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因子分析的环保舆情推演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De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Opinion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 作者:沈阳 ; 闫佳琦
  • 关键词:环保事件 ; 舆情推演 ; 因子分析 ; 结构方程模型
  • 中文刊名:环境保护
  •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环境保护
  • 年:2019
  • 期:06
  • 基金:“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北京大气污染舆情引导机制研究”支持(17GLAL003)
  • 语种:中文;
  • 页:58-62
  • 页数:5
  • CN:11-1700/X
  • ISSN:0253-9705
  • 分类号:X321;G206
摘要
本文抓取2017—2018年的24个环保事件组成舆情案例库。根据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两方面,主体类别、波及范围、主体态度、媒体态度4个指标及其下13个具体维度勾勒环保事件的特征。其中,每个维度被赋予与之实际意义相对应的评分规则,经由专家打分后代入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进行分析,构建环保事件性质与微信提及、微博提及、网页提及舆情态势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得出各个舆情因子影响力的具体路径系数。通过环保舆情事件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式聚类分析,探讨环保舆情兼具突发性与常规性的特征、环保问题心理预期与舆情扩散的关系、环保事件主观因素的降噪处理的举措。
        
引文
[1]徐迪.环保类舆情事件政府应对策略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4(9):144-145.
    [2]施志源.互联网时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的主体制度创新-以环保NGO的参与为突破口[J].法学评论,2017,35(3):167-175.
    [3]周裕琼.从标语管窥中国社会抗争的话语体系与话语逻辑:基于环保和征地事件的综合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6,38(5):52-68.
    [4]陈培安.地方政府应对环保类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策略研究[D].福州:华侨大学,2016.
    [5]陈霖.焦点事件与我国环保政策变迁-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5(10):150-152.
    [6]陶涛.环境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7]辛文娟,赖涵.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研究-以微博网民讨论“浙江温岭杀医案”为例[J].情报杂志,2015,34(2):47-52.
    [8]李昊青.基于信息异化理论的网络衍生舆情演化规律及对策研究-以网络谣言治理为例[J].现代情报,2015,35(5):4-8,13.
    [9]周葆华.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16-20.
    [10]郭韧,陈福集,李江竹,等.移动网络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研究[J].情报杂志,2015,34(7):130-134.
    [11]陈福集,黄江玲.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传播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12):8-12,19.
    [12]何建民,李雪.面向微博舆情演化分析的隐马尔科夫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4):7-12.
    [13]马宁,刘怡君.基于超网络的舆情演化多主体建模[J].系统管理学报,2015,24(6):785-794,805.
    [14]黄远,沈乾,刘怡君.微博舆论场:突发事件舆情演化分析的新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35(10):2564-2572.
    [15]刘涛.环保群体性事件中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16]刘丽.社会治理视阈下环保舆情传播特征与危机应对-基于“巢湖水污染”事件的个案研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5(4):64-68.
    [17]韦正峥,金笛,黄炳昭,等.2018年两会期间生态环保话题舆情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43(5):85-90.
    [18]沈阳,吴荆棘.基于复杂因子的网络舆情推演研究[J].情报学报,2013,32(12):1315-13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