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汉水辨——兼论古人的汉源观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汉水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一条很重要的河流。班固作《汉书·地理志》,指出存在东、西两条汉水,前者上源为漾水,至武都后东流为汉水,自沮县以下同今汉江,后者即今嘉陵江。《水经》则认为漾水并非东汉水的上游,而是西汉水即今嘉陵江的上游。这两种记载之间的矛盾引起后世学者长久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梳理历代文献的基础上,对东、西汉水进行了辨析,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水经》所述更为可信,而《汉志》的记载可能是由于对地图的误读。不同历史时期文献对汉源的记录,反映了古人对汉江源头认识的变化过程。
引文
[1]马强:《唐宋时期关于汉水正源的考辨》,《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沈玉昌:《汉水河谷的地貌及其发育史》,《地理学报》1956年第4期。
    [3]金榜:《礼笺》卷1《汉水源》,阮元编:《清经解》(卷554)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826页;刘琳:《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104页。
    [4]李学勤:《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文物》1990年第4期。
    [5]曹婉如:《有关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的几个问题》,《文物》1989年第12期。
    [6]藤田胜久:《战国时秦的领域形成和交通路线》,李淑萍译,见《秦文化论丛》第6辑,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73页。
    [7]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42页。
    [8]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第33页。
    [9]按:东汉时汉阳为郡,治冀县。此处文字当有颠倒,应为“汉阳西县界”。
    [10]金榜:《礼笺》卷1《汉水源》,阮元编:《清经解》(卷554)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826页。
    张修桂:《〈水经·沔水注〉襄樊—武汉河段校注与复原——附:〈夏水注〉校注与复原(上篇)》,《历史地理》第2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页。
    顾颉刚:《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25页。
    周宏伟:《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历史研究》2010年第4期。
    李长傅:《<禹贡>释地》,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23页。
    葛剑雄:《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8页。
    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姜道章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18页。
    邢义田:《中国古代的地图》,见邢义田:《治国安邦》,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70页。
    胡渭:《禹贡锥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31-541页。
    周建江:《“河源”说的嬗变及其文化解析》,《寻根》2003年第3期。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