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区的地震安全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本文初步总结叙述了汶川8.0级地震的以下特点:(1)震级空前,威力巨大;(2)以逆冲为主,破裂过程复杂;(3)为典型的主震—余震型序列;(4)次生山地灾害特别严重。汶川地震是有史以来对成都市影响最大的1次地震,但成都市境内少量的重灾区和大片的外围区形成了强烈反差。初步分析认为,成都市主城区在汶川地震中基本上没有受到破坏是完全必然的,今后成都市主城区乃至整个成都平原仍然不会有高地震烈度的危险。
The Ms 8.0Wenchuan Earthquake on 12 May 2008 is the greatest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corded history.Rupture process of this earthquake is very complex.Seismic sequence characteristic belongs to typical main-shock and after-shock type.This earthquake caused numerous rockfall,landslides and a huge damage to local people.But Chengdu City proper has not been destructed in this earthquake.The seismic safety of Chengdu City proper has be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引文
[1]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中国地震局网站http://www.cea.gov.cn/manage/html/8a8587881632fa5c0116674a018300cf/_content/08_09/01/1220238314350.html,2008年8月29日.
    [2]四川地震资料汇编编辑组编.四川地震资料汇编(第一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3]截至9月22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jrzg/2008-09/22/content_1102192.htm,2008年9月22日.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汶川地震及灾损评估情况.人民日报,2008年9月5日.
    [5]陈运泰.汶川特大地震的震级和断层长度[R].科技导报,2008年第10期(汶川地震特刊),2008年5月25日.
    [6]陈顒.以地震科技工作者的眼光审视汶川大地震[R].科技导报,2008年第10期(汶川地震特刊),2008年5月25日.
    [7]唐荣昌,韩渭宾.四川活动断裂与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8]Alexander L.Densmore et al.,Active tectonic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TECTONICS,VOL.26,TC4005,doi:10.1029/2006TC001987,2007.
    [9]陈运泰,许力生,张勇,等.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R].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网站,http://www.cea-igp.ac.cn/,2008年5月26日.
    [10]吴建平,张天中.汶川地震余震双差定位结果[R].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网站,http://www.cea-igp.ac.cn/,2008年5月23日.
    [11]吴建平,张天中.汶川地震余震序列地震定位[R].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网站,http://www.cea-igp.ac.cn/,2008年5月21日.
    [12]Tom Parsons,Chen Ji&Eric Kirby,Stress changes from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ncreased hazard in the Si-chuan basin[J].Nature,454:509-510,24 July 2008.
    [13]中国地震局发布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9/02/content_9752627.htm,2008年9月2日.
    [14]黄润秋,许强等编著.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15]程万正,刁桂苓,吕弋培,等.川滇地块的震源力学机制、运动速率和活动方式[J].地震地质,2003,25(1):71-87.
    [16]地震局地质所所长张培震详解汶川特大地震特征与成因.科学网,http://sciencetimes.com.cn/htmlnews/2008/6/208446.html,2008年6月27日.
    [17]雷建成,张耀国,周荣军,等.攀西地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编制[J].中国地震,2002,18(1):38-51.
    [18]雷建成,高孟潭,俞言祥.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J].地震学报,2007,29(5):500-511.
    ①徐锡伟,闻学泽.汶川地震(Ms 8.0)构造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在“汶川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的报告.2008年6月15日.
    ②程万正.汶川8.0级地震情况介绍.在“四川省2008年年中地震趋势会商会”上的报告.2008年6月12日.
    ③谢礼立.汶川地震到警示和教训.在“汶川地震工程震害调查交流研讨会”上的报告.2008年8月19日.
    ④闻学泽,徐锡伟.汶川8.0级地震的构造背景与地表破裂带考察.在“全国2008年年中地震趋势会商会”上的报告.2008年7月2日.
    ⑤黄润秋.汶川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其对灾后重建影响的初步分析.在“汶川地震工程震害调查交流研讨会”上的报告.2008年8月20日.
    ⑥吴树仁.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在“汶川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的报告.2008年6月15日.
    ⑦洪时中.成都及其外围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再研究.成都市震后早期趋势快速判定工作预案研究文集(内部资料),89-94页,1997年.
    ⑧洪时中.成都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再拟合及其在汶川大地震期间的应用(未刊稿).2008年.
    ⑨刘宝?.本土地质学者谈汶川地震.在“汶川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的报告.2008年6月15日.
    ⑩倪师军,刘树根,朱介寿,等.成都主城区地震安全性的地质构造研究.在“汶川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的报告.2008年6月15日.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