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隔震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随着隔震技术在地震高烈度地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隔震结构的合理设计方法及流程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通过隔震建筑和不隔震建筑的抗震效果比较,表明隔震结构采用橡胶垫隔震支座时具有明显的隔震效果。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得到了有效地延长,使隔震建筑的自振周期远离场地的特征周期,从而避开地震主要携能频带,能使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增设隔震装置后,结构第一振型起决定性作用,而第一振型中的各楼层层间剪力很小,所以楼层的相对错移很小,因此可大大减少抗震措施,降低造价。采用隔震技术后将大大减少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损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隔震结构的设计内容包括隔震目标的确定、上部结构设计、隔震层设计、隔震层验算、构造措施、经济性论证等诸多方面。
引文
[1]方同,薛璞.振动理论及应用[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02-305
    [2]刘伟庆,薛彦涛.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的研究[J].工程抗震,1996,(3)
    [3]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4]陈旻.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09,(7)
    [5]王成.隔震结构应用设计与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8)
    [6]倪国葳,赵亚敏,苏幼坡.框架隔震建筑设计方法及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4):113-118
    [7]日本建筑学会.隔震结构设计[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8]党育,杜永峰,李慧.基础隔震结构设计及施工指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9]田其丰.框架结构橡胶垫基础隔震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