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春的祭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苏童作为“先锋派”作家的重要代表之一,从1987年开始引起文坛的广泛瞩目,先后创作出“枫杨树系列”、“红粉系列”和“香椿树街系列”等小说系列,从“先锋派小说”到“新历史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再到后来向“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转型,苏童凭借其超常的艺术想像和锐意求新的作家本能发掘出极其丰厚的文学资源。然而从整体创作特色来看,苏童是一个对自己童年记忆十分倚重的作家,而从具体的创作实绩来看,对少年成长题材的关注几乎贯穿了苏童创作的始终。苏童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灵魂的真诚探索为“60年代人”成长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做出了一个具有艺术独创性的诠释。然而,苏童对自己“匮乏与缺损”的童年的执著回忆和想像,一方面反映出作家对当下现实表现和把握的无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60年代出生作家群”普遍的创作特点和艺术困境,即成长于荒芜岁月的特殊历史际遇使之对现实抱以“旁观”的写作姿态,习惯于以对童年记忆和成长体验的书写来表达对现实沉重的焦虑与迷惘,而这正是苏童与现实之间独特的精神通道,也是其创作的个性与风格所在。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s of“pioneer”writers, Su Tong engaged the attention among the literary world since 1987. He created series of novels from“the maple and poplar’s”to“bosom friends”, and to“the street of Xiang Chun Shu’s”. He explored intensive literary sources with his extraordinary art imagination and creative instinct, changing the styles of his creativity from“pioneer novels”to“new historical novels”, from“new realistic novels”to“realistic novels”. In rela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creativity, Su Tong is a writer who depends largely on his childhood memory. And the themes concerning the growth of the youth penetrate his works. He made a creative art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abundance and complexity of people in the 1960’s with his unique life experience and sincere exploration of soul. However, the persistent recollection and imagination of his own“poor and missing”childhood reflect not only the writer’s disability of presenting and grasping the reality, but also the creative traits and artistic jeopardy of writers in the 1960’s in some way. Simply put, they all grew up in a desolate period. It is this special history that makes them look like an outsider in their works. They are used to expressing their anxiety and confusion in reality by books of childhood memory and growing experience. This is exactly the unique mental passageway between Su Tong and the reality and where his personality and style lie in.
引文
①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42 页。
    
    ① 苏童:《少年血·自序》,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3 年 9 月版,第 2 页。
    ② 艾华:《香椿树街少年苏童》,《语文世界》,2001 年第 3 期。
    
    ① 苏童、张学昕:《回忆·想象·叙述·写作的发生》,《当代作家评论》,2005 年第 6 期。
    ②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21 页。
     ① 王兆璟:《教育小说:流变及省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年第 9 期。
    
    ① 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30 页。
    ② 李敬泽:《纸现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88 页。
    ③ 田广文:《新潮成长小说的流变及其精神特征》,《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 年第 1 期。
    
    ① 苏童:《过去随谈》,《虚构的热情》,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82 页。
    ② 苏童:《童年生活的利用》,李延青编《文学立场·当代作家海外·港台演讲录》,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① 苏童:《城北的桥》,《虚构的热情》,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72 页。
    ② 王德威:《南方的堕落与诱惑》,《读书》,1998 年第 4 期。
    ③ 苏童:《南方的堕落》,《刺青时代》(苏童作品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2 页。
     ①苏童:《南方的堕落》,《刺青时代》(苏童作品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4 页。
    ②同上,第 77 页。
     ① 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 年成长小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32 页。
    ②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23—125 页。
    ① 李学武:《海峡两岸:成长的三个关键词——论苏童、白先勇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名作欣赏》,2004 年第 7 期。
     ① 张清华:《苏童论》,见贾梦玮主编《河汉观星·十作家论》,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9 页。
     ①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90 页。
    ② 苏童、张学昕:《回忆·想象·叙述·写作的发生》,《当代作家评论》,2005 年第 6 期
    ① 郜元宝:《匮乏时代的精神凭吊者》,《文学评论》,1995 年第 3 期。
     ① 雷雳 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1 页。
    ② 郜元宝:《匮乏时代的精神凭吊者》,《文学评论》,1995 年第 3 期。
     ① 朱大可:《祭坛上的童年》,《花城》,2006 年第 2 期。
    ② 苏童:《南方的堕落》,《刺青时代》(苏童作品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03 页。
    ③ 歌德:《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冯至 姚可坤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04 页。
     ① 歌德:《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译本序》(冯至 姚可坤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2 页。
     ① 孙先科:《英雄主义主题与“新写实小说”》,《文学评论》,1998 年第 4 期。
    ②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8 页。
     ① 自我确认,指个人对自我的能力、爱好、性格特点、交友方式、职业发展等问题建立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以为今后的人生设计道路。自我迷惘,指个人对自我的认识与发展存在种种困惑与迷惘,以致于不能很好地确立个人的生活目标。转引自岳晓东《少年我心》,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6 页。
     ① 雷雳 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18 页。
    ① 曹文轩:《论近二十年来文学中的“流浪情结”》,《文学评论》,2002 年第 4 期。
     ①汪云霞:《桑园留念:苏童的经典》,《江汉论坛》,2005 年第 5 期。
     ① 苏童:《暧昧的关系》,《刺青时代》,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67 页。
     ① 刘广涛:《百年青春档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20 页。
    ① 雷雳 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5-57 页。该书指出:在个体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起初会面对矛盾的自我描述,继而试图解决这些矛盾,接下去会发展形成一个整合的自我理论,即形成自我认同。”
    ② 张闳:《北岛:或关于一代人的“成长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8 年第 6 期。
    ③ 郜元宝:《匮乏时代的精神凭吊者》,《文学评论》,1995 年第 3 期。
    ①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 1999 年版,第 218 页。
     ① 章蕾,张学昕:《透过生活氤氲的精致叙述》,《北方论丛》,2001 年第 1 期。
    ① 周作人:《苦茶随笔》(第一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81 页。
    ② 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22 页。
     ① 林舟、苏童:《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苏童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64 页。
    ②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 页。
     ① [美]卡尔文·S·霍尔,沃农·J·诺德拜:《荣格心理学纲要》,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93 页。
     ①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7 页。
    ② 苏童、张学昕:《回忆·想象·叙述·写作的发生》,《当代作家评论》,2005 年第 6 期。
     ① 苏童、林舟:《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花城》,1996 年第 1 期。
     ① 苏童、张学昕:《回忆·想象·叙述·写作的发生》,《当代作家评论》,2005 年第 6 期。
    ② 苏童:《蛇为什么会飞·访谈录》,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71 页。
     ① 王安忆:《我们在做什么——中国当代小说透视》,《上海五十年文学批评丛书——评论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91 页。
    ② 苏童:《蛇为什么会飞·访谈录》,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75 页。
     ① 苏童、王宏图:《苏童王宏图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97 页。
    ② 李珊蓉:《苏童:我欠妻子一把眼泪》,《现代妇女》,1999 年第 6 期。
     ①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2 页。
    ② 张清华:《苏童论》,《河汉观星·十作家论》,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0 页。
    ① 洪治纲、李敬泽等:《文学“瓶颈”与精神窄门——漫谈 60 年代出生作家及其长篇小说创作》,《上海文学》,2006 年第 3 期。
    ② 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 年成长小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年版。
    ③ 董瑾:《缺席的在场者——方方〈风景〉与苏童〈菩萨蛮〉的叙述学解读》,《文艺评论》,1998 年第 3 期。
    ④ 包亚明:《六十年代人:共同经验与知识传统》,《上海文学》,1997 年 11 月号。
    ⑤ [奥]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8 页。
    ① 王宏图:《关于我们这一代人》,《上海文学》,1997 年 11 月号。
    ② 陈晓明:《超越与逃逸:对“60 年代出生作家群”的重新反省》,《河北学刊》,2003 年第 5 期。
    ③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1 页。
     ① 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 年成长小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6、105、155、177 页。
     ① 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 年成长小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53 页。
     ① 李申华:《寻找灯神的苏童——谈苏童近几年的短篇小说创作》,《当代文坛》,2005 年第 5 期。
    ② 李美皆:《从苏童看中国作家的中产阶级化》,《文学自由谈》,2004 年第 6 期。
    苏童 《刺青时代》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版
    苏童 《寻找灯绳》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版
    苏童 《苏童文集》(1——8 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3-2000 年版
    苏童 《纸上的美女》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8 年版
    苏童 《苏童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苏童 《蛇为什么会飞》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苏童 《虚构的热情》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苏童 《苏童作品系列》(13 种)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2005 年版
    苏童 《碧奴》 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2006 年 9 月版
     (希腊)荷 马 《伊利亚特》 花城出版社 1994 年版
    (美)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译林出版社 1998 年版
    (德)歌 德 《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冯至 姚可昆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苏)伊·谢·科恩 《自我论》(佟景韩等译) 三联书店 1986 年版
    (美)卡尔文·S·霍尔 沃农·J·诺德拜 合著 《荣格心理学纲要》(张月译) 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俄)巴赫金 《小说理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 (刘北成 杨远婴译)三联书店 1999 年版
    (美)乔治·赫伯特·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恒译) 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
    (美)艾温·辛格 《我们的迷惘》(郜元宝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奥)阿德勒 《阿德勒人格哲学》(罗玉林等译) 九州出版社 2004 年版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 《第二性》(陶铁柱译)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 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 《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美)卡尔·R·罗杰斯 《个人形成论》(杨广学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意)安贝托·艾柯(等著) 《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 三联书店 2005 年版
    (英)克莱夫·贝尔 《艺术》(薛华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英)法拉 帕森特(编) 《剑桥年度主题讲座·记忆》(户晓辉译) 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刘再复 《性格组合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
    伍蠡甫 胡经之(主编)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曹文轩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陈晓明 《无边的挑战》 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版
    林崇德(主编)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张清华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 年版
    孟繁华 《1978:激情岁月》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申 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陈思和(主编)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李敬泽 《纸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吕 微 《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
    金汉(总主编)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
    周作人 《周作人自编文集》(止庵 校订)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贺仲明 《中国心像——20 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
    苏童 王宏图 《苏童王宏图对话录》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樊国宾 《主体的生成——50 年成长小说研究》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年版
    雷雳 张雷 《青少年心理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李延青(主编) 《文学立场·当代作家海外、港台演讲录》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芮渝萍 《美国成长小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岳晓东 《少年我心》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姜广平 《经过与穿越——与当代著名作家对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贾梦玮(主编) 《河汉观星——十作家论》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郜元宝 《在失败中自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刘广涛 《百年青春档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王安忆 《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孔范今 施战军(主编) 陈晨(编选) 《苏童研究资料》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年版
    郜元宝 匮乏时代的精神凭吊者——60 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 《文学评论》1995 年第 3 期
    包亚明 六十年代人:共同经验与知识传统 《上海文学》1997 年第 11 期
    王宏图 关于我们这一代人 《上海文学》1997 年第 11 期
    孙先科 英雄主义主题与“新写实小说” 《文学评论》1998 年第 4 期
    张 闳 北岛,或关于一代人的“成长小说” 《当代作家评论》1998 年第 6 期
    杨厚均 沉醉边缘——关于 60 年代出生的作家的断想 《理论与创作》1999 年第 5 期
    曹文轩 论近二十年来文学中的“流浪情结” 《文学评论》2002 年第 4 期
    陈晓明 超越与逃逸——对“60 年代出生作家群”的重新反省 《河北学刊》2003 年第 5 期
    王兆璟 教育小说:流变与省察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年第 9 期
    阎纯德 论 20 世纪末的“现代主义”群落的先锋创作 《中国文化研究》2004 年春之卷
    张新颖 重返八十年代:先锋小说和文学的青春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田广文 新潮成长小说的叙述模式及其历史语境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 年的 9 期
    田广文 新潮成长小说的流变及其精神特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刘文 唐旭 “成长小说”:传统与影响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3 期
    王毅 傅晓微 从卡夫卡到辛格:中国先锋派的转向——以马原、苏童、余华为中心 《社会科学研究》2005 年第 4 期
    李申华 寻找灯绳的苏童——谈苏童近几年的短篇小说创作 《当代文坛》2005 年第 5 期
    邵 明 化蛹为蛾——1990 年代以来“成长小说”的文化立场 《当代文坛》2006 年第 1 期
    张学昕 娄佳杰 历史迷魅中的“罪与罚”——论苏童小说的母题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
    洪治纲等 文学瓶颈与精神窄门——漫谈60年代出生作家及其长篇小说创作 《上海文学》2006年第3期
    吴义勤等 代际想像的误区——也谈60年代出生作家及其长篇小说创作 《上海文学》2006年第6期
    徐秀明 20 世纪成长小说研究综述 《当代文坛》2006 年第 6 期
    苏 童 神话是飞翔的现实 《上海文学》2006 年第 11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