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窑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本文回顾了许家窑文化发现、发掘与研究的历史,肯定了其在学术研究上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许家窑文化的命名、时代、地层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对许家窑文化命名的盲目和地层的错误判断。
引文
[1][6][17]贾兰坡、卫奇:《阳高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76年2期。
    [2][7]贾兰坡、卫奇、李超荣:《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76年发掘简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9年17卷4期。
    [3][10]吴茂霖:《许家窑遗址1977年出土的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18卷3期。
    [4]谢飞、李珺、刘连强:《泥河湾旧石器文化》,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
    [5]卫奇:《“许家窑人”的生活环境》,《山西文物》1982年3期。
    [8]严富华等:《据花粉分析论许家窑遗址的时代和古环境》,《地震地质》1979年4期。
    [9]尤玉柱、徐钦琦:《中国北方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与深海沉积物的对比》,《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1年19卷1期。
    [11]陈铁梅等:《许家窑遗址哺乳动物化石的铀子系法年代测定》,《人类学学报》1982年1卷1期。
    [12]陈铁梅、原思训、高世君:《铀子系法测定骨化石年龄的可靠性研究及华北地区主要旧石器地点的铀子系年代序列》,《人类学学报》1984年3期。
    [13]Liu Chun,Su Pu,Jin Zengxin:《Discovery of blake episode in the xujiayao Paleolithic site》,Shanxi,China,《Scien- tia Geologica》,1992,1,87~95。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考古学专刊》乙种第28号,1991年。
    [15]苏朴等:《许家窑泥河湾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2期。
    [16][23]黄慰文:《中国旧石器文化序列的地层学基础》,《人类学学报》2000年4期。
    [18]夏正楷:《泥河湾层的研究现状和展望》,《第四纪研究》2001年3期。
    [19]夏正楷:《“泥河湾层”的时代归属及划分》,载《纪念袁复礼教授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年,第11~14页。
    [20]陈茅南等:《泥河湾层的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145页。
    [21]卫奇:《泥河湾盆地考古地质学框架》,载《纪念杨钟健教授百年诞辰论文集》,海洋出版社,1997年,第193~207页。
    [22]樊行昭:《许家窑组及许家窑文化层年代问题的磁性地层学证据》,《地层学杂志》2002年4期。
    [24]同[4],第119~129页。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