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中心城区抗震避难疏散空间改造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为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从讲述地震灾害发生后人们对广场公园的依赖性和乌鲁木齐人民广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抗震避难疏散空间的发展,指出了乌鲁木齐市防灾规划发展的不足,论述了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作为抗震避难疏散空间改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具体改造方法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引文
[1]苏幼坡,马亚杰,刘瑞兴.日本防灾公园的类型、作用与配置原则[J].世界地震工程,2004(12):27-29.
    [2]买合皮热提·吾拉木·安尼亘尔·莫明.乌鲁木齐城市灾害特征及减灾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12):12-16.
    [3]朱颖,王浩,昝少平,等.乌鲁木齐市防灾公园绿地建设对策[J].城市规划,2009(12):48-52.
    [4]叶全民,苏乃泰.活断层与城市建设[J].城市与减灾,2004(4):13-16.
    [5]陈学刚,杨兆萍.基于GIS的乌鲁木齐市人口空间分布模拟与变化规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4):12-16.
    [6]李树华.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乌鲁木齐市园林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R].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园林设计研究院,2009.
    [8]夏季.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9]王秋英.城市公园防灾机能的研究[D].唐山:河北理工大学,200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