力量,地质调查所章鸿钊、翁文灏分别到地质学系代课,经所长丁文江推荐及多方的努力,北大校长蔡元培成功聘请李四光和葛利普两位先生到校任教,北大地质学系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北大地质学系的毕业生,不少人到地质调查所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至1937年期间有36人,如钱声骏任地质调查所图书馆主任,孙云铸任古生物室副主任,赵亚曾任地质古生物古生室主任,王恒升任岩矿室主任,侯德封任陈列馆主任,李春昱、黄汲清任地质所长等,他们都做出了很优异的成绩,为地质调查所及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倾力相助渡难关


    

政局的动荡、体制的频繁更迭,中国实业及科研不景气,一度危及到地质调查所的生存。上世纪20年代初期,政府裁员减政,农商部有裁减地质调查所之意。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领衔上书,为之呼吁。地质调查所“自设立以来关系地质调查矿产方面固已成绩昭然,即关于学术研究方面,尤其于中国地质多所发明,几足与各国地质机关相颉颃。此非元培私言,实为中外专家所公认。该所所刊专门报告,交换远及欧美。本年万国地质学大会亦提出论文,由该会通告各国,不特为国内研究机关之嚆矢,亦实关国际文化之名誉。且该所用人极严,办事认真,洵为近时官立机关所仅见”,强调地质调查所不应被裁减。在呼吁书上签名的还有梁启超、张謇(前农商总长)、张伯苓(南开大学校长)、冯熙远(北洋大学校长)、俞同奎(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校长)、郭秉文(东南大学校长)等。后来农商部复函,决定对地质调查所“现正力予维持,图谋发展”。裁撤之议解除。


    

在蔡元培等人的竭力争取下,地质调查所有幸留存,但其经费一直是困难的,“地质调查所是一个很穷的科研机构,……当时从北洋军阀政府和30年代初的国民党政府领取的经费十分微薄,几乎不足以支付职员的工资。”尤其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地质调查所改属农矿部,该所经费极度困窘,农矿部拨付的款项每月仅千元,无法满足刚起步的地质科研事业需要大量经费支撑的需求。虽然地质调查所与中研院没有隶属关系,但任院长的蔡元培得知情况后从中研院地质所每月暂拨千元以救急。19291月蔡元培接管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简称中基会),出任改组后的基金会董事长,即对该所进行补助。中基会是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偿”建立起来的一个民间文教机构。蔡元培倡导“庚款”用于教育与科学,因此在地质调查所科研经费之紧张时,从1929年起,中基会对地质调查所的补助费由3.5万元提升到5万元(如下表)。据统计,地质调查所的经费有一半来自于基金会,用以进行实地调查、装备实验室、出版地图和书刊以及派人出国进修、进行专门研究。如地质调查所的沁园燃料研究室、土壤研究室和新生代研究室的建立都得益于基金会的资助。地质调查所的经费不多,但所出的科研和生产成果却是又多又好,也符合今天提倡的“少投入,多产出”的要求,此蔡元培在《中央研究院与科学研究事业》一文中称地质调查所是“中国第一个名符其实的科研机构”。


    

中基会补助地质调查所经费历年明细表(单位:万元)


    
    
    
    
    
    
    
    
    
    
    
    
    
    
    
    
    
    
    
    
    
    
    
    
    
    
    
    
    
    
    
    
    
    
    
    
    
    
    
    
    
    

    

年代


    

补助经费


    

年代


    

补助经费


    

1926


    

3.5


    

1933


    

10


    

1927


    

3.5


    

1934


    

10


    

1928


    

3.5


    

1935


    

9.6


    

1929


    

5


    

1936


    

9.6


    

1930


    

5.5


    

1937


    

9.6


    

1931


    

5.7


    

1938


    

9.6


    

1932


    

5


    

1939


    

9.6


    

在中基会及社会上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下,地质调查所逐渐走出了困境,工作得以全面开展,一批地质科学调查研究的骨干得以培养,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得以推进。


    

三、兼容并包促发展


    

蔡元培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先驱,十分关注科学事业的发展,他提倡科学精神和方法,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在科学研究管理上也极有体现。


    

中研院设立地质研究所后,地质研究所与地质调查所的研究人员相互流动,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被蔡元培聘为中研院的特邀研究员。李四光与翁文灏的地质学术观念有所不同,无论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学术意见和分歧,蔡元培都一视同仁,兼容并包,各扬其长。


    

1928年刚成立的北平研究院筹组地质研究所,由于没有人手,为避免重复,蔡元培支持北平研究院聘用地质调查所的翁文灏等为研究员,用“嫁接”的方法,将北平地质研究所与地质调查所“合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节约了资源也节约了经费。


    

中研院与北平研究院当时是相互独立的,但两个研究院又是相互支援的。在地质学方面,蔡元培说:“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国立地质调查所(由北平研究院与地质调查所合组),广东、广西、河南、湖南省地质调查所之间,同样进行着合作。近几年中,是在既能合作又不浪费人力财力的方式下,给这几个地质研究机构分配科研工作的。1934年,广东、广西省地质调查所联合组织一个考察团到广西进行考察。当国立地质调查所缺少工作人员时,中央研究院主动支持,调去两个有相当能力的工作人员。而当中央研究院派出一个研究员去调查云南矿物资源时,国立地质调查所就派出一名助手协助。当湖南地质调查所面临经费困难时,国立地质调查所除慷慨地每年拨给8000元津贴外,还派出工作人员到该所支援。”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的几个地质研究机构是合作无间的。


    

为抵御有关外国“科研”机构借口“学术研究”而侵害我国主权的行径,我国的科研机构对本土资源尤其是边陲地区的资源,开展了更为全面的联合调查。1931年,经过实业部与中央研究院和教育部会商,国民政府组成“西陲学术考察团”,特派蔡元培、戴季陶、吴稚晖、李石曾、陈布雷、翁文灏、竺可桢、李四光、朱家骅、秉志、傅斯年、杨杏佛、钱昌照、徐炳昶为西陲学术考察团理事,并指定蔡元培为理事长。蔡元培立即召开理事会议,通过章程,并推定翁文灏、秉志、傅斯年分别拟定考察团各组计划。考察的重点是石油地质和石油矿藏,主要由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担当该项任务,因此推定该所所长翁文灏为考察团团长。这次西陲学术考察,涉及多个学术部门和研究人员,除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外,还有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自然历史博物馆、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中基会”静生生物研究所、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这是中国科教界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联合行动。


    

    蔡元培的联合、兼容并包科研管理理念有机地将各科研机关和研究人员组合起来,对科学工作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针对当今科研领域条块分割现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广波.丁文江与中国地质事业初创.北京档案史料,2005年第4.


    

2. 王仰之.中国地质调查所史.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3. 程新国.晚年蔡元培.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4. 张九辰.地质学与民国社会:19161950.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5. 周天度.蔡元培传.人民出版社,1984.


    

6. 王仰之.翁文灏与地质调查所.大自然,198902.


    

7.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8.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8. 黄汲清.在纪念翁文灏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翁文灏先生与北京猿人的发现,19899.



    

    

文化推介


    

2014年“全国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荐评


    

《国家地质公园口袋书·阿拉善》


    

“金沙无边,层层叠叠,沙湖就像深邃的蓝眼睛镶嵌在沙漠柔美的肌肤上。沙漠也许正因为荒芜才显得苍凉,但是茫茫沙海中的湖泊却绽放了生命的欲望。亿万年的地质变迁,沙土埋葬了海洋,但却埋葬不了天与地的灵魂在这里滋长。沙湖静静地依偎着沙山,让人难以忘怀这里的生命是如此的坚韧和坦荡。”


    

翻开这本《国家地质公园口袋书阿拉善》,随处可见这样如水般轻柔流淌的曼妙文字,而在这看似漫不经心的记录里,又破费心思地揉进了地质科普知识的点点滴滴。这里有精确的考察数据、通俗易懂的科学解读,还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史前生命的膜拜,更不乏对民族文化的颂扬,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再配上这文采四溢的语言,美轮美奂的图片,全面实用的旅行指南,怎能不让人如获珍宝?


    

这是一本没有故事的小册子,但却具备了科普作品的关键要素,它能用精准的文字解答你的疑惑,用精巧的叙述说出你的所见所感,用精彩的图片记录你的足迹,这已足够让人爱不释手了。所以,如果你去阿拉善,请带上这本实用口袋书吧,它一定能够指引并丰富你的旅程!


    

 


    

(荐评人:徐梦华)



    

    

文化在行动


    

甘肃省开辟地理国情普查宣传新阵地


    

近期,甘肃省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三18∶3019∶00播出的“全省新闻联播”节目里推出新的版块内容“普查地理国情,服务甘肃发展”,此节目由甘肃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甘肃省人民广播电台联办,旨在普及国情普查知识、扩大国情普查社会影响,也是甘肃省广泛深入宣传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又一重要阵地。


    

该栏目新闻包括甘肃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背景、意义、对象、内容以及普查过程中的重要动态和普查主要成果、成果应用等主要内容。具有覆盖范围广、受众人群大、易收听、易普及等特点,节目内容丰富,贴近群众,贴近基层。


    

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第十届乒乓球赛举行


    

    710日下午,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第十届乒乓球团体赛在河北省霸州市鸣锣收金。此次球赛共有31支乒乓球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国家海洋局甲组折桂,中国地质调查局获得第二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地质博物馆获第三名;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分获乙组前两名,晋级甲组。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获得乙组第三名。部直属机关乒乓球比赛是国土资源部的传统赛事之一,已成为部直属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切磋技艺、展现风采、交流感情的重要平台,增强干部职工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抓手。


    

 


    

中国地质学会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开营


    

    721日,中国地质学会2014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在山东省济南市泉城广场开营。在为期5天的营期中,营员们参观和实地考察了蒙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临沂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日照港、日照帆船基地、诸城恐龙博物馆、趵突泉等,地质专家结合参观考察内容,辅导营员们撰写了小论文。本次夏令营活动使营员们在饱览祖国壮丽山河、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获得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地学知识,开阔眼界、锻炼意志、增进友谊,接受地质科学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


    

国家海洋局举办“海上丝路——过去与现在”摄影图片展


    

67日,国家海洋局在福州市三坊七巷举办“海上丝路——过去与现在”摄影图片展。作为201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要活动之一,图片展对于广大观众进一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活动着重以海上丝绸之路的过去、现在为主线,围绕历史航迹和缤纷海丝等两个板块,回顾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轨迹,展示当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成就和人文风貌,进而引导社会公众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徽志解读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徽志解读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标志的主体图形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Henan Geological Museum)英文首字母HGM变形组合而成,形似一头稳健行走的大象,预示河南省地质行业的丰功伟绩、平稳发展和永不止步;金黄色的上弦弧线形似地球的表面,表明了地球是地质研究的载体,同时也形象地表达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文化人物


    

 


    

刘光鼎1929—),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山东蓬莱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l991年当选为IUGG中国委员会主席,1993年当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指导委员会主席。曾先后任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司副司长、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刘光鼎出身书香门第,求学过程经历非凡,文革中阅读大量的文史哲书籍,知识储备丰富,文学功底深厚。科研工作之余,善于打太极拳、练习书法、写诗作词、从事文学创作,曾编写出版《太极拳架与推手》,后经补充内容定名为《太极拳术——理论与实践》,广受欢迎,该书先后出版三次。199812月,《渔樵之歌——刘光鼎诗词选集》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选录他的诗词160多首。


    

刘光鼎作品摘选:


    

198284日,几经艰辛,浙江东部的西湖坳陷终于出油了。喜讯传来时,刘光鼎心情激动难抑,即兴填词畅抒胸怀:


    

《贺新郎》


    

惊涛狂浪处。暴风雨,一台耸立红旗漫舞。东去大江淘沙泥,扬子黄河倾注,西湖海底尽沃土。花港玉泉占风流,长垣青峰花碧树。凿龙井,运神斧,疏星淡月伴盛暑。沧波中,翘首远望,鹊桥待渡。万里风讯警声频,此岂是长门路?叩蓝关,悲歌暗吐。忽闻胡笳破晴空,八尺焰火映琼宇。浮大白,唱金缕。


    

《地球物理所》


    

小小一个研究所,苦难折磨何其多?


    

 物人两舍留空牌,乱动十载唯凋破。
 
斗室受命操舟舵,振兴寓意在开拓。
 
中心课题定目标,九六安居业始乐。
 
飞来奇招呼效应,春花未放即谢落。
 
忽传重点二百所,鞭策老骥再拖车。
 
江山代有才人出,何必忧心鬼唱歌。


    

(一九九六年一月十五日)


    

《冥思》


    

 地球物理天地阔,查知黄泉窥碧落。
 
卅年初识边缘海,五幕演化华夏格。
 
三横两竖两三角,岩浆成矿布局活。
 
油气聚藏盆地里,更有残盆待探索。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


    

 



    

《地学文化动态》征稿启事


    

《地学文化动态》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不定期刊物,本刊以推动地学文化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宗旨,力图为社会各界进行地学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发挥好本刊作用,现面向国内专家、学者诚征稿件,敬请各位不吝赐稿。


    

内容要求:


    

本刊以地学文化理论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类文章为主,主要设有传文达意、文化研究、文化人物、文化沃土、文化在行动、文化推介、徽志解读等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就以上几个主要方面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并推荐到相关报社或期刊登载。来稿恕不退还。


    

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北京8324信箱《地学文化动态》编辑部,邮编:100083


    

2.电子邮箱:dxwh@cgl.org.cn


    

3.联系电话:010-66554908


    

4.联 系 人:崔熙琳


    

 


    

地学文化动态 DIXUE WENHUA DONGTAI


    

2014年第7期(总第29期)


    

 



    

    编:史                        联系电话:(010) 66554908


    

责任编辑:焦    崔熙琳  徐梦华      联 系 人:崔熙琳


    

    核:单昌昊                          真:(010) 66554908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电子信箱:dxwh@cgl.org.cn


    

    编:100083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