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汶川地震的发生机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以来全球强震频繁发生,尤其是北纬40度附近,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强震波及我国多个省市,地震所带来的损失是近些年来少有的。文章以板块理论为基础,结合构造地质学对汶川地震的发生机理进行剖析,得出导致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位于龙门山地区的汶川-茂汶逆断裂,映秀-北川逆断裂,灌县-安县逆断裂的错动造成的。印度板块向北对青藏高原的挤压,导致青藏高原的隆升,在高原边缘形成了龙门山地区的三条大的断裂带。
引文
[1]孙莉.四川地区历史地震活动性分析[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7-8.
    [2]黄润秋.汶川大地震次生灾害及其对重建的影响[R].成都: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成果交流会.2008:3-4.
    [3]汶川地震生成原因[J].2009-09-02.WANXIA2008(6):4-5.
    [4]陈社发,邓起东,赵小麟,等.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一)[M].1994,16(4):404-412.
    [5]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J].地震地质.1994.16(4):3-8.
    [6]宋鸿彪,刘树根.龙门山中北段重磁场特征与深部构造的关系[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1.18(1):74-82.
    [7]陈学波,吴跃强,杜平山,等.龙门山构造带两侧地壳速度结构特征[J].北京:地震出版社.1979.62-76.
    [8]许志琴,候立玮,王宗秀.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45.
    [9]王焕.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55-57.
    [10]杨志根.天文进展[J].2007,25(3):270.
    [11]杨志根,朱元清[J].科学.60(3):14.
    [12]Wang Qi Zhang pei-zhen,Freymueller JT etal Science[J].2001,294(5542):574.
    [13]符养.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变形和GPS坐标时间序列分析[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02:34-35.
    [14]杨志根.四川龙门山断层带的GPS测量与2008年汶川地震[J].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08(29):3-4.
    [15]陈志明.汶川地震成因及其大陆地震动力源探讨[J].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8:32(2):81-8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