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解读黑龙江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共度晨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93年央视早间电视新闻《东方时空》开播以来,国内各地电视台开始步入早新闻的竞争时代。黑龙江电视台于1999年创办了省内第一档早新闻《共度晨光》。在国内媒体开始市场化,以及新闻频道专业化的影响下,作为省级电视台的早间电视新闻《共度晨光》,一直致力于对节目定位的合理把握和科学调整,努力摆脱省台节目定位模糊地尴尬局面,不断地进行改版和创新以满足受众需求,开拓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此外,从2009年开始,黑龙江电视台成立了新闻中心,所以,现在早新闻《共度晨光》在管理机制上隶属于新闻中心,但在播出层面从属于黑龙江电视台卫星频道。换言之,这样的双重监管对《共度晨光》的发展和创新也带来了双面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共度晨光》的沿革、节目定位、编排原则以及改版创新四大方面的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对比研究,以求为黑龙江电视台早新闻《共度晨光》进行全面、立体和客观的解读。进而为节目提供全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辨角度。同时,《共度晨光》的节目源多来自黑龙江省电视台的《新闻夜航》、《新华视点》以及《新闻联播》和《第一现场》等,所以对《共度晨光》进行解读,同时也是对黑龙江电视台其他新闻节目,以及哈尔滨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也具有一定的考量价值。
Since the morning news Oriental Horizon of CCTV was created, there has been intense competition among TV stations in China. In 1999, the first morning news of Gongduchenguang was on TV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Gongduchenguang based on provincial TV station, is always engaged in innovating news ideas, in order to meet audience and enlarge the space of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 foundation of news center of Heilongjang provincial TV station in 2009, morning news of Gongduchenguang has been subject to double supervise between news center and satellite channe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TV station. In other words, double supervision also has positive influence and side effect. This essay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Gongduchenguang, rules of foundation, news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four parts, the writer contrasts Gongduchenguang with the other morning news of national and overseas TV stations, in order to completely and objectively analyze Gongduchenguang. Furthermore, the native news source of Gongduchenguang is mainly taken from other news of provincial TV station, such as Evening News, First Scene and so on. Conversely, the analysis on the four parts will be profound and esthetical effect on both Gongduchenguang and other news on TV st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city of Harbin.
引文
[1]叶子.铸造早间新闻精品-----湖北卫视《新闻早班车》栏目评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12): 37~38.
    [2]钱绿怡.电视审美特性与受众心理需要满足[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3): 24~25.
    [3]耿姝.新闻“早餐”的健康“食谱”——论早间新闻的节目编排[J],电视研究,2008,(7):61~62.
    [4]国晖.电视早间新闻的发展空间[J].新闻爱好者,2004,(5): 52~53.
    [5]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2.
    [6]孙静.张世举.人文关怀思潮与新闻观众变革[J].新闻传播,2003,(9): 61~62.
    [7][8][9][12][13]石长顺.当代电视实务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286、286、287、289、291.
    [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4.
    [11]游洁.电视策划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22.
    [14][16]张晓峰.电视新闻编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257、258.
    [15]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144.
    [17][美]佩里宾诺索夫著,王强译.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80.
    [18]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4.
    [19][20][27][31][36]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21、22、85、135.
    [21]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15.
    [22][29]时统宇,申琳,吕强.收视率导向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105、149.
    [23]李侠,李诗航.重构美学:早间新闻的节目构成、特点及相关问题[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9,(6):165.
    [24]杨杰,王小灵.地方电视台早间新闻节目的贴近性[J].新闻传播,2005,(3):59.
    [25][26][34]石长顺.当代电视实务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90、291、288.
    [28][30][32][41]张咏华.在网络新闻与跨文化传播[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221、216、225、225.
    [33][42]游洁.电视策划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22、172.
    [35][37][38]壮春雨.电视节目学概要[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71、174、172.
    [39]沈忱.中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导演手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24.
    [40][英]大卫?麦克奎恩,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理解电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07.
    [43]叶子.铸造早间新闻节目精品——湖北卫视《凤凰早班车》栏目评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12): 37~38.
    1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陈作平.电视新闻报道新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月
    4张莉,张君昌.中国电视十佳栏目.新华出版社,2004年10月
    5李艳.电视包装与编排.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6月
    6 [俄]佩里宾诺索夫著,王强译.电视、广播和网络的节目编排.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9月
    7壮春雨.电视节目学概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8游洁.电视策划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
    9韩彪.现场直播------新闻改革的标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月
    10 [英]里斯?舍恩菲尔德著,陈虹译.铸造CN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
    11梁建增,孙克文.新闻一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12 [英]艾伦?沃策尔著,林作坚译.电视制作大全.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6月
    13陈正荣.中国城市电视台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14宋红梅.中国区域媒体发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15 [美]帕特克里?帕森斯著,詹正茂译.有线与卫星电视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16严克勤.城市广电传媒的经营管理与创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6月
    17陈乾年.跋涉与求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18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
    19 [美]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
    20蓝凡.电视艺术通论.学林出版社,2005年3月
    21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22 [美]罗伯特?福纳特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与控制.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
    23黄匡宇.广播电视艺术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24于丹.形象品牌竞争力:电视包装实战攻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2月
    25 [美]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等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26 [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年1月
    27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8月
    28 [美]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吴靖,黄佩译.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29 [美]戴维·莫利著,史安斌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1月
    30 [美]索尼娅·利文斯通著,龙耕译.理解电视-------受众解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2006年1月
    31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32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2月
    33王兰柱.收视率调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
    34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
    35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
    36石长顺.当代电视实务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37张咏华.在网络新闻与跨文化传播.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7月
    1叶子.铸造早间新闻精品-----湖北卫视《新闻早班车》栏目评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12): 37~38.
    2钱绿怡.电视审美特性与受众心理需要满足[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3): 24~25.
    3耿姝.新闻“早餐”的健康“食谱”——论早间新闻的节目编排[J],电视研究,2008,(7): 61~62.
    4国晖.电视早间新闻的发展空间[J].新闻爱好者,2004,(5): 52~53.
    5孙静.张世举.人文关怀思潮与新闻观众变革[J].新闻传播,2003,(9): 61~62.
    6李侠,李诗航.重构美学:早间新闻的节目构成、特点及相关问题[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9,(6):165.
    7杨杰,王小灵.地方电视台早间新闻节目的贴近性[J].新闻传播,2005,(3):5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