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岷江上游地区的灾难叙述——以1933年叠溪地震为中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灾难叙述是灾难人类学行为反应研究取向的视角之一。文章以1933年川西叠溪地震的灾难叙述为个案,尝试了解特定时代中各色人群对这场灾难的叙事方式。透过邓锡侯灾情通电、叠溪积水疏导纪念碑文、《叠溪地质调查特刊》、《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等四份灾难叙述文本的阐释,不仅可获悉书写者对灾难本身的情绪、企图与立场,更能深刻理解文本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与历史语境。
引文
[1]Anthony Oliver-Smith.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Haz-ards and Disasters.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1996.Vol.25.
    [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清)杨迦怿,刘辅廷.道光茂州志[M].四川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印,2005.
    [4]四川省地震局编著.一九三三年叠溪地震[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茂县专电.松理茂地震灾情奇重,邓锡侯通电乞赈[N].新新新闻,1933-09-09.
    [6]黄汲清.略论六十年来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及今后努力方向[J].地质论评,1982(6).
    [7]洪时中,徐吉廷.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记在叠溪大地震的考察、研究和救灾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几位前辈[J].国际地震动态,2009(2);侯江.中国西部科学院的叠溪地震调查及其著述《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J].四川地震,2010(2).
    [8]四川大学.叠溪地质调查特刊[M].国立四川大学秘书处出版课印行,1934.
    [9]王东杰.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0]党跃武,洪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叠溪地震与四川大学师生[N].四川大学报,2010-09-30.
    [11]李玶,张继忠,李祥根.一九三三年四川迭溪地震宏观调查与发震构造的几点新认识[A]//川滇强震区地震地质调查汇编[C].北京:地震出版社,1979.
    [12]常隆庆.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J].地质论评.1938(3).
    ①以1933年前为例,民国元年,松茂陆军驻防茂州;民国二年,西路汉军替代松茂陆军驻扎茂县;民国十四年,川军28军一部进驻茂县。参见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茂汶羌族自治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1页。
    ②参见《新新新闻》本报讯《沿江居民迁高地,怕的是岷江决口》1933年9月25日,第6版;《新新新闻》本报讯《岷江积水尚未全消,茂县人心惶惶》1933年10月24日,第7版;《成都国民日报》本报讯《茂县震灾救济会派人到成都》1933年10月2日,第4版的报道。
    ③参见张雪岩《叠溪大地震亲历记》,《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1-196页。
    ④参见《新新新闻》南京11日专电《刘湘电告,川边震灾惨烈,近百年所未有》1933年9月12日,第6版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