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嘉道时期我国的生态灾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正>清代经济开发地域广,类型多,强度大,人口过剩的压力下造成的生态环境变迁远超前代,是历代王朝中环境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因此,清代生态环境史研究是当前我国环境史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学界对清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迁、区域性环境演变、特点及其原因、灾害与疾病等内容作了深入的探讨,
引文
[1]朱凤祥.中国灾害通史.清代卷[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2]徐道一.严重自然灾害群发期与社会发展[A].马宗晋等.灾害与社会[C].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3]高建国.天地生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M].葛剑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乡村粮食安全水平估测[J].中国农史,2007,(4).
    [7]袁翔珠.官政与民规:清代道光时期的苗疆土地政策[J].求索,2010,(1).
    [8]赵冈.人口、垦殖与生态环境[J].中国农史,1996,(1).
    [9]赵冈.农业经济史论集:产权、人口与农业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0]王乃昂、颉耀文、薛祥燕.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对我国西部环境变化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3).
    [11]何凡能等.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J].地理学报,2007,(1).
    [12]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森林资源分布变迁[J].中国农史,1993,(4).
    [13]汪润元、勾利军.清代长江流域人口运动与生态环境的恶化[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4).
    [14]余新忠.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基于及时社会变迁的考察[J].清史研究,2001,(2).
    [15]蓝勇.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影响初探[J].中国农史,1993,(1).
    [16]韩昭庆.雍正王朝在贵州的开发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17]严奇岩.清代玉米的引进与推广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8]程安云等.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研究及其意义[J].水土保持通报,2010,(2).
    [19]钞晓鸿.清代汉水上游的水资源环境与社会变迁[J].清史研究,2005,(2).
    [20]佳宏伟.清代陕西南部的生态环境变迁[J].古今农业,2005,(3).
    [21]吴小伦、王文君.清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水患的社会成因[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3).
    [22]张艳丽.嘉道时期的灾荒与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3]刘洪洋.嘉道时期皖北地区灾荒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24]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5]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上)[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26]张祥稳、惠富平.清代中晚期山地种植玉米引发的水土流失及其遏止措施[J].中国农史,2006,(3).
    [27]王淑芬.清代治山防洪环保策略之探讨:以长江流域为中心[J].台北教育大学学报,2006,(1).
    [28]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9](日)武内房司,“开发”与“封禁”——道光时期清朝对云贵地区民族政策的浅析[A].杨伟兵.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30]魏克威.嘉道时期吉林的封禁与开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31](清)严如臿.三省山内风土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2]道光大定府志(卷12)[Z].
    [33](清)嘉庆.桑梓述闻.龙门坡修筑记[Z].
    [34]道光思南府续志(卷10艺文)[Z].
    [35]杨元桢注释,郑珍巢经巢诗集校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6]浙江巡抚颜检为遵旨酌议稽查棚民章程事奏折(嘉庆二年)[J].历史档案,1993,(1).
    [37](清)严如臿.三省边防备览(卷8《民食》)[Z].
    [38](清)严如臿.三省边防备览(卷5《水道》)[Z]
    [39](清)马征麟.长江图说.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13)[Z].
    [40](清)包世臣.齐民四术(卷1上《农政.任土》)[Z].
    [41](清)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卷10《书棚民事》)[Z].咸丰六年刻本.
    [42](清)王凤生.楚北江汉宣防备览(卷上)[Z].
    [43](清)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10《奏疏》)[Z].
    [44]民国德清县新志(卷11)[Z].
    [45](清)林则徐.筹防襄河堤工折[A].林文忠公政书乙集[C].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46](清)魏源.魏源集(上册《湖广水利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7]张芳.清代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农史,1998,(2).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