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井数字化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及其机理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研究了易门地震前兆观测井数字化水位水温观测资料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和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震同震响应特征,探讨其同震响应机理,给出水位水温同震响应的合理解释。表明易门井水位水温同震变化总是水位震荡下降—迅速恢复、水温迅速下降—缓慢恢复,形态相似。与观测井所在的地质构造、井深以及探头深度密切相关。
引文
[1]石耀霖,曹建玲,马丽,等.唐山井水温的同震变化及其物理解释[J].地震学报.2007.29(3):265-273.
    [2]孙小龙,刘耀炜.塔院井水位和水温的同震响应特征及其机理探讨[J].中国地震.2008.24(2):105-115.
    [3]陈大庆,刘耀炜,杨选辉,等.远场大震的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及其机理研究[J].地震地质.2007.29(1):122-132.
    [4]杨竹转,邓志辉,陶京玲,等.北京塔院井数字化观测水温的同震效应研究[J].地震学报.2007.29(2):203-213.
    [5]毛慧玲,秦嘉政,杨正钢.日本9.0级和汶川8.0级地震引起云南地区井水温同震响应研究[J].高原地震.2012.24(1):16-22.
    [6]张军,陶月潮,孙盼盼,等.安徽巢湖井数字化水温资料分析[J].地震研究.2011.34(2):131-13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