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面旋回理论在油藏评价阶段的应用——以渤海东部P9-1含油构造为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古地貌刻画与区域沉积背景研究基础上,通过单井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和划分,结合地震资料建立井震结合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地层地层格架内进行砂体成因对比,以求更加真实准确的刻画砂体的平面展布和纵向叠置关系。在P9-1含油构造新近系共识别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以短期旋回上升或下降半旋回为单位来划分储量计算单元有利于对储量准确评估;通过已钻井的砂体对比分析结合该区地震响应特征及属性分析认为P9-1含油构造馆陶组和明下段下部含油层段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控制;明下段上部含油层段受岩性控制更加明显;明下段河流相地层是寻找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场所。
引文
[1]赵文智,毕海滨.论储量评估中的单元划分[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3):309-314.
    [2]贾承造,赵文智,邹才能,等.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核心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3):3-9.
    [3]郑荣才,尹世民,彭军.基准面旋回结构与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J].沉积学报,2000,18(3):369-375.
    [4]尹太举,张昌民,王寿平,等.濮53块流动单元评价[J].石油学报,2005,26(5):85-89.
    [5]纪杰,钟建华,毛立华,等.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5):23-26.
    [6]曾大乾,李中超,宋国英,等,濮城油田沙三上地层基准面旋回及储层流动单元[J].石油学报,2002,23(3):39-42.
    [7]邓宏文,王红亮.河流相层序地层构成模式探讨[J].沉积学报,2004,22(3):373-378.
    [8]郑荣才,彭军,吴朝容.陆相盆地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划分和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2001,19(2):249-255.
    [9]付兆辉,秦伟军.渤海湾盆地垦东凸起构造演化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4):7-14.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