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丁承运琴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丁承运先生是我国知名的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当代富有成就的古琴演奏家之一。他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四十余载,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弘扬琴学,桃李满天下。
     丁承运在古琴艺术的道路上,兢兢业业、心无旁鹜,以自己非凡的创造力升华了中华古琴艺术,为我国当代琴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有:1、以琴论调对清商乐调的研究;2、对古瑟的复原成就巨大,被称为当代“古瑟复原第一人”,再现了“琴瑟和鸣”的千年绝响;3、琴曲的挖掘和整理方面收获颇丰,打谱了一系列开创性的作品。丁承运在琴学领域的成就颇多,也为当今琴人对琴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巨大的财富。
     本文以丁承运的琴学成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笔者与丁承运先生的多次交流学习和专题专访,又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丁承运对当代琴学的贡献及影响”为思路,对丁承运的琴学成就予以简要总结,以期对丁承运为弘扬琴学所进行的活动及影响加以梳理和评价,力求做到客观、清晰和准确。
     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对丁承运的学琴经历和艺术生涯进行整理和小结,共分为幼学启蒙、勤求古训;琴学积累,厚积薄发;大道至简、彰显非凡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对丁承运在琴学实践中创办琴会、复原古瑟、挖掘琴曲、应邀讲学四个方面所作的贡献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地梳理和总结。
     第三部分:对丁承运“以琴论调”对清商乐调的理论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梳理,阐明了清、平、瑟、楚、侧这五个调的特点,即清、平、瑟是三个琴调,系三均音系;楚调是寄清调和胡笳调弹的楚声;侧调是隋唐俗乐二十八调之权舆,七声定弦法是侧调的标志。
     第四部分:对丁承运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琴学精神予以总结。
Ding Chengyun is a well-known composer, music theoretician; as well as a China's contemporary famous Guqin.player. He is a professor of master in Wuhan Music Institute, visit professor in China Music Institute and guest professor of Nanhua University, Taiwan. He is also a member of Chinese Musician Association, Chinese Music History Association, China law study association. Ding Chengyun entered Wuhan Music Institute to learn Guqin (Chinese zither). After the graduation, he teached in the Art Department of Henan University institute, as the chairman of the laboratory of music theory and music department. Engaged in music education carrier for over 40 years, he contributes a lo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sic education of Henan University, even for the China's Guqin education. In his Guqin art career, he always put practice and theory study closely together, and from which accumulated a lot of useful experience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Guqin practice and theory of Ding Chengyun. This paper mainly contains three parts:
     Part 1.1 elaborate in detail the background of Ding Chengyun's Guqin research in classifying his career and Guqin study experience. Part II. By developing Ding Chengyun's music theory- study the tone through Guqin, I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tones (Qing,Ping, Se, Chu, Ce) in Guqin; Part III. I summarize Ding Chengyun's contributions in the Guqin study field and his influences. Part IV.the carrier of butyl comprehensive inherit traditional Chinese scholar spirit be summed up.
引文
①查阜西.査阜西琴学文萃〔M〕黄旭东;伊鸿书;程源敏;查克承.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457.
    ②傅暮容.査阜西琴学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23——24.
    ①傅暮容.査阜西琴学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23——25.
    ②傅暮容.査阜西琴学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23——25.
    ③傅暮容.査阜西琴学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23——25.
    ①靳志(1877~1969.2.12)字仲云,号居易斋。河南开封市人,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工词章、精书法、擅章草,名闻全国。
    ①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5.
    ②黄松涛,原名华,男,汉族,湖北武汉人,1900年11月生。自幼从伯父黄雨亭学习诗文、书画、篆刻及古琴演奏。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画篆刻展览及在报刊发表,被收入书法集,被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碑刻。亦擅国画,工诗词。曾任湖北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湖北分会理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武汉市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
    ③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6.
    ①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6.
    ②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6——217.
    ①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8.
    ②音乐研究所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红星印刷厂印刷,1994:51.
    ③音乐研究所第三次全国古琴打谱学术经验交流会材料汇辑上音乐研究所内部油印资料,1985:68.
    ④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0.
    ①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0.
    ①唐中六.琴韵.〔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35.
    ②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8.
    ①戈弘.乐苑拾萃—戈弘音乐论文集.〔M〕.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111.
    ②王路.名琴名曲会知音一一记中国古琴名琴名曲国际鉴赏会.〔J〕.乐器,1994(03):18.
    ③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54.
    ①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22.
    ①丁承运.古瑟调弦与旋法钩沉.[J].音乐研究.2002(12).15.
    ②李纯一.汉瑟和楚瑟的调弦.[J].考古.1974.16.
    ①成公亮.打谱是什么.[J].音乐研究,1996(01):19—26.
    ②戈弘.乐苑拾萃—戈弘音乐论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111.
    ①黄胄.1925年3月.著名中国画画家、收藏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原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代表作品有《黄胄书画论》等.
    ②戈弘.乐苑拾萃—戈弘音乐论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105.?
    ①报刊.艺海百家.琴棋诗书画.2009年第5期.8版
    ①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C].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10):65.
    ②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C].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10):65.
    ③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C].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10):65.
    ④戈弘.乐苑拾萃—戈弘音乐论文集.〔M〕.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111.
    ①丁承运.清、平、瑟调考辨.[J].音乐研究,1983(08).20.
    ②丁承运.清、平、瑟调考辨.[J].音乐研究,1983(08).20.
    ①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C].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10):72
    ①丁承运.清商三调音阶调式考索.[J].音乐研究,1989(05).41.
    ①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C].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10):66.
    ②袁禾.中国宫廷舞蹈艺术附二十五史“乐志”舞蹈章节集粹.〔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24.
    ①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C].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10):78.
    ②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C].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10):88.
    ①《琴曲集成》第一册与第五册,中华书局1981年、1980年第一版﹒
    ①戈弘.乐苑拾萃—戈弘音乐论文集.〔M〕.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112.
    ①杨宽.古史新.〔M〕.北京:中华书局,1965:207.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人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3.
    ②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5.
    ①年表的撰写来源于对丁承运先生采访,以及对于报纸、期刊中有关丁承运先生的记述。
    ②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6.
    ③丁伯苓(1939—1981),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河南开封人。她先后师从曹正、曹东扶、赵玉斋及罗九香等,1960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先后在沈阳音乐学院及武汉音乐学院任教。作有筝曲《欢腾的草原》、改编河南板头曲《打雁》及《江岸春歌》(刊《民族器乐曲集》第二集,1960年6月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由郑丹青曲、丁氏与黄晓飞、高沛合作改编之《一花引来万花开》(收入《东海渔歌·筝曲八首》曲集,1977年9月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与陈国权合作筝曲《清江放排》(收入《1949—1979筝曲选》,1982年6月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④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6.
    ⑤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16.
    ①靳志(1877~1969.2.12)字仲云,号居易斋。河南开封市人,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工词章、精书法、擅章草,名闻全国。
    ②采访丁承运先生。
    ③蔡德全(1917~1995)笔名绍春,河南兰考人。1938年毕业于河南省尚志职业学校。擅长中国山水画。原供职于开封工艺美术厂。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史馆特邀馆员,开封市美协顾问,开封市书画院名誉院长。曾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开封市美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祖国河山万年青》《漓江春色》《李白庐山诗意》等。传略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④顾梅羹(1899—1990),古琴教育家、演奏家、教授,泛川派古琴代表人物。1899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书香门第古琴音乐世家。1927年毕业湖南建国大学政法科。自幼学习古琴,得泛川派琴家张孔山之真传,并精通诗文书画。先后在湖南省音乐专科学校、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古琴以及中国音乐史、古典文学等课程。著有《广陵散古指法考释》、《古琴古代指法的分析》、《嵇氏四弄问题考证》、《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合著)、《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合著)、《琴学备要》等著作。
    ⑤采访丁承运先生.
    ③王宝贵.开封文艺家辞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180.
    ④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22.]
    ①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22.
    ②采访丁承运先生.
    ③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22.
    ④音乐研究所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年〔北京红星印刷厂印刷,1994:51.
    ⑤音乐研究所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建所年〕北京红星印刷厂印刷,1994:53.
    ③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21.
    ④魏柳塘.清商乐研讨会侧记.〔M〕.北京:人民音乐,1992:08.
    ⑤唐中六.琴韵.〔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
    ⑥王路.名琴名曲会知音一一记中国古琴名琴名曲国际鉴赏会.〔J〕.乐器,1994(03):18.
    ①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54.
    ②唐中六.琴韵.〔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
    ②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22.
    ⑥丁承运.谁是“荀勖笛律”的原始作者.北京:音乐研究1998:15.
    ⑦采访丁承运先生.
    ⑧丁承运.世纪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M〕.台湾:世纪古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25.
    ④丁承运.论五音调—琴调溯源之二.〔J〕.北京:音乐艺术,2003:18.
    ⑤苏岩.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会在宁召开.〔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25.
    ③章华英.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古琴音乐会”述评.〔J〕.艺术评论,2004(02):52.
    ①吴赣伯.二十世纪中华国乐人物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05):630.
    ②吴赣伯.二十世纪中华国乐人物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05):630.
    ⑥凌瑞兰.现代琴人传(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22.
    ①吴赣伯.二十世纪中华国乐人物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05):630.
    [1]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论文集.[C].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古琴曲集(第一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琴曲集成.[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63—1964.
    [4]黄旭东、伊鸿书、程源敏、查克承.查阜西琴学文萃.[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5]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清代琴谱著见琴人名录.[M].影印本.北京:中国音乐研究所内部参考资料,1966.
    [6]中国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古琴新声.[M].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内部油印资料,1966.
    [7]碣石调·幽兰卷尾曲目,明蒋克谦琴书大全载元陈敏子琴律发微,琴曲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一版.
    [8]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M].1981.
    [9]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古琴曲集(第二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10]第二次全国古琴打谱学术经验交流会材料汇辑.(第一、二、三、四册)(内部资料),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料馆藏油印本.1983.
    [11]第三次全国古琴打谱学术经验交流会材料汇辑.(上下册)(内部资料),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料馆藏油印本.1985.
    [1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1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研究文选(上、下册)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14]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15] [清]王坦.琴旨.四库全书.经部.乐类第三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1.
    [16]唐中六.琴韵.[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17]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四十年.[M].北京:北京红星印刷厂印刷,1994.
    [18]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四十年.[M].北京:红星印刷厂印刷,1994.
    [19]戈弘.乐苑拾萃—戈弘音乐论文集.[C].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111.
    [20]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2]童忠良、谷杰、周耘、孙晓辉.中国传统乐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3]顾梅羹.琴学备要(手稿本).[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4]章华英.古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5]王震亚.古琴曲分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26]乔建中.乔建中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27]赵秀凤.河南大学统战八十年.[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28]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 [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54.
    [29]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C].西安音乐学院汉唐音乐会议论文集,2009.
    [30]凌瑞兰.现代琴人传.[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31]王咏.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社会学视野中的吴地古琴变迁.[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2]易存国.琴韵风流.[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1]查阜西.我们的成绩和我们的跃进.[J].音乐研究,1958.
    [2]许建.古琴曲中的胡茄十八拍.[J].音乐研究,1959:(06).
    [3]吴钊.碣石调幽兰谱一琴曲文字谱简介.[J].人民音乐,1962(03).
    [4]许建.漫话古琴.[J].中国音乐,1981(02).
    [5]丁承运.中国造琴传统抉微.[J].乐器,1981.
    [6]郑眠中.两张珍贵的唐琴.[J].紫禁城,1982(1).
    [7]丁承运.清、平、瑟调考辨.[J].音乐研究,1983(08).
    [8]戈弘.丰硕的成果,难忘的友情一一第三次全国古琴打谱学术经验交流会侧记. [J].人民音乐,1985(08).
    [9]管平湖.钦乃.[J].音乐研究文选(下)[C].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10]丁承运.梅花三弄考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7(04).
    [11]丁承运.宋代琴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1987(10).
    [12]丁承运.清商三调音阶调式考索.[J].音乐研究,1989(05).
    [13]梁铭越.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的自律结构学.[J].音乐探索,1991(01).
    [14]王德埙(.去一手)法研究与六家幽兰打(去一手)之比较—唐抄本褐石调·幽兰考证之一[.J].民族艺术,1992(03).
    [15]丁承运.外调转弦校释.载琴韵,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
    [16]王德埙.百余年间幽兰古谱研究述评.[J].民族艺术,1993(01).
    [17]郑珉中.古琴辨伪琐谈.[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04).
    [18]成公亮.打谱是什么?.[J].音乐研究,1996(01).
    [19]丁承运.谁是—荀勖笛律的原始作者.[J].音乐研究,1998(06).
    [20]郑眠中.两宋古琴浅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04).
    [21]“2000年中琴学研讨会”在杭州召开.[J].音乐研究,2000(04).
    [22]乔建中.现代琴学论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02).
    [23]丁承运.琴调溯源之——论古琴正调调弦法.[J].音乐艺术,2001(12).
    [24]丁承运.古瑟调弦与旋法钩沉.[J].音乐研究,2002(12).
    [25]郑珉中.漫谈二十世纪末所见几张宋琴.[J].收藏家,2002(2).
    [26]薛艺兵.音乐传播的符号学原理.[J].黄钟一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02).
    [27]丁承运.论五音调——琴调溯源之二.[J].音乐艺术,2003(06).
    [28]乔建中.一生的琴缘一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国乐大师专辑”系列制品述评管平湖.[J].中国音乐学,2004(3).
    [29]梅曰强.弹奏古琴的修养(3).[J].乐器,2004(3).
    [30]郑眠中.双碧琴楼观琴记.[J].收藏家,2004(09).
    [31]梅曰强.论弹奏古琴的修养(3). [J].乐器,2004.
    [32]王戈整理,郑氓中口述郑氓中先生说古琴,紫禁城.[J].2006(5).
    [33]李凤云.李允中与天津近现代琴坛.[J].中国音乐学,2007(2).
    [34]龚一.多元多彩的传统古琴艺术一部分琴曲“打谱”中的发现.[J].工序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2).
    [35]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C].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10).
    [1]章华英.古琴音乐打谱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2]成军清商三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06.
    [3]傅暮容.査阜西琴学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4]张婷近代琴家管平湖[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5]陈婧雅现代琴家王迪[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1]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古琴申遗报告书》内部资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