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年运城盐池洪水与制盐方法的革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运城盐池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盐产地之一。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运城盐池一带发生洪涝灾害,加之人为破坏盐池堤堰,运城盐池遭受洪水的严重破坏。洪水造成运城盐池号称"产盐之母"的黑河淤废。在此后一二十年间,挑濬黑河的努力均告失败,盐业生产一蹶不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期沿用于运城盐池与我国其他许多盐池的制盐方法 "治畦浇晒法"难以为继。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盐商刘阜和创造出"打井浇晒法",使盐业生产得以恢复。1757年运城盐池洪水灾害这场天灾人祸,在给盐业生产带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成为制盐方法革新的契机。
The Yuncheng Salt Lak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alt production areas in ancient China.There was a great flood in the basin of Yuncheng Lake in 1757 AD,together with the sabotage of the embankment,the lake was severely damaged.The Heihe Ditch,which is of key importance to salt production,was destroyed.For decades,the efforts of dredging turned not to be unsuccessful,and the salt production was fatally damaged.The commonly used salt making method,the Zhi qi jiao shai(field plowing and sunning)method,can no longer work.A new method,the Da jing jiao shai(drilling and sunning)method,was invented in 1777 AD by a salt merchant,Fuhe Liu,and the salt production recovered.The flood of the Yuncheng Salt Lake in 1757 AD interrupted the salt production,and turned out to be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salt making method.
引文
1 Bret Hinsch,1988.Climatic Change and History in China.见:蓝勇、刘建、钟春来、严奇岩译:《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18卷第2辑,50-65;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19-27 ;Weiss H.,Bradley R.S.,2001.What drives societal collapse.Science 291:609–610.林頫:《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70页;Zhang D.D.,Brecke P.,Lee H.F.,He Y.Q.,Zhang J.,2007.Global climate change,war,and population decline in recent human history.PNAS,104:19214-19219.Zhang D.D.,Zhang J.,Lee H.F.,He Y.Q.,2007.Climate Change and War Frequency in Eastern China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Human Ecology,35:403-414.
    2 田秋野、周维亮编著,朱玖莹校订:《中华盐业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598页;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26页。
    1 田秋野、周维亮编著,朱玖莹校订:《中华盐业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598页;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26页。
    2 《旧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新唐书》卷六十《食货志》。
    3 田秋野、周维亮编著,朱玖莹校订:《中华盐业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598页;申学锋:《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84-90页。
    4 田秋野、周维亮编著,朱玖莹校订:《中华盐业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598页;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26页。
    5 关于“治畦浇晒法”与“打井浇晒法”的具体工艺,详见下文第六部分。
    6 杨强:《古代河东盐池的防洪体系》,《水与社会》,2007年第16卷,第57-59页。
    7 《河东盐政那俊奏折》,乾隆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1757年8月12日)。见: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93年,第212页。1“名”折合120“引”,1“引”折合200斤。
    8 《河东盐政那俊奏折》,乾隆二十二年八月十四日(1757年9月26日)。见: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93年,第212-213页。盐池西侧由外而内,依次是硝池堰、七郎堰、卓刀堰和禁墙。解州,现为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位于盐池西岸,距离运城市区约17 km。详见图1。解州在清代中期是山西省解州直隶州,今运城地级市辖境的东南部(大致包括盐湖区、夏县、芮城县与平陆县)在清代中期是解州直隶州的辖境。详见《清史稿·卷六十·志三十五·地理七·山西》。
    1 《河东盐法备览》卷十一《奏疏门·挑挖黑河并酌定五年换商疏》。“臣”指时任盐政——瑺龄。
    2 《河东盐池备览》卷一《盐池门·黑河》。禁垣即禁墙。
    3 《河东盐池备览》卷一《盐池门·黑河》。客水是运城盐池地区对外来径流的俗称。
    4 《河东盐法备览》卷五《坐商门·浇晒》。清代运城盐池分东、中、西三个盐场,西场在盐池西部。详见《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三·志九十八·食货四·盐法》。
    5 《河东盐法备览》卷十一《奏疏门·挑挖黑河并酌定五年换商疏》。
    6 《河东盐法备览》卷十一《奏疏门·挑挖黑河并酌定五年换商疏》。“商”指盐商。
    7 《河东盐池备览》卷一《盐池门·黑河》。
    1 《河东盐法备览》卷十一《奏疏门·挑挖黑河并酌定五年换商疏》。“臣”指时任盐政——常龄。
    2 《河东盐池备览》卷一《盐池门·黑河》。
    3 田秋野、周维亮编著,朱玖莹校订:《中华盐业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598页;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26页。
    4 《河东盐法备览》卷五《坐商门·浇晒》。
    5 《河东盐法备览》卷五《坐商门·浇晒》。
    6 《河东盐池备览》卷一《盐池门·黑河》。
    7 《河东盐池备览》卷一《盐池门·黑河》。
    8 《河东盐池备览》卷一《盐池门·祥异》
    9 《河东盐池备览》卷一《盐池门·祥异》
    10《河东盐池备览》卷一《盐池门·祥异》
    11《河东盐池备览》卷一《盐池门·祥异》
    1 《河东盐政那俊奏折》,乾隆二十二年八月十四日(1757年9月26日)。见: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93年,第212-213页。
    2 《护理山西巡抚印务布政使蒋洲奏折》,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初九日(1757年8月23日)。见: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93年,第214页。
    3 《护理山西巡抚印务布政使蒋洲奏折》,乾隆二十二年八月十二日(1757年9月24日)。见: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93年,第214页。
    4 乾隆《解州全志》卷十一《祥异》。
    5 《山西布政使革职留任刘慥奏折》,乾隆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1758年4月26日)。见: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93年,第214页。
    6 乾隆《介休县志》卷十《祥异》。
    7 乾隆《汾阳县志》卷十《事考》。
    8 乾隆《潞安府志》卷十一《纪事》。
    9 光绪《长子县志》卷十二《大事记》。
    10陈高傭等编:《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暨南大学1939年原版,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6年,第1563-1564页;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年,第149 、321-332页。
    11高文学:《中国自然灾害史(总论)》,(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年,第311-343、461-489页。
    12田秋野、周维亮编著,朱玖莹校订:《中华盐业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598页;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26页。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