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川部分地区汉族家谱所见宗族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代至民国年间,各方移民在时代的推动下涌入四川,在恢复地方社会的同时,宗族也在进行重建工作。宗族于社会是基层管理组织的末端,宗族文化于中华文化则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目前,学术界对四川家族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多集中于移民迁入、家族制度等方面,较少涉及隐藏在四川家族中的宗族文化。
     本文以清代至民国四川宗族文化为研究对象。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人口变化、家谱编修状况等因素分析宗族文化形成背景;第二章探讨家谱所载婚嫁、丧葬、信仰等民俗活动反映的宗族文化意识;第三章分析宗族与地方社会间相互作用;第四章尝试对地区宗族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从中得出对宗族文化的正确认识。在大量田野调查所获家谱的基础上,结合四川方志、口碑资料及相关材料,联系前人研究成果,将四川家谱与地区人口变化、民俗活动、地方文化等进行综合性研究。旨在全面呈现当时四川地区真实的宗族文化原貌,为有关学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During the period of Qi Dynasty (1636 AD– 1912 AD) to Republic of China(AD1948),there was a huge migration of people into Sichuan under the times driving. At the time of rebuilding local society, the reconstruction of Clan was undertaking. As the bottom of grass-roots unit in organization,Clan culture can be seen a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Currently, most of researches about Clan culture focus o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immigration, family system, but less exploration about features behind Sichuan family .There is a gap for Sichuan Clan culture academic research.
     This research is taking Clan Culture in Sichuan area during the time mentioned above as a sample.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critically analysis the factors shaping the Clan culture like the population shifts and revised pedigree status。The discussion of second chapter emphasizes on ideology of Clan Culture reflected by local marriage, funeral, religions and other folk customs. The third chapter aims to analys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lan and local society. The final chapter attempt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clan culture by locations, to identify the proper sense of Clan culture. The essay based on primary research from field survey study, oral tradition collection and variety of secondary research about Sichuan district history record and other academic papers, wrapping up with the evaluation of Sichuan local genealogy from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shift, folk custom and local culture,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general feature of Clan culture in Sichuan area, for further academic study as reference.
引文
①倪晶莹.《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地方志目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16页。
    ①现时的川南主要是指宜宾、自贡、内江、泸州、乐山五个地级市,含其行政区辖县、市。
    ②[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599页。
    ③图见附录部分。另有:汉阳、朱提、邬、堂琅。此四县今已不在四川范围内,不再就相对应今日地名做解释。
    ④[晋]常璩.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280~286页。
    ①[清]欧阳直.《蜀警录》(何锐等校点.《张献忠剿四川实录》.第197~198页)。
    ②当时遵义府隶属四川。
    ③黎州:今四川汉源北。
    ④王禄昌、裴纲、高觐光等修.民国27年《泸县志》卷三.久康铅石印刷社,1938年.第61页。?
    
    ①严氏本姓庄。严道:初称“庄道”,在今四川雅安荥经县。
    ②梼杌:楚史书名。《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728页。)
    
    ①明玉珍,元末农民起义中大夏政权建立者。
    ②罗志远,《罗氏族谱》(打印本).2005年5月.第15页。
    ③中华书局.《清实录(三)·世祖章皇帝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8页。
    ①中华书局.《清实录(三)·世祖章皇帝实录》.第522页。
    ②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4页。
    ③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泸州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178页。
    ④此前以开垦土地面积作为考核标准,并按地方行政级别划分考核等级。
    ⑤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第58页。
    ⑥[清]杨德坤.《奉节县志·户口》.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⑦此材料来自导师黄尚军于2010年4月4日在成都市洛带镇田野调查拍摄的碑铭照片。
    ①古蔺县志编纂委员会.《古蔺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
    ②中华书局.《清实录(七)·世宗宪皇帝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41页。
    ③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④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第23页。
    ⑤彭雨新.《四川清初招徕人口与轻赋政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2期.第2~3页。
    ①[清]刘景伯.《蜀龟鉴》(何锐等校点.《张献忠剿四川实录》.第319页)。
    ②摇黄:即“摇黄十三家”,指当时活跃于川东、川北的农民军,人员成分相对复杂。[清]计六奇.《明季南略》(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中对其起源及演变有较详细的记述。
    ③黄权生、杨光华.《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1卷,第3期.第111~118页。
    ①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345~346页。
    ①何树蕞.《何氏族谱》.1992年4月.第6页。
    ②古蔺县志编纂委员会.《古蔺县志》.第116页。
    
    ①古蔺县志编纂委员会.《古蔺县志》.第627~628页。
    ②古蔺县志编纂委员会.《古蔺县志》.第116页。
    ①笔者于2010年11月14日至该镇实地调查得知,刘氏原家谱本身残破不可考,以上根据其修编材料及刘文龙(男,64岁,乐山市安谷镇泊滩村村党支部书记)口述整理。
    
    ①[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591页。
    ②潘光旦.《中国家谱学略史》,《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号.第107~120页。
    ①[宋]郑樵撰.《通志·氏族略序》.第2页。
    ②[宋]朱熹撰.《胡氏族谱序》([清]陈梦雷编撰.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86卷.第27页)。
    ③欧阳式:欧阳修;苏式:苏轼。后世多以此两种家谱为编修范本。?
    ①陈善德等.《陈氏族谱》(打印本).2001年3月.第18页。
    ①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52页。
    ②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泸州市志》.第178页。
    ①陈善德等.《陈氏族谱》(打印本).第10页。
    ②奉氏家族文化编纂委员会.《奉氏家族文化》(打印本).1999年9月.第30页。
    ③程维荣.《中国近代宗族制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136页。
    ④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182页。
    ①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52页。
    ②此表由笔者据导师黄尚军等人实地调查所得家谱资料整理。
    
    ①汉安:今四川内江市东兴区。
    ②陈善德等.《陈氏族谱》(打印本).2001年3月.第18页。
    ①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23页。
    ②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1页。
    ③奉氏家族文化编纂委员会.《奉氏家族文化》(打印本).1999年9月.第30页。
    ④陈善德等.《陈氏族谱》(打印本).第10页。
    ⑤合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合江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726页。
    ①此表由笔者据刘义章、陈世松主编《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及笔者与导师黄尚军等人实地调查所得家谱资料整理。
    
    ①程维荣.《中国近代宗族制度》.第134页。
    ②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115页。
    
    ①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51页。
    ②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208页。
    ③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238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杨佺期传》:“而时人以其晚过江,婚宦失类,每排抑之,恒慷慨切齿,因事际以逞其志。”(《晋书》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00页。)失类:即没有遵守其社会地位应循的行为规则。
    
    ①本则材料于2010年9月由导师黄尚军口述,笔者记录。
    ②四川省资中县志编纂委员会.《资中县志》.巴蜀书社,1997年.第683页。?
    ①文长辉、文长青.《文氏宗谱》(打印本).第35页。
    ①笔者导师黄尚军于2001年5月至渠县三汇镇实地调查所摄照片中,即有一张民间信仰中的土地庙,塑有土地公公一人,土地婆婆两人,一位婆婆端坐于土地公旁,另一位婆婆侧身侍立,应为此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②四川省宜宾县志编纂委员会.《宜宾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第618页。.?
    ③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第2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9页。?
    ④岳永武、余仲钧、郑钟灵.民国15年《阆中县志》.1926年.卷十一.第6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27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78页。
    ①故四川民间又称之为“抹汗”或“净身”,即先秦“浴尸”一俗之遗意。?
    ②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第57页。
    ③光绪六年(渠县)《龚氏族谱》。
    ①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263页。
    ①蒲礼泉.《蒲氏家谱》(打印本).2007年1月.第13页。
    ①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21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03页。?
    ②[奥]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著.《欧洲家庭史》.赵世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1页。
    ①例如:疏于修谱、建祠、祭祖,宗亲不识等等。
    ①四川省资中县志编纂委员会.《资中县志》.第683页。
    
    ①邓银生.《邓氏族谱》(打印本).第1页。
    ②[清]邓元鏸,万慎辑.光绪三十四年《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风俗·祭礼》.1908年.卷二十.第2页。
    
    ①文长辉、文长青.《文氏宗谱》(打印本).第35页。
    ②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第86页。
    ①剑阁观子铺.《李氏籍录》.1995年8月.第80页。?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79年,第151页。
    ②[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393~398页。
    ③[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第141页):“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从□从矢。”“族”字形似在族旗指引下“众矢之所集地射向一个目标”的样子。
    ④上凑高祖,下至玄孙:即由己身算起上下五世,与《仪礼?丧服》的“五服制”内涵基本相同。
    ⑤[清]陈立.《白虎通疏证》.第393~398页。?
    ①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隆昌县地名录》.隆昌: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第50页。
    ②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隆昌县地名录》.第16页。
    ③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隆昌县地名录》.第26页。
    ④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隆昌县地名录》.第370页。
    ⑤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隆昌县地名录》.第64页。
    ⑥四川省广汉县地名办公室.《四川省广汉县地名录》.广汉:四川省广汉县地名办公室,1986年.第60页。
    ⑦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隆昌县地名录》.第19页。
    ⑧四川省广汉县地名办公室.《四川省广汉县地名录》.第34页。
    ①四川省广汉县地名办公室.《四川省广汉县地名录》.第34页。
    ②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隆昌县地名录》.第14页。
    ③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隆昌县地名录》.第16页。
    ④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隆昌县地名录》.第37页。
    ①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潘光旦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8~259页)。
    ①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文集》第5卷《裴村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1页。
    ②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文集》第5卷《华阴王氏宗祠记》.第109页。
    ③上述观点参照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①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49页。
    ②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183页。
    ③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112页。
    ④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152~153页。
    ①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231页。
    ②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第127页。
    ①蓝勇.《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第141~157页。
    ②通常是始祖或始迁祖中的一位或几位。
    ③参见钱杭.《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2001年.第358页。
    ①以上“异姓联宗”范例,参考钱杭.《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第358~385页。
    ②其家谱本身残破不可考,以上记述根据其修编材料整理。
    ③以上家谱均不可考,以上记述根据笔者2010年11月14日、17日于乐山市多镇调查所得资料整理。
    ①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07页。
    ②见前文表5《清代至民国四川部分汉族家谱入川后修谱时间统计表》。
    ③转引自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第77页。?
    [1][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2][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晋]常璩.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
    [4][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贾渊.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6][元]脱脱等.宋史·艺文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7][明]宋濂等.元史·世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8][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9][清]陈梦雷编撰.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10][清]计六奇.明季南略.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11][清]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3][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14]贺长岭、魏源编.清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5]何锐等校点.张献忠剿四川实录.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16]中华书局.清实录(三)·世祖章皇帝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
    [2]倪晶莹.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地方志目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3]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4]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5]巴蜀书社.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6]古蔺县志编纂委员会.古蔺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7]合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合江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8]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泸州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
    [9]威远县志编纂委员会.威远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
    [10]四川省资中县志编纂委员会.资中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
    [11]四川省宜宾县志编纂委员会.宜宾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
    [12]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隆昌县地名录.隆昌:四川省隆昌县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
    [13]四川省广汉县地名办公室.四川省广汉县地名录.广汉:四川省广汉县地名办公室,1986年.
    [14] [清]沈恩培、胡麟、徐鼎元.光绪十年增修崇庆县志.1884年.
    [15]王禄昌、裴纲、高觐光等修.民国27年泸县志.久康铅石印刷社,1938年.
    [16]岳永武、余仲钧、郑钟灵.民国15年阆中县志.1926年.
    [17][清]杨德坤.奉节县志.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1]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程维荣.中国近代宗族制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4]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5]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6]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7]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第2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8]黄尚军.成都方言词汇.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9] (日)井上彻.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从宗法主义角度所作的分析).钱杭译.上海:上海书店,2008年.
    [10]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刘义章、陈世松,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13]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14]麻国庆.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 (奥)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著.欧洲家庭史.赵世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16] (美)曼素恩.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定宜庄,颜宜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潘光旦.潘光旦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8]钱杭.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19]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21]犹他家谱学会.沙其敏、钱正民.中国族谱地方志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
    [22]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1]黄权生、杨光华.《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1卷,第3期.第111~118页.
    [2]李华.浅谈“湖广填四川”对巴蜀地区的文化影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29~130页.
    [3]罗美洁、黄权生.试析家(族)谱对四川清中后期及民国教育的影响.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84~92页.
    [4]刘宗棠.论清代宗族法规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93~97页.
    [5]刘蓬春.东山客家宗族组织与清朝地方政府的关系——以成都洛带刘氏宗族示谕碑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2期:第320~324页.
    [6]蓝勇.《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第141~157页.
    [7]潘光旦.《中国家谱学略史》,《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1号.第107~120页.
    [8]彭雨新.《四川清初招徕人口与轻赋政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2期.第2~3页。
    [9]乔素玲、刘正刚.清代台湾与四川移民家族发展比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126~130页.
    [10]吴逸飞.明清时期家族兴衰与地方社会的整合——以寨卜昌村王氏家族为典型个案.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冬卷:第105~118页.
    [11]肖坤冰、彭兆荣.汉民族丧葬仪式中对“运”平衡观念的处理——对川中地区丧葬仪式中“找中线”环节的分析.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第179~189页.
    [12]谢忠梁.二千年间四川人口概况.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期:第103~114页.
    [13]郑小春.从清初苏氏诉讼案看徽州宗族内部的矛盾与分化.史学月刊,2009年第4期:第106~114页.
    [14]张彦.略论“湖广填四川”后四川宗族组织的变迁.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1期:第39~43页.
    [15]陈进国.事生事死:风水与福建社会文化变迁.[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2年.
    [16]杜刚.明清徽州基层社会治安保障体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安徽大学,2006年.
    [17]郭云涛.明清时期一个宗族村落的日常生活空间及其嬗变. [硕士学位论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8]黄权生.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 [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9]焦颖慧.自贡宗族祠堂建筑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8年.
    [20]鲁先瑾.宗族的传统与现代. [硕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6年.
    [21]李绪龙.明清时期宗族法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2]唐明.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23]岳精柱.清代巴山移民土著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6年.
    [24]张先刚.族谱、墓地与祠堂. [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