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主义和谐观与当今中国新农村建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本文从“和谐”的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途径。
     首先,本文立足于“实践”,运用实践唯物主义的视域与方法,对人的本质、人的属性等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哲学基础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方面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蕴含,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和谐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种种不和谐问题的理论思路;最后,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情况,指出当今中国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现实途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结构转型、组织保障在于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关键环节在于塑造新型农民。
The Chines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t is the basic way to solve the question about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mers. The author analyzes thoroughly the building of the Chines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o explore the way of promot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the Vision of the Idea about Harmony of Marxism.
     Firstly,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human attributes basing on "Practice", using the method of Practical materialism; then summering Marxism harmonious view's basic implication from the theory of Man and Nature、society and their own;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theory mentality to solve all sorts of not harmonious question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using the Marxism harmonious view instruction build; lastly, the paper analyz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areas, and draw a conclusion:to build a new harmonious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dustrial restructur(?)mental way; shaping new farmers is the key; the changing of functions of town ship gov(?)ection
引文
①边立新.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概述[J].河北学刊,2000(5),第32页;
    ②丁春华.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呼及本质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9(6),第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M].1976年版,第42卷,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M].1976年版,第42卷,第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③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①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①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2页。
    ①张丽媛.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第6页。
    ①陈正群.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解[J].社科纵横,2009(1),第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①应宇芳.试论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J].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4),第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0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42卷,第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第8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第86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卷,第18页。
    ①孟令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统一观点[J].内蒙古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第269页;
    ②徐水华,冯丽娟.生态·实践·历史: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维视角一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求实.2009(2),第23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①张贺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第4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42卷,第163页。
    ①崔福生.论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J].农业考古,2006(3),第1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0卷(自然辩证法),1995年版,第519页。
    ①刘兴海.培养新型农民与推进新农村建设[J].中国市场.2007(14),第2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1]臧立.马克思恩格斯论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12]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肖前,黄楠森,陈晏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4]聂耀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郭建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7]萧前,杨耕.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
    [18]董忠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19]张耀光,毛七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0]李俊伟.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1]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2]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3]温铁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5]陆益龙.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6]刘奇.三农问策[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7]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8]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9]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0]Sui, Helen F.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 [M].New H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31]Salamon L. The Tools of Government: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张丽媛.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
    [2]张侠.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意义[D].苏州大学,2006.
    [3]张贺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高留美.略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D].南京理工大学,2008.
    [5]张兴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哲学维度分析及践行[D].福建师范大学,2008.
    [6]龚飞飞,吴晓峰.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J].哲学研究,2009.
    [7]王淑敏.恩格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8]王贵友.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与实践辩证法[J].武汉大学学报,2002(2).
    [9]徐勇.阶梯性社会与“三农”的提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6)
    [10]刘曙光.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J].湖南大学学报,2001(4)
    [11]刘荣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J].桂海论丛,2006(3).
    [12]徐水华,冯丽娟.生态.实践.历史: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维视角——《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哲学当代视野,2009(2).
    [13]鲍振东.重在求真务实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哲学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6(6).
    [14]柳传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哲学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3).
    [15]黄泽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哲学思考[J].百色学院学报,2006(5)
    [16]汪晓莺.从马克思的生态观透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6).
    [17]杨学功.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自然观[J].江汉论坛,2002(10).
    [18]丁春华.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呼及本质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19]宋小红.完整科学地理解实践唯物主义[J].德育研究,2009(3)
    [20]姜自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构建和谐社会[J].福州党校学报,2008(2)
    [21]朱衡.浅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J].法制与社会,2008(11).
    [22]沙跃先.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3]路日亮.对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辫证思考[J].教字与研释.2005(4)
    [24]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25]杨从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农民为本[J].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3).
    [26]徐志初.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使农民真正发挥主体性作用[J].天府新论,2006(6)
    [27]聂超鹏,李川.新公共管理视野中政府管理的理念创新和模式优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
    [28]刘新民,朱敬义.关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5(12)
    [29]季丽.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J].理论前沿,2006(6)
    [30]严朝阳.论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导作用[J].三峡大学学报,2007(2).
    [31]黄建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J].湖南社会学,2006(4).
    [32]金丽馥.“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内容[J].江淮论坛,2006(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