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永久散射体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的城市地面沉降研究——以上海地面沉降监测为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基于永久散射体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提出探测永久散射体的振幅信息双阈值方法,研究上海陆家嘴地区在1992~2002年的地面沉降,获得该地区的线性和非线性沉降量以及区域沉降场,证实了地表形变在1 km范围内具有强相关性。结果显示陆家嘴地区在1992~2002年间的线性沉降速率为13.2 mm/a,总体平均沉降速率为16.8 mm/a,与实测结果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研究表明,PS-D InSAR技术不仅可有效探测地表离散目标的线性形变,还可探测其非线性形变以及获取地表区域形变场,并且可监测地表形变的时序变化过程。除了可用于城市沉降监测外,PS-D InSAR技术还可用于地震、火山、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
引文
[1]单新建,马瑾,王长林,等.利用星载D-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场提取玛尼地震震源断层参数[J].中国科学(D辑).2002,32(10):838-845.
    [2]王超,张红,刘智,等.苏州地区地面沉降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监测[J].自然科学进展,2002,12(6):621-625.
    [3]刘国祥,刘文熙,黄丁发.InSAR技术及其应用中的若干问题[J].测绘通报,2000,(8):10-12.
    [4]FERRETTI A,CLAUDIO P,ROCCA A.Nonlinear Sub-sidence Rate Estimation Using Permanent Scatters in Dif-ferential SAR Interferometry[J].IEEE Transactions on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00,38(5):2 202-2 212.
    [5]汤益先,张红,王超.基于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的苏州地区沉降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6,16(8):1 015-1 020.
    [6]严学新,龚士良,曾正强,等.上海城区建筑密度与地面沉降关系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6):21-25.
    [7]门福录.上海粘土流变性质及地面沉降问题初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9,8(3):117-126.
    [8]LAUR H,BALLY P,MEADOWS P,et al.Derivation ofthe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Sigma-nought in ESA ERSSAR PRI Products[EB/OL].http://earth.esa.int/pub/SAR,2005-12-19/2007-01-17.
    [9]薛禹群,张云,叶淑君,等.我国地面沉降若干问题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06,12(2):153-160.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