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城乡福利效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无疑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但是从国内已有研究来看,却更多关注城乡平等、农民收入增加、城乡差距缩小、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几乎很少涉及到转移的福利效应。而要实现社会最大多数人的福利最大化状态,就必须考虑广大农业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有必要针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福利提高之间的效果进行分析。
     本文基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角度,以资源消耗最少、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建立静态的对偶模型,阐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福利增进效应,用几何图像表达转移带来的社会福利增进幅度;以收入和恩格尔系数建造福利指数因变量,以城市与乡村的收入、转移人数、财政支出等为自变量,建立城乡转移对福利的线性关系模型,检验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否对城市与乡村福利增长有贡献;从效率和公平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出发,阐述只有公平才会有均等的就业平台,也只有就业公平才会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动力效率以及社会整体产出效率提高,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公平与效率的体现,也是福利提高的体现。
     虽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增进城乡居民福利,但是就地转移较之异地转移的福利提高其作用更为明显。本文认为,就地转移之所以能够提高居民福利,是因其乡村企业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乡村的其它产业的发展能够加大城乡联系;其次从劳动力转移阶段上看,还存在着小城市向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迁移过程,农业劳动力由于其技能、转移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并不能适应大城市节奏,大城市扩张过程中所需要低素质劳动力只占很小比重,因此,中小城市劳动力的转移对大城市的贡献会更显著一些,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则应以就地转移为主,适当促进异地转移。
The problem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undoubtedly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important problem. But judging from the domestic existing research, bu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urban and rural equality,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lleviate employment pressure, almost rarely involves the transfer of the welfare effect. To realize social most most people's welfare maximum state, we must consider the broad agricultural labourers interes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welfare analysis between agricultural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ffect of raise。
     transfer of social enhance welfare effect, use geometrical image express transfer brings social welfare increase amplitude; Built in income and engel's coefficient dependent variable, as the welfare index of city and country income, transfer, number of fiscal expenditure for independent variable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urban and rural transfer linear relation model of welfare, the test whether the surplus labor force i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has contributed welfare growth; From the meaning and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expounds the relations of each other only fair will have equal employment platform, and only the employment fairness will have agricult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shift and labor efficiency and social whole output efficiency, and therefore,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equity and efficiency, but also the embodiment of the raise welfare.
     Although agricult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can enhance the welfar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but compared to the different transfer on-site transfer raise welfare its role is more obviou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n situ transfer, can improve the welfare, is because of its residents have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ction,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other industries to increase urban and rural contact; Second look from labor transfer stage, there are small to medium-sized city and medium city metropolitan city to agricultural labor migration process, because of its skills, transfer cost etc. can't adapt to the limit and big, big cities expansion process needed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low quality workforce to make up rhythm, therefo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y labor force shift in large cities will be more significant, but agricult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shift should be mainly in situ transfer, appropriate different transfer to promote.
引文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与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p265
    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J]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报,1954
    拉尼斯费景汉.古基塔夫《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洪银兴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p356
    戴尔乔根森《另一种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检验》,[J]《经济研究评论》,1971年12月
    M.P.托达罗.[M],《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P386
    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p551
    ①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P44-51
    ②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探索》[J].《农业研究.经济学家》2005.3,P12-17
    ③樊纲.《既要扩大“分子”也要缩小“分母”-----关于在要素流动中缩小“人均收入”差距的思考》[J].《中国建设与投资》,1995年6月,P16-18
    ④张世伟.赵亮、樊立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分配效应》[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社》第47卷第4期2007.04期
    ⑤刘建进.《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设计正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7.6
    ⑥马忠东.张为民.梁在.崔红艳《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斟素》[J].《人口研究》第28卷第3期2004年5月
    ⑦赖小琼.余玉瓶《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⑧顾建平《可支配收入、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市场分割》[J],《管理世界》,(月刊)2002年第9期
    ⑨郭剑雄.王学真.《城市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3月第3期
    ⑩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1陈浩《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1期
    12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3董辉《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与城镇化道路》[J],《人口学刊》1989第六期
    14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M],2002年第一版p24
    15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16杨云彦、徐映梅、向书坚《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①顾朝林《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1999年5月,第5卷第3期
    ②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锐.李永辉《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福利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P96-104
    李锐.朱熹《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②杨翠迎.黄祖辉《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城乡统筹考虑的一个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1月,第7卷第1期
    ③刘继同《由集体福利都市场福利-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福利政策模型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2(5)
    ④高进云《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福利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2008年6月
    ⑤沈飞.朱道林.毕业继《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福利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4年第9期
    ①聂洪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实证分析和对策》[J],新余高专学报,2004年第5期
    ②沈坤荣.张璟《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效绩分析——基于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经济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
    ③杨强《从城乡不同的制度安排看城乡收入差距》[]],《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④饶翠华《统筹城乡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5月(上旬刊),总第574期
    ⑤王赛娟《城乡统筹: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点》[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9月第5卷第3期
    陈天天《基于福利水平的城乡差距》[D],西北大学,国民经济学,2008年
    童星《社会救助是城乡统筹的“突破口”》[J],《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第9期27
    ⑧黄丙志《城乡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互动:条件、机制与效应研究——基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D],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2007
    ⑨都阳、林之水《劳动力迁移收入转移与贫困变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3.5
    ①梅迪《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研》[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财政学,2006年12月
    ②柳国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和政策---以湖州为例》[D],浙江大学,行政管理2006
    ③林万龙《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下的城乡公共产品统筹供给:理论分析及其现实含义》[J],《中国农村观察》,2005.2
    ④钱宁《从人道主义到公民权利——现代社会福利政治道德观念的历史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徐月宾.张秀兰《中国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重建》[J],《中流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①阎青春《我国社会福利的现状与发展》[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7卷第2期
    ②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一个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框架》[J],《经济学家》,2006年6月
    ③李实、[瑞典]古斯塔夫森《八十年代末中国居民福利的分配》[J],《改革》,1994年第1期
    ④王树同、赵振军《从流量到存量:中国经济高增长中的低经济福利问题》[J],《河北学刊》,2005年7月第25卷第4期
    ⑤韩玉雄 李怀祖《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3年第9期
    维普网站http://www.cqvip.com/
    马克.安尼尔斯基《幸福经济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①孙月平.《应用福利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王贵胜《福利经济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②阎青春《我国社会福利的现状与发展》,[J]《北京市计划劳功管理十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7卷第2期
    ③刘继同《由集体福利都市场福利-转型时期中流农民福利政策模型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2(5)
    ①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M]《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P1-2
    ②保罗萨缪尔森,[M]《经济学》第1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萧琛译,2004年
    ③世界银行,[M]《世界发展指标》,2005
    ④阿特金森《公共经济学》,[M]蔡江南译,三联书店出版,1992
    ①金玉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J]《统计研究》,1995年第5期
    ②唐爱国.秦宛顺.《基于广义随即占优的经济福利测度——6INI系数和Atkinson指数的推广与统一》[J],《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③杜斌.张坤民.温宇国.宋国君《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衡量城市可持续性的应用研究》[J],《环境保护》,2004.8
    ④陶一桃《“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经济福利感》[J],《学术研究》,2006.04期
    ⑤王茂福《水利工程的农村移民的福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2005年
    马克.安吉尔斯基《幸福经济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六篇
    ②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1954)
    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及其转移问题:理论思考与中流经验》[J],《世界经济》,2002年第1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13页
    ②弗朗索瓦.佩鲁《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J],《经济学季刊》,1950.01
    ③弗里德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①刘易斯福芒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61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09,简要说明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fZl,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③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09,4-1就业基本状况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年鉴》(2009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户调查统计年鉴》(2009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09
    ③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09
    ④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户调查统计年鉴》(2009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09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09,9-2城乡居民人均家庭收入
    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09,9-2城乡居民人均家庭收入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09,99-2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恩格尔系数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09,
    陈钊、陆铭《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①Veenhoven, R.(1991) Is happiness relativ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4,1-34.
    ②Diener ED. Suh E. Lucas R.& Smith, H. L.(1999)Subject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5:276-302 [1]刘建进.《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设计正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7,6,P.15-22页[2]王小平.白云涛.白夜.《农民收入增加与农民福利增加分析》[J]《价值工程》,2007年第4期,P.19-21页[3]陈钊.陆铭,《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4]刘继同 《由集体福利都市场福利-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福利政策模型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2(5),P.36-44+80-81[5]孟庆春.刘家壮.安起光.《对俩理论在福利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数学》[J],P.32-37[6]孙月平.《应用福利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7]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及其转移问题:理论思考与中国经验》[J]《世界经济》,2002年第12期,P25-32+80[8]田国强.杨立岩.《对“幸福----收入之迷”的一个解答》[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P.4-15[9]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探索》[J]《农业研究,经济学家》2005,3,P.12-17[10]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P44-51[11]陈浩.《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1期,P.11-14[12]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的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P.33-44[13]樊纲.《既要扩大“分子”也要缩小“分母”-----关于在要素流动中缩小“人均收入”差距的思考》[J]《中国建设与投资》,1995年6月,P.16-18[14]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p.75-82[5]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P.16-33[16]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管理世界》双月刊,1997年第5期,P.81-101[17]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J]《管理世界》(月刊),2004年第4期,P.22-29+155
    [18]杨云彦.徐映梅.向书坚.《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P.70-75
    [19]朱镜德.《中国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乡------城迁移理论》[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1期,P.7-12
    [20]郭剑雄.王学真.《城市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3月第3期,P.25-28
    [21]尹恒.袭六堂.邹恒甫.《当代收入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P.83-99+95
    [22]顾朝林.《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1999年5月第5卷第3期,P.14-22
    [23]梁雄军.林云.邵丹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基于1702个个体调查数据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5,5,P.37-46
    [24]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4,5,P.69-75
    [25]赖小琼.余玉瓶.《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P.22-26
    [26]陈浩.《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1期
    [27]刘美平.《马克思主义人口城市化理论》[J]《人口学刊》2002年第3期,.P9-13
    [28]顾建平.《可支配收入、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市场分割》[J]《管理世界》(月刊)2002年第9期,P.78-83
    [29]张世伟.赵亮.樊立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分配效应》[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社》第47卷第4期2007,04期,P.27-33
    [30]马忠东.张为民.梁在.崔红艳.《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因素》[J]《人口研究》第28卷第3期2004年5月,P.2-10
    [31]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P.6-9
    [32]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P.125-136
    [33]谷继建.刘定云.吴安新.赵峰.《福利经济学对农民均衡分享发展成果诠释》[J]《三农问题》1006-3862(2009)01-0020-04
    [34]杜斌.张坤民.温宇国.宋国君.《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衡量城市可持续性的应用研究》[J]《环境保护》2004,8,P.51-54
    [35]杨云彦.徐映梅.向书坚.《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J],《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36]吕文慧.《福利经济视角下的效率与公平》[J]《经济经纬》2007年第2期,P.27-30
    [37]孟庆春.王俭敏《考虑货币测度社会福利函数的社会福利最大化与资源消耗最小化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第9卷第6期2001年10月,P.21-25
    [38]姚明霞.《西方社会福利函数理论评述》[J]《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1期
    [39]刘乃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5年
    [40]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41]陈吉元.虞德昌.姚梅《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42]杨翠迎.黄祖辉.《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城乡统筹考虑的一个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1月,第7卷第1期
    [43]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4]蔡防.王德文.都阳.张车伟.王美艳.《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5]姚明霞.《福利经济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46]王贵胜.《福利经济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47]董辉.《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与城镇化道路》[J]《人口学刊》1989第六期
    [48]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M]2002年第一版p.24
    [49]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0][加]马克.安尼尔斯基(Mark,anielski).《幸福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P5-7
    [51]李艳霞.《福利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国民资格为视角》[D]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2004
    [52]徐月宾.张秀兰《中国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P.80-92
    [53]黄丙志《城乡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互动:条件.机制与效应研究——基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D]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2007
    [54]朱东平《外商直接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福利——兼论发展中国家的引资问题》[J]《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P.93-101
    [55]钱宁《从人道主义到公民权利——现代社会福利政治道德观念的历史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P.46-52
    [56]韩玉雄.李怀祖.《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3年第9期,P.69-77
    [57]李锐.李永辉.《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福利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P.96-104
    [58]李锐.朱熹.《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P.46-55
    [59]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P.40-53+203-204
    [60]都阳.林之水.《劳动力迁移收入转移与贫困变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3,5,P.2-9,17-18
    [61]杨强.《从城乡不同的制度安排看城乡收入差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P.16-22
    [62]沈坤荣.张璟.《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效绩分析——基于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经济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P.30-40+171-172
    [63]陈惠雄.孙明泉.吴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国民幸福》[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P.21-32页
    [64]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一个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框架》[J]《经济学家》2006年6月,P.11-18
    [65]金玉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J]《统计研究》,1995年第5期,P.8-15
    [66]杨缅昆.《国民福利:核算理论和方法》[J]《统计研究》,2006年第5期,P.8-22
    [67]唐爱国.秦宛顺.《基于广义随即占优的经济福利测度——GINI系数和Atkinson指数的推广与统一》[J]《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P.15-25
    [68]吴姚东.《当代国外福利测算方法研究——福利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0年第6期,P.57-60
    [69]沈飞.朱道林.毕业继.《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福利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4年第9期,P.23-25
    [70]陶一桃.《“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经济福利感》[J]《学术研究》2006,04期,P.31-47
    [71]王茂福.《水利工程的农村移民的福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2005年
    [72]高进云.《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福利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2008年6月
    [73]陈晓华.张红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2月
    [74]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P.16-27
    [74]王树同.赵振军.《从流量到存量:中国经济高增长中的低经济福利问题》[J]《河北学报》,2004年4期,p.65-68
    [75]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课题组.肖俊彦执笔.《城乡收入差距态势与对策建议-<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报告之五》[C]国研网,2002-1-2
    [76]Allardt,E.(1976). 《Dimensions of Welfare in a ComParative Scandinavian Study》.[J].ActaSociological, vol,19,27-39
    [76]Cataned BE.《An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e welfire (ISEW)for Chile》.[J].Eeologieal Eeonomies,1999
    [77]Dasgupta, P.《Human Well-Being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1
    [78]Diene.Edand Eunkook.Suh(1997). 《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Eeonomic, Socialand Subjective Indicators)).[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eh》.vol.40.(1-2).pp.89-216
    [79]Fogel, Robert W.(1993).《Economie Growth, Population Theory, and Physiology:The Bearing of Long-Term Processeson the Making of Eeonomie Poli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4.(3).pp.369 - 395
    [80]Matthew Clarke, Sardar M.N.Islam. 《Measuring Social welfare:Application of Social Choice Theory》 [J].Journal of Socio-Economies.32(2003).1-15
    [81]191.Morris, Morris David.1996. 《Measuring the Changing Quality of the World's Poor:The PhysicalQuality of Life Index, Brown University Center for the Comparativest'study of Development》.[J].Working Paper No.23/24(Providence, R1).
    [82]195.Riehard M.Auty.Natural Resourees, Capital Aeeumulationand The Resource Curse.[J]Eeological Eeonomies,2006,8-16
    [83]203.Sen,Amartya.(1979). "Person Utilities and Publie Judgements:Or what's wrong with welfare economies?"[J]The Eeonomie Journal,89,pp.537-558,
    [84]Sen, Amartya. Capability and well-Being.In:M.Nussbaum and A.Sen(eds),1993,30-53
    [85]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86]中国统计局,《中国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