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元代山东杂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根据元杂剧作家地域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区域作家群,如大都作家群、杭州作家群、山东作家群等。本论文以元代山东杂剧为中心,以地域文化、文史互证的方法与视角,对元代山东杂剧进行全方位的观照与研究。论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根据《录鬼簿》、《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等文献的记载,元代山东共出现了12位杂剧作家,产生了80余部作品。本文考证了这些作家的籍贯:他们分属于东平路、济南路、益都路、潘阳路和曹州路等。
     第二部分,根据《元史》、《山东通志》等考察元代山东的经济、政治、社会情况。悠久的歌舞戏曲历史、众多的创作者和传播者、热情的消费者以及地方官员的大力支持是元代山东杂剧兴盛的原因。
     第三部分,元代山东杂剧题材丰富,水浒戏、爱情戏、历史戏、伦理戏和神仙道化剧演绎着元代山东杂剧的繁荣辉煌。不同题材的作品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反应了作者不同的文化思索。水浒戏的盛行与山东侠义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情爱戏歌颂爱情,赞美婚姻自由;历史戏表达了剧作家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伦理戏展现了剧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之血缘亲情和家业传承的深深思考;神仙道化剧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黑暗社会的批判和对仙界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部分,元代山东杂剧与山东的地域文化血脉相连,山东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包括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都对元代山东杂剧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reas where different writers lived, we can divide these writers into different groups, for example Da Du-writer-groups, Hang Zhou-writer-groups, Shan Dong-writer-groups and so o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make an area-study on Yuan drama, and the chosen area is Shandong. This articl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according the records of Recording Ghost, Supplement for Recording Ghost and Tai He Zheng Yin Pu, the were 12 drama writers in Shandong in Yuan, and they left more than 80 dramas. This article researched the birthplaces of them, and listed them in different areas, including Dongping Lu, Jinan Lu, Yidu Lu, Panyang Lu and Caozhou Lu.
     In the second part,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Yuan dynasty, and Shandong Tongzhi, I investigated the economic condition and political condition, 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for the bloom of Shandong dramas in Yuan, that is long history of drama, lots of creators, evangelists and consumers and the conductors’support.
     In the third part, the Shan Dong drama in Yuan had various kinds of themes, which were Shuihu drama, love drama, historical drama, ethics drama and myth drama, and these themes showed the boom of Shandong dramas in Yuan. Different characters were shaped in different themes, in which the writers’opinions about the society’s culture were contained. The popularity of he Shuihu dramas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hivalric culture of Shandong; love dramas praised true love and freedom of marriage; historical dramas expressed writers’thinking about history and life; ethics dramas expressed writers’thinking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cluding consanguinity and the inheritance of family property; myth dramas expressed writers’criticism to the absurd society and hope of the happy life in the heaven.
     In the fourth part, Shandong dramas in Yuan were combined with the culture of Shandong area. Particular geography environment and human environment, including Confucianism and Taoist culture had large influence on Shandong dramas in Yuan dynasty.
引文
①(法)丹纳著《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4页。
    
    ①许金榜《山东分体文学史·戏曲卷》,齐鲁书社,2005年版。
    ②中国戏曲志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国ISBN中心1994年版。
    ③李赵璧,纪根垠主编《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④许金榜《山东元代杂剧》,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⑤傅惜华《水浒戏曲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⑥王晓家《水浒戏考论》,济南出版社1989年版。
    ⑦陈建平《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⑧赵平略《论元杂剧<张生煮海>的悲剧消解和消解的悲剧》,《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⑨刘明金《张生煮海所反映的海洋精神》,《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⑩丁合林《元杂剧历史剧浅论》,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1刘水云《浅谈元杂剧“神仙道化剧”中“度脱剧”之梦幻》,《南京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
    12从玲玲《由<遇上皇>之情节设置看元代文人心态特征》,《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①刘廷乾《山东东平在元前期杂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①孙祚民《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0-291页。
    ①孙祚民《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1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8页。
    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9页。
    ④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97页。
    ⑤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9页。
    ⑥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87页。
    ⑦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9页。
    ⑧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45页。
    
    ①孙祚民《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2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75页。
    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9页。
    ④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96页。
    ⑤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20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97页。
    ②孙祚民《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2页。
    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86页。
    ④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7-68页。
    ⑤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19页。
    ⑥孙祚民《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2页。
    ⑦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292页。
    ⑧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23页。
    
    
    
    ①孙祚民《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2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23页。
    
    ①普列汉诺夫《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8页。
    ②转引自马建中《山东戏曲论稿》,华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③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④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10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5页。
    ②李学勤《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6页。
    ③王肃《孔子家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④转引自马建中《山东戏曲论稿》,华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1页。
    ⑤(唐)魏徽《隋书·音乐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27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音乐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74页。
    
    ①摘自许金榜《山东分体文学史·戏曲卷》,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9页。
    ②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③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6页。
    
    ①转引魏崇新《一代文人的命运之曲:谈元杂剧中的文人形象及其意义》,《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②(日)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7页。
    ③叶子奇《草木子》卷四下,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2页。
    ④邓绍基《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①刘廷乾《山东东平在元前期杂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②刘廷乾《山东东平在元前期杂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③杨建文《戏剧概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①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74页。
    ②仝晰纲、张熙惟、常大群、范学辉《齐鲁文化通史·宋元卷》,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3页。
    ③仝晰纲、张熙惟、常大群、范学辉《齐鲁文化通史·宋元卷》,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4页。
    ④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第62章《东平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版。
    ①陈公水、徐文明《齐鲁古典戏曲溯源及山东元杂剧兴盛初探——齐鲁古典戏曲述略之一》,《管子学刊》,2006年第4期。
    ②仝晰纲、张熙惟、常大群、范学辉《齐鲁文化通史·宋元卷》,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6页。
    
    ①朱权《太和正音谱》,选自《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5年7月版,第24页。
    ②许金榜《元杂剧概论》,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1页。
    ①顾学颉《黑旋风李逵》,《水浒研究论文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①傅惜华《水浒戏曲集》第一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页版。
    ②傅惜华《水浒戏曲集》第一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③傅惜华《水浒戏曲集》第一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7页。
    ④傅惜华《水浒戏曲集》第一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5页。
    ⑤胡适《水浒传考证》,《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卷)》,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84页。
    ⑥黄裳《论水浒戏及其他》,开明书店1952年版。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0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7页。
     ①孙繁信《略论高文秀的英雄杂剧》,《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07页。
    ①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②薛柏成《墨家思想对中国“侠义”精神的影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③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23页。
    ④何长久译注《墨子》,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⑤彭定求《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24页。
    ⑥彭定求《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24页。
    ⑦彭定求《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18页。
    ①陈建平《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探析——兼论元代水浒戏与<水浒传>人物描写的演变发展关系》,《水浒争鸣第八辑》,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②徐朔方《从宋江起义到<水浒传>成书》,《小说考信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五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3页。
    ②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三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40页。
    ③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五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34页。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三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27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3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1页。
    ②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三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79页。
    
    ①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42页。
    ②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页。
    ①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②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4页。
    
    ①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2页。
    ②王星琦《元明散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26页。
    ③吕薇芬选编《名家解读元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①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7页。
    ②(明)王阳明《传习录》卷下,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一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12-613页。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一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23-624页。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一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52页。
    ②莱辛《汉堡剧评》,引自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24页。
    
    ①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207页。
    ②别林斯基《戏剧诗》,引自《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49页。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一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86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页。
    ③(战国)韩非子著,(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难一》,选自《诸子集成》(五),中华书局1954版,第267页。
    ①此观点参考李昕《<生金阁>并非武汉臣所作》,《文学遗产》1983年,第3期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一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79页。
    ②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一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78-679页。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一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97页。
    ②张大新《强权政治下人格与意志的闪光》,《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③李昕《应该重新评价老生儿》,《济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7卷,第1期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二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12,623页。
    
    ①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3页。
    ②高明,钱南扬《元本琵琶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62—863页。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五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94页。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4页。
    ②(汉)班固撰,严师古《汉书·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40页。
    ③王祥《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4期。
    ①郭宁《山东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山东文化区划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
    ②吴越《梁山泊的地理背景》,载《世界博览(看中国)》2007年12期。
    ①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一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47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页。
    ①李晓社《传统忧患意识的形成及思想内涵》,《攀登》2006年第3期。
    
    ①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一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36页。
    ②李晓社《传统忧患意识的形成及思想内涵》,《攀登》2006年第3期。
    ③余秋雨《中国戏曲文化史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4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1页。
    
    ①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社1985年版,第185页。
    ②邓绍基《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①摘自http://baike.baidu.com/view/3592.htm?fr=ala0_1_1
    ②[台湾]刘焕玲《光大全真教门的奠基者──王玉阳》,《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①高良荃《金元时期全真教的基本思想及理论建树》,《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②邓绍基《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③庆振轩《宋元小说戏曲研究论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231页。
    ①(法)丹纳著《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4页。
    [1]臧晋叔编.元曲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1964.
    [3]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4.
    [4]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张月中,王纲.全元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6]傅惜华.水浒戏剧集[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7]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1.
    [9]王肃.孔子家语[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0]班固撰,严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魏徽.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3]钟嗣成.录鬼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14]高明著.元本琵琶记校注[M].钱南扬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5]叶子奇.草木子[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6]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7]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18]李开先著,路工辑校.李开先集[M].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19]彭定求.全唐诗卷二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0]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1]康有为.孔子改制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2]李民、王健撰.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3]李学勤.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4]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5]山东省文化局.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东省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
    [2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7]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28]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29]许金榜.山东分体文学史·戏曲卷[M].济南:齐鲁书社,2007.
    [30]许金榜.山东元代杂剧[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31]许金榜.元杂剧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6.
    [32]李修生.元杂剧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33]李简.元明戏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4]陈竹.中国古代剧作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5]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36]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7]李修生,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8]黄仕忠.中国戏曲史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39]蒋星煌.中国戏曲史钩沉[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40]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41]孙祚民主编.山东通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4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3]乔力,李少群.山东文学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44]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5]李伯齐.山东文学史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3.
    [46]黄松.齐鲁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47]王志民.齐文化概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48]廖奔.中国戏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9]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0]仝晰纲、张熙惟、常大群、范学辉.齐鲁文化通史·宋元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1]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济南[M].济南:山东文化出版社,2002.
    [52]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3]胡适.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卷)[M].上海:中华书局,1998.
    [54]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55]王季思.王季思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56]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57]霍有明.论唐诗繁荣与清诗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8]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9]王建科.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0]雷勇,蔡美云.三国闲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61]付兴林,白居易散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2]刘清河,李锐.先秦礼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3]孙楷第.元曲家考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4]吴梅.中国戏曲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5]吴梅著,王卫国编.吴梅戏曲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
    [66]吴国钦.中国戏曲漫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67]胡世厚,邓绍基.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68]黄天骥主编.中国古代戏曲与古代文学研究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9]中国戏剧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剧志·山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
    [70]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71]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72]路应昆.戏曲艺术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73]牛国玲.中外戏剧美学简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74]齐森华等.中国曲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75]夏写时.论中国戏剧批评.济南:齐鲁书社,1988.
    [76]徐扶明.元明清戏曲探索[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77]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78]胡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9]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0]何兆武,步近智等.中国思想发展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81]王桂云,鲁海.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M].长春: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5.
    [82]陈建平.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83]马建中:山东戏曲论稿[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
    [84]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9.
    [85]杨建文.戏剧概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6]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87]黄裳.论水浒戏及其他[M].上海:开明书店,1952.
    [88]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
    [89]徐朔方.小说考信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90]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1]王星琦.元明散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2]吕薇芬.名家解读元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93]曹萌.中国古代戏剧的传播与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4]庆振轩.宋元小说戏曲研究论稿[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95]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96]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8]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9]莱辛.汉堡剧评[A],选自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00]别林斯基.戏剧诗[A].选自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莎士比亚评论汇编[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01]普列汉诺夫.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02]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03]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8.
    [1]李昕,《生金阁》并非武汉臣所作[J].文学遗产,1983(3).
    [2]张大康.强权政治下人格与意志的闪光[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
    [3]李昕.应该重新评价老生儿[J].济南大学学报,1997(1).
    [4]张大新.20世纪郑廷玉与其杂剧研究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2001(2).
    [5]王祥著.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J].社会科学辑刊,2004(4).
    [6]吴越.梁山泊的地理背景[J].世界博览(看中国),2007(12).
    [7]李晓社.传统忧患意识的形成及思想内涵[J].攀登,2006(3).
    [8]孙繁信.略论高文秀的英雄杂剧[A].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9]魏崇新.一代文人的命运之曲:谈元杂剧中的文人形象及其意义[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3).
    [10]刘廷乾.山东东平在元前期杂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J].菏泽学院学报,2006(6).
    [11]陈公水、徐文明.齐鲁古典戏曲溯源及山东元杂剧兴盛初探——齐鲁古典戏曲述略之一[J].管子学刊,2006(4).
    [12]薛柏成.墨家思想对中国“侠义”精神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13]陈建平.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探析——兼论元代水浒戏与《水浒传》人物描写的演变发展关系[J].水浒争鸣第八辑,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
    [14]李春祥.元代的三国戏及其对三国演义的影响[J].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15]陶礼天.文学与地理——中国文学地理学略说[J].载北大中文研究(创刊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
    [16]顾学颉.黑旋风李逵[J].水浒研究论文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
    [17]郭玲玲,郁馨.山东文化源流论[J].山东社会科学,1997(3).
    [18]陈公水,徐文明.明清杂剧在山东的流变及特征研究[J].齐鲁学刊,2008(1).
    [19]林威.对蒙元时期东平杂剧的历史考察[J],山东社会科学,2004(6).
    [20]刘英波.明代山东散曲家及其创作内容简论[J],2006(2).
    [21]李继华.山东吕剧基本形成的标志初探[J],滨州师专学报,2004(3).
    [22]李少群,乔力.试论山东文学的总体特征[J],齐鲁学刊,2004(3).
    [23]王振星.运河文化背景与《水浒传》的创作[J].菏泽学院学报,2006(3).
    [24]韩桂容.金元之际山东世侯严实[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5]孔杰斌.元代杭州杂剧作家群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8.
    [26]包小玲.元杂剧家庭剧与元人家庭伦理文化探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5.
    [27]赵忠敏.金元之际东平文人群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8]颜伟.明清山东杂剧传奇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29]李海棠.儒学在元代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1.
    [30]张丽红.元代平阳杂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1]王健.元代前期剧作家的返儒思潮[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32]邹治慧.元代文人的心路历程——马致远杂剧的情节结构模式及其社会心理分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33]郑昭荣.元代真定作家戏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2.
    [34]丁合林.元杂剧历史剧浅论[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35]郭宁.山东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山东文化区划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