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震后建筑遗产维修程序的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四川地区连续的地震使得众多建筑遗产受到损坏,地震对古建筑的破坏有的时候是毁灭性的,为了避免建筑遗产在震后的二次破坏,并且能行之有效的组织救援、安排维修工作,本文对震后维修的工作原则和程序提出探讨。旨在对震后的建筑遗产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能使建筑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和信息尽量完整的保留,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保护。
continuity of the earthquake destroyed many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in Sichuan and other provinces nearby,sometimes,earthquake damage to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destructive。in order to avoid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the secondary damage after the earthquake,and the effective work of the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of rescue,and this discussion on the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for maintenance work after the earthquake.the writer hopes it can make the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reserved completely,and can get better protection in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引文
[1]《古建筑修缮.维护.营造薪技术与古建筑銎集》编委会.古建筑修缮.维护.营造新技术与古建筑图集[M].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年10月52.96
    [2]陈允适李武.古建筑与木质文物维护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95年12月..62
    [3]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91年8月
    [4]聂广智赵文秀.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97年10月
    [5]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3月
    [6]祁英涛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与维修[M].文物出版社1986年9月
    [7]朱晓明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M].同济大学2007年1月
    [8](美)柯克·欧文西方古建古迹保护理念与实践[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8月
    [9]赵洪铁张鹏程中国古代建筑抗震[M]地震出版社2007年12月
    [10]黎小容台湾地区建筑保护技术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11]孟繁兴古建筑保护与研究[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5月期刊杂志
    [1]王其亨张龙张凤梧.震后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复问题刍议[J].新建筑.2005年第4期
    [2]常青.建筑遗产修复的”真实性”批判[J].时代建筑.2009年第3期
    [3]吴璟珅齐丹莉.震后重建过程中文化冲突及文化差异的弥合——以历史性建筑修复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第19期
    [4]张松、周瑾,论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J].建筑学报,2005年第7期
    [5]常青建筑遗产的灾后思考[J].新建筑.2008年4月
    [6]张兴国地震灾区历史建筑紧急修复机制初探——以台湾地区修复经验为例[J]新建筑2008年4月
    [7]黄枝生.七曲山大庙建造史初考[J].四川文物2005年第5期
    [8]马炳坚.中国木构建筑的特点和科学保护[J].文物建筑第2辑1994年—2011年
    [9]周乾闰维明汶川地震古建筑震害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3月
    [10]杨亚弟杜景林古建筑震害特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0年9月
    [11]谢启芳赵鸿铁汶川地震中木结构建筑震害分析与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10月
    [12]杨焕成地震前后古代建筑的检查方法和加固维修措施[J]文物知识
    [13]杨焕成古代建筑的保养与修葺[J]文物知识
    [14]张承佑古建筑震害及一般补强加固措施[J]文物知识
    [15]陈蔚胡斌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前期调查与评估策略[J]新建筑2009年2月
    [16]王小灵峨眉山市元代古建筑飞来殿落架维修及香殿搬迁工程[J]第三届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论文集
    [17]祁英涛古建筑的维修[J]文物知识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