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合成纤维土技术的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基于对国内外纤维土研究成果的分析,从静力试验研究和动力试验研究两个方面对纤维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并总结了试验得出的纤维土的力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现有的试验缺陷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引文
[1]介玉新,李广信,陈轮.纤维加筋土和素土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8,20(4):12-15.
    [2]张小江,周克骥,周景星.纤维加筋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8,20(3):45-49.
    [3]李广信,介玉新.纤维加筋土直立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及临界高度计算[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81-84.
    [4]张树光,张向东,石东.纤维加筋土边坡的计算机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9(4):383-385.
    [5]张旭东,张艳美.土工合成纤维土挡土墙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01,(4):1-3.
    [6]唐朝生,施斌,蔡奕,等.聚丙烯纤维加同软土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9):1796-1800.
    [7]周炜,娄宗科,谭明.纤维固化土抗渗性试验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19(6):96-98.
    [8]Laniel,Romain;Alart,Pierre;Pagano,Stephqne.From discrete to continuous numerical identification of a geomaterial with an internal length[C].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9,199(1-4):113-122.
    [9]赵莹莹,赵燕茹,李驰,韩金宝.纤维土的三轴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7(1):127-128.
    [10]杨舒,李光范,骆俊晖,徐耘野.PVC纤维土三轴试验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26(4):12-15.
    [11]沈圆顺,刘玖壮,郭丽丽.纤维土作为路用材料的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0,13(4):545-549.
    [12]吴继玲.加筋纤维膨胀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13]何岩.聚丙烯纤维改良粉煤灰动静力学参数特性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14]王伟,王中华,曾媛,等.聚丙烯纤维复合土抗裂补强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32(3):703-708.
    [15]刘芳.玻璃纤维土的工程特性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16]蒋正国.纤维红黏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17]张向松,张国忠,赵莹莹,等.含水量对纤维风沙土强度特性的影响[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2):36-39.
    [18]左俊朝.纤维改性土的固结试验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0):15-17.
    [19]宋金岩.玻璃纤维土的变形及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20]孙景路.涤纶纤维土工格栅低温拉伸试验研究[J].黑龙江水利学报,2010,37(1):57-59.
    [21]施利国.聚丙烯纤维加筋灰土的三轴强度特性[J].岩土力学,2011,32(9):2721-2728.
    [22]秦荷成.聚丙烯纤维对再生混凝土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2,(10):76-77.
    [23]蔡华南.纤维加筋黄土抗剪特性研究[J].交通科技,2013,(3):129-132.
    [24]孙晋.加筋土动弹性模量的动三轴试验研究[C]∥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6:905-907.
    [25]刘寒冰.聚丙烯纤维改良粉煤灰土的动力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0(3):672-675.
    [26]杨帅东.加筋土动弹性模量的动三轴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0,26:65-69.
    [27]张向东.动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风积土地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4,29(1):66-72.
    [29]梁波.加筋粉煤灰的静动强度指标试验与研究[J].实验力学,1998,13(1):85-91.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