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地区的史前地震考古:基础、方法和借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国内史前及商周地震考古工作取得系列新发现与新认识,为龙门山地区这个多断裂带和地震多发区的史前地震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法基础和参考样本。龙门山地区史前地震考古研究应避免"两张皮"的困境,田野工作与整合研究均需要考古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有机融合。龙门山地区史前先民在定居地点选址方面的科学智慧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
引文
(1)杨焕成.浅谈地震与考古[J].中原文物,1977(1).孟繁兴,临洪文,刘正荣等编.地震与地震考古[M].文物出版社,1977.陈定国.地震考古研究[J].华南地震.第9卷第3期,1989.林蓉辉,吴翼麟.中国地震考古研究概述[J].地震研究,1992,(4).叶茂林.漫谈地震考古[J].百科知识,2006,(13).
    (2)陈剑.波西、营盘山及沙乌都——浅析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演变的阶段性[J].考古与文物,2007,(5).陈剑.四川盆地西北缘龙山时代考古新发现述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7,(2).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考古研究所,什邡市博物馆雷雨,万娇,杨剑,张生刚,宋建民.四川什邡桂圆桥遗址:成都平原目前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N].中国文物报,2010-2-12.4版.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志岩,李万涛.川南地区的一处重要遗址——宜宾向家坝库区叫化岩遗址[N].中国文物报,2010-1-22.8.
    (5)胡昌钰,任江.四川古蔺县石屏野猫洞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商榷[J].四川文物,2007,(2).
    (6)地质矿产部地质词典办公室编.地质词典[Z].地质出版社,1983.
    (7)四川省地震局.一九三三年叠溪地震[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潘志远.叠溪古城遗址[J].四川文物,1987,(1).沈家五.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堵塞岷江的特大水灾[J].民国档案,1988,(1).江在雄,徐吉廷,李天华.1933年叠溪地震洪水及1986年崛江水患——兼论岷江水患成因和整治对策[J].灾害学,1989,(4).闫小兵,安卫平,赵晋泉,李自红,苏宗正,薛晓东.叠溪地震遗迹拾零[J].山西地震,2009,(3).李德英,高松.地震灾害与社会反应——以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为中心的考察[J].史学月刊,2010,(1).
    (8)江在雄.1786年大渡河地震、水患及救灾——康定—泸定磨西地震220周年[J].四川地震,2006,(3).
    (9)叶茂林.地震考古当有作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6-3.6.
    (10)叶茂林.用考古学方法介入地震科学研究——科技考古系列之五[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9-28.2.
    (11)范念念,吴保生,刘乐.地震导致河流改道与古蜀文明的变迁[J].山地学报,第28卷第4期,2010.
    (12)周宏伟.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J].历史研究,2010,(4).
    (13)王兰生,杨立铮,王小群.岷江叠溪古堰塞湖的发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2卷1期,2005.王兰生,王小群,许向宁,崔杰.岷江上游近两万年前发生了什么事件?[J].地学前缘,第14卷第4期,2007.
    (14)李勇,黄润秋,DENSMORE AlexanderL,周荣军,曹叔尤.汶川8.0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3).
    (15)张培震,徐锡伟,闻学泽,冉勇康.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J].地球物理学报,第51卷第4期,2008.
    (16)刘进峰,陈杰,尹金辉,陈立春,卢演俦,杨会丽.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擂鼓探槽剖面古地震事件测年[J].地震地质,第32卷第2期,2010.
    (17)未刊资料,转引自李勇,黄润秋,DENSMORE AlexanderL,周荣军,曹叔尤.汶川8.0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3).
    (18)庄学本著.羌戎考察记:摄影大师庄学本20世纪30年代的西部人文探访[M].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