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智慧法院的建设:价值取向与制度设计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ourt: Value Orientation and System Design
  • 作者:吴涛 ; 陈曼
  • 英文作者:Wu Tao;Chen Man;
  • 关键词:智慧法院 ; 价值取向 ; 制度设计
  • 英文关键词:Intelligent Court;;Value Orientation;;System Design
  • 中文刊名:社会科学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 出版日期:2019-05-10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05
  • 基金: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院立科研项目“社会治理精细化视野下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CELAP2018-YJ-10)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107-115
  • 页数:9
  • CN:31-1112/C
  • ISSN:0257-5833
  • 分类号:D926.22
摘要
建设智慧法院的过程实质上是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引入司法的过程,是科技与司法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得讲究分寸,科技如果与司法活动若即若离甚至被束之高阁,科技的作用根本就无法发挥,司法活动也不可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便当事人诉讼。科技如果过度介入司法甚至凌驾于司法之上,司法活动的内在规律将遭到破坏,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将使得法官沦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奴隶,法院成为贩卖裁判结果的机器。我国智慧法院的建设应在充分尊重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将现代科技运用到法院内部管理以及立案、送达、庭审、执行等外部诉讼环节,对于一些类型化案件,科技还可以全流程、全方位的为诉讼服务,充当司法辅助和工具作用,最终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courts is essentially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 modern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ernet,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o the judiciary,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judiciary, and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realizing the justi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fine social governance. This process also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discretion. I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separated from judicial activities or even put on the shelf,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not be played at all. Judicial activities can not further improve efficiency, reduce costs and facilitate the original basis. I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vene in justice excessively or even override justice, the inherent law of judicial activities will be destroyed, and the excessive depend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make judges become slaves of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courts will become the machines of selling judgment results. On the premise of fully respecting the judicial law,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ourts in China should apply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courts and external litigation links such as filing, service, trial and execu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For some types of ca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also serve litigation in a whole process and in an all-round way, make full use of judicial assistance and instrumental role, and ultimately promote the judicial system and modernization.
引文
(1)徐骏:《智慧法院的法理审思》,《法学》2011年第3期。
    (2)王福华:《电子法院:由内部到外部的构建》,《当代法学》2016年第5期。
    (3)侯学宾:《我国电子诉讼的实践发展与立法应对》,《当代法学》2016年5期。
    (4)笔者认为,随着未来的发展,科技或许会消除人们的空间感,比如最近热门的VR技术,又比如美国“法庭21”模拟审判。出庭人带上特定“眼镜”和追踪设备,就可以身临其境看到周围人的一切。但是工具还是不宜强加给受众使用。
    (5)浙江法院电子商务法庭在案件状态设定上,把“转线下”作为其中一项,目前数据显示此类案件也有80多件。这样来看,我国建设智慧法院也以尊重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理念之一。
    (6)蔡立东:《智慧法院建设:实施原则与制度支撑》,《中国应用法学》2017年第2期。
    (7)举例说明,法官认定事实的方法之一是“察言观色”,机器能否捕捉当事人情绪并正确判断也是问题。
    (8)杨奕:《英国前首席大法官沃尔夫勋爵北京演讲全文》,《人民法院报·法律文化周刊》2015年9月18日,第6版。
    (9)钱颖萍:《司法改革视野下中国民事案件管理制度的构建》,《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10)孙莹 :《卫彦明<运用互联网思维破解司法难题>》,央广网:http://news.163.com/16/1117/11/C62PGHSB000187V8.html,2017-06-25。
    (11)崔亚东:《建设“数据法院”“智慧法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中国审判》2016年12期。
    (12)王福华:《电子诉讼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
    (13)王福华:《电子诉讼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
    (14)杨建文:《韩国民事电子诉讼制度的发展》,《人民法院报》2013年,第8版。
    (15)王福华:《电子诉讼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
    (16)王福华:《电子诉讼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
    (17)王福华:《电子诉讼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
    (18)周翠:《电子督促程序:功能承担与程序设计》,《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第3辑),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75页。
    (19)数据来源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https://www.yuncourt.com/portal/main/domain/index.htmbhu,截止到2017年9月8日。
    (20)一是德邮账户信箱。二是律师专门信箱。三是官方机构或公法法人专门邮箱。四是联邦统一设定其他传递途径。
    (21)周翠:《德国司法的电子应用方式改革》,《环球法律评论》2016年1期。
    (22)当然,法律条文检索系统不仅用于庭前程序,也不只法官可以使用,任何人需要知悉法条,都可以登录该系统。
    (23)可将案件管理、审前程序、庭审程序中的视频会议系统集于一体。
    (24)刘敏:《电子诉讼潮流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应对》,《当代法学》201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