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式与管理策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5.12四川汶川地震后,龙门山脉的许多城镇建筑大面积损毁,由此产生的数千万吨建筑垃圾进一步威胁灾区的生态环境,灾区恢复重建当务之急就是科学有效地处理当地的建筑垃圾。基于龙门山灾区的地理区位条件和建筑垃圾再生加工制造业长期发展的必须条件的矛盾性,权衡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提出了灾区适宜采取粗放型的建筑垃圾资源处理方式,同时还提出了政府应采取的扶持再生加工制造业和提倡建筑垃圾减量化的若干干预政策,以保障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的健康发展。
引文
[1]王罗春,赵由才.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李平.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EB/OL].(2008-01-21)[2008-07-02].http://www.people.com.cn/GB/43063/107687/107808/108009/6802621.htm l.
    [3]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试行)[EB/OL].(2008-05-30)[2008-06-28].http://www.mohurd.gov.cn/ztbd/kzjz/gzbs/200805/t20080530_170089.htm.
    [4]刘数华,冷发光.再生混凝土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145-152.
    [5]王武祥,等.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科学技术司.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83-889.
    [6]汶川地震造成阿坝公路6043公里受损[EB/OL].(2008-05-20)[2008-06-23].http://sc.news.163.com/08/0520/10/4CCNQG130050007C.htm l.
    [7]陈军,何品晶,等.拆毁建筑垃圾产生量的估算方法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07,15(6):1-4.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