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嘉陵江上游诸水在历史时期发生过重大的水系变迁。汉初以前,今嘉陵江上游诸水本是古汉水的上游,由于河道壅塞,在今陕西略阳以上形成河道型的山间湖泊"天池大泽"。公元前186年的武都道大地震,震中约在今陕西略阳、宁强一带,造成今陕西宁强汉王山一带山体发生巨大滑坡。山体滑坡阻断古汉水,并在古汉水上游形成规模极为巨大的堰塞湖。至前161年,堰塞湖水南向溢流而夺古潜水河道下泄,又在龙门山以北的阳平关谷地形成新的"大泽"。随着堰塞湖、"天池大泽"和龙门山以北"大泽"的相继消失,到约8世纪,嘉陵江"袭夺"古汉水上游的历史过程完成。古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不是由于河流的溯源侵蚀,而是大地震导致河道堵塞后堰塞湖水发生溢流侵蚀的结果。
The water system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Jialing River experienced tremendous changes over the historical period.Before the Han Dynasty,the upper reaches of today's Jialing River were those of the ancient Han River.Due to the blockage of the river channel,extensive lakes formed in the mountains in the upper part of today's Lüeyang County,Shaanxi.In 186 BC,a strong earthquake with its epicenter in today's Lüeyang and Ningqiang,Shaanxi,took place in Wudu Circuit.As a result,huge landslides occurred in the region of today's Mt Hanwang and the old Han River was completely blocked,forming a very big barrier lake.In 161 BC,the waters of the barrier lake overflowed south to the old Qian River,forming large marshes in Yangpingguan Valley to the north of Mt Longmen.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barrier lakes and the marshes,around the eighth century AD,the process of "capture"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old Han River by the Jialing River was finally complete.The changes in the water system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old Han River was not due to riverine erosion but to overflow erosion from barrier lakes formed by a strong earthquake that blocked the course of the river.
引文
[1]参见沈玉昌:《汉水河谷的地貌及其发育史》,《地理学报》第22卷第4期,1956年,第295—323页。
    [1]参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汉江工作队:《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24页。
    [2]李健超:《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阳安铁路》,《地理知识》1978年第7期。
    [4]尽管上述论著中关于袭夺事件的发生并无准确的时间、地点判断,但还是有人做过一些大致的推测。例如,有人认为:西汉水为汉水之源“系古代实际情况。汉水上承西汉水处在今阳平关,六朝时遭地震,东西二汉始隔绝不通”。(《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漾水”条括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285页)又有人认为:“嘉陵江在上古时代,上游略阳以上河段实为汉江江源,嘉陵江河源尚在略阳以下……在西汉时代,嘉陵江对汉江河源的袭夺业已完成。”(汪荣春主编:《嘉陵江志》,成都:四川省水利电力厅,1991年,第3—4页)还有人认为:“西汉水,在地质年代曾是汉江源头,后来由于四川盆地水系溯源侵蚀,切开西汉水与川水的分水岭,将汉江上游的西汉水袭夺为嘉陵江上游。”(甘肃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第23卷《水利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
    [5]就笔者管见,除《华阳国志校注》(常璩撰,刘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106页)肯定李健超说,上引《嘉陵江志》、《甘肃省志》肯定嘉陵江袭夺汉江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世的相关论著几无提及。
    [1]参见顾颉刚:《禹贡注释》,载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40页。标点笔者略有改动,下同。
    [2]《尚书.禹贡》中的“漾(水)”,即《山海经.西山经》中所称的“汤(或作阳)水”,(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33页)《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中所称的“养水”,(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0页)《水经注.漾水》所称的“浊水”(白水),(郦道元原注,陈桥驿等注释:《水经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15页)也就是唐以来的青泥河。“漾”、“汤”、“养”三字古音相同(皆为阳韵余纽)。今人多以今西汉水当漾水,误。今西汉水在《汉书.地理志》中也称“汉水”。参见下文。
    [1]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第33页。
    [2]汉初及其以前的沔水,指今汉江上游河段和嘉陵江上游河段。汉初以后,沔水即指今汉江。唐颜师古云:“应劭曰:‘沔水出武都,东南入江。’如淳曰:‘此方人谓汉水为沔水。’师古曰:‘汉上曰沔。’”(《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第1597页)晋司马彪云:“沔水出东狼谷。”(《后汉书》志卷23《郡国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18页)东狼谷即今汉江北源沮水源地。
    [3]顾颉刚:《禹贡注释》,载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第27页。
    [4]自来学者皆释此“西倾”为西倾山,然于语法、地理皆不通,以至顾颉刚释《禹贡》时谓此西倾句“实在还值得研究”。(顾颉刚:《禹贡注释》,载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第27页)因古西倾山南北朝时写作“西强山”,故知倾、强古方音近同,而强(阳韵见纽)、羌(阳韵溪纽)上古音亦极近,故知上古倾、强、羌三字当可通假,以此,“西倾”疑为古代“西羌”之异写。如此理解,则此句相关的语法、地理之谜皆可冰释。参见周宏伟:《〈禹贡〉“西倾”即“西羌”考》(待刊)。
    [5]郦道元考云:“然自西倾至葭萌(治今四川广元昭化),入于西汉,即郑玄之所谓潜水者也。自西汉溯流而届于晋寿(治今四川广元)界,沮、漾枝津,南历冈穴,迤逦而接汉。沿此入漾,《书》所谓浮潜而逾沔矣。”(郦道元原注,陈桥驿等注释:《水经注》卷36《桓水》,第549页。标点略有改动)郦氏所云近是。
    [6]《汉书》卷1《高帝纪》:“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今陕西凤翔)。雍王(章)邯迎击汉陈仓(今陕西宝鸡),雍兵败,还走。”(第31页)
    [7]周宏伟:《五尺道即石牛道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第119—126页。
    [8]《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3页。
    [1]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第194页。
    [2]周宏伟:《楚秦黔中郡新考》,《九州学林》2005年第1期(春季号),第99—115页。
    [3]《汉书》卷3《高后纪》,第96—97页。
    [4]《汉书》卷27《五行志下》,第1457页。
    [5]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公元前1831—公元1969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页。
    [6]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陕甘宁青四省(区)强地震目录(公元前1177年—公元1982年)》,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5页。
    [7]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著:《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90年,第25页。
    [8]袁道阳等:《公元前186年甘肃武都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地震学报》第29卷第6期,2007年,第654—663页。
    [9]参见《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141页。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第162页。
    [1]《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09页。
    [2]据《史记》卷116《西南夷传》(第2997页)、《后汉书》卷86《白马氐传》(第2859页),汉武都郡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开置,时间远在武都道名出现之后。以此,汉初的武都道之置或承秦旧置。
    [3]郦道元原注,陈桥驿等注释:《水经注》卷20《漾水》,第314页。
    [4]《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09页。
    [5]参见周宏伟:《“滇池”本在成都平原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45—52页。
    [6]《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第1600页。
    [1]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第161页。
    [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三.兴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9页。
    [3]祝穆:《方舆胜览》卷69《沔州》,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第1388页。
    [1]参见周兴志、赵建功编著:《长江流域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概论》,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8页。
    [2]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册,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第1051页。
    [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第33—34页。
    [4]《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10页。
    [5]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以今白龙江支流岷江为汉代羌水,误。据《水经注》卷32《羌水》载:“羌水又东南,阳部水注之。水发东北阳部溪,西南迳安民戍,又西南注羌水……羌水又东南流至桥头,合白水,东南去白水县故城九十里。”(第510页)可知羌水应为今白龙江中上游无疑,而白龙江支流岷江则为古阳部水。白水县故城,今四川省青川县白水镇。
    [6]甘肃省舟曲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舟曲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82页。
    [1]沈玉昌:《汉水河谷的地貌及其发育史》,《地理学报》第22卷第4期,1956年,第295—323页。
    [2]参见李传友等:《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讨论》,《地震地质》第26卷第2期,2004年,第248—258页。
    [3]周兴志、赵建功编著:《长江流域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概论》,第97页。
    [4]《汉书》卷3《高后纪》,第98页。
    [5]《汉书》卷27上《五行志上》,第1346页。
    [1]参见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编:《四川两千年洪灾史料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36页。
    [2]《长江辞典.水系.川江水系.嘉陵江》,http://www.cj w.com.cn/index/cidian/detail/20070123/79967.asp,2007年1月18日。
    [1]《汉书》卷27上《五行志上》,第1346页。
    [2]郦道元原注,陈桥驿等注释:《水经注》卷29《潜水》,第461—462页。
    [3]西汉“阿阳”属于天水郡辖县(《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12页),故城在唐“秦州陇城县西北”(《后汉书》卷6《孝顺帝纪》李贤注,第273页),当渭水之北。故知此处“阿阳”必误。又,据左思《蜀都赋》“演以潜沫、浸以绵雒”句晋刘逵注云:“有水从汉中沔阳南流至梓潼汉寿,入大穴中,通冈山下,今名复水,旧说云《禹贡》潜水也。”(萧统编:《文选》卷4《赋乙.京都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1页)以此,知“阿阳”当为“沔阳”之形误。故改。
    [4]郦道元原注,陈桥驿等注释:《水经注》卷20《漾水》,第311页。
    [1]参见汪荣春主编:《嘉陵江志》,第321页。
    [2]郦道元原注,陈桥驿等注释:《水经注》卷20《漾水》:“庾仲雍又言:汉水自武遂川,南入蔓葛谷,越野牛,径至关城合西汉水。”(第311页)庾仲雍为刘宋时人,此“关城”即今阳平关,故可推知所谓“越野牛”当意指汉水流过野牛岭,而一个“越”字,似又可说明其时汉水南流至此遇到一定障碍,河床下切尚不太深。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中国地质》,北京:地图出版社,1984年,第6页。
    [4]宁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宁强县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8页。
    [5]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卷135《绵谷县》,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44页上。
    [6]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三.利州》,第565页。
    [7]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编:《四川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82年,第23—24页。
    [8]从前引《尚书.禹贡》中有“沱潜既导”的情况看,先秦时期冈山石穴有可能一度堵塞过,因此才会有大禹疏导潜水的传说出现。
    [2]宁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宁强县志》,第521页。
    [1]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册,第1031页;王世昌:《陕西古代砖瓦图典》,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365页。
    [1]分见《汉书》卷28《地理志》,第1597—1610页。
    [2]《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09页)“沮”下云:“沮水出东狼谷,南至沙羡(治今湖北武汉西南)南入江,过郡五,行四千里,荆州川。”此沮水或称沔水,即指东汉水。
    [3]汉代沮县治约在今陕西略阳县东沮水旁的鱼洞子乡,该地直至宋代(称为鱼关寨)仍然是汉中西输粮食、钱帛的储运地。(参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6《汉中府.沔县.广石戍》,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1173页)
    [4]郦道元原注,陈桥驿等注释:《水经注》卷20《漾水》引《汉中记》,第311页。《汉中记》撰者无考,成书年代一般认为约在魏晋时期。
    [1]《魏书》卷106《地形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17页。
    [2]郦道元原注,陈桥驿等注释:《水经注》卷20《漾水》,第311页。
    [3]《史记》卷29《河渠书》,第1411页。
    [4]按:褒斜道虽然早在战国中期即已为秦人开辟,但汉初以前秦蜀间交通取该道者并不多,这大约是因该道全为山道之故。参见周宏伟:《五尺道即石牛道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第119—126页。
    [1]郦道元原注,陈桥驿等注释:《水经注》卷20《漾水》,第316页。
    [2]《后汉书》卷58《虞诩传》,第1869页。
    [3]《郙阁颂》(《析里桥郙阁颂》),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78页。
    [4]《后汉书》志卷23《郡国五》,第3518页。
    [5]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册,第1051页。
    [6]据常璩《华阳国志》卷2《汉中志》,武都郡下有“武都县”而没有“武兴县”,说明此前的蜀汉时期并无武兴县之置。考虑到武都同作郡、县名,因而,武兴很可能是武都县城的别称,目的是为在略称时武都县(道)能与武都郡(治)相区别。例如,据《华阳国志.汉中志》(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第161页)载,武都郡新治下辨县也有别称“武街”,目的当也是为与旧治武都县区别。武兴成为县名,要到东晋太元十一年(382)。
    [1]《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96页。
    [2]《柳宗元集》卷26《兴州江运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16页。
    [3]《柳宗元集》卷26《兴州江运记》,第716页;《新唐书》卷40《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35页。
    [4]《旧唐书》卷117《严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709页。
    [5]《修筑宝成铁路青工李海章发现汉朝朔宁王太后印章》,《文物》1954年第7期,第140页。
    [6]《后汉书》卷63《李固传》李贤注引刘宋刘澄之《梁州记》曰:“关城西南百八十里有白水关,昔李固解印绶处也。”(第2079页)白水关即汉白水县治,今四川省青川县白水镇。(参见图7)今阳平关、白水镇两地距离与之正合。
    [7]《三国志》卷28《魏书.钟会传》,第788页。
    [8]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卷135《绵谷县》,第244页上。
    [9]刘澄之著有《永初山川古今记》20卷。“永初”为宋武帝开国年号,共三年(420—422)。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21认为,《扬州记》、《梁州记》等,分别为《永初山川古今记》中之一卷。(参见孙启治、陈建华编:《古佚书辑本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01页)
    [1]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2页。
    [2]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蠾ⅰ肪-《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00页。
    [1]郦道元原注,陈桥驿等注释:《水经注》卷20《漾水》,第314页:“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
    [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三.兴州》,第570页;卷22《山南道三.兴元府》,第560页;卷22《山南道三.利州》,第565页。
    [3]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三.利州》,第565页。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