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藏阿里地区自然灾害与政治观察——以噶厦档案中的雪灾、地震为中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雪灾和地震的冲击,使得远离政治中心的阿里地区进入噶厦的视野,围绕自然灾害的善后,在世俗政治与宗教因素结合下产生各种利益诉求,为此噶厦、噶尔本、宗本、部落头人之间展现了一系列博弈。本文尝试利用噶厦档案中阿里地区的雪灾和地震的记录资料,从灾后政治的角度入手,通过非常时期的事务处理观察和分析近代西藏地方政府,特别是西藏内部的区域政治的运行机制。
引文
[2]孙冬虎:《西藏近二百年来的重大雪灾》[J],《中国藏学》1999年第4期,第49-55页。
    [1]《堆地二噶本因阿里卓学德萨部遭雪灾事呈摄政文》,《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页。
    [2]丁莉霞:《策墨林活佛系统的沉浮与清代中晚期的西藏摄政制度》[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第28页。
    [3]古格·次仁加布:《阿里文明史》(藏文版)[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4]《堆地二噶本因阿里卓学德萨部遭雪灾事呈摄政文》,《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第6页。
    [5]清末刘锦藻曾说,“阿哩为全藏之西鄙,东至僧格哈巴布山及玛尔岳木岭,皆接后藏卓书特部界。”见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30《舆地考·西藏》[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0699页。
    [6]南希·E·列维妮著,格勒、玉珠措姆译:《西藏阿里传统税收制度之比较研究》[J],《西藏研究》1993年第1期,第23页。
    [7]毕达克著,沈卫荣、宋黎明译,邓锐龄校:《1728-1959西藏的贵族和政府》[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第152-155页。
    [8]《堆地二噶本因阿里卓学德萨部遭雪灾事呈摄政文》,《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第6页。
    [1]《堆地二噶本因阿里卓学德萨部遭雪灾事呈摄政文》,《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第7页。
    [2]国庆:《清代藏区驿传制度蠡测》[J],《西藏研究》1996年第1期,第71-78页。
    [3]《霍麦桑仓驿站百姓遭受雪灾疾苦情形经堆噶本呈噶厦文》,《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第114页。
    [4]《堆噶本就阿里三围雪灾致使百姓牲畜死亡望削减差税事给噶厦禀帖》,《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第140页。
    [5]《托钦达错所属普兰觉姆、阿岗诺诺等三小部落雪灾前后牲畜数目呈噶厦盖印文》,《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第121页。
    [6]王远大、杰敦:《汉藏英对照西藏地名(续)》[J],《西藏研究》1998年第1期,第132页。
    [1]《堆噶本就阿里三围雪灾致使百姓牲畜死亡望削减差税事给噶厦禀帖》,《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第140页。
    [2]夏札·甘曲班觉等编,计明南加译:《原西藏地方政府组织机构》[A],《西藏文史资料选辑(13)》[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29页。
    [3]Sonam Joldan,Relationship between Ladakh and Buddhist Tibet:Pilgrimage and trade,Tibet Journal,2006(3),p.50-51
    [4]房建昌:《西藏盐业的兴起、发展及其衰落》[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142页。
    [5][美]梅·戈尔斯坦著,杜永彬译:《喇嘛王国的覆灭》[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6]《霍麦桑仓驿站百姓遭受雪灾疾苦情形经堆噶本呈噶厦文》,《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第115页。
    [7]舒介勋:《解放前西藏的差税制度》[A],吴从众编:《西藏封建农奴制研究论文选》,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第221页。
    [1]《霍麦桑仓驿站百姓遭受雪灾疾苦情形经堆噶本呈噶厦文》,《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第115页。
    [2]《堆地二噶本就桑仓达错、霍麦二部雪灾前后牲畜数目呈噶厦盖印文》,《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第113页。
    [3]《阿里噶本为雪灾牲畜死亡赈济事呈噶厦文》,《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一卷灾异志——雪灾篇》,第132页。
    [4]鲁克亮:《清至民国时期西藏地震研究》[J],《西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88页。
    [5]黄博:《清代西藏阿里的域界与城邑》[J],《中国藏学》2009年第4期,第14-16页。
    [1]《噶厦对阿里噶本觉哲等地震呈文之批复》,西藏科技委员会、西藏档案馆编译:《西藏地藏史料汇编》(第一卷),第92页。
    [2]噶托仁增次旺诺布:《贡塘王朝史——化幻明镜》(藏文版),收入《西藏史籍五部》(藏文版)[Z],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08页。
    [3]《噶厦对阿里噶本觉哲等地震呈文之批复》,西藏科技委员会、西藏档案馆编译:《西藏地藏史料汇编》(第一卷),第93页。
    [4]王献军:《西藏政教合一制的组织机构和职官制度——1751年至1959年》[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第24页。
    [1]《噶厦对阿里噶本觉哲等地震呈文之批复》,西藏科技委员会、西藏档案馆编译:《西藏地藏史料汇编》(第一卷),第94页。
    [2]同上,第93页。
    [3]古格·次仁加布:《阿里文明史》(藏文版),第110页。
    [4]《达巴宗堆为修复震坏寺庙呈噶厦文》,西藏科技委员会、西藏档案馆编译:《西藏地藏史料汇编》(第一卷),第25页。
    [5]《噶厦对阿里噶本觉哲等地震呈文之批复》,西藏科技委员会、西藏档案馆编译:《西藏地藏史料汇编》(第一卷),第94页。
    [1]恰白·次旦平措等著,陈庆英等译:《西藏通史:松石宝串》[M],西藏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33-942页。
    [2]毕达克著,沈卫荣、宋黎明译,邓锐龄校:《1728-1959西藏的贵族和政府》,第26、147页。
    [3]Charles A.Sherring:Western Tibet and The British Borderland,London:Edward Arnold,1906,pp208-210.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