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卜辞“疋”地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甲骨卜辞中有个地名"疋"。通过甲骨文材料、传世文献资料、出土器物综合分析,"疋"的地望在陕西省汉中盆地中东部的城固、洋县一带,其核心区域在湑水河下游两岸的平原地带。"城洋铜器群"可能是古"疋国"的文化遗物。
There is a palce called "Shu" in the inscriptions on oracle bones.Analyzed synthetically,according to the inscriptions on oracle bones,the ancient documents and the unearthed artifacts,"Shu" is located in the county of Chenggu and Yangxian in the east-central basin of Hanzhong of Shaanxi province.Its cor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plain area of downstream sides of the Xushui river.The ancient bronze group in the county of Chenggu and Yangxian maybe is the cultural relics of the ancient local kingdom which is called "Shu".
引文
①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2年。本文中一律简称为《合集》。
    ②陈剑:《甲骨金文■字补释》,《古文字研究》(第2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1页。
    ①赵平安:《“達”字两系说——兼释甲骨文所谓“途”和齐金文所谓“造”字》,《中国文字》(台北),新廿七期(2001年12月),第51-64页。“達”字释读有争议,其它释读参见《甲骨文字诂林》第850-861页,《古文字研究》(第27辑),2008年,第97页。尽管诸家释法不一,但是大家基本都认同此处表示的是一种武力征战关系。
    ②此字释法尚有争议,参见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810-817页。
    ③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77-81页。
    ④[刘宋]范晔:《后汉书》卷87《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69页。
    ⑤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097页。
    ①嘉靖《陕西通志》,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校点本,(西安)三秦出版社,第323、341页。
    ②“于”字的解释,参见裘锡圭:《谈谈殷墟甲骨卜辞中的“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227,2010年8月2日。原载余霭芹、柯蔚南主编:《罗杰瑞先生七秩晋三寿庆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2010年。
    ③饶宗颐:《卜辞“■”即漾水、汉水说》,白文化等编:《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3页。
    ④[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三.成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71页。
    ⑤[唐]李泰等著,贺次君点校:《括地志辑校》卷4《成州》,(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0页。
    ⑥[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2《汉中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6页。
    ⑦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编著:《陕西省汉中专区地理志》,(西安)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66年,第24页。
    ⑧周宏伟:《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历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49页。
    ⑨周宏伟:《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历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49-69页。
    10周宏伟:《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历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53页。
    11于省吾:《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驲传制度》,《人文科学学报》(东北人民大学),1955年第2期,第103页。
    ①李雪山:《略论商代的两种交通运输工具——舟船和牛》,宋镇豪、段志洪主编:《甲骨文献集成》(第26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2页。
    ②郭新和:《甲骨文中的“舟”与商代用舟制度》,宋镇豪、段志洪主编:《甲骨文献集成》(第26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30页。
    ③饶宗颐:《卜辞“”即漾水、汉水说》,白文化等编:《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3页
    ④刘胤汉:《秦岭水文地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3-54页。
    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27《沔水》,(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460-1462页。
    ⑥《水经注》卷27《沔水》,(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460-1461页。
    ⑦[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中)卷27《沔水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319页。
    ⑧《水经注》卷27《沔水》,(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461页。
    ⑨[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第48、89、14页。
    10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17-119页。
    11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3卷),(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1690页。
    ①赵丛苍主编:《城洋青铜器.前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②曹玮主编:《汉中出土的商代青铜器》(第1册),(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第43页。
    ③《城洋青铜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46页。
    ④《城洋青铜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46-247页。
    ⑤参见《陕西省志.文物志》,1995年,第5、6-7、16、16-17页。
    ⑥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46页。
    ⑦赵丛苍主编:《城洋青铜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41页。
    ⑧赵丛苍主编:《城洋青铜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42页。
    ⑨卢连城、胡智生:《宝鸡(弓魚)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59页。
    10聂树人:《陕西自然经济地理概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44-45页。
    11卢连城、胡智生:《宝鸡(弓魚)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59页。
    ①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第88页。
    ②卢连城、胡智生:《宝鸡(弓魚)国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60页。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