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古代“文字文化形态”政法秩序建构的历程与意义——媒介变迁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ourse and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and Legal Order in "Form of Literate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From Perspective of Media Changes
  • 作者:魏建国
  • 英文作者:WEI Jianguo;
  • 关键词:中国古代 ; 政法秩序 ; 口语文化 ; 文字文化 ; 媒介变迁
  • 英文关键词:Ancient China;;Order of Politics and Law;;Oral Culture;;Literate Culture;;Media Changes
  • 中文刊名:法学评论
  • 英文刊名:Law Review
  • 机构: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9-13
  • 出版单位:法学评论
  • 年:2019
  • 期:05
  • 基金: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时代增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认同的法制保障机制研究”(编号:19@ZH020)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192-201
  • 页数:10
  • CN:42-1086/D
  • ISSN:1004-1303
  • 分类号:D929
摘要
口语文化政法秩序向文字文化政法秩序的媒介形态变迁,构成了中国古代宗法制向官僚制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古代文字文化形态政法秩序的建立与认同,是经由秦朝过渡,汉代奠基,隋唐发展,到宋朝时期才真正确立。文字文化形态政法秩序对传统中国影响深远,表现为传统中国的政治合法性一直依赖于文字文化叙事;传统中国的国家运转一直依赖文字文化组织;传统中国的国家认同一直依赖于文字文化建构。立基于口语文化向文字文化的媒介文化转型视角,不仅可以拓宽宗法制向官僚制转型发展的研究领域,也可以为我们认知宗法制向官僚制转型发展增加一种新的见解。
        The media changes which was from oral culture to literate culture, have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which the patriarchal system transformed into bureaucratic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and recognition on the order of politics and law which was based on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e culture, was converted in the Qin Dynasty, founded in the Han Dynasty, developed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eventually established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form of literate culture ha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order of politics and law, and it revealed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always depended on the literary narration in the ancient China. Ruling ancient China relied on the literate cultural organizations all the time, and the recognition on the ancient China always depend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terate culture.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changes from oral culture to literate culture may not only broaden the field which the patriarchal system transformed into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but also provide a new understanding on relevant academic research.
引文
(1)李若晖:《郡县制时代———由权力建构与社会控制论秦至清的社会性质》,载《文史哲》2011年第1期。
    (2)[美]保罗·莱文森:《数学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3)[美]大卫·理斯曼:《孤独的人群》,王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4)[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5)[美]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6)[美]林文刚(Casey Man Kong lum)编:《媒介环境学》,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7页。
    (7)同前注④,[美]沃尔特·翁书,第31页。
    (8)苏力:《何为宪制问题?——西方历史与古代中国》,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9)《史记·礼书》。
    (10)柳宗元:《柳河东集》(卷3),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6页。
    (11)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1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2页。
    (13)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14)臧知非:《从里耶秦简看“书同文字”的历史内涵》,载《史学集刊》2014年第2期。
    (15)[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郭忠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4页。
    (16)同前注(10),柳宗元书,第46页。
    (17)杨阳:《中国传统国家理论的奠基——先秦诸子的国家学说》,载《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1期。
    (18)同前注(17),杨阳文。
    (19)《春秋繁露》。
    (20)[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21)陈淳:《从考古学理论方法进展谈古史重建》,载《历史研究》2018年第6期。
    (22)赵汀阳:《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载《江海学刊》2018年第5期。
    (23)罗志田:《“过渡时代”与“大国转身”》,载《读书》2018年第11期。
    (24)《史记·儒林列传》。
    (25)《班固·汉书》。
    (26)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9页。
    (27)同前注④,沃尔特·翁书,第128页。
    (28)[美]约翰·吉本斯:《法律语言学导论》,程朝阳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29)尽管《后汉书·蔡伦传》有载蔡伦造纸但还是不很成熟,从历史记载来看,在东汉以至东汉以后的很长一个时期,书写材料仍主要是简牍和缣帛,纸只是辅助性材料。
    (30)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1页。
    (31)同上注,第30页。
    (32)同上注,第31页。
    (33)《晋书·刘毅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4页
    (34)包弼德:《历史上的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35)周宝荣:《试论宋代教育的“平民化”》,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7期。
    (36)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载《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7)参见张国刚:《“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载《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
    (38)《古文珍宝·前集》卷首。
    (39)同前注①,李若晖文。
    (40)单磊:《内藤湖南“唐宋史学变革”说阐微》,载《史学月刊》2015年第3期。
    (41)[美]斯蒂芬·哈尔西:《追寻富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1850-1949》,赵莹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第13页。
    (42)同前注(23),罗志田文。
    (43)同前注(20),[美]王国斌书,第89页。
    (44)[加]罗伯特·洛根:《字母表效应:拼音文字与西方文明》,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6页。
    (4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
    (46)同前注(44),[加]罗伯特·洛根书,第127页。
    (47)同前注(44),[加]罗伯特·洛根书,第130页。
    (48)同前注(44),[加]罗伯特·洛根书,第126页。
    (49)H.G.Wells.Outline of History,New York,1931.p.640.
    (50)同前注(20),[美]王国斌书,第75页。
    (51)黄旦:《媒介变革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载《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52)同前注(4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书,第13页。
    (53)同前注(44),[加]罗伯特·洛根书,第105页。
    (54)同前注(15),[加]安东尼·吉登斯书,第264页。
    (55)同前注(41),[美]斯蒂芬·哈尔西书,第264页。
    (56)同前注(41),[美]斯蒂芬·哈尔西书,第4页。
    (57)同前注(41),[美]斯蒂芬·哈尔西书,第265页。
    (58)同前注(41),[美]斯蒂芬·哈尔西书,第264页。
    (59)同前注(41),[美]斯蒂芬·哈尔西书,第285页。
    (60)同前注(41),[美]斯蒂芬·哈尔西书,第26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