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居住小区”模式是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形式,它起源于计划经济年代,具有内向性和自完整性的特征。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和城市性质等方面都发生深刻变革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正日益呈现出多方面的弊端,如:占地规模过大,城市交通受阻;外围界面封闭,街道活力丧失;追求自我完善,公共设施低效;建设模式单一,城市风貌趋同等。这些弊端的实质,在于小区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割裂,是对城市性的背离。这些问题显示了居住小区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尤其不适用于城市内部住区。
     论文系统总结了人居环境三个学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设计学)及社会学、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在城市住区规划方面的理论进展,深入探析了居住小区模式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大街区——宽马路”城市格局的对应性,从城市道路结构及功能、小区规模、公建性质、配套设施建设方式、住宅类型、城市基层管理等方面归纳和提炼出多层次的策略,对居住小区模式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破解。结合对北京城市建设及相关住区规划实例的调查,提出应对现有的住区规划设计从思想到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变革。新的住区规划设计应以城市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为先导的设计原则,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在城市规划层面,提出住区占地规模应适应合理的道路结构和路网密度,根据对有关城市道路交通规范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城市建设经验,认为城市内部住区地块边长应在60~250米之间;在住区规划层面,认为应放弃将住宅与各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捆绑”式布局的方式,而应区分公建的性质,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在住区管理上,可从整体封闭改变为在基层封闭,将封闭区限制在一幢或几幢楼宇组成的群体之间;对于新的模式中出现的东西向住宅问题,从住宅性质和居住主体的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居住类型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在城市设计层面,论述了住区界面形态和功能与相邻道路性质的关联性,提出应采用住区界面——道路断面一体化的设计方式。建立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从“居住小区”转变为“居住街区”的城市内部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新的模式不仅具有规模合理、功能复合和界面开放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空间结构、用地模式和交通体系的综合考虑。这种模式协调了住区与城市、居住与生活的关系。在控制规模的前提下,它既可“纯居”,也可混合布局。居住街区模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城市建成区及新城建设,对于城市边缘和郊区住区,也具有参考价值。这种新的规划模式有益于住区自身及城市的发展,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的城市风貌。
The mode of“housing estate”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and the main form of the planning of urban commun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origins from the era of planned economy. The trait of the mode is introverted and self-integrity. With the innovation of economy system and the change of the property of city, the pattern shows itself in much deficiency. Its capacious scale interrupts the road of city, the walled boundary make the atmosphere of adjacent street deserted, and because of the users are limited, the utilization of common facilities is in low-efficiency; and the scene of different city is simila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igidity of the mode. The reason of such deficiency in that the residential area is isolated from the peripheral section, and this type of community has no urbanity. These problems revealed that the pattern of housing estate couldn’t fi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mmunity, and it could not be used in inner city particularly.
     Basing on the progress of some interrelative subjects, including architecture, city plann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ciology and the field of real estate,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several communities in Beijing, the article made the viewpoint that we should change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the planning mode of community currently. The new concept eyes the community and the city as a whole, follows the frame of urba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planning. The structure between community and the city is netlike.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city planning, the scale of urban community should fit for the structure and density of road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pertinent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and urban road, and the practice of many pleasant city home and abroad, the length between 60 meters and 250 meters is an appropriate size of the block.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mmunity planning, we needn’t bind the housing with other public facilities in one plot. From the angle of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the walled community should be abandoned. The area of blockage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 one or several buildings. Many people don’t accept the situation when the housing faces east and west. In fact, the choice of different buyer is diverse, and someone prefers renting to purchasing. From the angle of urban planning,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undary of the block and the property of the road, and pointed out we should design the two parts in one phrase. Basing on these contentions, the article holds the view that we should abandon the pattern of housing estate, and set up the mode of housing block in the planning of urban community. The new pattern will suit for the progress of urban community, and contai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ity, the mode of landuse, and the system of transportation. The housing block is small in scale and open in its boundary.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habitation and daily life with many parts organised in one district, such as housing, commerce, culture and servings. This kind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will do good to city instead of disturbing it. We can arrange the habitation singlely or mixed with other function in one block. The mode will fit for many kinds of community when they situat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city, including inner city, the edge of city and suburbs. The new pattern will profitable for the planning of community and the city, and help for the diversiform of apperance of city.
引文
[1] 见: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180—93(2002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3-11,3 页
    [2] 同上
    [3] 转引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万科住区规划研究组、万科建筑研究中心,万科的主张,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03 页
    [4] 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城市规划.2002,26(2):11 页
    [1]见:吕俊华,彼得·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 1840-200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37 页
    [3] 同注释 1,140 页
    [4] 千人指标:规划设计单位和管理部门在布置、审批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和面积时,根据国家和地方规范所列出的每一千居民所应配备的建筑和用地面积,作为实施的依据,简称“千人指标”。
    [5] 同注释 1,205 页
    [6]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180—93(2002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3-11:1 页
    [7] 同注释 6,8 页
    [8] 见邹颖、卞洪滨,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世界建筑,2000(5):23 页
    [9] 数据来源:北京德高房地产有限公司编,1996 中国房地产市场,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102~109 页
    [10] 见: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编,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法规文件汇编,1998:358~374 页
    [11] 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时代建筑,2004(5):46 页
    [12] 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利用模式的转变,城市规划,2002,26(10):25 页
    [13] 同注释 11,46 页
    [14] 同注释 11,46 页
    [15] 同注释 6,35~37 页
    [16] 这方面的报道屡见不鲜,如“广州楼盘会所 9 成亏本,未经业主同意改变用途引争议” ,见:南方日报,2004—10—21;另如:“北京小区会所 60%亏损” ,见:新地产,2003 年 3-4 月号,总第 12 期:69 页
    [17] 如“小区游泳池能不能对外开放——成都某小区物业与业主起纠纷” ,见:中国体育报,2004—07—28
    [18] 如北京市规定:“旧城区内各项建筑改建,必须与危旧房屋改造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批规定改建区,实行成街成片的改建。同一期成片改建工程的用地面积,一般不得小于 4 公顷;在毗邻已有数栋楼房的地区进行房屋改建,必须形成 4 公顷以上的完整楼房区,方可建设。”见: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编,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法规文件汇编,1998:180~181 页
    [19] 见:应联行,论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规划新体系——以杭州市为例,城市规划,2004,28(12):67 页;同样内容还可见于:高鹏,社区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关于住宅区规划建设的几个问题,城市规划,2001,25(2):41 页
    [20] 参见:刘华钢,广州城郊大型住区的形成及其影响,城市规划汇刊,2003(5):77~80 页
    [21] 王静霞,团结奋进,勇于创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规划,2003,27(2):18~20 页
    [22] 费麟,一个建筑师关于城市交通问题的思考,城市规划,2003,27(10):24 页
    [23] 窦以德,回归城市——对住区空间形态的一点思考,建筑学报,2004(4):9~10 页
    [24] 赵燕菁,高速发展与空间演进—深圳城市结构的选择及其评价,城市规划,2004,28(6):41 页
    [25] 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城市规划,2002,26(10):24~30 页
    [26] 蔡军,论支路的重要作用——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深入理解,城市规划,2005,29(3):84~88 页
    [27] 李江云,对北京中心区控规指标调整程序的一些思考,城市规划,2003,27(12),35页
    [28] 徐观敏、邵文鸿,关于小区规模的探讨,城市规划,2004,28(8):87~88 页
    [29] 白德懋,关于小区规模和结构的探讨,建筑学报,1999(6):30~32 页
    [30] 高鹏,社区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关于住宅区规划建设的几个问题,城市规划,2001,25(2):40~45 页
    [31] 邓卫,突破居住区规划的小区单一模式,城市规划,2001,25(2):30~32 页
    [32] 孙晖、梁江,是计划决定,还是市场决定——谈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原则,城市规划,2002,26(7):14~18 页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GBJ137—9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03-01:4页
    [34] 杨震、赵民,论市场经济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式,城市规划,2002,26(5):14~19 页
    [35] 史健洁、耿金文、卢玲,镇江主城中小学布局的规划管制研究,城市规划,2005,29(2):74~78 页
    [36] 姜洁,走近深圳建筑工务署,人民日报,2005—09—06,第九版;另见:赵俊宏、牟莉,深圳:工务署管工程,3 年省下 20 亿,人民日报,2005—11—10,第十版
    [37] 这方面的改革在全国各地都已逐渐展开,如:刘杰、何聪,芜湖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人民日报,2005—11—14,第十版
    [38] 李兴钢,小区规划的结构设计方法探讨,建筑师,2000,总第 93 期,16~35 页
    [39] 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及其对策,时代建筑,2004(5):46~49 页
    [40] 陈海燕、贾倍思、S·加内桑,“紧凑住区”——中国未来城郊住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建筑师,2004(2):4~11 页
    [41] 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城市设计常由建筑师承担,因此,本文将有关城市设计的论述置于“建筑学领域”中。这一做法也为业界认可,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即持这种观点,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7 页
    [42] 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深圳市中心区 22、23—1 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3] 李振宇,上海中心城区住宅日照间距等规定刍议,城市规划学刊,2005(1):79~82页
    [44] Hideo Sasaki 著、李伟译,关于景观设计学教育的思考——对当前教育方法和目的的一些评论,见俞孔坚、李迪华主编,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3~136 页
    [45] 参见: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
    [46] 参见:谭维宁,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和探索——以试点城市深圳为例,城市规划,2005,29(1):52~56 页
    [47] 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城市规划,2002,26(2):12 页
    [48] 缪朴,“人造自然”还是“绿色大厅”?——城市公园设计模式质疑,建筑师,总第91 期:40~49 页
    [49] 韩西丽,我国城市社区非机动车绿色通道的建立,城市规划,2003,27(4),71~74页
    [50] 胡运骅,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绿化发展方向初探,中国园林,2002(5):12~16 页
    [51] 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年
    [52] 娜斯,痛恨宽马路,三联生活周刊,2002 年,第 32 期
    [53] 王军,城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4] 陈雪根,“街区住宅”恢复城市活力,建筑创作,2004 年,第 4 期
    [55] 参见:潘海啸、刘贤腾、刘冰等,街区设计特征与绿色交通的选择——以上海市康健、卢湾、中原、八佰伴四个街区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3(6):42~48 页
    [56] 参见:黄怡,城市居住隔离及其研究进程,城市规划汇刊,2004(5):65~72 页;及:李志刚、吴缚龙、卢汉龙,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对上海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城市规划,2004,28(6):60~67 页
    [57] 林少洲,面向市场的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北京规划建设,2001 年,第 1 期
    [59] 曹盛洁,社区商业危情四伏,见:经济观察报,2004—06—29
    [60] 转引自:马强、徐循初,“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城市规划汇刊,2004(3):21 页
    [61] 见:(英)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编著,周玉鹏等译,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5 页
    [1] 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城市规划.2002,26(2),10 页
    [2] 郭晋晖,21 世纪论坛聚焦:扩大内需将成为政府首要任务,第一财经日报.2005-09-06
    [3] 刘君,经济高速增长,大学生为何难找工作,南方周末,2005-01-06
    [4] 同上
    [5] 高中岗,从京、沪城市交通政策的差异看北京的交通堵塞,城市规划汇刊,2004(4):35 页
    [6] 转引自:阳静纯,交通模式:一个城市的成长命脉,经济观察报,2004—12—09
    [7] 陈海燕、贾倍思、S·加内桑,“紧凑住区”:中国未来城郊住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建筑师.2004(2):11 页
    [8] 舒平、胡建新,当前城市住宅用地分析,建筑学报,1998(11):22 页
    [1] 见:赵燕菁,奥运会经济与北京空间结构调整,城市规划,2002,26(8):29~37 页;及: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所作的《“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实施研究课题报告》
    [2] 阎晓明、王建新,让城市踏上时代节拍,人明日报,2005—08—21,第一版
    [3] 江平尚史、沙永杰,日本多摩新城第 15 住区的实验,时代建筑.2001,第 2 期,第 63页
    [1] 转引自: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139 页
    [2]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20—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09-01,68 页
    [3] 转引自: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利用模式的转变,城市规划,2002,26(10):29 页
    [4] 同注释 2,20 页
    [5] 参见:世界建筑,2001 年,第 12 期,56 页
    [6] 见:李振宇.上海中心城区住宅日照间距等规定刍议.城市规划学刊,2005 年,第 1期,80 页
    [7] 见:陈一新,深圳市中心区规划实施中的建筑设计控制,城市规划,2003,27(12):72 页
    [8] 见:建设部[建城(2004)38 号]文件,《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以及:国务院[(2005)46 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
    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年
    2 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吕俊华,彼得·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 1840-200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万科住区规划研究组、万科建筑研究中心,万科的主张,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 王军,城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 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深圳市中心区 22、23—1 街坊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美)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9 俞孔坚、李迪华主编,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 Herausgegeben、von Eduard K?gel 主编,唐山祥德里——中国新城市,柏林:友唯思(jovis)出版社,2003
    11 叶晓健,建筑创作的原点与过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2(英)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编著,紧缩城市—— 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张萍、郭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4(美)莫什·萨夫迪,后汽车时代的城市(吴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15(美)C·亚历山大、H·奈斯、A·安东尼,城市设计新理论(陈治业、童丽萍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6(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7 宗跃光,城市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8(英)J·麦克卢斯基,道路型式与城市景观(张仲一、卢绍曾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9 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0(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1(丹麦)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2 徐洁、费淳璐、支文军,解读安亭新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3 沈华,上海里弄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4 朱嘉广,潜心细绘京城蓝图: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优秀规划设计作品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5 张在元,东京建筑与城市设计(第一卷),香港建筑与城市出版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26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180—93(2002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3-11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GBJ137—9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03-01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20—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09-01
    29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0 李麟学,整合策略——城市住区重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4
    31 王彦辉,走向新社区——中国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2
    1 梁鹤年,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城市规划,2002,26(1):70~74
    2 梁鹤年,精明增长,城市规划,2005,29(10):65~69
    3 梁鹤年,哀公问政——孔孟思想对规划理论的启发,城市规划,2002,26(11):58~62
    4 梁鹤年,内与外、大与小、凹与凸——一些城市与规划随想,城市规划,2000,24(9):43~46,55
    5 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城市规划,2002,26(2):9~14,89
    6 吴良镛,开拓面向新世纪的人居环境学,建筑学报,1995(3):9~16
    7 吴良镛,21 世纪建筑学的展望——“北京宪章”基础材料,建筑学报,1998(12):4~12
    8 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建筑学报,1997(2):16—22,1997(3):30~33
    9 吴良镛,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世界建筑,2000(1):82~85
    10 吴良镛、刘健,城市边缘与区域规划——以北京地区为例,建筑学报,2005(6):5~8
    11 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城市规划,2002,26(10):24~30
    12 赵燕菁,探索新的范型:概念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2001,25(3):38~52
    13 赵燕菁,高速发展与空间演进——深圳城市结构的选择及其评价,城市规划,2004,28(6):32~42
    14 赵燕菁,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形势与判断,城市规划,2002,26(3):8~17
    15 赵燕菁,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规划若干问题,城市规划,2001,25(1):23~29
    16 赵燕菁,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城市规划汇刊,2003(1):16~20
    17 赵燕菁,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城市规划,2004,28(9):11~21
    18 赵燕菁,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经营,城市规划,2002,26(11):7~15
    19 张庭伟,制造业、服务业和上海的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学刊,2005(3):2~8
    20 张庭伟,城市化作为生产手段及引起城市规划功能转变,城市规划,2002,26(4):69~74
    21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导读,中国园林,2004(5):7~14
    22 俞孔坚,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建筑学”之于“风景园林”,中国园林,2004(7):37~40
    23 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其对策,时代建筑,2004(5):46~49
    24 缪朴,“人造自然”还是“绿色大厅”?——城市公园设计模式质疑,建筑师,总第 91 期:40~49
    25 蔡军,论支路的重要作用——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深入理解,城市规划,2005,29(3):84~88
    26 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城市规划,2003,27(9):40~45
    27 陈海燕、贾倍思、S·加内桑,“紧凑住区”——中国未来城郊住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建筑师,107 期:4~11
    28 孙晖、梁江,是计划决定,还是市场决定——谈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原则,城市规划,2002,26(7):14~18
    29 邹兵、吴晓莉,也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的原则——兼与孙晖、梁江两位老师商榷,城市规划,2002,26(11):80~85
    30 窦以德,回归城市——对住区空间形态的一点思考,建筑学报,2004(4):8~10
    31 邹颖、卞洪滨,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世界建筑,2000(5):21~23
    32 李兴钢,小区规划的结构设计方法探讨,建筑师,2000,总第 93 期,16~35
    33 娜斯,痛恨宽马路,三联生活周刊,2002 年,第 32 期
    34 方可、章岩,魅力缘何经久不衰?,读书,2000(3):126~133
    35 陈雪根,“街区住宅”恢复城市活力,建筑创作,2004 年,第 4 期
    36 陈燕萍、卜蓉,对居住区交通规划指导模式的反思.建筑学报,2002(8):10~11
    37 陈燕萍、卜蓉,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住区,2002(2):54~59
    38 单皓、岳子清,柏林新街区住宅的多样化模式,住区,2004(2):96~103
    39 林纪,巨型“居住社区”发展的优势、困惑与突围——以北京三大“居住社区”为线索,住区,2004(1):82~88
    40 林少洲.面向市场的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北京规划建设,2001(1):52~54
    41 林少洲,住区规划与市场意识,北京规划建设,1999(6),40~42
    42 邓卫,突破居住区规划的小区单一模式,城市规划,2001,25(2):30~32
    43 陈一新,深圳市中心区规划实施中的建筑设计控制——读“法国城市规划中的设计控制”有感,城市规划,2003,27(12):71~73
    44 王昊,经营城市,再造水乡——探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方法,城市规划,2002,26(11):89~91
    45 李振宇,上海中心城区住宅日照间距等规定刍议,城市规划学刊,2005(1):79~82
    46 杨贵庆,21 世纪:中国的城市世纪——对 Peter Hall 爵士关于中国城市化和中欧城市发展比较的采访及其思考 ,城市规划汇刊,2004(6):3~6
    47 霍宁,城市设计在住区再开发中的应用——以格拉斯哥市王冠大街再开发为例,城市规划,2001,25(3):78~80
    48 仇保兴,面对全球化的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2003,27(12):5~12
    49 韩西丽,我国城市社区非机动车绿色通道的建立,城市规划,2003(4):71~74
    50 马清运,不以城市为唯一结局的都市主义,设计新潮,115 期,
    51 刘华钢,广州城郊大型住区的形成及其影响,城市规划汇刊,2003(5):77~80
    52 李振宇,上海中心城区住宅日照间距等规定刍议,城市规划学刊,2005(1):79~82
    53 谭维宁,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和探索——以试点城市深圳为例,城市规划,2005,29(1):52~56
    54 李强、王珊,纽约的分区制及其启示,城市规划学刊,2005(5):91~93
    55 杨军,当代中国城市集合居住模式的重构,建筑学报,2002(12):29~31
    56 杨震、赵民,论市场经济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式,城市规划,2002,26(5):14~19
    57 赵民、林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指标体系研究,城市规划,2002,26(12):72~75 页
    58 史健洁、耿金文、卢玲,镇江主城中小学布局的规划管制研究,城市规划,2005,29(2):74~78
    59 王静霞,团结奋进,勇于创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规划,2003,27(2):17~21
    60 费麟,一个建筑师关于城市交通问题的思考,城市规划,2003,27(10):23~25
    61 朱介鸣,市场经济下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逻辑,城市规划学刊,2005(1):10~15
    62 刘宛,城市设计概念发展评述,城市规划,2000,24(12):16~22
    63 李江云,对北京中心区控规指标调整程序的一些思考,城市规划,2003,27(12):35~40,47
    64 徐观敏、邵文鸿,关于小区规模的探讨,城市规划,2004,28(8):87~88
    65 白德懋,关于小区规模和结构的探讨,建筑学报,1999(6):30~32
    66 高鹏,社区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关于住宅区规划建设的几个问题,城市规划,2001,25(2):40~45
    67 马强、徐循初,“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城市规划汇刊,2004(3):16~22
    68 孙筱祥,风景园林,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中国园林,2002(4):7~12
    69 开彦,探索住区未来——对小康住宅规划设计导则的认识,建筑学报,1998(11):4~9
    70 韩笋生、秦波,借鉴“紧凑城市”理念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外城市规划。2004,19(6):23~27
    71 王慧,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国外城市规划,2002(3):35~38
    72 王凯,新一轮北京总规修编的背景、内容与技术特点,城市规划,2005,29(4):65~71
    73 应联行,论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规划新体系——以杭州市为例,城市规划,2004,28(12):63~68
    74 韩西丽,我国城市社区非机动车绿色通道的建立,城市规划,2003,27(4):71~74
    75 杨辰,将选址问题引入居住区详细规划教学的尝试,规划师,2004,20(1):92~94
    76 胡运骅,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绿化发展方向初探,中国园林,2002(5):12~16
    77 朱小地,北京边缘住区发展的问题研究,建筑学报,2005(6):9~12
    78 王辉、刘晓都、孟岩等,都市实践,时代建筑,2002(5):58~64
    79 李兴钢,北京兴涛居住小区,建筑学报,1996(10):29~31
    80 桐芳巷小区设计组,探索古城风貌,重塑桐芳巷风采——苏州桐芳巷试点小区规划设计简介,建筑学报,1997(7):20~24
    81 潘海啸、刘贤腾、刘冰等,街区设计特征与绿色交通的选择——以上海市康健、卢湾、中原、八佰伴四个街区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3(6):42~48
    82 黄怡,城市居住隔离及其研究进程,城市规划汇刊,2004(5):65~72
    83 李志刚、吴缚龙、卢汉龙,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对上海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城市规划,2004,28(6):60~67
    84 高中岗,从京、沪城市交通政策的差异看北京的交通堵塞,城市规划汇刊,2004(4):35~39
    85 舒平、胡建新,当前城市住宅用地分析,建筑学报,1998(11):22~25
    86 江平尚史、沙永杰,日本多摩新城第 15 住区的实验,时代建筑,2001,第 2 期,60~63
    87 宋昆、邹颖,整体的秩序——结构主义的城市与建筑,世界建筑,2000(7):66~69
    88 常志刚,建筑设计的理性之路,华中建筑,1999(4):15~17
    89 肯尼斯·弗莱普顿,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建筑学报,1999(8):11~15
    90 张永和,清溪坡地住宅群,世界建筑,1996(2):57~59
    91 李京涛,建筑是有意味的建造?,建筑师,106 期,4~13
    92 王群,密度的实验,时代建筑,2000(2):36~41
    93 王澍,时间停滞的城市,建筑师(96):39~60
    1 ABBS建筑论坛:www.abbs.com
    2 土人景观网:www.turenscape.com
    3 SOHO 小报网:www.sohochina.com
    4 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信息网: www.china-up.com
    5 自由建筑报道:www.far2000.com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www.cin.gov.cn
    7 超星数字图书馆:www.ssreader.com
    8 规划在线:www.upo.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