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灾区:起源与形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对口支援灾区是在我国政治生态环境中萌芽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对灾害损失严重地区的对口支援是三种主要模式之一。文章采取历史分析方法,探讨了对口支援灾区政策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并将该过程划分为探索与孕育(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提出与起步(1978~1998年)、巩固与提高(1998~2008年)、扩大与持续(2008年以来)四个阶段。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口支援灾区政策在规模、内容、机制、投入和时间上都有了新的飞跃,覆盖领域从自然灾害拓展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引文
陈宝善,1992:“国家各部委对口支援安徽灾区实在有力第二次对口支援安徽灾区会议部署下步工作”,《人民日报》,1992-05-06(4)。
    陈雁、翟启运、熊明银,1997:“暖流,在中华大地涌动——『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活动综述”,《人民日报》,1997-02-03(1)。
    崔军强、胡晓梦,1998:“八省市卫生部门对口支援灾区”,《人民日报》,1998-08-26(5)。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1988:《国家民委民族政策文件选编(1979-1984)》,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1999:《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手册》。
    李安达、张玉来,1999:“科学规划依靠群众对口支援——吉林省受灾区重建家园一年解困”,《人民日报》,1999-12-24(1)。
    李文,1955:“湖南非灾区支援灾区耕牛”,《人民日报》,1955-04-27(2)。
    刘杰,2003:“责任到人资金到位援助到户——安徽灾区灾民建房力度大进展快”,《人民日报》,2003-11-01(2)。
    倪锋、张悦、于彤舟,2009:“汶川大地震对口支援初步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7:55-62。
    孙鸿宾、江绍高,1978:“搬大水抗大旱旱多久抗多久——湖北省抗大旱夺丰收纪事”,《人民日报》,1978-11-11(1)。
    王颖、董垒,2010:“我国灾后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初探——以各省市援建汶川地震灾区为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1:131-136。
    谢炼,1996:“‘96·7’特大暴雨洪水剖析及灾后反思”,《湖南水利》,1996,5:7-9。
    熊文钊、田艳,2010:“对口援疆政策的法治化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20。
    杨振武,1991:“田纪云强调救灾工作要再接再厉当前救灾抓好10件大事”,《人民日报》,1991-11-17(1)。
    俞晓晶,2010:“从对口支援到长效合作:基于两阶段博弈的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10,5:37—39。
    赵伦、蒋勇杰,2009:“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分析——兼论中央政府统筹下的制度特征与制度优势”,《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4—7。
    周宇、孙乾,2010:“本市新设对口支援工作组负责疆藏和玉树对口支援同时担负驻京办管理职能”,《京华时报》,2010-07-06(4)。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