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消雪岭华侨茶场发展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先后在广东、福建等省区建立、扩大华侨农场,以安置归难侨,广东省的消雪岭华侨茶场即为其中之一。华侨农场作为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因特殊历史事件,经由特殊历史决策而形成的特殊社区,它在人口构成、对外联系网络、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消雪岭华侨茶场同全国其他华侨农场一样逐步进行体制改革,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各项改革措施已初见成效。但是,许多华侨农场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的问题,而消雪岭华侨茶场在改革中获得了成功,本研究以消雪岭华侨茶场为个案,剖析这一特殊社区的历史发展轨迹,研究消雪岭华侨茶场改革的措施和改革成果,并对其他华侨农场提供借鉴。这对于华侨农场如何与时俱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From the 1950s to the end of the 1970s, a new institution named Overseas Chinese Farm was set up in Guangdong, Fujian and some south provinces of China to settle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in groups, XiaoXueling Overseas Chinese Farm is one in Guangdong province. Overseas Chinese Farm is a special organization that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1950s and the 1970s, which was used to settle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The special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s population structure, community net works and cultural symbols. Since the economic reform widely spread in China in 1980s, XiaoXueling Overseas Chinese Farm, together with other overseas farms all over the country has been pushed to join the economic market competition. Some initial successes have been achieved. XiaoXueling Overseas Chinese Farm have been achieved success, bu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problems in the reform process in some other overseas farms. Taking XiaoXueling Overseas Chinese Farm as a case, this paper trac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it. This study attempts to find the XiaoXueling Overseas Chinese Farm's methods of the economic reform that we can learn of it. There will be a little help to the other farms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引文
1 参见李明欢主编:《福建侨乡调查》,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章。
    2 贾大明:《我国华侨农场管理体制改革探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0期。
    3 杨英、傅汉章、郑少智、王兵:《广东省国有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基本思路探索》,《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2期。
    4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加强华侨农场改革 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平的情况报告》,2007年9月5日。
    5 载《八桂侨刊》,2006年3月第1期。
    6 载《八桂侨刊》,1988年第1期。
    7 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8 载《福建党史月刊》,1999年第10期。
    9 载《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2期。
    10 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0期。
    11 载《暨南学报》,2003年7月第4期。
    12 载《华侨与华人》,2006年第1期。
    13 载《农业与技术》,2004年6月第3期。
    14 载《八桂侨刊》,2005年05期。
    15 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年第6期。
    16 载《教育与管理》,1994年第4期。
    17 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8 载《八桂侨刊》,2004年第4期。
    19 载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网站,http//www.gqb.gov.cn/news/2006/0725/1/2815.shtml.
    20 载《八桂侨刊》,2002年第2期。
    21 载《八桂侨刊》,2005年第1期。
    22 载《八桂侨刊》,2002年第2期。
    23 载《八桂侨刊》,2002年第5期。
    24 载《侨务工作研究》,2005年第3期。
    25 载《侨务工作研究》,2006年第2期。
    26 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6月第2期。
    27 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6月第2期。
    28 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6月第2期。
    29 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6月第2期。
    30 《消雪岭华侨茶场土壤普查土地资源调查报告书》,消雪岭华侨茶场,1982年。
    31 广东省档案馆编:《华侨与侨务史料选编(广东)》(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1页。
    32 韶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韶关市志》(下),卷十六,《军事政法》,中华书局,2001年,第1617页。
    33 韶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韶关市志》(下),卷十六,《军事政法》,中华书局,2001年,第1617页。
    34 《国营消雪岭农场半年工作报告》,1967年5月23日。
    35 麻子城场长采访笔记,2007年12月。
    36 麻子城场长采访笔记,2007年12月。
    37 麻子城场长采访笔记,2007年12月。
    38 朱文昕:《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零年场长任期述职报告》,消雪岭华侨茶场,1992年。
    39 麻子城场长采访笔记,2007年12月。
    40 韶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韶关市志》(中),卷十三,《党派群团》,中华书局,2001年,第1616页。
    41 麻子城场长采访笔记,2007年12月。
    42 广东省农业局革命委员会:《关于召开安置知青工作座谈会的通知》,(73)省农革便字第62号,1973年6月28日。
    43 国营消雪岭茶场革委会:《茶场历年基本情况(二)土地和居住情况表》,1974年。
    44 国营消雪岭茶场革委会:《茶场历年基本情况(二)土地和居住情况表》,1974年。
    45 国营消雪岭茶场革委会:《1974年农业生产计划》,1973年
    46 国营消雪岭茶场革委会:《历年上级或其他单位拨入各种资金及拥有固定资产情况》,1973年。
    47 《消雪岭干校五连工作总结》,1970年12月31日。
    48 国营消雪岭茶场革委会:《关于生产工作的情况总结》,(74)场字第18号,1974年4月30日。
    49 麻子城场长采访笔记,2007年12月。
    50 刘笑盈、于向东:《越南华人战后四十年之变迁》,《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
    51 李白茵:《越南华侨华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8页。
    52 刘笑盈、于向东:《越南华人战后四十年之变迁》,《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
    53 广东省接待安置归国华侨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关于最近分配我省的难侨安置分配通知》(18),粤接侨字 第58号,1978年6月21日。
    54 《国务院关于做好接待安置印度支那难民工作的通知》,1978年8月24日。
    55 曾国华、陈寿德、张民保:《印支难民安置工作的回顾与思考》,《八桂侨刊》,1998年01期。
    56 广东省接待安置归国华侨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关于最近分配我省的难侨安置分配通知》(18)粤接侨字第58号,1978年6月21日。
    57 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华侨农场接侨简报第八期》,1978年7月8日。
    58 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关于第四季度接侨任务的通知》(78),粤侨农办字第16号。
    59 广东省接待安置归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零星来我省的越南归国难侨接待安置的通知》(78),粤接侨字第76号,1978年7月5日。
    60 消雪岭茶场:《消雪岭华侨茶场安置印支难民情况表》,1978年。
    61 消雪岭茶场:《1978-1979年实际接待安置印支难民人数统计表》,1979年。
    62 消雪岭华侨农场办公室:《消雪岭华侨农场难侨基本情况调查》,1985年。
    63 韶关地区革委会外事办公室:《关于接待安置被越南当局驱赶回过难侨的情况报告》,韶地革外(1978)10号,1978年6月27日。
    64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调查报告:《工会参与企业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当前应着重做好哪些工作》,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工会,1992年6月16日。
    65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消雪岭华侨茶场经营管理若干问题决议》,1987年。
    66 消雪岭华侨茶场:《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九三年工作汇报》,1994年。
    67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消雪岭茶场学校汇报资料》,1990年。
    68 消雪岭华侨茶场:《在华难民安置基本情况统计表—广东省曲江县消雪岭华侨茶场》,1993年。
    69 《关于接待安置被越南当局驱赶回过难侨的情况报告》韶地革外(1978)10号,韶关地区革委会外事办公室文件,1978年6月27日。
    7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发(1985)26号),1985年12月19日。引自:《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文件汇编》,国务院侨务办公室,1987年4月。
    71 朱文昕:《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第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厂长工作报告》(含一九八八年工作总结),1989年3月16日。
    72 《关于消雪岭华侨茶场改由侨务办公室领导和管理的通知》,韶府发(1989)98号,韶关市人民政府,1989年10月10日。
    73 韶府侨字(1990)第005号文,韶关市政府侨务办公室请示,同意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定为副处级企业单位。《关于消雪岭华侨茶场定为副处级单位的批复》,韶市编字(1990)36号,韶关市编制委员会,1990年3月6日。
    74 《关于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科室设置的批复》,韶市外侨组字(91)第005号,中共韶关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党组,1991年3月9日。
    75 《关于同意设立韶关市华侨管理区的批复》韶市联(1995)2号,中国共产党韶关市委员会、韶关市人民政府,中共韶关市委办公室。1995年2月24日。
    76 《关于消雪岭茶场党委更名的批复》曲委组干(1998)041号,中共曲江县委组织部,1998年7月20日。
    77 《关于华侨管理区列入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批复》韶市机编字(1997)125号,韶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1997年8月12日。
    78 《关于扶持韶关市华侨管理区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的批复》韶府复(1998)20号,韶关市人民政府,1998年6月5日。
    79 《消雪岭华侨茶场土壤普查土地资源调查报告书》,消雪岭华侨茶场,1982年。
    80 《在华难民安置基本情况统计表—广东省曲江县消雪岭华侨农场》,消雪岭华侨茶场,1993年。
    81 广东省国营消雪岭华侨茶场:《广东省国营消雪岭茶场的情况介绍》,1978年11月。
    82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侨务办公室:《消雪岭华侨茶场1984年—1989年基本情况调查表》,1990年2月17日。
    83 《广东省国营消雪岭茶场的情况介绍》,广东省国营消雪岭华侨茶场,1978年11月。
    84 麻子城场长采访笔记,2007年12月。
    85 《关于接待安置被越南当局驱赶回过难侨的情况报告》,韶地革外(1978)10号,韶关地区革委会外事办公室文件,1978年6月27日。
    86 黄卫平、吴智纲:《阿哥,这片土地留不住你吗?—记消雪岭华侨茶场越南难侨》,1991年第4期。
    87 黄卫平、吴智纲:《阿哥,这片土地留不住你吗?—记消雪岭华侨茶场越南难侨》,1991年第4期。
    88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关于一九八七年深化改革基本工作情况的汇报》(1987)消茶发字第26号,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1987年12月2日。
    89 韩松:《阳光家园 人道安置在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广州,1999年,第34页。
    90 消雪岭华侨茶场:《在华难民安置基本情况统计表—广东省曲江县消雪岭华侨茶场》,1993年。
    91 消雪岭华侨茶场:《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二年过总结》(83)消茶办子第001号,1983年1月。
    92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一九八五年工作总结》,1986年1月。
    93 李熏:《科学种养是他走上富裕道路—记韶关市优秀职工、消雪岭华侨茶场难侨莫润光》,《粤北乡情》,1991年第2期。
    94 黄卫平、吴智纲:《阿哥,这片土地留不住你吗?—记消雪岭华侨茶场越南难侨》,1991年第4期。
    95 消雪岭茶场革委会:《消雪岭茶场一九七五—一九八零年农业生产计划》,1974年9月18日。
    96 消雪岭华侨茶场:《消雪岭华侨茶场土壤普查土地资源调查报告书》,1982年。
    97 国营消雪岭农场:《一九七八年度农场机械设备情况表》,1978年。
    98 消雪岭华侨茶场:《消雪岭华侨茶场土壤普查土地资源调查报告书》,1982年。
    99 消雪岭华侨茶场:《消雪岭华侨茶场土壤普查土地资源调查报告书》,1982年。
    100 消雪岭华侨茶场:《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二年工作总结》(83)消茶办子第001号,1983年1月。
    101 《雪岭牌特级绿茶获优质名茶称号》,《粤北乡情》,1991年第2期。
    102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三年工作总结》,1984年1月。
    103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一九八五年工作总结》,1986年1月。
    104 张存桂:《消雪岭的摇钱树》,《粤北乡情》,1992年第4期。
    105 《消雪岭华侨茶场归难侨大力发展养殖业》,《粤北乡情》,1991年第3期。
    106 广东省国营消雪岭茶场革命委员会:《现有茶叶机械调查表》,1974年。
    107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关于一九八七年深化改革基本工作情况的汇报》,(1987)消茶发字第26号,1987年12月2日。
    108 黄英:《消雪岭华侨茶场企业不断发展》,《粤北乡情》,1991年第1期。
    109 消雪岭华侨茶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茶场走农工商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道路》,1991年。
    110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关于一九八七年深化改革基本工作情况的汇报》(1987)消茶发字第26号,1987年12月2日。
    111 消雪岭华侨茶场侨务办公室:《关于调查难侨生活情况通知》(87)粤侨办侨字第3号文,1987年6月23日。
    112 黄英:《消雪岭华侨茶场企业不断发展》,《粤北乡情》,1991年第1期。职工工作服以及茶场学校的学生校服皆由制衣厂生产。
    113 朱文昕:《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第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厂长工作报告》(含一九八八年工作总结),1989年3月16日。
    114 消雪岭华侨茶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茶场走农工商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道路》,1991年。
    115 消雪岭华侨茶场:《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零年场长任期述职报告》,1992年。
    116 《消雪岭华侨茶场1988年工作总结》,消雪岭华侨茶场,1989年。
    117 《消雪岭华侨茶场基本调查情况》,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侨务办公室,1990年2月17日。
    1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发[1985]26号),1985年12月19日。引自:《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文件汇编》,国务院侨务办公室,1987年4月。
    1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发[1985]26号),1985年12月19日。引自:《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文件汇编》,国务院侨务办公室,1987年4月。
    120 《财政部关于对国营华侨农(林)场,工厂等减免税问题的通知》(86)财税字低024号,1986年3月3日。引自:《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文件汇编》,国务院侨务办公室,1987年4月。
    121 《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零年场长任期述职报告》,消雪岭华侨茶场,1992年。
    122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办职工家庭农场试行方案》,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1984年7月26日。
    123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办职工家庭农场试行方案》,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1984年7月26日。
    124 《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九年经营若干问题》,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89年3月20日。
    125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办职工家庭农场试行方案》,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1984年7月26日。
    126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关于一九八七年深化改革基本工作情况的汇报》(1987)消茶发字第26号,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1987年12月2日。
    127 《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零年场长任期述职报告》,消雪岭华侨茶场,1992年。
    128 《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零年场长任期述职报告》,消雪岭华侨茶场,1992年。
    129 《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零年场长任期述职报告》,消雪岭华侨茶场,1992年。
    130 朱文昕:《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第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厂长工作报告》(含一九八八年工作总结),1989年3月16日。
    131 朱文昕:《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零年场长任期述职报告》,消雪岭华侨茶 场,1992年。
    132 《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九三年工作汇报》消雪岭茶场,1994年。
    133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一九九九年工作总结》韶侨区字(2000)第003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2000年1月。
    134 《韶关市外事侨务工作经验交流大会经验材料之八—发展经济、稳定侨新、努力开拓茶厂建设的新局面》,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2年3月19日。
    135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关于加强生产队一级管理的有关规定》(韶侨场字(1993)第063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3年6月8日。
    136 《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九三年工作汇报》,消雪岭茶场,1994年。
    137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四年工作总结》,广东省消雪岭华侨茶场,1985年。
    138 《发展中的消雪岭茶场》,《粤北乡情》,1991年第2期。
    139 《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零年场长任期述职报告》,消雪岭华侨茶场,1992年。
    140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的工作总结》韶场侨字(1995)第028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5年10月18日。
    141 《韶关市外事侨务工作经验交流大会经验材料之八一发展经济、稳定侨新、努力开拓茶厂建设的新局面》,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2年3月19日。
    142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的工作总结》韶场侨字(1995)第028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5年10月18日。
    143 朱文昕:《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第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厂长工作报告》(含一九八八年工作总结),1989年3月16日。
    144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的工作总结》韶场侨字(1995)第028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5年10月18日。
    145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的工作总结》韶场侨字(1995)第028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5年10月18日。
    146 朱文昕:《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第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厂长工作报告》(含一九八八年工作总结),1989年3月16日。
    147 《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零年场长任期述职报告》,消雪岭华侨茶场,1992年。
    148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九零年工作总结》,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0年12月5日。
    149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一九九七年工作总结》韶侨场字(1997)第058号,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1998年3月15日。
    150 《消雪岭华侨茶场一九九三年工作汇报》消雪岭茶场,1994年。
    151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情况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8年4月8日。
    152 《兴果富民、再造绿色》,广东省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2002年9月9日。引自:《浙江柑桔—中国柑桔学会2001年~2002学术年会论文专辑》,浙江省柑桔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主办,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柑桔学会协办,200年第19卷增刊。
    153 张存桂:《消雪岭的摇钱树》,《粤北乡情》,1992年第4期。
    154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一九九七年工作总结》韶侨场字(1997)第058号,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1998年3月15日。
    155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场员代表会议材料》,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2005年5月20日。
    156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一九九九年工作总结》韶侨区字(2000)第003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2000年1月。
    157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情况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8年4月8日。
    158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一九九八年工作总结》韶侨场字(1999)第058号,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1999年。
    159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一九九九年工作总结》韶侨区字(2000)第003号,韶关市消 雪岭华侨管理区,2000年1月。
    160 《加强华侨农场改革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平的情况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农场,2007年9月5日。
    161 曾庆金副书记采访笔记,2007年11月。
    162 《兴果富民、再造绿色》,广东省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2002年9月9日。引自:《浙江柑桔—中国柑桔学会2001年~2002学术年会论文专辑》,浙江省柑桔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主办,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柑桔学会协办,200年第19卷增刊。
    163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一九九九年工作总结》韶侨区字(2000)第003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2000年1月。
    164 《柑桔黄龙病防治试验报告》,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8年10月17日。
    165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一九九七年工作总结》韶侨场字(1997)第058号,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1998年3月15日。
    166 《广东省韶关时消雪岭华侨茶场(华侨管理区)投资指南》,广东省韶关时消雪岭华侨茶场,2003年6月。
    167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一九九九年工作总结》韶侨区字(2000)第003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2000年1月。
    168 曾庆金副书记采访笔记,2007年11月。
    169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7年工作总结》(韶侨场字[1997]第058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1998年。
    170 《兴果富民、再造绿色》,广东省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2002年9月9日。引自:《浙江柑桔—中国柑桔学会2001年~2002学术年会论文专辑》,浙江省柑桔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主办,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柑桔学会协办,200年第19卷增刊。
    171 《加强华侨农场改革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平的情况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农场,2007年9月5日。
    172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一九九八年工作总结》韶侨场字(1997)第058号,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1999年。
    173 《关于生产工作的情况总结》(74)场字第18号,国营消雪岭茶场革委会,1974年4月30日。
    174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一九九七年工作总结》韶侨场字(1997)第058号,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1998年3月15日。
    175 《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场领导体制改革的意见》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2007年9月15日。
    176 1998年12月24日广东省社保局和广东省侨办联合下发的粤财社(98)43号文,并下拨了场纳入地方保险的启动资金,借这一形势,茶场主动和韶关市社保局取得联系,在市社保局支持下,起草了向市政府报告《关于我场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在1999年4月29日,经市政府批准,韶府(1999)48号文《办法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统一消雪岭华侨农场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纳入是养老保险局统筹管理,并制定了符合茶场实际情况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由茶场社保办事处办理社保业务。《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场员代表会议材料》,2005年5月20日。
    177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一九九九年工作总结》韶侨区字(2000)第003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2000年1月。
    178 《关于我场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农场,2005年8月22日。
    179 《加强华侨农场改革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平的情况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农场,2007年9月5日。
    180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场员代表会议材料》,韶关市消雪岭华侨农场,2005年5月20日。
    181 《加强华侨农场改革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平的情况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农场,2007年9月5日。
    182 《韶关市消雪岭华侨管理区一九九九年工作总结》韶侨区字(2000)第003号,韶关市消 雪岭华侨管理区,2000年1月。
    183 《关于我场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农场,2005年8月22日。
    184 《加强华侨农场改革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平的情况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农场,2007年9月5日。
    185 《加强华侨农场改革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平的情况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农场,2007年9月5日。
    186 《加强华侨农场改革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平的情况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农场,2007年9月5日。
    187 《关于我场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汇报》,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2005年8月22日。
    188 《关于上报消雪岭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的请示》韶侨场字(2007)014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2007年10月19日。
    189 《关于上报消雪岭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的请示》韶侨场字(2007)014号,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2007年10月19日。
    190 《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场领导体制改革的意见》,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2007年9月15日。
    191 郑少智:《国营华侨农场经营与资产运营模式探讨》,《暨南学报》,2003年04期。
    192 杨英、傅汉章、郑少智、王兵:《广东省国有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基本思路探索》,《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2期。
    193 《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场领导体制改革的意见》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2007年9月15日。
    194 《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一九九八年工作总结》韶侨场字(1997)第058号,广东省消雪岭华侨农场,1998年。
    195 粤北的消雪岭、黄陂、英华三个农场,基本是同一时间种植柑桔的,但消雪岭农场从品种筛选到聘请顾问加强技术指导,以及在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毫不松懈,加强管理,为承包者提供尽可能完善的生产条件,并使各家各户的承包生产经营活动与发展规模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全场漫山遍野都是生机勃勃的柑桔园,使全场职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而相邻的黄陂、英华两个农场由于缺乏管理,柑桔几乎全军覆没了,有的职工种植柑桔多年,甚至不知道如何识别和防治致命的黄龙病。这是两种不同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下,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杨村华侨农场曾经是亚洲最大的柑桔生产基地,1990年代初柑桔面积达3万多亩,经济繁荣,职工富庶,社会安定,是周边农村极其向往的地方。1994年农场为发展水泥产业,将柑桔园按平均每亩500元的价格卖给职工,实施产权转让,之后对管理和技术不闻不问,虽然广大职工为自己的产业辛勤劳动,但因为缺乏引导统一施药,致使黄龙病从产权转让前的1%很快升至8%以上,造成柑桔大面积死亡,平均死亡树龄只有9年,目前杨村华侨农场只剩下青黄不接的4000多亩柑桔园,成为全省最困难的华侨农场之一。
    196 《兴果富民、再造绿色》,广东省韶关市消雪岭华侨茶场,2002年9月9日。引自:《浙江柑桔—中国柑桔学会2001年~2002学术年会论文专辑》,浙江省柑桔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主办,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柑桔学会协办,200年第19卷增刊。
    197 贾大明:《我国华侨农场管理体制改革探析》,《福建论坛》(人文科学社会版),2004年10期。
    198 曾庆金副书记采访笔记,2007年11月。
    1、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编:《侨务法规文件汇编》(1955—1999),1999年7月刊本。
    2、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室编:《侨务工作政策法规选编》(1955—1996),1997年刊本。
    3、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志·华侨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4、广东省档案馆等合编:《华侨与侨务史料选编》(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5、广东省侨务办公室秘书处编:《广东省基本侨情资料汇编》,1991年。
    6、庄炎林、伍杰主编:《华侨华人侨务大辞典》,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
    7、方雄普、冯子平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侨乡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7、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广东年鉴》(1987—1992年),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1992年。
    8、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广东年鉴》(1993—2004年),广东年鉴社,1993-2004年。
    9、广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志》(农垦志),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1993年。
    10、广东省统计局编:《广东统计年鉴》(1984—200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4年。
    1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4年。
    12、王士谷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
    1、黄昆章、张应龙主编:《华侨华人与中国侨乡的现代化》,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3年。
    2、中山大学历史系编:《国营兴隆华侨农场史:草稿》,1960年。
    3、梁英杰主编:《侨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
    4、台山市海侨镇志编纂委员会编:《海侨镇志》,2005年8月。
    5、卢海云、权好胜主编《归侨侨眷概述》,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6、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邓小平论侨务》,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编印,1998年。
    8、国侨办政研司:《侨务课题研究论文集》(2000—2001年),北京,2001年。
    9、钟汉波、张应龙:《广东侨史论丛》(一),香港荣誉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
    10、毛起雄、林晓东:《中国侨务政策概述》,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
    11、毛起雄、林晓东:《中国侨务法律法规概述》,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
    12、俞云平、王付兵:《福建侨乡的社会变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关于越南驱赶华侨问题》,人民出版社,1978年。
    14、韩松:《阳光家园 人道安置在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15、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广东省安置印支难民办公室主编:《四季足迹 在南粤大地上的印支难民》(《Footmarks in the four seasons the Indo—Chinese refugees in Guangdong》),广州,2001年。
    16、李明欢主编:《福建侨乡调查》,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庄国土编:《中国侨乡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
    18、何康:《八十年代由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农业出版社,1991年。
    19、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南京,1986年。
    20、郭书田:《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
    21、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22、滕霞光:《农村税费改革与地方财政体制建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1、国务院侨办主办:《侨务工作研究》。
    2、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主办:《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3、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华侨华人研究》。
    4、广西华侨历史学会办:《八桂侨史》(《八桂侨刊》)。
    5、广东华侨华人研究会主办:《华侨与华人》。
    6、中国农垦研究:《中国农垦》。
    7、广东省韶关市侨办、侨联,粤北乡情侨刊社:《粤北乡情》。
    1、杨英、傅汉章、郑少智、王兵:《广东省国有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基本思路探索》,《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02期。
    2、李明欢:《社会人类学视野中的松坪华侨农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2期。
    3、俞云平:《一个特殊社区的历史轨迹:松坪华侨农场发展史》,《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2期。
    4、刘朝晖:《社会记忆与认同建构:松坪归侨社会地域认同的实证剖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2期。
    5.孙晟:《重建家园:松坪华侨农场印尼归侨群体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2期。
    6、李海峰:《竖立科学发展观 推动华侨农场全面可持续发展》,《八桂侨刊》,2004年04期。
    7、梁辉荣:《对广东省清远市华侨农场的调查与思考》,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网站,http//www.gqb.gov.cn/news/2006/0725/1/2815.shtml.
    8、梁辉荣:《华侨农场改革中的新问题和对策》,《侨务工作研究》,2005年第05期。
    9、梁辉荣:《对完善华侨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思考》,《侨务工作研究》,2006年第02期。
    10、梁姣、李洁、陈仁芬:《广西华侨农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探究》,《八桂侨刊》,2005年05期。
    11、贾大明:《我国华侨农场管理体制改革探析》,《福建论坛》(人文科学社会版),2004年10期。
    12、贾大明:《华侨农场管理体制调查报告》,《中国农垦》,2004年10期。
    13、贾大明:《加快制度创新 增强自身活力—关于华侨农场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报告》,《农场经济管理》,2004年04期。
    14、夏国兴:《广东华侨农垦事业改革探讨》,《中国农垦》,2005年11期。
    15、郑少智:《国营华侨农场经营与资产运营模式探讨》,《暨南学报》,2003年04期。
    16、广东省财政厅:《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农村财政与财务》,1997年06期。
    17、夏国兴:《华侨农场企业职权化的思考—广东部分华侨农场情况调查》,《教学与管理》,1994年04期。
    18、韦廉:《抓住新机遇,实现“富侨兴场”新发展》,《八桂侨刊》,2002年02期。
    19、曾国华、陈寿德、张民宝:《印支难民安置工作的回顾和思考》,《八桂侨刊》,1998年01期。
    20、龚凤龙:《华侨农场出路何在》,《福建税务》,1995年05期。
    21、孙兴盛整理:《郭东坡主任侨乡谈侨务》,《侨务工作研究》,1998年第02期。
    22、何静、农贵新:《关于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年06期。
    23、梁益刚、谢国民、黎峰:《华侨农场走上市场的困难和对策》,《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3期03期。
    24、覃广泉、卢志全、王明龙、林腾:《广州珠江华侨农场环境资源及其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与技术》,2004年02期。
    25、粤侨农:《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华侨与华人》,2006年第1期。
    26、广西国有农场改革课题组:《广西国有农场走出困境对策》,《中国农垦经济》,1995年05期。
    27、致公党玉溪市委调研查组:《深化云南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元江县甘庄、红河华侨农场调研报告》,《云南社会主义学报》,2006年01期。
    28、李汉金:《深化改革 开拓进取 全面推进广西华侨农林场可持续发展》,《八桂侨刊》,2004年02期。
    29、梁姣:《广西武鸣华侨农场安置归难侨工作研究》,《八桂侨刊》,1999年02期。
    30、王军:《华侨老农场遭遇新生机》,《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22期。
    21、韦福邻:《南宁地区华侨企业改革设想》,《计划与市场探索》,1998年03期。
    32、如金:《60年代福建安置归侨纪实》,《福建党史月刊》,1999年10期。
    33、南宁市侨务办公室:《把握机遇 改革创新 推进华侨农场全面持续发展》,《八桂桥刊》,2005年01期。
    34、柳州华侨办公室:《协助地方做好华侨农场的发展工作》,《八桂侨刊》,2004年02期。
    35、梁益刚:《对迁江华侨农场利用外资发展柑橙生产的调查》,《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3年第4期。
    36、吕永朝:《华侨农场又一春》,《华人时刊》,2000年02期。
    37、陆文强:《中国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
    38、胡建锋:《中国农村家庭承包制与相关农村发展报告——中国土地改革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农村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37、陈爱娟、薛伟贤:《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产权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9、杨秀丽,索志林:《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02期。
    40、蔡镇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问题分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1、张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模式探索》,《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9月,第28卷,第5期。
    42、姜海,陈江龙,曲福田:《中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43、刘广栋、程久苗、朱传民、曾海燕:《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调查分析》,《中国农学通报》,第22卷,第12期,2006年12月.
    44、李宝民、徐淑颜:《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及其与周围农村社区关系》,《农 村经济》,1996年11期。
    45、杨群祥:《农场改革新动向》,《教学与管理》,1994年01期。
    46、百色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努力探索“富侨兴场”新路子》,《八桂侨刊》,2002年03期。
    1、中国侨网:http://www.hsm.com.cn/。
    2、广东侨网:http://www.gdoverseaschn.com.cn/。
    3、暨南大学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http://hqhr.jnu.edu.cn/。
    4、广州侨网:http://www.gzqw.gov.cn/gzqb/index.jsp。
    消雪岭华侨茶场档案室各种文件材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