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异论式微与天道信仰之现代困境——以晚清地震解释之转变为中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灾异论的地震解释及相关实践,是传统天道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较1679年和1879年两次大地震之后知识群体的地震解释,考察灾异论的地震解释在现代的式微,从中透视天道信仰之现代危机。借用格尔兹的观点,本文认为现代科学的地震解释能够更好地解释世界,却不像灾异论的地震解释那样具备道德维系和情感慰藉的功能。如何在放弃灾异论的前提下重建天道信仰,是这一历史变迁提出的重大问题。
Borrowing from the opinions of Geertze,this paper holds that modern science can better explain the earthquakes as well as the world,but doesn't have the functions of moral maintaining and emotional solace like the Disaster theory. How we can rebuild the heavenly belief when we give up the Disaster Theory is an important issue posed by this historical change.
引文
1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4年版,第71页。
    2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及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37页;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34页。
    3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79年版,第559页。
    4如佛学就曾提供过竞争性的解释,参见孙英刚:《佛教对阴阳灾异说的化解:以地震与武周革命为中心》,《史林》2013年第6期。
    1如李杜:《中西哲学思想中的天道与上帝》,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版;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郭净、陈星译,王海晨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Julia Ching,Mysticism and kingship in China:The heart of Chinese wisd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郑志明:《传统宗教的文化诠释:天地人鬼神五位一体》,文津出版社2009年版;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
    2如牙含章、王友三主编《中国无神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段治文:《中国近代科技文化史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邱若宏:《传播与启蒙:中国近代科学思潮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6页。
    4William Mander,"Pantheism",Edward N.Zalta(ed.),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ummer 2013 Edition),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3/entries/pantheism/〉.
    5董含:《三冈识略》,致之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1叶梦珠:《阅世编》,来新夏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页。
    2王云五主编《清魏敏果公象枢年谱》,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2—93页。
    3张玉书:《文贞公集》卷九第50页,贺树德编《北京地区地震史料》,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版,第180页。
    4《雪桥诗话续集》卷二,第64页;贺树德编《北京地区地震史料》,第179页。
    5玄烨:《康熙帝御制文集》,台北学生书局1966年版,第163—164页。
    6玄烨:《康熙帝御制文集》,第165—167页。
    7黄一农:《社会天文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8玄烨:《康熙帝御制文集》,第172页。
    1《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50页。
    2详参张洪彬:《天变,道亦变:晚清宇宙论之转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14—50页。
    3玄烨:《康熙帝御制文集》,第2407—2409页。
    4黄兴涛:《西方地震知识在华早期传播与中国现代地震学的兴起》,《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5龙华民:《地震解》,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本——50种重要文献汇编》,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107—1108页。
    1侯康明等:《1879年武都南8级大地震及其同震破裂研究》,《中国地震》2005年第3期。
    2《左宗棠全集·奏稿七》,刘泱泱等校点,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323页。
    3《左宗棠全集·奏稿七》,第323页。
    4《左宗棠全集·奏稿七》,第324页。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页。
    6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1),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7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1),第23页。
    8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1),第23页。
    1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1),第24页。
    2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1),第25页。
    3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1),第24页。
    4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1),第26页。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5),第230—231页。
    1《地震解》,《申报》1879年9月19日。表达同样意思的表述还有“地震,灾异也,非妖异也”。《地震解》,《益闻录》第101期,1881年。
    2《地震解》,《申报》1879年9月19日。
    3《地震解》,《申报》1879年9月19日。
    4《地震解》,《申报》1879年9月19日。
    5《关陇地震》,《益闻录》第18期,1879年。
    6《地震说》,《万国公报》第558期,1879年。
    7艾约瑟:《地震星见说》,《万国公报》第563期,1879年。
    8艾约瑟:《地震星见说》,《万国公报》第563期,1879年。
    1艾约瑟:《地震星见说》,《万国公报》第563期,1879年。
    2艾约瑟:《地震星见说》,《万国公报》第563期,1879年。
    3艾约瑟:《地震星见说》,《万国公报》第563期,1879年。
    4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118页。
    5《说地震》,《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第384期,1909年。
    6中国人所办刊物中,可参见《论地震》,《亚泉杂志》第5期,1900年;季理斐、董韵笙:《谈地震》,《大同报》第7卷第13期,1907年;《地震后之隆起》,《教育世界》第163期,1907年;《地震》,《教育世界》第164期,1907年;《地震》(续),《教育世界》第166期,1907年;星五:《地震说》,《牖报》第8期,1908年。传教士所办刊物中,可参见《地震之故》,《万国公报》第212期,1906年。
    7如《讲地震》,《敝帚千金》第11期,1906年;《地震之学说》,《广益丛报》第195期,1909年。
    8《述地震之理》,《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第284期,1907年。
    1艾约瑟:《地震星见说》,《万国公报》第563期,1879年。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