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道教壁画五岳神祗图像谱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岳作为独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作为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道教五岳壁画,也成为反映各个时期社会文化动态的载体。本文选取道教壁画五岳神祗图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存道教壁画中五岳神祗位业的梳理、分析,初步建构起各道教壁画中的五岳神祗谱系,并通过对五岳神祗位业的探讨,尝试解读支配壁画建构的思想体系和逻辑构思,也即古代壁画建构的思想性问题。
     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相关史料及现存五岳壁画情况的梳理。该章重点探讨了“五岳”名称来源问题,确定了“五岳”一词出现的大致时间,指出该词的产生与原始宗教信仰及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到后来五岳神祗图像的形成。第二章重点探讨了以永乐宫为代表的六处道教壁画中的五岳神祗位业,针对各处壁画及建筑所呈现出的特点,初步建构起各具体道教殿堂五岳壁画神祗谱系。在探讨永乐宫三清殿壁画八位主神身份时,本人充分关注到壁画与古建及全真教之间的关系,对壁画神祗布局作出新的诠释。第三章是在第二章基础上的进一步阐发,该章通过对第二章各壁画神祗位业的归纳、梳理,初步建构起以道教朝元系统、国家岳庙祭祀系统以及民间岳庙祭祀系统为主体的五岳神祗图像谱系,并结合各具体神祗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将其归纳到一个框架中进行探讨,从而建立起一个包括五岳山神、雩祭神、方位神、时序神、福佑神以及地府神祗在内的总的道教壁画五岳神祗谱系。该谱系的建立,是国家、宗教及民间三股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古人意图谋求天地水三界以及四时、五方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结构模式。
As a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have been playing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ociety of ancient China. As an important expression, the Taoist mural paintings of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are dynamic carriers of social culture of different periods.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on the Taoist pantheon in the mural images of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It tries to construct the preliminary pantheon of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in the existing temples by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ir status in the mural paintings. By discussing their statu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explain the thinking system and logical conception behind the paintings. This is a question about the think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mural paintings.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ree chapters.
     Chapter One sorts out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conditions of the existing mural paintings of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e name of "Wu Yue"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and defines the time of its emergence.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origin of this concep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imitive religion and the idea of the united nation. This concept brought about the images of the gods of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directly.
     Using the murals of six Taoist temples such as Yongle Palace as examples, Chapter Two mainly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the gods of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s of the murals and the architectures, this dissertation constructs the preliminary pantheon of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in individual Taoist temples. When discussing the identities of the eight chief gods in the mural of Sanqing Temple of Yongle Palace, this dissertation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 among the murals, the architectures, and Quanzhen School, and makes a new explanation about the layout of the gods in the murals.
     Chapter Three explicates further on the basis of Chapter Two. By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gods discussed in Chapter Two, this chapter constructs the preliminary pantheon of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The main body of the pantheon is composed by the Chaoyuan system, the national holly mountain sacrificing system, and the folk holly mountain sacrificing system. The specific gods are induced into a framework by their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s a result, an overall Taoist pantheon of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including the Gods of the Five Holly Mountains, the Gods of Offering a Sacrifice to Heaven, the Gods of Directions, the Gods of Time, the Gods of Blessing, and the Gods of Hell is constru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pantheon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nation, religion, and people. It reflects the intention of seeking an ideal socially structured pattern with the harmonious existence of many aspects, including the three worlds of heaven, earth, and water, the four seasons, the five directions, etc.
引文
1 对于鲁迅先生“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语,学者有不同见解,但无论赞成与否,各派学者均没有否认道教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具有十分巨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一事实。
    2 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文物,1963(8),第33页
    1 转引自雷闻.五岳真君祠与唐代国家祭祀.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1 Jing, Anning."The Yongle Palace: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aoist Pantheon during the Yuan Dynasty(1260-1368)."Ph.D.diss.,Princeton University, 1993.
    1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第436-437页
    2 淮南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5月.第70页
    3 礼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第253页
    4 谭承耕、张耘点校.(晋)郭璞注.山海经·穆天子传.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12月.第136页
    5 谭承耕、张耘点校.(晋)郭璞注.山海经·穆天子传.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12月.第22页
    6 谭承耕、张耘点校.(晋)郭璞注.山海经·穆天子传.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12月.第30页
    1 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第255页
    2 (清)王先谦撰.释名疏证补.释山第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56页
    3 (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外传集释.卷三第二十六章.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1页
    4 (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11页
    5 国语.史延庭编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6 国语.史延庭编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5页
    7 十三经注疏.之七.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卷六.附校勘记.(上册)(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版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14-115页
    8 十三经注疏.之七.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六.附校勘记.(上册)(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版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441页
    9 关于殷人祭岳的记载,在丁山先生《古代神话与民族》(商务印书馆2005版)、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游琪、刘锡诚主编的《山岳与象征》(商务印书馆200年版)等书中均 有探讨。
    1 十三经注疏.之七.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一.附校勘记.(下册)(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版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706页
    2 周礼·仪礼.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34页
    3 尔雅今注.徐朝华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238页
    4 今古文尚书全译.江灏、钱宗武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第24页
    5 有关《尚书》、《尔雅》等书的成书年代,史学界多有讨论,丁山、顾颉刚、杨东莼等先生均认为以上诸书成书年代较晚,应在秦汉之际,甚或是汉代作品。
    6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5月.第1387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5月.第1371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同上书.第1380页
    3 (汉)司马迁.史记.同上书.第1356页
    4 (汉)淮南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5月.第167页
    5 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65页
    1 说苑疏证(汉)刘向撰.赵善论疏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27页
    2 顾颉刚.“四岳”与“五岳”.游琪、刘锡诚主编.山岳与象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2月.第22-23页
    3 (汉)司马迁.史记.第1378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第1378-1379页
    2 史记..第455页
    3 史记.第1403页
    4 (汉)刘向撰.说苑疏证.赵善论疏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第526页.另,九州之说在各类古籍中并不完全一致,文中九州岛按刘向《说苑》而来。如按《周礼》,中州指豫州。
    5 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南唐)谭子化书.卷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08页
    6 (汉)班固.汉书(五)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317页
    7 杨东莼在《中国学术史讲话》谈黄老之学时说它“始于六国末年,成于秦、汉之际,大盛于文、景之时。它是由阴阳家邹衍之流的五行终始与道家的清静无为、天道观念、自然主义糅合而成的,它和儒墨“托古改制”言必称尧、舜一样,也抬出一个远古的黄帝来,与老子合称,所以叫做黄、老之学。”第76页
    1 (台湾)赖炎元注释.春秋繁露今注今译.卷第十一.五行之义第四十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87页
    2 (台湾)赖炎元注释.春秋繁露今注今译.卷第十三.五行相生第五十八.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34-339页
    3 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第69页
    1 杨大年编著.中国历代画论采英.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页
    2 后汉书.卷三十下.列传第二十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078-1079页
    3 晋书(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839页
    1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54页
    2 卿西泰主编.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267页
    3 道藏(全36册)第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1页
    4 道藏(全36册)第22册.第564页
    1 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51-57页
    1 《道藏》(全36册)第6册《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第735-736页
    2 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为张勋燎,在其《道教五岳真形图和有关两种古代铜镜材料的研究》中有详尽阐述。详情可参见其《南方民族考古》第3辑,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91-112页。以上内容引自荣新江主编的《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第78页
    1 道藏(全36册).第28册.第492页
    1 元史.卷59.志第11.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403页
    1 《道藏》(全36册).第34卷.第5页
    2 道藏(全36册)第28册.第247页
    1 卿西泰主编.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262-263页
    2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58页
    3 张彦远所记这一资料并非最早记载,据郑岩先生介绍,早在晋人著录中已出现此项内容。
    4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四).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6页
    1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9页
    2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四).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9页
    1 嵩岳文献丛刊.第三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第466页
    2 嵩岳文献丛刊.第四册.嵩岳庙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34页
    3 周郢.嘉宁殿、仁安殿与岱庙壁画.泰安师专学报,2001(1).第21页
    4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71页
    5 《旧唐书》卷129.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8页。
    6 道藏(全36册).云笈七签.第22册.第785页
    1 雷闻.五岳真君祠与唐代国家祭祀.引自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2 道藏(全36册).第11册《广成集》卷六.第261页
    3 关于唐代蜀地与两京的关系,罗世平先生《四川唐宋佛教造像的图像学研究》一书中有详尽论述。该书已于2003年10月由台湾佛光山出版社出版。
    4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0页
    1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3页
    2 (清)华岳志·艺文志.卷五西岳庙部分(国图藏)
    3 该图参见后文第三章“三官”部分,此图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轴,绢本,设色,南宋,佚名,纵125,5厘米,横55.9厘米.
    4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2年3月.第52页
    5 楚启恩.中国壁画史.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年3月.第156页
    1 关于三清殿所绘壁画人数,有不同说法。常见的为286位,另一说为290位。据王逊先生文章中的线描稿,三清殿(不包括扇面墙内图像)共绘制壁画人物276位。
    2 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文物.1963(8).第19页
    3 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文物.1963(8).第23页
    1 宁全真事迹参见《道藏》(36册)第七册.第17页
    2 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文物.1963年(第8期)第22页。王逊先生的文章中没有提到此部分《上清灵宝大法·散坛设醮品》的作者名姓,令人误以为其作者仍为宁全真,实际上此处《上清灵宝大法》的作者是南宋道士金允中。
    3 山西旅游景区志丛书编委会编.永乐宫志.太原:山西出版社,2006年5月.第157页
    4 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文物.1963(8).第22页
    5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全四册)第三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1月.第12页
    6 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917页
    1 关于永乐宫各壁八位主神的身份,目前有五种不同意见。除王逊先生外,还有山西大学李德仁先生、密西根州大学景安宁先生、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葛思康先生、香港邓昭女士以及本人。其中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葛思康先生所认定的八位主神位置与王逊先生一致。其余几位则各不相同。山西大学李德仁教授除在紫微大帝和勾陈大帝身份识别上与本人观点相反外,其余均一致。该文章《永乐宫壁画与全真道宇宙观》发表于《上海道教》1989年1-2合刊。海外学者景安宁先生在普林斯顿大学所作的博士论文中也专门探讨了永乐宫神系问题,他认为扇面墙上的两位主尊为钟离权和吕洞宾,其余六位主神与本人观点一致,该论文题目为《永乐宫:元代道教神系的发展》。香港邓昭女士在其所作硕士论文中认可了王逊先生提到的八位主神,但具体排列方式与王逊先生不同,该论文尚未发表。
    1 关于三清殿壁画中的坤卦符号,王逊先生的文章中并未提起,本人也一直忽略了该符号与其主人的关系。直到2006年实地考察时,始知带有坤卦符号的女神被人们一直作为西王母看待,由此生发出探求该女神身份的想法。不久后找到景安宁先生的《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得知他认为该女神应为后土,但该文除了指出带坤卦标志的女神应为后土外,具体判断理由语焉不详。于是,本人才决定就此问题进一步探求。
    2 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周易注.卷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72-273页
    3 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周易注.卷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73页
    4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286页
    5 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卷九.十三经注疏之七.附校勘记.(上册)(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65页
    6 国语.史延庭编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3-194页
    7 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周易注.卷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4页
    8 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周易注.卷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67页
    9 四库全书.经部.太平御览卷三十六.北京:商务印书馆版,第306页
    10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北京:中华书局版,第12712页
    11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北京:中华书局版,第12724页
    12 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88页
    1 四库全书·经部.太平御览.卷三十六.第306-307页
    2 道藏(全36册)第31卷《道门定制》卷二.第669页
    3 (晋)郭璞注.山海经·穆天子传.谭承耕、张耘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12月.第29页
    4 游琪、刘锡诚主编.山岳与象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5页
    1 道藏(36册).第5册.第48页
    2 道藏(36册).第18册.第168页
    1 巫鸿著.柳扬、岑河译.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三联书店,2006年8月.第125页
    2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全四卷)第3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1月.第62页
    3 道藏(全36册).第22册.第793页
    4 道藏(全36册).第3册.第269页
    1 道藏(36册)第22册.云笈七签.第792页
    2 在汉代镜铭中出现过东王公之名,但没有相关记述。现可以找到的关于东王公的最早较详细文本记载就是托名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
    3 道藏(全36册).第22册.第563页
    1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卷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1月.第60页
    2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出版,1961年9月.第5页
    3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出版,1961年9月.第5页
    4 道藏(全36册)第31册《道门科范大全集》卷二十五.第814页
    5 道藏(全36册)第3册.第344页:中国道教(第3册).第63页
    1 道教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649页
    2 道藏(全36册)卷第3册.第230页
    1 关于六十四卦相生相克原理,在王其亨先生主编的《风水理论研究》中有明确的图表展示。详情可参见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2 道藏(全36册)第3册.第230页
    3 藏外道书(全36册).第10册.第599页
    4 道藏(全36册).第3册.第230页
    5 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宣和画谱.卷第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2年3月.第23-24页.
    1 陈垣编纂.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6月.第481页
    2 景安宁.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3-84页
    3 景安宁.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第118页
    4 关于山西龙山石窟第二窟的六神像,景安宁与国内一些学者的认识不同,认为是四帝二后像,本人赞成此意见。国内学者胡文和认为六位神祗都是男性,其解释与塑像有明显不符之处。详情可参见胡文和.中国道教石刻史(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381页
    5 道藏(36册).第28册.第680页
    1 参见胡文和.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大足南山第4号“三清古洞”.南宋.绍兴年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99页
    2 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文物.1963(8).附图部分。
    3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全四卷)第三册.第61页
    1 道藏(全36册).第31册,《上清灵宝大法》第39卷第611页;扶桑大帝除有东霞扶桑大帝之名外,还有水府扶桑大帝之称,二神虽名称有异,但职能相同,当系同一神祗。东霞之名后来被水府所取代。永乐宫东壁扶桑大帝身后有五岳四渎部众,均与其职能有关。
    2 道藏(全36册).第31册,《上清灵宝大法》第39卷.第608页
    3 道藏(全36册)第34册.第62页
    4 藏(全36册)第34册.第9页
    1 道藏(全36册)第34册.第177页
    2 以上引自《泰山志校证》黄山书社,2006年5月.第546页
    1 王圻(明).三才图会(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月.第779页
    2 道藏(全36册)第30册.《上清灵宝大法》卷一.第651页
    3 道藏(全36册)第18册.第564页
    4 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730页
    1 藏外道书(全36册)第4册.第296页
    2 宋史.中华书局,第10317页
    1 有关包公为阎罗王的信仰流传很广,时至今日,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仍流行此信仰。另外,还可参见海登(Hayden)的《包公传》以及苏远鸣(Soymie)的《中国图像志札记》第2节第166页.转引自(德)雷德侯《万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第246页
    2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306页
    3 北齐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中华书局,1972年11月.第281页
    1 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考之属.宾退录.卷八.第329页
    2 道藏(全36册)第34册.第747页
    3 道藏(全36册).第17册.第107-108页
    1 裴梅琴,巩致平.蕴珍寓易·平遥龟城八卦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第15页
    2 本来城隍一名与地狱阎君或泰山府君并不相同,但在人们的信仰中逐渐出现融合的趋向。泰山府君信仰来源较早,地狱阎君或阎王爷是民间对泰山府君的称呼。后来人们将地狱建到城隍庙中,城隍的职能就与阎王爷等同了。此职能的融合在杜光庭编纂的《道教科范大全集》中已趋于成熟,当时城隍神已位列斋醮名目之中,如要建坛超度亡魂,都要发文书知照城隍后才可拘解亡魂到坛。详情可参见郑土有、刘巧林的《护城兴市——城隍信仰的人类学考察》一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2月
    1 道藏(全36册).第1册.第809-810页
    2 道藏(全36册)第18册.第26页
    3 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637页
    4 史记.中华书局,第1376页
    5 徐朝华注.尔雅今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206页
    6 旧唐书卷八.本纪第八.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203页
    7 宋史.卷一百三.志第五十六.中华书局,第2515页
    1 四库全书.集部.文评类.二老堂话·米元章书无量老人句.第502页
    2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范文正集卷二十.第255页
    3 马书田.中国道教诸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年4月.第74页
    1 道教大辞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186、188条。关于四御,有两种不同说法,文中所引只是其中之一。另一种说法是以昊天上帝和后土神取代东极大帝和南极大帝。另还有六御之说,即四极大帝和昊天上帝与后土神的组合。
    2 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731页
    3 李德仁.永乐宫壁画与全真道宇宙观.上海道教.89(1-2).第44页
    1 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730页
    2 道藏(全36册).第28册《道法会元》卷3.第683页
    3 道藏(全36册).第9册.第892页
    1 道藏(全36册).第31册《道门科范大全集》卷24.第812页
    1 景安宁先生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三清殿东西壁主尊身分的判定主要依据图像中的人物所持之物而来,如他认为扇面墙西壁手中执莲者为陈抟,左手拿小山者为刘操,凡此种种。详情可参见Jing Anning.The Yongle Palace: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aoist Pantheon during the Yuan Dynasty(1260-1368).Ph.D.diss.,Princeton University, 1993
    1 关于左旋右旋问题,主要在于观看者所处位置。
    2 古代建筑的柱网平面布局方式。槽,即由柱网分割而成的长条形空间。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根据殿堂等建筑物平面空间布局的需要,以槽构成各种形式的格网(即柱的平面布局和捧列形式),金箱斗底槽为格网的一种形式,即殿身用内(槽)外(槽)两圈柱的形式,形成大小不同的内外两个空间。一般来说,内槽的左右后三面利用斗拱、柱头枋与墙结合分隔内外,使内槽形成封闭的空间。这种柱网布局形式,一般适用于较大型的建筑。王效青等主编.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3页。
    3 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第296页。
    1 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第295页。
    2 关于“金箱斗底槽”类殿堂内部空间为覆斗型的猜测,潘谷西等学者并不认同,但此观点对解读金箱斗底槽在建筑中的意义具有一定可信性。《营造法式》解读.第296页
    3 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文物1963(8).第34页
    1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全四册)第三册.第23页.
    2 道藏(36)册第31册.第617页
    3 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45页
    1 近思录集注(二)卷八.江永注.1987年3月.据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影印.第19页
    2 宋史(卷一百三).志五十六.中华书局版,第2508页
    1 山西旅游景区志丛书编委会编.永乐宫志.太原:山西出版社,2006年5月.第158页
    2 转引自宿白.永乐宫创建史料编年.文物.1962(4、5).第84页
    3 道藏(36)册第30册.第688页
    4 道藏(全36册)第3册.第236页
    1 道藏(全36册)第3册.第244页
    2 胡孚琛.钟吕丹派的基本特征及科学价值.http://www.sinology.cn/book/daojiao/xx001hfc5.htm.07-1-5
    3 藏外道书(全36册)第10册.第415页有“长春丘祖之小周天正是此节所述”之语
    4 藏外道书(全36册)第10册.第416页.李德洽原述.闵一得续纂.闵阳林校订.上品丹法节次
    1 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卷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20页
    2 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4页。转引自中央美术学院2003级博士论文.孟彤.时间、场所与生命精神——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间观念研究.第49页
    1 《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之名来源于景安宁,一般学者称其为朝元图,本文为论述方便使用了景安宁先生的说法。对于壁画年代,景安宁先生认为是元画,本人据壁画尚左特点、人物构成严谨程度以及壁画题记位置认为该画应绘于元代之前,很可能系宋英宗至徽宗之间某一时间,亦或金代绘制。但如果为金代绘制,用的也应该为宋代粉本。
    2 景安宁著.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第11页
    3 William Charles White,Chinese Temple Frescoes,P182.转引自景安宁著.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第20页
    4 景安宁著.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第20页
    1 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德隅斋画品.第704页
    1 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108页
    2 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85页
    3 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97页
    4 道藏(全36册).第1册.第811页
    5 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621页
    1 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94页
    2 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345页
    3 道藏(全36册)第28册.第524页
    4 道藏(全36册).第1册.第808页
    5 道藏(全36册).第1册.第809-810页
    1 关于天蓬执玉尺形象,在道藏(全36册).第30册.第5页有此记载
    2 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71页
    3 陈茂同著.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399页
    4 明史.卷七十二.志第48.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733页
    1 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一.第252页
    2 《道藏》中关于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神对应的记载很少,在《道法会元》“祈禳篇”中有过记录(见《道藏》第30册第110页),但没有指出十天干神是否包括五星。在壁画中,多留存六丁六甲神图像。另,还可参见王圻(明).三才图会(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月.第774-776页也绘有六丁六甲像,其命名为干支合称,如甲戌神将等。
    1 道藏(全36册).第1册.第751页
    2 马书田.中国道教诸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年4月.第365页;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第152页
    3 道藏(全36册)第30册.《上清灵宝大法》第738页
    1 道藏(全36册)第1册.第866页
    2 有关南庵壁画绘制年代及神祗位业,有不同说法。如傅慧敏在其2005年硕士论文中认为该壁画为明代在元代基础上的重绘。另一位研究者陕西师范大学的高明先生在其硕士论文中也认为现存壁画为明代重绘。但由于此处探讨的主要是构图问题,而南庵壁画保存的仍为元代构图,所以本文沿用《中国美术全集》的说法,称其为元画。
    3 中国美术全集第13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3月.图版说明.第57页
    4 该处十二位神祗数目比较确定,只是由于图片过于模糊,看不清是否有相应的动物标志。但鉴于该十二神与五岳四渎绘制在同壁,参考永乐宫等壁画构图,可将其看作十二属相神。
    1 王海涛主编.云南历代壁画艺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98页
    2 关于云南道教及壁画的研究除了王海涛主编的《云南历代壁画艺术》外,还可参考杨学政、李婷著的《云南道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7月
    3 景安宁.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第82-83页
    4 胡文和.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99-106页
    1 道藏(全36册)第32册.第163页
    2 道藏(全36册)第31册.第707页
    1 道藏(全36册).第18册.第563页
    2 (清)《华岳志》卷六.第51页
    3 新唐书.卷223.列传第148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6337页
    4 七元指北斗七星,即天空北方捧列成杓形的七颗亮星,其名称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5 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5月.第1291页
    6 史记·天官书第五.第1291页
    7 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第117页
    8 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能改斋漫录卷九.第142页
    1 (清)华岳志(全8册)第4册.卷六.第47页
    2 薛增福、王丽敏主编.曲阳北岳庙.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4月.第50页
    3 (台湾)赖炎元注释.春秋繁露今注今译.卷第十七.天地之行第七十八.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29页
    4 四库全书.集部.文苑英华卷八.第578页
    5 除五星分野、七元分野外,古人还信奉二十八宿分野。因此幅壁画中无二十八宿,故不予讨论。
    1 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文物1963(8).第29页
    1 该碑北岳庙、岱庙等处皆有,内容一致。
    1 薛增福、王丽敏主编.曲阳北岳庙.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4月.第37-38页
    1 阮璞.泰安天贶殿壁画相传为《东岳大帝出巡图》质疑.新美术.2000(2).第33页.
    2 阮璞.泰安天贶殿壁画相传为《东岳大帝出巡图》质疑新美术2000(2).第33页
    2 道藏(全36册)第10册第2页;本人完成此部分内容后才发现周郢在2001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也谈及《道藏》这段引文,由此足见该作者在此问题上用力颇勤。
    3 (元)张起岩撰《祀东岳记》,《泰山志校证》.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5月.第45页
    4 道藏(全36册)第17册第93页
    5 道藏(全36册)第19册.甘水仙源录.卷五.第758页.
    6 (元)杜翱撰《延禧殿堂庑记》.中国名山志(一).泰山志.第280页
    1 (金)杨伯仁.《重修东岳庙记》.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中国名山志(一)泰山志.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第278页
    1 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能改斋漫录卷十八.第199页
    2 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文献通考卷九十.第199页
    3 《岱览》一则资料有赖周郢先生的指教。
    4 周郢文史论文集.第364页
    5 周郢文史论文集.第382页
    6 中国名山志(一).第272页
    7 道藏(全36册).第34册.第733页
    1 道藏(全36册).第10册.第1页
    2 道藏(全36册).第5册.第195页
    3 藏外道书(全36册).第32册.第362页
    4 藏外道书(全36册).第31册.第749页
    5 道藏(全36册)第3册.第273页
    6 关于茅盈与东岳大帝的关系,《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五也有记载,称九天司命应化太元真君茅盈为“婿山”,转引自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第188页
    1 唐开元年间东封曾有图像流传,据《全唐文》603卷(中华书局影印版)载,集贤院御书院有《开元东封图》,为裴相公所进。声称此图乃“征史氏之文,纂礼容之要。山川气象,悉拟真形;羽卫威仪,咸稽故实。”而宋真宗东封多参考唐代东封仪轨。所以,从岱庙壁画所列仪仗无法确定其为宋代真宗东封图。
    1 旧唐书(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899页
    2 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第289页
    3 道藏(全36册).第10册.第1页
    4 道藏(全36册).第34册.第733页
    5 有关十八学士和迎驾官员身份的另一种可能性为:如忽略起跸和回銮图中桥上送行和负责迎接的十八人服饰上的差异,而将其看作同一组群,那么,这十八个人很有可能与佛教信仰中阎罗王手下的十八个大臣有关。据罗世平先生《四川唐宋佛教造像的图像学研究》第114页所引《法苑珠林》卷7《地狱王》及《净度三昧经》载:“阎罗王者,昔为毗沙国王……臣祜十八人。……毗沙王者,今阎罗王是,十八大臣者,今诸小王是。百万之众,诸阿傍是。”因为在明清时期,佛道融合,在道教壁画中参杂佛教信仰已不足为奇。永乐宫三清殿东壁城隍与泰山府君及阎罗王身份的融合也类于此。如以上推论成立,那么相对应的另两组迎驾、送驾官员众,则可视作道教地狱信仰中的36狱主尊(36狱、72司均属道教地府信仰)。之所以这两组人物未能合并,是因为他们之间形象差异太大,故需区别对待。又各组中都有鬼卒形象,所以,尚需考
    1 柴泽俊.山西寺观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75页
    1 柴泽俊.山西寺观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77页
    1 柴泽俊.山西寺观壁画.第76页
    2 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第539页
    1 (明)王圻.三才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月.第1505页
    2 据宗力、刘群二位的考证,赵昱即为灌口二郎,元明杂剧中二郎神的原型,宋代被封为清源妙道真君。关于该神的信仰流传很广(山西多有奉祀)。详情可参见其编著的《中国民间诸神》第542页3 龙王殿功能比较明确,至于圣母殿,同为汾阳地区的另一处圣母庙(田村)主要描绘的是圣母送子场面。因两地毗邻,所以,田村圣母图像完全可以作为参考。另,同一地区太符观的圣母殿也以送子为主题。
    1 倪其心、费振刚、胡双宝等选注.中国古代游击选.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1月.第565页
    1 徐朝华注.尔雅今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244页
    2 崔高维校点.周礼·仪礼.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64页
    3 (汉)刘向撰.说苑疏证.赵善论疏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27-528页
    1 现青龙寺还保留有唐龙朔年间的石碑,但本人2006年前往该地考察时未能见到。据当地文管人员介绍,该碑存于库房。后幸蒙稷山县文物局刘彦俊先生告知部分碑刻内容,知其与该寺营建有关。另外,柴泽俊先生的《山西寺观壁画》一书中也曾提到该石碑。
    2 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249页
    3 后汉书.志7.祭祀上.中华书局,第3160页
    1 宋史.卷103.志第56.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2509页
    2 王充.论衡.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论衡.卷22.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87页
    3 王充.论衡.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论衡.卷25.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00页
    4 十三经注疏.之七.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卷六.附校勘记.(上册)(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版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09页
    1 (宋)云笈七签.卷120.道藏(全36册)第22册第833页
    2 以上两条资料见《宋史》.中华书局,|977年11月.第2500页
    3 有关明应王名号,道教神仙典籍中未载,因其位于霍山之下,或可考虑其为霍山之主(现被认为是霍泉之主)。霍山,原为五镇之一,其神历有朝奉。其山下霍泉,为洪洞地区农用主要水源,至今仍汩汩不息。
    1 (清)华岳志(8册)(国图藏)
    2 (清)华岳志(8册)(国图藏)
    3 魏书.卷一百八十一.礼志四之一.第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2738页
    4 华岳志.卷7.第3页
    1 因《华岳志》为清代编辑,所以,其祀事也只编到该书成书年代止。故而,清代礼祭西岳的记述终于咸丰元年。
    1 柴泽俊先生在其《山西寺观壁画》一书中将永安寺壁画认定为明代壁画,就本人实地考察看,该壁画为清代的可能性更大。其主殿匾额为清代题写,壁画构图与金桩风格也与明代壁画有很大区别。
    2 尽管十王信仰源于佛教,但在明清水陆画中,普通民众更关注其职能而非身份来源,所以,地府神祗是当时佛道融合比较成功的部分。
    3 艺文类聚.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81页
    4 华岳志.第四册.第6卷.第51页
    1 有关龙王与风雨雷电诸神的上下级关系可参见苑利的《华北地区龙王庙壁画中神灵世界的组织结构》一文.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第145页
    1 嵩岳文献丛刊.第三册.第595页
    2 嵩岳文献丛刊.第三册.第579页
    3 嵩岳文献丛刊.第三册.第551页
    1 道藏(全36册).第11册.第429页
    1 以上内容引自《史记·天官书》第五.第1322页
    2 道藏(全36册)第1册.第870-871页
    3 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文物1963(8).第26页
    1 关于此画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是南梁画家张僧繇所绘,一种观点认为是唐人摹制。不管哪一种意见,都认为此画来源较早,非唐人独创。
    2 道藏(全36册)第1册.第866页
    1 有关天文学中二十八宿研究,可参见江晓原.十二宫与二十八宿: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2 道藏(全36册)第22册.第180页
    3 道藏(全36册)第11册.第430页
    1 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第78页
    2 对于十二元神源于何时,前人对此意见不一。清代学者赵翼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而郭沫若则认为生肖是外来信仰,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称十二肖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
    3 以上两条引文转引自吴裕成.生肖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8-19页
    4 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12月.第208页
    1 (东汉)王充.论衡.卷二《物势》篇.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17页
    1 以上引文皆源自《泰山志校证》周郢校.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五月第48-52页
    2 王充.论衡.四库全书.子部.第401页
    1 三国志.魏书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64页
    2 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3年11月.第9708页
    3 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3年11月.第9735页
    4 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2697页
    1 道藏(全36册)第2册.第36页
    1 道藏(全36册)第3册.第570页
    1 四厍全书.子部·小说家类·钱氏私志.第72页
    1 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第321页;另外,有关碧霞元君问题还可参见1929年罗香林在国立中山大学《民俗》杂志上发表的《碧霞元君》一文。
    2 该内容载于《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转引自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第325页
    1 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异闻之属.夷坚支志(丙)卷二十九.第616页
    2 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904页
    3 转引自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第196页.原文载于《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部分,称明崇祯帝封天妃为碧霞元君.之后又解释说:按《使琉球杂录·天妃》“明庄烈帝封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已,又加静贤普化慈应碧霞元君.
    4 藏外道书(全36册)第31册.第783页
    5 详情可参见《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28,或宗力、刘群.中国道教诸神.第395页
    6 此语出自罗香林《碧霞元君》一文.
    1 据《陔余丛考》卷35载,土人呼神为妈祖。倘遇风浪危急,呼妈祖,则神披发而来,其效立应。若呼天妃,则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时刻,妈祖云者,盖闽人在母家之称也。
    2 民俗学者对碧霞元君有过较深入的研究,详情可参见叶涛《论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邢莉《碧霞元君道教女神》http://www.chinataoism.org/showtopic.php?id=1263#pagetop(中国道教协会主办)
    3 有关地狱十王的研究可参考罗世平先生《四川唐宋佛教造像的图像学研究》中“地藏与十王图”.2003年10月.高雄:佛光出版社;林廷叡.唐代的幽冥世界观:地狱十王信仰结构与流变的探讨.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2005年硕士论文;(德)雷德侯.万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2月;以及日本学者松本荣一《敦煌画研究》;秃氏祜祥、小川贯一“十壬生七经”;江玉祥.西南丝绸之路研究·中国地狱十殿信仰的起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等
    1 罗世平.四川唐宋佛教造像的图像学研究.第118页
    2 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980页
    3 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731页
    4 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22页.
    5 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琐记之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62页
    6 三国志.魏书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93页
    7 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异闻之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9页.
    8 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考之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4页
    1 佛教网.佛典资源.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http://www.fojiao.cc/bbs/dispbbs.asp?boardID=22&ID=24410&pago=5
    2 道藏(全36册)第18册.第239-240页
    3 道藏(全36册)第3册.第278页
    4 道藏(全36册)第20册.第579页
    5 朱越利.读《茅山志》札记五则.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4)
    6 梅桐生、黄寿祺.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第158页
    7 道藏(全36册)第34册.第448页
    8 参见王青.西域冥府游历故事对中土的影响.新疆大学学报.2004(I)
    1 罗世平.四川唐宋佛教造像的图像学研究.第103页
    1 道藏(全36册)第3册.第597页
    2 藏外道书(全36册).第13册.第619页
    1 Joseph Needham. Science &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Ⅳ: 3. p6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转引自李允鉌.华夏意匠.香港: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年.第42-43页。
    1.(法)安娜·塞德尔.西方道教研究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国家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岳庙》;《衡州府志》
    3.柴泽俊.山西寺观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4.陈茂同.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5.(清)陈梦雷.蒋廷锡校.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出版,1985
    6.陈垣.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7.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科学出版社,1958年10月
    8.程建军.中国风水罗盘.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4月
    9.道藏研究所编.道藏.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10.二十五史.中华书局版
    11.冯建逵,杨令仪编著.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12.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
    13.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14.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16.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17.洪丕谟.中国风水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6月
    18.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人民出版社,1991年
    19.胡文和.中国道教时刻艺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20.湖南省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编.道教与南岳.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4月
    21.(清)黄叔璥.中州金石考.八卷本(国图藏)
    22.纪昀等.四库全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3.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24.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25.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
    26.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寺观雕塑全集第13卷辽金元寺观造像,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
    27.(德)雷德侯.万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2月
    28.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
    29.李零.入山与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6月
    30.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31.(清)李榕.华岳志.八卷本(国图藏)
    32.李小光.生死超越与人间关怀——神仙信仰在道教与民间的互动.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9月
    33.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年
    34.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2版
    35.刘家平主编.古籍珍本游记丛刊.线装书局,2003
    36.柳诒徵编著.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6月
    37.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11月
    38.陆思贤.神化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
    39.罗世平.四川唐宋佛教造像的图像学研究.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2003年10月
    40.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41.品丰,苏庆编著.历代寺观壁画艺术(五册).重庆出版社,2001年9月
    42.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知识出版社,1994年1月
    43.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44.曲阳县志.光绪三十年据康熙壬子刊本编印
    45.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6.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7.(清)桑调元.驶甫五岳集.(国图藏).
    48.山西旅游景区志丛书编委会编.永乐宫志.太原:山西出版社,2006年5月.
    49.山西通志.1998年7月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据光绪十八年官刊本影印
    50.宋会群.中国术数文化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51.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月
    52.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53.(法)索安.吕鹏志、陈平等译.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中华书局,2002年
    54.泰安市泰山区档案馆编.周郢文史论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6月
    55.(日)窪德忠.道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56.王纯五译注.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57.王海涛主编.云南历代壁画艺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2月
    58.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59.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
    60.(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
    62.王素芳,石永士编著.毗卢寺壁画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63.巫鸿.礼仪中的美术.郑岩、王睿编.郑岩等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7月
    64.吴光正,郑红翠,胡元翎主编.想象力的世界——二十世纪“道教与古代文学”论丛.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65.吴裕成.生肖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66.(日)小林正美.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67.(宋)徐铉.稽神录:(宋)张师正撰.括地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1
    68.许地山.道教史.上海书店,1991年
    69.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70.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五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2年3月
    71.(明)张岱.岱志(影印本)(国图藏)
    72.张其成.易图探秘.北京:中国书店,1999年1月
    73.张玉胜.岱庙碑刻.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74.郑土有,刘巧林.护城兴市——城隍信仰的人类学考察.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2月
    75.郑州市图书馆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嵩岳文献丛刊(全4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76.中国名山志.(国图藏中国文献珍本丛书)
    77.周郢.泰山志校证.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5月
    78.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
    79. Jing, Anning." The Yongle Palace: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aoist Pantheon during the Yuan Dynasty(1260-1368)." Ph.D. diss.,Princeton University,1993.
    80. 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 By Stephen Little, with Shawn Eichman. Chicago/Berkeley: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柴泽俊.广胜寺水神庙壁画初探.文物.1981(5)
    柴泽俊.山西古代寺观壁画之艺术价值.文物季刊.1999(1)
    柴泽俊.永乐宫的变迁.旅游.1981(6)
    常建华.明清时期的道教信仰.文史知识.1994
    陈宝良.嘉靖皇帝与道教.北方论丛.1992(3)
    陈道云.大云寺壁画《三教九流》释读.陕西史志.2002(5)
    陈松长.马王堆汉墓帛画“神祗图”辩证.江汉考古.1993(1)
    陈松长.马王堆汉墓帛画“太一将行”图浅论.美术史论.1992(3)
    陈同年.西岳华山与道教.上海道教.1995(4)
    陈彦堂,辛革.从新出土的《明太祖诏正岳镇海渎神号碑》谈起.中原文物.1998(1)
    陈耀林.毗卢寺壁画艺术.中国美术.1980(2)
    程越.元朝政府管理全真道宫观的机构和职权.世界宗教研究.1997(3)
    崔华,牛耕.从汉画中水旱神画像看我国汉代的祈雨风俗.中原文物.1996(3)
    单纯.自然崇拜在中国人信仰体系中的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03(3)
    丁常云.道教与四灵崇拜.中国道家.1994(4)
    丁常云.三官崇拜及其科仪.上海道教.1996(1)
    丁雪.满壁琳琅,千载瑰宝——毗卢寺壁画漫议.河北学刊.1982(2)
    段双印,段志凌.三教合一与诸神共和的艺术表现,洛川民俗博物馆藏“水陆画”赏析.收藏界.2002(4)
    段玉明.论中国古代的寺庙壁画.四川文物.1991(1)
    范恩君.论碧霞元君的信仰.中国道教.1995(2)
    范恩君.泰山神信仰探微.中国道教.2004(1)
    方克立.《道家、方士与王朝政治》序.管子学刊.1992(1)
    冯广宏.道教风水地理与真形图.文史杂志.2003(5)
    葛致巍.北岳恒山及胜迹考略.河北大学学报(哲社).1987(3)
    耿玉儒.北方太一道的发祥与兴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20)(1)
    耿直.气势雄伟的中岳庙.中国道家.1993(4)
    苟波.试论道教仙境的特征及意义.宗教学研究.2002(4)
    顾吉辰.宋代祈报与道教.上海道教.1993(4)
    郭树森.全真道传入江西及其蕃衍.江西社会科学.1996(9)
    郭武.从《徐霞客游记》看明代云南的道教.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4)
    郭武.关于道教全真派传入云南的几个问题.思想战线.1994(6)
    郝炳让.中国封建统治者对道教的抑崇及其原因.许昌师专学报(社科)1988(1)
    何平.殷周“地一母”崇拜与原始本体观.南开学报:哲社版.2003(6)
    贺圣迪.道教风雨术.世界宗教研究.1991(2)
    贺圣迪.试论道教的天文学成就(下).上海道教.1994(3)
    胡锐.论南北朝时期道教宫观之发展与特点.宗教学研究.2003(2)
    胡素馨.模式的形成——粉本在寺观壁画构图中的应用.敦煌研究.2001(4)
    胡正义.道教文化与芮城永乐宫.文史月刊.2003(5)
    胡知凡.道教宫观壁画简史.上海道教.1995(4)
    胡知凡.道教神系与道教像.上海道教.1994(4)
    江晓原.星神画像:域外天学来华踪迹.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4)
    姜生.道符结构、语义及功能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7(6)
    姜生.论道教崇山的原因与实质.复旦学报:社科版.1996(6)
    姜生.论道教的洞穴信仰.文史哲.2003(5)
    蒋振华.道符的文学意蕴与思想.中国道教.2004(4)
    酒井忠夫,(日),日本的道教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3(9)
    孔有生.山西右玉宝宁寺水陆画探究.文物天地.1994(5)
    李刚.唐太宗与道教.晋阳学刊.1994(5)
    李养正.论道家与儒家的关系.世界宗教研究.1992(4)
    李有成.繁峙公主寺壁画.文物季刊.1994(4)
    李远国,王家祜.天篷元帅考辨.四川文物.1997(3)
    李之勤.《华山之神封金田王懿号册》当系北宋以后之人所伪托:兼驳西岳庙原
    件与黄神谷口后移于官道北说.文博.1997(4)
    李志鸿.雷神与雷法崇拜.中国道教.2004(3)
    李中.河北辛集市发现山西会馆碑.文物季刊.1995(2)
    梁济海.武宗元生平及《朝元仙仗图》.美术史论.1993(4)
    梁尉英.十二时兽更次教化——试说莫高窟第285窟等壁画山林动物.敦煌研究.1999(2)
    刘锋.阴阳五行说对道教的影响.文史哲.1997(6)
    刘慧.泰山封禅与道教.泰安师专学报.1996(9)3
    刘浦江.宋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平民化.中国史研究.2003(2)
    刘永生.汾阳北榆苑五岳庙调查简报.文物.1991(12)
    刘仲宇.道教神谱与民间信仰对象的双向交流.上海道教.1996(2)
    吕继祥.东岳大帝信仰的演变及文化内涵.中国民间文化.1994(4)
    罗世平.关于汉画中的太一图像.美术.1998(4)
    罗松晨,刘花玲.弥足珍贵的道教胜迹:石堂山碑林.中国道教.1997(2)
    梅莉.宋元时期杭嘉湖平原的真武信仰.江汉论坛.2005(8)
    牛耕.试析汉画中的《雷神出行图》.南都学刊.1990(10)
    潘絮兹.漫话中国古代壁画(下).文史知识.1985(12)
    庞丽娟.武当山道教九月初九真武斋醮法式实录——宗教人类学考察报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彭易衡.记载洞天福地的三大道经.川东学刊:社科版.1997(3)
    濮阳康京.高淳县收集到一批清代道教神像画.中国道教.1993(1)
    秦学智.浅析《灵宝度人经》所描绘的世界图景.中国道教.2004(2)
    卿希泰.明代统治者对道教的管理.上海道教.1993(2)
    卿希泰.试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哲学研究.1988(1)
    卿希泰,姜生.文昌帝君的信仰及其神仙思想的道德决定论.江西社会科学.1996(6)
    阮璞.泰安天贶殿壁画相传为《东岳大帝出巡图》质疑.新美术.2000(2)
    邵祖新.葛洪与神仙理论体系的确立.上海道教.1996(3)
    石衍丰.试释《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的神仙谱系(下)上海道教.1993(4)
    石衍丰.试析<洞玄灵葆真灵位业图>的神仙谱系.上海道教.1993(4)
    史宏蕾,伊宝.试论明代稽益庙壁画的艺术成就.沧桑.2004(6)
    思嘉.论唐五代宋元的画僧及其对绘画史之贡献.新美术.1995(2)
    孙启祥.毗卢寺创建年代、壁画绘制年代略考.文物春秋.1994(2)
    汤其领.涤耻封禅与北宋道教的兴盛.河南大学学报.1995(3)
    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理论表现略论.世界宗教研究.1995(3)
    唐大潮,石衍丰.明王朝与武当道教.宗教学研究.1996(3)
    田桂民.早期中国神仙信仰的形成与演化.南开学报:哲社版.2003(6)
    王晖.“龙”可招云致雨的性能成因考:兼说古谚“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人文杂志.1992(3)
    王家祜.五岳真形图的传授与昆仑金母.上海道教.1994(1)
    王霖.唐代寺观壁画札记.新美术.1999(3)
    王清建.论汉画中的玄武形象.中原文物.1995(3)
    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文物.1963(8)
    王宜娥.道教美术概说.中国宗教.1997(2)
    王育成.考古所见道教简牍考述.考古学报.2003(4)
    王育成.略论考古发现的早期道符.考古.1998(1)
    王育成.中国古代道教奇异符铭考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2)
    王志忠.元明全真道盛衰论.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王子林.紫禁城里的真武道观钦安殿.紫禁城(第129期)
    温金玉.龙山石窟与陕西道教.世界宗教文化.2003(4)
    吴承忠,杨永忠.论中国山岳崇拜观念的物化.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16(4)
    吴强.明太祖与道教.上海道教.1993(3)
    向柏松.中国水崇拜文化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13(6)
    熊建伟.道家、道教在五岳定位中的作用.中国道教.1993(2)
    熊建伟.略论赵宋王朝的崇道.上海道教.1994(3)
    徐蔚一.道教碑与北京东岳庙.上海道教.1994(4)
    徐蔚一.漫话五岳与五岳神:兼说“五岳真形”镜.上海道教.1991(2)
    薛学仁.元代宗教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4.23(1)
    杨琮.谈元代三星图及福禄寿民间神像画出现的时代.美术史论.1993(2)
    杨立志.《道家金石略》补正六则.世界宗教研究.1996(2)
    杨立志.真武:玄帝历代封号考.中国道教.1995(2)
    杨晓国.金元时期全真教在山西活动探索.晋阳学刊.2004(4)
    于锦绣.从中国考古发现看原始宗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4(1)
    袁志鸿;曾传辉.关于道教名山(青城山、华山)考查情况的介绍。中国道家.1997(2)
    曾召南.宋元明皇室崇信真武缘由刍议.宗教学研究.1996(2)
    詹姆斯著,(美),贺西林译.汉代西王母的图像志研究.美术研究.1997(2)(3)
    张道一.《汉代天象图研究集》序.艺苑:美术版.1995(1)
    张凤林.斋醮科仪与神仙信仰.中国道教.1994(4)
    张利华.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设计特征.装饰艺术研究.1999(3)
    张琪亚.论民间祭祀神佛形象的世俗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5(5)
    张应超.李道谦与全真道.中国道教.1996(3)
    张泽洪.宋代道教斋醮.宗教学研究.1996(1)
    张泽洪.唐宋元明时期斋醮述略.中华文化论坛.1994(2)
    张振国.道教神像所持的武器.世界宗教文化.2004(2)
    张志哲.道教与中国社会生活(上).上海道教.1993(2)
    张志哲.道教与中国社会生活(下).上海道教.1993(3)
    赵泽光.北宋道教发展概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1)
    郑杰祥.商代四方神名和风格新证.中原文物.1994(3)
    郑景胜,郑艳萍.北镇庙壁画人物是谁?文物天地.1994(6)
    周高德.道教的礼仪.中国宗教.1996(4)
    周世荣.马王堆汉墓的“神祗图”帛画.考古.1990(10)
    周晓薇.宋元明时期真武庙的地域分布中心及其历史因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9)
    朱禹惠.道教与道家思想对中国美术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2(1)
    朱越利.有关早期全真教的几个问题.中国文化研究.1994冬
    朱越利.原始道教崇奉形象与出家现象小考.中国史研究.199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