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以探讨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作用为目的, 根据近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对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内容涉及: ①历代疆域政区研究与历史地图的编制; ②历史气候与自然灾害研究; ③历史时期地表过程研究; ④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⑤区域综合与重大历史事件研究; ⑥历史时期人地关系与适应模式研究; ⑦基础资料的积累与新技术应用等 7 个方面。除上述进展外, 中国历史地理学还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 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术继承人和学科带头人。
To discuss the future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t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on global chang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reviews som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20th century briefl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in relative fields in recent 50 years. These fields include: the research on historical administrative territories and boundaries and the compilation of historical maps; historical climate and natural disasters; historical land-surface process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historical events; historical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 and adaptation patterns; the accumulation of fundamental data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Beside the achievements above, an unique method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system has been constructed. Meanwhile, generations of successors and leading researchers for the subject have been brought up.
引文
①因篇幅所限,本文不作细述,内容参见《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
    ②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1-8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7年。
    ③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④史念海主编《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
    ①司徒尚纪主编《广东历史地图集》,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
    ②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③山西历史地图集编委会主编《山西历史地图集》,太原:山西省地图出版社,2000年。
    ④牛平汉:《明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
    ⑤牛平汉:《清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⑥郑宝恒:《民国时期政区沿革》,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⑦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⑧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⑨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河北省地名办公室:《河北政区沿革志》,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蒙文通:《中国古代北方气候考略》,《史学杂志》,1920年第3期。
     竺可桢文集编辑小组:《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2-57、58-68页。
     竺可桢文集编辑小组:《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2-425、475-498页。
     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年。
     葛全胜、方修琦、郑景云:《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纪念竺可桢〈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发表30周年》,《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1卷第4期,第311-317页。
    ①施雅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
    ②张兰生:《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
    ③满志敏、张修桂:《中国东部近4500年以来气候冷暖分期》,《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满志敏:《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满志敏:《中世纪暖期我国华东沿海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四纪研究》,1999年第19卷第1期。
    ④张德二:《我国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3年第13卷第1期,第7-15页。
    ⑤王绍武、龚道溢:《全新世几个特征时期的中国气温》,《自然科学进展》,2000年第10卷第4期,第325-332页。
    ⑥郑斯中、张福春、龚高法:《我国东南地区近两千年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气候变化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年,第67-75页;郑景云、张丕远、周玉孚:《利用旱涝县次建立历史时期旱涝指数序列的试验》,《地理研究》,1993年第12卷第3期,第1-9页;张德二、刘传志:《中国东部6区域近1000年干湿序列的重建和气候跃变分析》,《第四纪研究》,1997年第17卷第1期,第1-11页。
    ⑦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年。
    ⑧龚高法、张丕远、吴祥定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吴祥定:《树木年轮与气候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年。
    ⑨张丕远:《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葛全胜、郑景云、方修琦等:《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的温度变化幅度研究》,《第四纪研究》,2002年第22卷第2期,第166-173页。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张德二:《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中国科学(B)》,1984年第3期,第278-288页。
    ①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②曾昭璇、曾宪珊:《历史地貌学浅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③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朱士光:《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张修桂:《十年来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④岑仲勉:《黄河变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⑤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年。
    ⑥黄盛璋:《论黄河河源问题》,《地理学报》,1955年第3期。
    ⑦黄盛璋:《再论黄河河源问题》,《地理学报》,1956年第1期。
    ⑧史念海:《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⑨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第七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
    纽仲勋等:《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北京:测绘出版社,1994年。
     奚国金:《罗布泊迁移过程中一个关键湖群的发现及其相关问题》,《历史地理(第五辑)》,1987年;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五辑)》,1987年;王会昌:《河北平原的古代湖泊》,《地理集刊(18号)》,1987年;张修桂:《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谭其骧、张修桂:《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复旦学报》,1982年第2期;陈桥驿:《我国古代湖泊的湮废及其经验教训》,《历史地理(第二辑)》,1982年。
     侯仁之:《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海岸线变迁》,《地理学资料》,1957年第1期;施雅风、孔昭宸:《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第1-211页;满志敏:《两宋时期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灾害学》,1988年第2期,第71-78页;谢志仁:《2000年来百年尺度海面波动及其影响的征兆》,张兰生主编:《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一)》,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第67-83页。
     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文物》,1973年第1期;史念海:《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王守春:《历史时期我国沙漠变迁研究与历史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期;朱士光:《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期。
    ①文焕然、何业恒:《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历史概况》,《自然资源》,1979年第2期,第72-85页。
    ②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地理学报》,1955年第2期。
    ③史念海、朱士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④王守春:《古代黄土高原植被的地域分异及其变迁》,《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三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年。
    ⑤朱士光:《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⑥史念海、朱士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⑦王守春:《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变迁、人文要素变化与黄河水沙关系研究进展》,《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五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
    ⑧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
    ⑨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①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②严文明:《中国农业和畜养业的起源》,《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2期;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2年第1-2期;张文绪、王辉:“甘肃庆阳遗址古稻的研究”打印稿,2000年。
    ③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④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⑤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六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⑥葛剑雄等:《中国人口史(六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⑦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⑧薛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⑨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费省:《唐代人口地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
     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吴宏岐:《元代农业地理》,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年。
     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①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华林甫:《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成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③吴祥定、纽仲勋、王守春:《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年。
    ④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⑤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⑥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⑦孙进己:《东北历史地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⑧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⑨于希贤:《近四千年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
     郑景云、葛全胜、张丕远:《气候突变:史实与意义》,《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第14卷第2期。
     满志敏:《光绪三年(1877)北方大旱灾气候背景研究》,《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刘仁团:《“丁戊奇荒”对山西人口的影响》,《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丕远:《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常征、于德源:《中国运河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
     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
    ①邹逸麟:《关于加强对人地关系历史研究的思考》,《光明日报》,1998年11月6日。
    ②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
    ③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文物》,1973年第1期。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地理学报》,1955年第2期。
    ⑥纽仲勋等:《清代狩猎区木兰围场的兴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破坏》,《自然资源》,1983年第1期。
    ⑦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⑧张丕远:《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讨论》,《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议论文报告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58-263页。
    ⑨满志敏、葛全胜、张丕远:《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19卷第2期。
     韩茂莉:《2000年来我国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以及科学启示》,《地理研究》,2000年第19卷第3期,第324-331页。
     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第14卷第3期。
     葛全胜、王维强:《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地理研究》,1995年第14卷第4期,第32-40页。
     卜凯:《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徐近之:《黄淮平原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地理学报》,1955年第2期。
     徐近之:《黄河中游地区历史上的大水和大旱》,《地理学资料》,1957年第1期。
     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①沈怡:《黄河年表》,军事委员会资料委员会,1935年。
    ②武同举:《淮系年表全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③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
    ④郑景云、郝志新、狄小春:《历史环境变化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地理研究》,2002年第21卷第2期,第146-154页。
    ⑤周成虎、裴韬、李全林等:《近500年来中国及邻区强震空间格局及迁移模式初步分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06-314页。
    ⑥满志敏:《关于CHGIS第二阶段数据模型的定义问题》,《历史地理(第十九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⑦王均、陈向东:《历史地理学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第2期,第131-136页;王均、陈向东:《历史地理数据的GIS应用处理—以清时期的陕西为例》,《地球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第58-61页。
    ⑧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与前景》,《东南学术》,2002年第4期。
    ⑨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74-384页。
     葛剑雄、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①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74-384页。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