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川西地震及社会的应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川西在民国时期(1912-1949)进入了地震高发期,发生了地震80余次,如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等,破坏性极大。本文分析了民国川西大地震的典型个案,并通过分析国民政府的救灾赈灾措施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当时川西地震后的救灾赈灾,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医疗条件落后,物资匮乏,更由于中国只是处于一种形式上的统一,中央与地方很难通过有效的沟通形成赈灾救援机制,甚至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隔阂与对立,军阀之间相互猜忌,救灾赈灾成效甚微,大规模的救灾赈灾根本无法展开。
引文
[1]鲁克亮,刘琼芳.对近代方志记载中的四川地震的考察[J].中国地方志,2008(9).
    [2]杨凤徽.南皋笔记(卷3)[Z].1914.
    [3]阴历四月二十九及五月初一,打箭炉西北的道孚发生剧烈地震[N].字林西报(上海),1919-08-08.
    [4]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川边镇守使陈遐龄致大总统各部院电文[A]//孙成民主编.四川地震全纪录[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5]任乃强.西康图经.地文篇[M].新亚细亚学会,1933.
    [6]常隆庆.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R].地质论评,1938(3).
    [7]本报理化二十五日专电:理化发生强烈地震,居民颇有伤亡[N].西康日报(康定),1948-05-26.
    [8]本报灌县八月二十六日特讯:灌县仍热,二十五日亦曾地震[N].新川西北日报(三台),1933-09-02.
    [9]四川省地震局.一九三三年叠溪地震[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0]邹其嘉等.地震社会学研究[C].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11]四川省革委会地震办公室等.四川地震目录9(内部交流)[Z].1975.
    [12]马边通讯:本日午后又大动一次(二十七日)[N].新蜀报(重庆),1936-01-05.
    [13]打箭炉.四川.五月十三日发稿:章谷区域可怕破坏,土地大破裂,数百人丧生[N].字林西报(上海),1923-07-02.
    [14]本报特约茂县五月二十八日通讯:疏导工程第一期结束后茂县又大地震一次[N].新新新闻(成都),1934-06-06.
    [15]王麟.北川县志(卷7)[Z].民国二十一年刻本,1932.
    [16]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四川叠溪地震记录简报[A]//孙成民主编.四川地震全纪录[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17]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补充调查报告(1973年11月)[A]//孙成民主编.四川地震全纪录[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18]四川地震资料汇编编辑组.四川地震资料汇编(第1卷)[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19]茂汶羌族自治县县志编篡委员会编.茂汶羌族自治县志.叠溪地震水灾[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
    [20]周郁如等抵省详呈督署[N].新新新闻(成都),1933-12-30.
    [21]周刚.叠溪水发,被灾流域广,灾情甚重[N].新新新闻(成都),1933-12-09.
    [22]1933年12月20日《新新新闻》(成都)关于叠溪积水溃决,灌县受灾的报道[A]//谢毓寿,蔡美彪.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4卷(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3]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灌县志[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24]国民政府档案:四川省政府就叠溪震灾致南京国民政府电[A]//孙成民主编.四川地震全纪录[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25]国民政府档案:邓锡侯致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电[A]//孙成民主编.四川地震全纪录[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26]马边特讯:马边地动,县长赶办急赈[N].华西日报(成都),1935-12-26.
    [27]屏山地震灾情重大———县长李壁珍电省府请赈[N].华西日报(成都),1936-01-06.
    [28]中央社成都二十一日电:二十日第五区专员陈炳光电省谓马边地震[N].新蜀报(重庆),1935-12-22.
    [29](西路社)西南理化通讯:理化地震连续数月[N].新中国日报(成都),1948-09-03.
    [30]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清代地震档案史料.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Z].北京:中华书局,1959.
    [31]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32]张雪岩.叠溪大地震亲历记[A]//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33]成都新闻编译社.省赈会拨放雷波震灾赈款三千元[N].复兴日报(成都),1936-07-12.
    [34]理番发生大地震,省特拨款八千元[N].新新新闻(成都),1941-12-08.
    [35]本报讯.屯区灾情调查[N].国民日报(成都),1933-10-02.
    [36]灌县水灾委员会快邮代电[A]//灌县文史资料(第4辑)[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37]周郁如.叠溪地震琐记和对地震的初步认识[A]//孙成民主编.四川地震全纪录[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38]茂县专电.松理茂地震灾情奇重,邓锡侯通电乞赈[N].新新新闻(成都),1933-09-09.
    [39]松理茂懋靖旅蓉同乡会立案与伪政府批示(卅年三月)[A]//成都市档案馆藏档案:全宗号38,目录号2,案卷号2697[Z].
    [40]李德英,高松.地震灾害与社会反应———以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为中心的考察[J].史学月刊,2010(1).
    [41]四一.四川两次大地震,民国政府拒绝救灾[J].文史博览,2011(5).
    [42]赖静.民国时期四川的自然灾害救济及其启示———从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中透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①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川西地震关注较少,只有几篇论文论及。鲁克亮、刘琼芳的《对近代方志记载中的四川地震的考察》(载于《中国地方志》2008年第9期),考察了清代至民国300余年间四川地震的地理分布、呈现特征及严重后果;侯江《中国西部科学院叠溪地震调查及其著述<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载于《四川地震》2010年第2期),记述了1933年叠溪地震后有关方面的调查、报道和研究,重点介绍了当时中国西部科学院的调查及其著述《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李德英、高松《地震灾害与社会反应———以1933年叠溪地震为中心的考察》(载于《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该文从新闻媒体的报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士绅、知识分子、民间团体几方面分析地震后的社会反应及救灾措施,指出以四川地方政府以及工商、知识、宗教界人士的救灾努力,中央政府及省外媒体反应相对比较冷淡。此外,熊德成《叠溪大地震双流受灾备忘录》(载于《四川档案》2007年第1期)、周文林《汉代至民国成都、阿坝、广元、绵阳、德阳地震灾害》(载于《四川档案》2008年第3期),四一《四川两次大地震,民国政府拒绝救灾》(载于《文史博览》2011年第5期),王晓春《四川历史上强震救灾举要》(载于《四川档案》2008年第3期),冯广宏《古代四川强震记载编年》(载于《文史杂志》2008年第5期),均涉及民国四川地震,直接论述川西的则不多。
    ②据史料记载,四川境内的甘孜、阿坝、凉山、大邑、芦山、平武、北川、马边等地,自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始有四川地震的文字资料记载以来到2008年“5.12”汶川地震之前的两千多年间,共发生456次不同震级的地震。参见曲梓隽《四川历史上的地震带》,载于《文史知识》,2008年第4期。
    ③数据来源:根据《1923年3月24日,炉、道地震,道孚县孔撒、麻孜两地区受震全图》统计,参见孙成民主编《四川地震全纪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页。
    ④1973年11月《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补充调查报告》则说是约16公里。参见孙成民主编《四川地震全纪录》(同上)第364页。
    ⑤据李德英、高松在前揭文的引述史料,叠溪地震后世界红十字会曾派员携款5000元赴灾区放赈。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