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场所规划中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汶川大地震后,各地加强了编制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工作。常规的做法是以城区避难人口规模预测和开放空间用地资源评价为主要工作内容,设定人均用地面积指标,进行避难场地的分派和指定,以实现避难人口和场地需求的就地平衡为基本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开展避难场所规划工作的时间不长,在规划研究和实践操作上还存在很多不足,文章对以下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避难场所布局的科学化、人口与开放空间在分布区位上的不对应性、避难场所布局的特定化、指定避难场所的有效性等。最后指出,需要从不同角度切入,提高规划的理论性和科学性。
引文
[1]GB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S]
    [2]苏幼坡.城市灾害与避难疏散场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周天颖,简甫任.紧急避难场所区位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1(3):17-24
    [4]李刚等.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10):901-906
    [5]何淑华.城市地震应急疏散规划编制研究:以淄博市中心区地震应急疏散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8(11):93-96
    [6]周晓猛.紧急避难场所优化布局理论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7):118-121
    [7]佐野友紀.高層建築物の災害時要援護者避難における自助、共助、公助の考察.総合論文誌(7),65-68,2009-01-20
    [8]有賀絵理.災害弱者の避難方法と課題.茨城大学地域総合研究所年报.No40,pp77-85,2007
    [9]吉岡竜巳、建部謙治.火災時における児童の避難行動に関する研究:避難シミュレータの開発と有効性について.Journal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579),39-44,2004-05-30
    [10]小森圭一、建部謙治、鈴木賢一.小学校の避難計画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児童の空間認識と避難傾向.東海支部研究報告集(35),549-552,1997-02-14
    [11]苏幼坡,刘瑞兴.城市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J].灾害学,2004(3):87-91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