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近代湖北城市灾害类型及其成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近代湖北城市灾害频繁,类型多样,对城市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成灾因素因灾害自身具有的主客体特征以及城市承灾能力的差异,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下耦合在一起,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引文
[1]五行志三[Z]//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北京:中华书局,1975.
    [2]灾异上[Z]//叶调元,徐明庭,马昌松.汉口竹枝词(卷6).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3]风土志.祥异[Z]//罗登瀛,等,修,纂.通山县志(卷2).同治七年刻本.
    [4]杂志.灾异[Z]//&子庚,修.熊文澜,等,纂.枝江县志(卷20).同治五年刻本.
    [5]祥异[Z]//聶光銮,修.王柏心,等,纂.宜昌府志(卷1).同治五年刻本.
    [6]杂类志.祥异[Z]//徐锦,修.胡鉴莹,纂.英山县志(卷14).民国9年活字本.
    [7]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大事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8]仙桃市沔城回族镇人民政府.沔城志[Z].1990.
    [9]祥异[Z]//马云龙,贾洪诏,修.周士桢,黄子遂,纂.续辑均州志(卷13)[Z].光绪十年刻本.
    [10]吕调元,刘承思,修.张仲炘,杨承禧,纂.湖北通志(卷76)[Z].湖北通志馆,民国10年刻本.
    [11]石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石首县志[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0.
    [12]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旱灾害[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2.
    [13]湖北省武汉市中心气象局.湖北省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Z].1978.
    [14]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委会.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湖北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15]武汉日报[N].1935-08-29.
    [16]湖北省地质矿产局.湖北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17]杂述[Z]//长庚,等,修.鹤峰州续志(卷14).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18]祥行[Z]//张梓,修.张光杰,纂.咸丰县志(卷20).同治四年刻本.
    [19]字林西报(英文版,上海)[N].1867-03-21.
    [20]时报(上海)[N].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21]武汉日报[N].1932-04-07.
    [22]郧西历史地震调查报告[B].1981.
    [23]时事日志.东方杂志[N].1932,29(4):106.
    [24]字林西报(英文版,上海)[N].1932-04-19.
    [25]字林西报(英文版,上海)[N].1932-04-07.
    [26]钟祥、保康地震宏观调查初步报告[B].1969.
    [27]张志斌.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8]龚胜生.湖北瘟疫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11—417.
    [29]灾异志一[Z]//赵尔巽,等.清史稿(卷40).北京:中华书局,1976.
    [30]涂文学.武汉通史.民国卷(下)[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31]李约瑟.海关十年报告(宜昌)(1882~1891),(ICHANG DECENNIAL REPORT,1882~91)[Z].
    [32]管曙光.长江流域自然灾害数据库[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3]苑书义.张之洞全集(卷29、44)[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34]何振德,金磊.城市灾害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5]王葆心.续汉口丛谈(卷4)[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6]申报(上海)[N].光绪二年十一月十四日.
    [37]申报(上海)[N].光绪三年四月二十日.
    [38]申报(上海)[N].光绪十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39]申报(上海)[N].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40]申报(上海)[N].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41]汉口大火灾详志.东方杂志[N].第七卷,第六号.
    [42]王肇磊.略论清代武汉火灾[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0,(1):87—91.
    [43]江西统计月刊[J].1938,1(9).
    [44]湖北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湖北省志.经济综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45]陈钧,等.湖北农业开发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
    [46]杨延烈,修.郁方董,纂.房县志(卷4,7)[Z].同治五年刻本.
    [47]风俗[Z]//周士桢,修.黄子遂,纂.竹山县志(卷7).同治八年刻本.
    [48]艺文[Z]//程光第,修.叶年棻、李登鳌,纂.郧西县志(卷18).同治五年刻本.
    [49]魏源.古微堂外集(卷6)[Z].光绪四年刻本.
    [50]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乙集(卷2)[Z].光绪五年刻本.
    [51]李文海.灾荒与饥馑1840-191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2]郑肇经.中国水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53]范锴.汉口丛谈(卷2)[Z].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54]营建志.街渠[Z]//金大镛,修.王柏心,纂.东湖县志(卷9).同治三年刻本.
    [55]涂文学.武汉通史.民国卷(上)[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56]湖北省安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陆县志[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
    [57]袁继成.人祸加剧天灾———小记1931年武汉水灾[J].楚天主人,1998年(11):38—39.
    [58]吴剑杰.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Z].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59]湖北省水利志编纂委员会.湖北水利志[Z].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60]奥尔夫(Olver).1904年沙市概况的报告[J].沙市文史资料,1988(2):333—338.
    [61]恩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恩施市志[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62]武汉报[N].1940-11-13(3).
    [63]武汉报[N].1940-07-25(3).
    [64]武汉报[N].1941-01-04(3).
    ①在汉口:吊脚楼一半在岸上,另一半打木桩于水中,然后搭上木板、竹架,在吊脚上形成楼室。范锴曾在《汉口丛谈》卷1中言道:“泽国舟为市,人家竹起楼”。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