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泥石流形成原因的遥感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2010年8月13日发生的四川省映秀特大型泥石流对当地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利用汶川"5.12"地震后和"8.13"映秀泥石流后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进行植被、地质灾害等专题遥感解译发现,汇水于映秀镇的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地貌条件易于泥石流的形成,"5.12"地震后使山体破碎,形成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沟,植被覆盖明显降低,具备泥石流发生的物质基础渔子溪,2010年8月13日遇到集中降水形成了特大泥石流。同时渔子溪山坡和沟谷两侧的松散物质遇到集中降水,还有形成泥石流的可能。
引文
[1]张妮,梁收运,钟秀梅.泥石流类型与地貌分形特征的关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5).
    [2]倪化勇,刘希林.泥石流灾害的分形研究[J].灾害学,2005,(4).
    [3]张汝源.构造应力场与滑坡、泥石流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J].岩土工程界,2000,(2).
    [4]秦绪文,杨金中,张志,黄洁等.汶川地震灾区航天遥感应急调查[M].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