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意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图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意识以及在探讨过程中可能发现的问题等。全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论部分。我着重探讨了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法律意识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研究、研究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别人的有关研究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和梳理,我们不难从中对于中国对于文学中的法律这个领域的研究有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根据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在每一个阶段我分别选取了一部作品,通过对于作品中的法律意识的分析,我发现了一些可能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和生活有着普遍意义的问题,并在每一章选取了一个主要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在对《创业史》中的法律意识的研究过程中,我提出了不少有关梁三老汉的法律意识的问题,但是仅就他的法律意识的稳定性问题深入开展了探寻,联系有关的立法和研究成果对于梁三老汉的法律意识的稳定性的利弊以及产生的来源进行了可能的研究,最后提出:他的法律意识的稳定性的重要来源可能是思维方式的作用,并且这种思维方式有可能成为制度创新的动力。在文革文学阶段,我选取了《金光大道》作为分析的文本,并且在第三章的开始就对选择的理由进行详细的说明。然后,根据对于作品所描述的人们心目中的法律状况的梳理和分析,借此对于作品中的人们的法律意识得到一个基本的认识。通过对于不同生活中的法律的认识与选择,我们不难发现一系列的问题。我选择了党政矛盾的处理作为分析法律意识与当代中国宪政的角度,结合《金光大道》和有关研究资料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提出:法律意识与党政矛盾的解决方式与对此的认识关系极为密切,并对当代中国宪政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进入新时期文学阶段,通过对于《河的子孙》中人们的法律选择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一个人治社会中不同人们的法律选择及其原因,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是利益以及对利益的认识成为驱动人们进行法律选择的动力,我们既然要建设理想中的法治国家就必须通过制定良好的法律来引导人们进行理想中的法律选择,促使法律得到普遍遵守,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印证了伟大的亚理士多德有关法治定义的经典论断。但是,人们的不同法律选择之间实际上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劣之分,实际生活中没有我们理想的法律选择模式。结合现实生活,最后提出:法律要特别注意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协调问题,并且法律本身要能够引导人们认识到,法律代表着所有人的利益。在最后一章,我对于本文的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说明。
This text tries to inquiry into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withi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problems of the possible detection in inquiry into process.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Chapter 1 i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1 emphasized to inquiry into the related problems with legal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or example, why study, possibility and actualities of research, the meaning of the study, relevant research ,methods of research, etc.By the study and comb of these problems, we are not difficult to have a quick look at law in literature research as a field in China.According to three demarcations of stage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I selected a work respectively in each stage, passing for the analysis that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in the work realize, I discovered some problems that may have widespread meaning to our society and life today, and in each selection a key problem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research of concentration.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of the law consciousness in Construction History, I put forward a few relevant problems of the old Liangsan's legal consciousness, but only went deep to explore the stability problem of his legal consciousness, contacting with the lawmaking concerning and research result of gains or losses and output sources of stability of the old Liangsan' s legal consciousness,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stability of his legal consciousness may be a function of thinking model, and this kind of thinking model probably become motive of the system innovation.A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iterature stage, I selected Big Way of Golden Light as the analytical text originally, and give definite explanation to the reason of my choice in the beginning of chapter 3.Then, according to analyzing of the law in people's heart that work describe, we can get a basic understanding for people's legal consciousness in the work.Passing fo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nd choices of the law in different life,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us to discover a series of problems.I chose political antinomy as the angle to analyze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ombining Big Way of Golden Light carried on the initial study with relevant research data, put forward finally:Legal consciousness has extremely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way to solve political antinomy, and have the extremely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On the new period literature stage, passing for the people' the problems on choices of law in Descendant of the River, we can understand mostly different people and their choice of law in a society ruled by man, we are not difficult to discover that benefits and understandings of benefi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motive driving the people to carry on their law choice , we must draw up good laws to guide people for carrying on the ideal choice of law if we want an ideal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and enble laws to get widespread obeying. It corroborated Aristotle's classic definition concerning rule of law.But, in fact,we can't find what is obvious good or bad among people's different law choices, there is not an ideal law choice model in the real life.Combining the actuality life, I put forward finally: Laws want to special attention for coordinating benefits of the majority and a handful of people , and laws would lead the people to know that laws represent the benefits of we all.At last , I give some analysis and elucidation to limitations of the text.
引文
1、[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美]波斯纳:《法律与文学》,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蔡定剑:《历史与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蔡定剑:《黑白圆方》,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董必武:《董必武政治法律论集》,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9、冯象:《木腿正义》,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公丕祥主编:《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4、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何勤华主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版
    17、粱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8、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粱治平:《法意与人情》,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0、刘旺洪:《法律意识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1、刘星:《西窗法雨》,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
    22、刘星:《古律寻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3、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4、[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6年版
    26、[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7、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8、舒国滢:《在法律的边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版
    29、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2、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3、苏力:《批评与自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4、[美]唐纳德J.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36、谢晖:《象牙塔上放哨》,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7、谢晖:《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8、徐祥民、胡世凯主编:《中国法制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9、徐忠明:《法学与文学之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0、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2、余宗其:《中国文学与辛国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余宗其:《外国文学与外国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张根大:《法律效力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45、朱景文主编:《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6、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陈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学海》1996年第6期
    2、陈思和:《编写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5期
    3、冯象:《法律与文学》,载《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4辑
    4、强世功:“安提戈涅、窦娥与鲍西娅:文学中的法律——女权主义批评”,载《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2期
    5、金宏字:《<创业史>版本校评》,载《长江学术》2003年第4辑
    6、宋剑华:《论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艺术追求与经验教训》,载《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
    7、苏力:《法学的分类》,载《读书》1998年第3期
    8、苏力:》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9、苏力:《在中国思考法律与文学》,载苏力主编:《法学前沿》(第5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0、孙绍振、夏中义:《从工具论到目的论》,载《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6期
    11、唐永春、车承军:《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3期
    12、王进:《中国文学的当代命运——论文学的现代性》,载《文艺争鸣》1995年第3期
    13、王尧:《“文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浩然创作的演变》,载《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
    14、王尧:《关于“文革文学”的释义与研究》,载《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5期
    15、王尚新:《立法工作二三事》,载《法学家茶座》(第二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16、谢晖:《解释法律与法律解释》,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17、许章润:《多向度的现代汉语文明法律智慧——台湾的法学研究对于祖国大陆同行的影响》,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6期。
    18、信春鹰:《后现代法学:为法治探索未来》,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9、於可训:《当代文学史的逻辑建构——兼评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思路》,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20、俞吾金:《主体迷失与价值错位——对当前文化研究的批判性反思》,载《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2期
    21、袁良骏:《“奇迹”浩然面面观》,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8月25日
    22、张业松:《关于“当代文学”的“说法”》,《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20日
    23、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所调研室课题组:《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