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音乐文化阐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是贵州省紫云自治县于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中发现的,它是苗族人民世代传承的活态文化遗产,2010年5月18日已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国家级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以贵州麻山地区苗族西部方言麻山次方言在丧葬仪式里演唱的英雄史诗《亚鲁王》为考察重点,笔者试图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对英雄史诗《亚鲁王》进行较为全面的音乐文化之阐释研究。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还有四个章节,共三大部分,结构布局如下:
     第一章,对麻山地区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因素进行概述,扼要介绍麻山苗族族源、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绪论和第一章为本论文的第一部分。
     第二章,主要对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传承人类别及其集体性特征、演唱场域及演唱实录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和阐释;第三章论述了史诗《亚鲁王》的音乐本体,主要从音声类型、音乐形态和演唱方法三个角度进行叙述与分析。第二章至第三章为本文的第二部分。
     第四章,从文化的角度对英雄史诗《亚鲁王》进行阐释分析。第四章和结语部分为本论文的第三部分。
Miao hero on the king of Ya Lu epic is found in Ziyun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in 2009 a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nherited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t was listed in the national folk literat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national ministry of culture in May 18,2010.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funeral rites of epic "the king of Ya Lu epic" in western MaShan dialect of Miao nationality in dialect to sing. We try to explain "the king of Ya Lu epic" from the research Angle of ethnomusicology.
     This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outlook of the Mashan natural ecology and human factors. We also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its ethnic origin, language and religious belief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explains the inheritance and its collectiv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king of Ya Lu epic in category singing field and singing the three aspects records description. Chapter 3 discusses the king of Ya Lu epic in the music ontology, mainly from the voice type, music morphology and singing method three viewpoints narrative and analysis. The second chapter and the third chapter are the second part.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bases on illustration and analysis for t the king of Ya Lu ep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of hero. The fourth chapter and epilogue part are the third part.
引文
①笔者把居住在此区域的苗族统称为“麻山苗族”,意在给本文限定研究范围,并无民族分化之意。
    ②引自紫云文化局,内部资料。
    ③引自紫云文化局,内部资料。
    ④英雄史诗《亚鲁王》的演唱者和传承者。对于“褒牧”的论述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
    ⑤《黔中苗族信仰基督教区域之音乐研究》与《夜郎遗乐——贵州夜郎竹王后裔蒙慎苗族音乐考释》。
    ①笔者写作本论文之前尚未有人从音乐文化的角度涉猎这一研究领域。
    ②载于黔南州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守望精神的家园》,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7.1。
    ①余未人,载《贵州日报》,2009年9月2日。
    ②杜再江,载《中国民族报》,2010年2月12日。
    ③吴正彪,载《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6期。
    ④吴正彪,载《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6期。
    ⑤余未人,载《中国艺术报》,2011年3月23日。
    ⑥余未人,载《中国艺术报》,2011年3月23日。
    ①田兵编著:《苗族古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
    ①英雄史诗《亚鲁王》翻译组组长杨正江,成员:杨光应、吴斌。
    ②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专业研究生:王金元,李志勇,杨春燕。贵州大学文化人类学专业研究生:徐玉挺。
    ①马鬃寨隶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宗地乡大地坝村管辖。
    ②蔡际洲发表在《黄钟》2007年第1期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角度》一文论述了我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角度主要有六种类型:本体研究、渊源研究、背景研究、阐释研究、变迁研究和分布研究。
    ①宋人朱辅在《溪蛮从笑》记载:“五溪之蛮……今有五:日苗、曰瑶、曰僚、曰仡伶、曰仡佬。”
    ②引自《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③引自《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④三大方言区中,西部方言、中部方言和东部方言又分别称为川黔滇方言、黔东方言和湘西方言。
    ①杀狗过节即为过节那天菜食以狗肉为主,一般是比较宽裕的人家才杀狗,这是富有的标志。
    ②竖碑即在路边竖立的指路牌。
    ③“称水重”就是称用塑料袋随意盛装的水重量,称之前心中估计重量,如果实际重量大于估计重量,来年即丰收,反之则歉收。
    ①一般用长约10厘米的刺竹削成大小一样的两瓣,卜卦时把两瓣竹片从空中往地下扔,一反一正(一仰—俯)即为好卦。
    ②麻山地区的6个县和瑶山地区的荔波县,这7县区有26个乡镇,324个行政村。
    ③引自张北平:《麻山、瑶山扶贫开发:经验与问题》,载《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第146-147页。
    ①“两基”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紫云自治县十2008年通过国家“两基”验收。
    ①即把尸体放入棺材内,此程序约30分钟。
    ②也叫守夜,一般为3-9夜不等。守灵期间,亲人家属和寨临都要轮换通宵达旦守在灵柩旁边;守灵最后一晚,所有家属都要全部到齐,商议次日“吊唁”之大事。
    ③做客即为所有亲朋好友前来吊唁。
    ④于安葬次日举行,各方亲戚带酒、糯米饭、鸡、猪肉等祭祀死者,填土和挂纸后大家在坟旁聚餐;包坟和复山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安葬三年整后方可择日举行包坟。
    ①“砍马客”就是“砍马”仪式中砍马的人员,一般3-5人,至少有一个褒牧。
    ②即孝了孝女爬在马背哭泣。
    ③“砍马客”的祭奠马的方式与孝家相同。
    ④草鞋意为亡灵回归祖先亚鲁王之地所穿的鞋;饭箩意为亡灵回归祖先亚鲁王之地时用以盛装各种十粮。
    ⑤据褒牧说,葫芦主要送给亡灵装水。葫芦神话在麻山苗族中广为流传,相传在远古时期洪水滔天时,一对兄妹在葫芦里生存了三年,洪水退后,为了繁衍人类,他们后来成婚。
    ⑥吴正彪:《仪式、神话与社会记忆》,载《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6期。
    ①余未人:《紫云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载《贵州日报》,2009年9月2日。
    ②玛纳斯奇是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的演唱者和传承人。
    ③啊地理·居玛吐尔地:《(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01页。
    ①吴文科:《中国曲艺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②“能指”与“所指”是一对说明符号形式和符号内容的概念。“能指”即通过自己的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即符号使用者对符号所涉及对象所形成的心理概念。
    ③曹本冶:《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南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④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16页。
    ①据很多“大褒牧”说,史诗《亚鲁王》传男不传女。而紫云文化馆在把《亚鲁王》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省级或国家级的录像视频里,有一女性演唱《亚鲁王》的片段,但是她没有、并且也不可能去学习《亚鲁王》,她会唱是由十其父亲是位褒牧,父亲在给学生传授《亚鲁王》时,旁听而识记一些片段。
    ②杨正江,苗族,2006年毕业于于贵州民族学院民族语言学专业。自大学二年级即2003年后,便经常孤身一人往返于麻山地区进行有关“亚鲁”故事的田野调查。2009年初起,他全面负责翻译和向外界介绍史诗《亚鲁王》,期间对史诗《亚鲁王》的田野作业也未间断。时至今日,他所进行的有关史诗《亚鲁王》的田野调查已近8年之久。
    ③普查队所调查到的“褒牧”人数与杨正江估计的800相差甚多,导致这样的结果有其诸多因素:普查的性质是一项政治任务,带有官方色彩;普查的地点在各乡镇政府办公室,而不是具体的田野——走村串户。等等。
    ④演唱英雄史诗《格萨尔》民间艺人的称谓。
    ⑤详见杨恩洪:《民间是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第56页。
    ⑥转引自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第33页。
    ①郎樱,《(玛纳斯>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8页。
    ②"langf"汉音译为“榔”。在麻山苗族文化语境中是对民间口头史诗或口头诗歌的总称。
    ③调查队所获褒牧228人,笔者调查34人。但是笔者所调查的34位褒牧中,有10位褒牧已经包括在228位褒牧内,所有田野调查总共调查到的褒牧人数为252名。
    ④这两名“褒牧”是笔者单独进行田野调查而得知的,由于他们的年龄小于20岁,因此显得格外珍贵。
    ①郎樱:《<玛纳斯>论》,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杨恩洪:《民间诗圣—格萨尔艺人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贾木查:《史诗<江格尔>探源》,王仲英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①属于非正常死亡即凶死,因此不能在家里(屋内)举办丧礼活动。
    ①麻山苗族在举办丧礼时,通常住在附近的褒牧都会前来帮忙,这体现了褒牧之间相互协助、相互学习的亲密关系。
    ②陈万忠在此仪式中主要负责褒牧的餐饮。
    ①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长期地、系统地研究汉族和少数民族信仰体系中的仪式音乐传统。2006年1月,该“研究计划”转置上海音乐学院之“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并改名为“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②参见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P27-28。
    ③同上。
    ①1980年3月在广西南宁举办了首次中国古代铜鼓学术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不仅成立了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并且学者们经过反复讨论取得共识,把铜鼓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和西盟型。
    ②蒋廷瑜,廖明君著:《铜鼓文化》,宁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30页。
    ①年长的褒牧不一定是大褒牧。
    ②哭唱人员也包括和亡者女儿一起前来吊唁的妇女及其亡者儿媳。
    ③参见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35-37。
    ①褒牧开始吟唱史诗《亚鲁王》之前近3分钟和每两个段落衔接时约2分钟。
    ②也有认为此时的鞭炮声和鸣枪声主要是模拟战事场面之情形之说。
    ①如《井盐之战》:赛阳赛霸号令七千砍马腿脚的务冲阵在前,赛阳赛霸号令七百砍马肢体的务冲锋在前。……
    ①其他时间不能随便演奏铜鼓,如违反就是对祖先神灵的不敬。具体见本文第四章铜鼓的文化阐释。
    ②详见杨荫浏编著:《十番锣鼓》。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③聂希智:《中国民间乐曲中横向节奏组合的特点》,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①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简明教程附习题及答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6页。
    ① "Bangt suot"汉译为迁徙,"had rongl"汉译为地方,"bux daod"汉音译为卜稻,地名,待考。
    ①石薇:《贵州岜沙苗族音乐考释》,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论文,第18页。
    ②吴文科:《中国曲艺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6页。
    ①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32页。
    ②李晓玲:《藏族史诗<格萨尔>音乐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优秀硕士论文,第30页。
    ③于林青:《曲艺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④李晓玲:《藏族史诗<格萨尔>音乐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优秀硕士论文,第30页。
    ①李晓玲,《藏族史诗(格萨尔>音乐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优秀硕士论文,第31页。
    ②笔者采访褒牧黄老华的录音资料。
    ③笔者采访褒牧黄老华的录音资料。
    ①转引自姚欣杰:《宝鸡陈仓黑社火调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优秀硕士论文,第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54页。
    ③石朝江:《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47页。
    ①转引自罗义群:《苗族丧葬文化论》,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46页。
    ②转引自罗义群:《苗族牛崇拜文化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6页。
    ①引自《紫云苗族布衣族自治县民族古籍资料》(内部资料),陈兴贤搜集、整理、翻译,第62页。
    ②麻山次方言西部土语区,至今每到过年人们都要用大绳子把铜鼓从梁上吊到堂屋中央,并杀鸡祭祀铜鼓。
    ③引自《紫云苗族布衣族自治县民族古籍资料》(内部资料),陈兴贤搜集、整理、翻译,第62页。
    ①石朝江:《苗学通论》,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80页。
    ②余未人:《21世纪新发现的古老史诗(亚鲁王)》,载《中国艺术报》,2011年3月23日。
    ①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的几个基本概念》,载《民族艺术》,2004年第4期。
    ①W.R.Geddes,Migrant of The Mountiain,oxford,Carenden Press,1976.
    ②引自萧君和:《中华初学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455页。
    ①陈兴贤搜集、翻译、整理,载于《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民族古籍资料》(内部资料),第58—63页。
    [1]吴荣臻主编.苗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3]李廷贵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石朝江.世界苗族迁徙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5]石朝江.苗学通论.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11.
    [6]石国生主编.走进苗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7]向零主编.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五辑苗族.贵阳:贵阳市宏大印刷厂.1987.12.
    [8]潘定智.民族文化学.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
    [9]罗义群.苗族丧葬文化论.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6.
    [10]黄平主编.贵州民族工作知识手册.2007.
    [11]杨志凤主编.安顺苗族百年实录安顺文史资料第六辑.(内部资料)。
    [12]张乔林主编.紫云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百年实录(1905-2005).(内部资料)。
    [13]紫云自治县《民族古籍资料》编委.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民族古籍资料. (内部资料)。
    [14]陈善坤主编.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7。
    [15]王兴贵杨志义主编.安顺地区民族志.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7。
    [16]杨庭硕.民族、文化与生境.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梅列金斯基.英雄史诗的起源.王亚民张淑明刘玉琴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3](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
    [4](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6]刘亚湖.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原始性史诗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
    [7]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0.
    [8]陈来生.史诗:叙事诗与民族精神.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9]马学良.苗族史诗.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
    [10]潜明兹.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6.
    [2]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安徽省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与民族.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社.1984.7.
    [3]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民族音乐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1
    [4]董维松沈恰.民族音乐学译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6.
    [5]管建华(编).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6]张伯瑜.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7。
    [7]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6。
    [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9]吴文科.中国曲艺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10]杨瑞庆.中国民歌旋律形态.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6.
    [1]杨沐.跨进21世纪的音乐人类学:国际潮流与中国实践.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4.
    [2]段宝林.《苗族古歌》与史诗分类学.贵州民族研究.1990.1.
    [3]夏太平.民族史诗的现代展演—以苗族古歌的创意开发研究为个案.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8.6.
    [4]徐积明.苗族古歌《开天辟地》哲学思想再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89.6
    [5]杜桌.苗族古歌的潜文本解读—以黔东南苗族古歌为个案.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3
    [6]吴一文 吴一方龙林.试析苗族古歌所反映的黔东南苗族迁徙原因.贵州社会科学.1998.5
    [7]张晓.苗族古歌所体现的价值意向探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6.
    [8]彭东琳.由原始神话到现实生活的道德思考—浅谈苗族古歌对苗族个体品德的影响.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5
    [9]石宗仁.中国苗族古歌的历史和文化.怀化师专学报.1995.3.
    [10]陈君凡.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萌芽和古歌时代.2002.(下).
    [11]潘定智.从新编《苗族古歌》看创世史诗的几个问题.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1.
    [12]汤飞宇.苗族古歌传承方式浅议.艺海.2009.01.
    [13]王曼丽.民族如何记忆—从苗族服饰和古歌看民族历史的传承.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4.
    [14]杨正伟.苗族古歌的传承研究.贵州民族研究.1990.1.
    [15]丁强.苗族古歌的价值.华夏文化,1998.02..
    [16]郑小枚.“歌”与“谣”源流辨析.民族文学研究.2009.1.
    [17]司亚琴王路平.贵州少数民族《古歌》中关于世界形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18]肖丽.浅析苗族古歌《开天辟地》的审美意识.凯里学院学报.2008.4
    [19]杨民康.信仰、仪式与仪式音乐—宗教学、仪式学和仪式音乐民族志方法论的比较研究.艺术探索.2003.3.
    [20]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2.
    [21]蔡际洲.音乐研究的角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2.
    [22]沈恰.“融入”与“跳出”:民族音乐学之“道”—由“局内人”和“局外人”问题引出的思考.音乐 研究.]995.2.
    [23]王义彬.地方性知识作用于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音乐研究.2007.2.
    [24]刘慧.音乐人类学视域中音乐风格概念的内涵与变迁.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3.
    [25]汤亚丁.文化人类学与中国音乐研究.1998.2.
    [26]王东涛.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3.4.
    [27]汪平.谈民族音乐学研究中有关分析的方法.宁夏大学学报.2002.1.
    [28]项阳.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2008.3.
    [29]项阳.当下传统音乐与民间礼俗的依附与共生现象.音乐研究.2005.4.
    [30]廖明君薛艺兵.音乐研究的新视野.学术访谈.2007.2.
    [31]薛艺兵.仪式音乐的概念界定.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1.
    [32]薛艺兵.仪式音乐的功能.音乐研究.2003.1.
    [33]薛艺兵.音乐的文化模式.中国音乐.2008.3.
    [34]张振涛.祭祖敬宗、敦乡睦里—丧葬仪式中的音乐功能(一).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4.
    [35]张振涛.祭祖敬宗、敦乡睦里—丧葬仪式中的音乐功能(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1.
    [36]宋谨.从后现代视角看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音乐艺术.2006.1.
    [37]杨沐.什么是民歌.云岭歌声.1999.1.
    [38]黄汉华.音乐互文性之问题探讨.音乐研究.2007.3.
    [39]刘富琳.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音乐研究.1999.2.
    [40]董维松.论润腔.中国音乐.2004.4.
    [41]蒲哼建.音腔之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4.
    [42]沈洽.音腔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4.
    [43]沈洽.音腔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1.
    [44]杜亚雄秦德祥.“腔音”说.音乐研究.2004.3.
    [45]吴文科.“曲艺”与“说唱”及“说唱艺术”关系考辩.文艺研究.2006.8.
    [46]有意味的形式和有形式的意味—论民间音乐的民俗表达与民俗规范的音乐形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2.
    [47]范晓峰.关于民俗音乐研究学术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兼民族音乐学及相关问题.这个音乐学.1997.4.
    [48]刘学顺.音律、声律、格律.殷都学刊.1991.3.
    [49]石德富.黔东苗语的语音特点与诗歌格律.民族文学研究.2005.2.
    [50]马成富.谈《格萨尔》史诗形成、流变及唱腔特点.西藏艺术研究.1997.1.
    [51]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民族艺术.2000.4.
    [52]朝戈金.口头程式理论.民间文化论坛.2004.6.
    [1]李晓玲.藏族史诗《格萨尔》音乐研究.西北民族大学优秀硕十论文.2005.
    [2]王曼莉.文本背后的文本——苗族古歌《说古唱今》语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