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南方都市报》为研究个案,考察其创办十年来的发展路径以及新闻生产的复杂过程,从编辑部场域的视角出发研究其新闻生产和社会控制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这项研究,笔者力图揭示潜藏在宏大叙事和简单概括的理论背后真实、复杂的新闻生产实践和力量规制特征,由此,给我们解读新闻生产与社会控制、新闻改革与社会转型、媒介系统与社会情境之间的勾联关系提供生动的现实依据。
     论文整体采用媒介组织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研究取向,运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等人类学研究方法,深入南都编辑部组织内部进行研究,无论理论路径的确定或研究方法的运用都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创新价值。论文的逻辑组成主要包括“厚重描述”和“理论阐释”两部分,试图在描述南都复杂的新闻生产过程基础上,加以抽象、贴切的理论阐释。
     本文首先在前言中说明了选择南都作为研究个案的两点理由,继而在第一章中提出论文的核心问题、理论框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并对中外新闻生产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理论综述,同时对论文的关键词做了必要解释;
     第二章梳理了南都发展的三个阶段,然后对其“主流”转型的实质意义进行分析,最后对其发展过程与外部政治和经济控制因素及内部专业控制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第三章从南都日常的新闻生产过程和编辑机制入手,分析其编辑部组织的价值观及新闻生产的场域特征;
     第四章研究南都时评的发展轨迹,着重叙述其从“公民写作”向“精英写作”、从公众表达向思想启蒙的转变过程,并分析其功能与意义;
     第五章研究南都的深度报道,先简要梳理其发展过程、编辑机制和报道形态,然后重点分析“孙志刚事件”报道的新闻生产过程,最后对深度报道的新闻生产特征及功能进行总结分析。在探究南都深度的操作策略及其新闻生产和社会控制的互动关系时,笔者还尝试提出“策略突围”、“协同默契”等概念,并做原创性的阐释;
     结语部分先将南都编辑部新闻生产的特征置身于中国转型社会的现实情境中,分析此个案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然后以此为角度观察媒介、市场与民主在中国语境下的现实互动关系,最后就都市报如何在市场化进程中更好地承担公共传播的责任提出若干建议。
This dissertation uses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 as study case with a review of its ten years development and complicated news production practice, attempting to investigate, from an angle of field of newsro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ws production and social control. Through this study, the writer attempts to real the real yet complicated news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power regulation traits behind magnificent narration and simplified generalization, and provide the readers, therefore as a result, telling and typical live case for appreciating connection between news production and social control, media reform and social transition, and between media system and social system.
    Applying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 and implementing anthropologic methodologies such as field study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dissertation ha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innovative value in terms of both study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Logically, it includes two parts: thick description and 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complicated news production practice of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 abstract yet appropriate 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is provided.
    The paper first in its foreword explains two reasons for selecting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 as study case. Chapter one presents the dissertation's core issue, theoretic framework, significant and methodology etc. It also reviews the fruits of past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 and carries out necessary interpretation of keywords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two first reviews three phases in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s growth,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real significance of its "mainstream newspaper" transformation, and ends with a 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xterio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rol factors and interior ones within the profession. Chapter three initiates with a depiction of the newspaper's routine news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diting system, and ends in an analysis of the values of its newsroom and traits of news production field. Chapter four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newspaper's review page, its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The focus lies in its transition from "citizen writing" to "elite writing", and from public expression to enlightenment. Chapter five studies news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spaper's in-depth report wit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Sun Zhigang case. The chapter ends with a summary of the aforementioned traits and the function of in-depth report. While inquiring the practice strategy of the newspaper's in-depth report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news production and social control, the writer also provide concept such as "strategic breakthrough" and "tacit agreement" with innovative
    interpretation.
    Setting news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s newsroom in the context of trans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e conclusion part first analyzes this study case's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and, with this as the angle, observes the real interaction between media, market, and democracy in a Chinese context. It then put forth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how metropolitan newspapers may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in marketization.
引文
1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2005年7月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本文涉及《南方都市报》的相关事宜,如发生在此时间之前均延用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之后的均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2 参见《八年》,南方都市报/编,P1 82,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12月;
    1 本章关于南都发展历程主要参考((八年))一书,南方都市报/编,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为简便起见,本文不再以“南方都市报,2004:页码”方式重复注释,而直接以“P页码”方式注释,特此说明;
    2 笔者访谈资料,《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2005年8月10日,广州;
    3 有段时间,《变形丽人》曾被列为南都是小报的证据,也曾在报社内部引发争论,但当时确实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对这个时期采写的大量新闻连载作品,现任南方都市报编委的谭智良曾说:“这些作品从现在的眼光看来,可能有一些值得商榷与反思的地方,但当时真的给了我无限的热情、创造力与信心.”见((八年》,P24、35;
    4 记者邓世祥等为写这篇报道报道,采用了暗访、偷拍等手法,冒着生命危险.报道刊发后,曾接到恐吓电话和匿名信,声称要进行报复.当时,南都有一批象他这样的草根记者,不怕吃苦、肯冒风险,“1998年,南方都市报仿佛一个山寨,闯荡江湖的好汉在这里聚集,这些有理想的记者也被人称为‘流浪记者”.他们中的不少人租住在城中村里,每月只有1000多月薪.此后,南都曾做过一系列揭黑打假题材的报道,如暗访血头操纵盲流“献血”,暗访广州医托黑幕,曝光深圳黑豆腐等.见《八年》,P44-47、53:
    5 这一阶段,南都除从南方日报内部挖人外,大量招募流浪记者,有的大学出身,有的高中毕业或工人出身,还有公务员.一直无法请到名编名记,反而请到各种各样的“怪才”.曾任《新京报》主编的杨斌曾感叹:“没有都市报的宽容,就不会有像我这样的流浪记者的今天.”报社内部的用人之道不拘一格,氛围自由而宽松.这种状况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创办初期资金匮乏、实力弱下决定的.见(《八年》,P16—17:
    6 香港的《东方日报》有专门的港闻版,用一图一文形式报道各区发生的大事小事,南都“街区”版的概念来源于此.但由于最初确定的版式风格对新闻条数有明确规定,但需要庞大的通讯员队伍,因此,广州街区只维持了不到半年即告停止.后来又再度恢复,成为“广州新闻”中的固定版块,但形式上不在固守一图一文的格式,而采取跟其他版面基本一致的版面风格.见(《八年》,P70;
    7 这种另类文风从程益中在“五文弄墨”文集《你嘴上有风暴的味道——五文弄墨足球狂想录》序言中的一段话可见一斑:“六君子写‘五文弄墨’就跟我两岁半的儿子大便一样利索和富有快感……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闲庭信步,曲径通幽.满台摇滚,一地鸡毛.东邪西毒,神雕侠侣.旁敲击,暗渡陈仓.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犯上作乱,离经叛道.”见《八年》,P48;
    8 笔者访谈资料,((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2005年8月10日,广州;
    9 程益中针对这种“另类”策略曾说:“在南方都市报刚刚问世的时候,我们不断寻找和张扬与同类其他报纸的差异性,通过差异性谋求市场进入,实现生存价值。不断告诉读者,我们跟它们划清界限,你有必要在读它们的同时读一读我们。”见《八年》,P77;
    10 据笔者翻阅2000年3月19日的报纸,在24版“国际*视点”左上,“一周回放”第一、 第二张图片的内容分别关于克隆猪和一年一度麦加朝觐活动.因这种处理方式触及比较敏感的宗教政策,总编辑关键才被撤职;
    11 为配合这项领导体制的出台,南都报社下发了《关于南方都市报领导体制改革及领导班子安排的决定》,改革前的管理体制主要以主编为领导的编委会负责制,改革后强化了经营和行政的管理职权,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见《八年》,P159.笔者2005年8月在南都调研时,从一位高层处获悉:“社务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构成总“编辑委员会”成所占比例偏大,行政和经营部门负责人的作用还需要不断提高,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职能;
    12 南都副总编辑夏逸陶时任区域新闻部主任,当时,针对《16岁少女被绑入淫窟九昼夜》报道,“我就反对做,觉得只有一方说词,没有对方的说法,记者只回到当事人说的地方看了下,后来那稿子还是发出来了.”因为某副主任很坚持,说实在没办法找到证人.据悉,后来“公安部门做法也过分了……我们只能吞下苦果.如果我们是万无一失,人家就抓不到把柄;
    13 笔者访谈资料,《(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2005年8月10日,广州;
    14 参见《南方都市报》2000年10月11日A17-A24版;
    15 笔者访谈资料,《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2005年8月10日,广州.关于社会新闻的改进,他还举例说明:“我们最近报道的佛山的打工仔(傻根),找了半天没找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了在工厂打工,才拿到一个月工资,有一天拣到一个大钱包,100多万港币和存折,第一个念头是交给警察,赶紧找失主.这个农村来的孩子心地这么善良,失主很感动.通过这个报道马上引起佛山群众的讨论,后来发现原来不止小傻根,还有老傻根,促使老小傻根对话,读者就会跟踪读报”;
    16 同1:
    17 参见2004年12月31日《南方都市报·八年》第80版《年度词典·2002》;
    18 《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介绍说,如果他在广州,晚上在家9点多钟天天都会看看时评的稿子.“省委书记张德江的秘书告诉我,书记经常看我们的社论,给我们压力更大.我们的时评时效性很强,可以第一时间给读者以我们对新闻的观点,时评大大提高了南都的格调、品位,吸引了大批高端读者和人群.”关于南都时评版,详见本文第四章;
    19 笔者访谈资料,《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2005年8月10日,广州;
    20 2003年4月1日,南都深度推出的“对话”栏目定位于采访新闻人物,挖掘和展现其复杂的心路历程和精彩的内心世界,“确立了都市类报纸在此类型报道中的一个典范”.见(《八年》,P199;
    21 笔者访谈资料,《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2005年8月10日,广州;
    22 南都一位副总编辑也认为,制度是南都发展最大的困惑.“这个体制不仅是都市报的体制,而是都市报在这个体制之内.对下一步的改革,我不是很乐观,即使成立南都经营公司.你看看国有企业的改制,没有一个企业能解决,我们凭什么能够一举突破呢?”;
    23 此节较多参考笔者与瞿旭晟合作的论文《试论都市报的主流化——兼评<南方都市报>的转型》,200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2005年11月,上海;
    24 关于西方语境中的“主流媒体”概念,笔者曾进行过不完全地梳理.将“主流媒体”单纯理解为“高级严肃大报”不够准确,英语中与“主流媒体”最对应的词汇应该是“mainstream media”.西方新闻业(主要指美国)对“主流”(mainstream)的探讨有多重价值取向,如:(1)以是否坚持自由的价值观为区分标准,将“主流”指向坚持自由主义传统的媒体.此种关于“主流”与“非主流”的划分主要以及媒介组织的价值观来确定,“主流”往往指向所谓的“自由(liberal),'传统,而“非主流”往往指向传统的保守价值观念的回升(Why FOX News Beat the Mainstream Media,Brian Anderson,Am Enterp 15 no2 Mr 2004).“liberal bias”(“自由偏见”)是此类讨论中对于主流媒体最常见的批判.根据这种价值取向,诸如福克斯新闻网(FOX)之类的媒体可以被界定为“非主流媒体”,原因是尽管其拥有庞大的受众数量和巨额的经济收益,但与传统的三大新闻网和CNN(美国有线电视网)相比较而言,福克斯的新闻操作遵循了最为彻底的反精英立场,对于三大电视网和有线新闻网的所谓“主流议题”采取怀疑主义的态度;(2)以媒体受众群的语言差异及数量多寡为区分标准,将“主流”指向英语媒体。在这种界定取向中,与“主流媒体”(mainstream media)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族裔媒体”(ethnic mcdia)。这种划分标准尽管同样包含价值观的因素,但主要 指以语言为基础形成的媒体差别,即各类少数族裔使用的媒体和传统白人主要使用的英语媒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相对于以这些少数族裔(主要包括亚裔、西班牙裔和黑人群体)为服务对象的小众化媒体而言,英语媒体成为理所当然的“主流媒体”.近年来,随着美国社会多元化浪潮的推进和多元化理念的传播,“族裔媒体”的影响力也在不断俱增.但在针对此类媒体的讨论中,英语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身份也越来越得到强化和确认(News,Noticias,Nouvelles,PAMELA PAUL,American Demograohies 23 no11 N 2001):(3)与第一种划分标准相似,同样根据价值观来区分,但指向却完全相反.这种划分方法中,有个词汇与“主流媒体”(mainstream media)相对应,叫“激进媒体”(radical media),即被认为是一种大众传播极端民主化的表现形式。那些很难在“主流媒体”发言的人们,可以借助此类“激进媒体”的渠道,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激进媒体”对社会运动来说极其重要,那些兼具记者和社会活动家身份的人们可以在这个渠道上找到那种“主流媒体”上无法设置的“反议题(counter-discogrse)”.从这个意义上看,“主流媒体”被认为是代表着“专制顺从(monarchical deference)”的保守力量(News Cultures and New Social Movements:radical journalism and the mainstream media,Chris Atton,Journalism Studies,November 01,2002).除以上三种价值取向外,关于“主流煤体”(mainstream media)的内涵界定中,最常见的对应概念是“小报化”(tableidization).两个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反映出新闻业自身操作理念的差异:主流新闻业坚持“以事实为基础(fact-based)”的报道传统,而小报化风格则“从来不让事实成为好故事障碍(never-let-facts-stand-in-the-way-of-a-good-story)”.有美国学者认为,依据这种划分标准,尽管近年来美国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和重要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以事实为基础的冷静依然令人钦佩,但主流媒体的黄金时期显然已经成为明日黄花.用来区分主流新闻和小报八卦的标准越来越成为“没有区别的区别(distinction without a difference)”,《纽约时报》和《国家问询者报》(美国著名的小报)之间新闻操作理念的差异正日益模糊.面对这种小报化的潮流,有评论者表现乐观态度,认为其无论对于长期沉寂的美国新闻业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好消息.但对《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Howard Kurtz这样的媒介批评家来说,小报所倡导的“金钱换信息”的操作理念对新闻业固守的职业操守有严重的侵蚀作用,而这种职业操守恰恰是所谓“主流媒体”的核心理念所在(Facts,Fallacies,and leafs of TABLOIDIZATION,LINN WASHINGTON JR.,USA Today(Periodical)v128 no2654 p67-8 N 1999):
    25 见《从何着手?》,《列宁全集》5卷,p8,人民出版社,1986;
    26 更多阐述见《对主流媒体的一些探讨——从几家市党报的重新定位谈起》,文/胡文,《新闻知识》2002年10期;《走向主流媒体?——看都市类报纸的转型》,文/任琦,《中国记者》2003年1期;《关于党报成为主流媒介的探讨》,文/邵志择,《新闻记者》2002年3期;等.
    27 笔者访谈资料,《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2005年8月10日,广州;
    28 笔者对南都副总编辑夏逸陶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2日,广州;
    29 笔者对南都原总编辑程益中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30 这一价值取向在分析《新京报》这种所谓都市报与机关报融合的新型报纸同样具有说服力,其“发刊词”中强调“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看护,对理性的呼唤,对权力的制衡,对本真的逼近,对美好的追求,对公义的捍卫,对丑恶的鞭挞”,更多意义上强调了报纸的公共职能。考虑到《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强烈的精神和价值勾联,南都“主流”诉求中包含的政治诉求同样可以从《新京报》身上可见一斑;
    31 笔者对南都区域新闻部编辑卢斌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8日,广州;
    32 广州某同行报纸副总编辑认为南都的新闻实践归根结底还在于市场.“政党报纸不允许你挑战权威,所以从那以后也改,开始求稳。其实,说到底,还是为了生存。它做一切的东西名义上是民主、法治、公平、公正,核心的东西还是市场,我认为还是手段,目的还是市场”.不过,他同时也认为,“南都过于强调所谓的民主、法制、人权等,在现有的环境是有风险、有危险的,但这一年多来退出很多。一旦报纸生存不了,就没有任何其他了。”
    33 此节有关发行量和广告经营额的各年数据主要来自《八年》,南方都市报/编,2004年12月;
    34 据南都总编辑王春芙介绍:“1997年年终总结的时候,我说,我们做了一年亏了870万,南方都市报的副总编张志光立刻说:王总,你不要说亏损好不好?报社总要投入的嘛,说全年投入870万好听点。实际上,到1998年还是亏,投了920万元.笔者访谈资料,2005年8月10日,广州;
    35 南都经营部门非常注重与采编部门配合,通过策划特刊来集中性地增加广告收入.如2000年9月26日200版的《国庆消费特刊》,版面广告金额首次达到600万元.12月29日推出的《中国财富白皮书》,日广告收入达800万元;
    36 报纸的广告经营额一般按刊登广告版面的金额——刊例价——统计而成,实际广告收入一般在50-60%左右.据悉,南都2000年、2001年广告实际收入分别为9000万元、2亿元左右.而2004年虽然宣称广告收入达12.7亿,实际数字约为4-5个亿元,上交集团利润1.7亿元左右;
    37 笔者对《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0日,广州;
    38 据《南方都市报》某副总编辑透露,2004年南方集团的总利润达1.6亿元,其中,《南方都市报》交了1.3亿.根据这两个数字计算,南读所占利润比例为81.25%;
    39 笔者对原《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程益中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40 同质化竞争容易导致资源消耗、成本提升、机会减少、竞争失序等问题,这也成为促使都市报“思变”的直接动因.如《华西都市报》所在的成都市为例,该报打造的“市民生活报”模式成功后,引发竞争对手快速跟踪与摹仿.《成都商报》、《蜀报》、《商务早报》、《天府早报》、《四川青年报》等相继改版,报道风格、版面设置、目标读者乃至广告模式与《华西都市报》逐渐趋同,最终导致七报一面.这种同质化竞争的情况,很快在南京、西安、重庆、北京等城市出现,当然也包括《南方都市报》所在的广州.(李鹏 陈翔,2004)不过,时同质化市场竞争,我们不能简单批评,实际上,恰是在这个时期,早期创办的都市报拥有了相当规模的经营实力,这也为这些都市报转型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正因为同质化所以才要寻求差异化,这种同质竞争作为外部动力和压力,对其都市报走向多元化、差异化提供了直接的驱动力量;
    41 见《新京报发刊词——责任感使我们出类拔萃》,《新京报》2003年11月11日;
    42 笔者对《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0日,广州;
    43 笔者对《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夏逸陶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2日,广州;
    44 笔者对《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夏逸陶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2日,广州;
    45 笔者对原《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程益中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46 笔者对南都编委WJ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4日,广州;
    47 笔者对原《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程益中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1 据悉,此《南方都市报A1版块编辑大纲》主要由时任副总编辑杨斌和深度编辑陈志华等共同起草;
    2 笔者对《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庄慎之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9日,广州;
    3 报题环节中,区域新闻部“新闻报题”系统中,分广州(时政、社会)、深圳(时政、社会)、广东(时政、社会)、深度和国际等5类.广州新闻具体叉分时政、社会、重点、事件、人物、民生、街区7个小组.选稿权重为,首先由重点、事件、人物、街区先要稿子,其次由时政、社会要稿.A2叠每天16个版,扣除广告约12个版左右.每周日和周一不出A2叠.但A1叠中每天有2个版左右的广州时政、社会,周末可能4个版.
    4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社会组记者戎明迈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5日,广州;
    5 见《南方都市报》2005年7月15日A31版:
    6 笔者对南都副总编辑夏逸陶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2日,广州.她认为,南读市一直都在坚持这种独立判断,尽最大努力地坚持.“正因为这种坚持,我们才都留在这里,否则早就走了.我们现在的想法跟基层的想法可能会有冲突,现在的员工没有经历过去的历史”.
    7 本章同第二章,如未有特别说明,凡直接标注页码的内容均来自《八年》一书,南方读市报/编,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8 见《你可以什么都不是,但必须是一个记者——写在2004年11月8日中国记者节》,《南方都市报》2004年11月8日A2版;
    9 笔者对《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0日,广州;
    10 笔者对原《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程益中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11 笔者对南都副总编辑夏逸陶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2日,广州;
    12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编辑唐华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0日,广州;
    13 笔者对负责区域新闻部编委王钧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4日,广州;
    14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社会组记者RMM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5日,广州;
    15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编辑唐华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0日,广州;
    16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编辑卢斌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8日,广州;
    17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深度报道小组记者姜英爽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9日,广州;
    18 笔者对原《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程益中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19 笔者对《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夏逸陶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2日,广州;
    20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编辑卢斌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8日,广州;
    21 笔者对原《南方都市报》深度记者FJF访谈资料,2005年7月27日,广州;
    22 笔者对南都副总编辑夏逸陶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2日,广州;
    23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编辑唐华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0日,广州;
    24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编辑林斌/罗灿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1日,广州;
    25 笔者对南都副总编辑夏逸陶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2日,广州;
    26 见《南方都市报》内部办公系统相关帖子,《广州新闻时政记者岗位竞岗通知》,作者:发才树,发表时间:2005-8-10;
    27 商业化和市场竞争对《南方都市报》处理自身与消息源之间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格雷格·菲洛(Greg Philo)针对传媒所受商业约束指出的那样,“有一个简单的事实支撑着媒体机构(以及在这些机构里工作的记者)的日常行为——即他们都不同程度上彼此竞争,他们兜售自己的故事,试图最大化自己的受众群……他们这样做就不得不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得不依赖不同级别的信源”(转引自布赖恩·麦克奈尔,2005:69).在南都的新闻实践中,社会新闻的生产特别明显地体现着这种媒介组织对信源的依赖关系.时社会新闻来说,恰是因为报业的市场竞争使得本地的社会新闻成为各家都市报争夺的目标,由 此,社会新闻的消息源对各报社来说就是稀缺资源,是需要付出代价来争取的。在这一点上,社会新闻与信源的关系,与时政新闻有着较大区别;
    28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编辑唐华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0 ,广州;
    29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编辑林斌/罗灿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1日,广州;
    30 同上;
    31 同上;
    1 见美国全国社论撰稿人大会《基本准则声明》(1975年10月10日通过),摘自《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美)康拉德·芬克/著,柳珊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
    2 所谓“辛迪加专栏”与社论的最大区别在于作者的特殊身份和超脱地位,其专栏作家“受雇于特别的新闻企业,或者是拥有多家报纸的报系,或者是实力雄厚的通讯社、大报、特稿社等.他们将专栏文章向通讯社向订户传送新闻稿那样,提供给付钱购买的报纸,所以,一般是一篇专栏同时为国内乃至国外的多家报刊采用.”见《西方新闻事业概论(第二版)》,P130,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见《南方都市报·八年》,第28版《年度词典·1997》,2004年12月31日;
    4 2004年12月31日《南方都市报·八年》第80版《年度词典·2002》;
    5 《南方都市报·八年》,第80版((年度词典·2002》,2004年12月31日
    6 孟波担任时评版负责人期间,曾推出过两大有影响的评论——孙志刚事件及收容制度系列以及深圳新形象及网民对话市长系列;
    7 笔者对南都评论部编辑何雪峰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
    8 笔者对南都编委、评论部主任李文凯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9 笔者对原南都编委方三文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广州;
    10 笔者对南都评论部编辑何雪峰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
    11 笔者对南都时评版编辑何雪峰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他这样区分《南方都市报》与《南方周末》做评论的区别:“我们的评论更多承载了南周的气质,但有所不同、有所发挥.我们是新南方周末人,周末更多强调良知,我们更多强调理性.江艺平(原南周主编)说,我们向常识求解,是理性;我们向内心求解,是良知.说的很好”;
    12 笔者对南都编委、评论部主任李文凯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13 笔者对南都时评版编辑何雪峰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
    14 见《南方都市报》2005年7月21日A02版头条《强制婚检不应该死灰复燃》,当日版面编辑为何雪峰;
    15 笔者对南都时评版编辑何雪峰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目前,南都已经发表的“宏论”有赵晓的《中国要不要走重工业的道路》、《小平改变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党国英的《民工荒: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契机》,朱恒鹏的《国企要民营化但不是俄罗斯式的》等。其中,袁伟时在《中国文化:应世界潮流方可得生天》一文中探讨了如何对待中 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西方外来文化;庞中英在《建设中国与世界的价值关系》提出,一个大国的重要指标在于国民是否有大国心态,如果到处都是愤青,肯定不是大国;
    16 评论部编辑何雪峰向笔者介绍说,目前李文凯每月写10篇左右社论,“有时候,他也用‘左四方’的笔名写‘街谈’.我们要反思的是,社论更想培养自己的评论员,但一直没有真正成熟的评论员,因为评论才起步,中国的评论人才缺少.即便有,想挖过来也很难.评论员是媒体稀缺资源”;
    17 笔者对南都评论部评论员LTZ的访谈资料,2005年5月21日,广州;
    18 笔者对南都评论部LWK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19 这种情况稿子被“毙”,评论部会给作者一定的退稿费.一篇1200-1500字时评,一般稿费有600元,如果稿件质量高则有800元以上.退稿的话基本上开400-500元,作者对这种“意外”情况都能理解;
    20 笔者对南都时评版编辑HXF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
    21 笔者对南都评论部LWK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22 笔者对南都时评版编辑HXF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
    23 此文见《南方都市报》2005年7月8日A02版头条:
    24 此文见《南方都市报》2005年7月25日A03版“谁是谁非长平专栏”,一些网络媒体转载此文时将标题改成了《深圳,谁给了你强制实名的权力?》;
    25 笔者对南都时评版编辑HXF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
    26 笔者对南都评论部负责人LWK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27 “看到冰点发此文章,就知道冰点要倒霉,那个文章在我们这里肯定发不出来,如果发出来肯定要倒霉.中青报的编辑是做好倒霉的准备,才发这样文章的.就算处分中青报,也得有个过程吧.”笔者对南都时评版编辑HXF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
    28 笔者对南都时评版编辑HXF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
    29 笔者对南都编委、评论部主任李文凯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30 即上文提及的2005年8月5日个论版发表的展江教授的时评——《舆论监督:不可替代的权力监督方式》.编辑后来约的另一篇稿子是《外滩画报》副主编张平在“谁是谁非之长平专栏”中发表的《解决舆论监督问题不能因噎废食》一文;
    31 哈贝马斯,转引自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西方人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思考》,《国家与市民社会》/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版;
    32 笔者对南都时评版编辑何雪峰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
    33 同上:
    34 笔者对《财经》副主编王烁的访谈资料,2004年8月,北京;
    35 参见《第四只眼看<冰点>》,来源:华夏之声论坛www.hxzs.org,2006年3月17日,作者不详;
    36 见《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0日;
    37 笔者对南都编委、评论部主任李文凯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38 笔者对南都时评版编辑何雪峰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9日,广州.关于这种对内的精神塑造作用,南都评论部曾设想在“个论版”增设“记者手记”栏目,让本报记者写报道手记,但由于目前“个论版”经常被广告占去半版,版面比较紧张,只能作罢.不过,在每周的“广州观察”版面上,还是每周能发一篇“记者手记”;
    39 此文末尾这样写道:“阿星固然有其深远的悲哀,但是他杀人有罪这一点必须澄清。阿星固然是某种不公正的受害者,但是他杀人不全是社会的错。细追究起来,每一个违法者的经历,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社会的或者制度的责任。但是把一切罪行都算到一个抽象的社会头上去,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要解决问题、改善社会,必须回到社会结构之内,相信法治,然后以清醒的理性循序渐进地改变它。”见《南方都市报》2005年7月12日A02版头条。
    1 陈峰为《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的作者之一,因撰写此文成为知名记者,后到北京《新京报》任中国新闻部主任,现在搜狐任职;傅剑锋曾因采访撰写传销系列文章及《妞妞资产大起底》而引起业界关注,现在《南方周末》任职;姜英爽为南都“对话”的专职记者,其对话作品颇受报社领导和读者好评;
    2 作者对原南都编委方三文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9日,方现在网易任副总编辑;
    3 参见《拓展纸媒体对话空间》,2002.12.22《南方都市报》;
    4 作者对原南都编委方三文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9日,方现在网易任副总编辑;
    5 非典期间,深圳一家酒楼的厨师黄杏初被媒体报道为“中国非典报告患者第一人”,但治好病的黄杏初却神秘失踪,南都深度记者胡杰和陈文定费尽心思寻找也没有下落.寻访过程及对其主治医生的采访被编辑成高见《寻找黄杏初》,表现了一个非典患者与社会的疏离和抛弃,成为南都非典报道的重要组成.见《八年》,P1798,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
    6 笔者对原南都编委方三文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9日;
    7 参见smiling电子小组-深度报道小组,2003年10月15日;
    8 参见smiling电子小组-深度报道小组,《新闻报道的现代化》,2003年9月23日.除连清川外,《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王长春、《南风窗》记者翁宝等也先后给深度小组记者培训,这些从业者在对深度报道采写特点、方法和功能的认知比较相似;
    9 据介绍,深度小组的主管曾有计划,想把深度的版面和周期固定下来,每周出5期、每天2个版,但操作起来最大的难度来自人手不够、稿件缺乏.截止2005年8月,深度小组有11名记者,如果每周出5-10个版,每个月发表20篇左右的报道,则至少需要15名记者.对南都深度小组来说,这个目标短期内还将无法实现;
    10 笔者在访谈中,部分深度小组记者尤其新来报社的记者认为,按照时间长短来发放20%和60%的稿费计算制很不合理,应该更多看稿件质量,而不能“轮资排辈”.但报社管理者认为这个制度是合理,初到深度小组的记者需要一个学习和磨合的过程,而且所写稿件中包含着编辑和同事的帮助及支持;
    11 作者访谈资料,区域新闻部深度报道小组负责人陆晖,2005年7月19日;
    12 此处转引自洪兵博士的学位论文《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南方周末)个案研究(1983-2001)》,2004年6月,未发表,原文见Clark R.Mollenhoff(1981)Investigative Reporting,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P.1;
    13 笔者对原南都负责深度小组的编委方三文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9日;
    14 由于目前南都“对话”主要由记者姜英爽操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浏览其个人网站“与英爽对话”www.yingshuang.com,或浏览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栏目的“对话”版块;
    15 此节除运用了笔者对南都总编辑、主任、记者和编辑的访谈资料外,未单独注释的部分主要参考文章如下:《报道手记:孙志刚事件采访记》,文/陈峰;《冷静地用客观事实把孙志刚案的真相告诉人们》,文/姜英爽,原载于2003年11月8日《南方都市报》;《陈峰:我在新锐媒体做记者》,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2003年11月19日;《深度报道见证历史的进程》,2003年8月2日《南方都市报》,文/蒯成:陈峰在杭州“深度报道培训班”的讲课提纲——《孙志刚案件报道的前前后后》,2004年8月,未发表;《(孙志刚之死>的报道技巧及“孙志刚事件”的意义》,文/陈志华,2003-9-5《南方新闻研究》总第27期;
    16 据悉,西祠胡同(www.xici.net)的“桃花坞”版斑竹之一是《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由此可推断应该有不止一个记者看到这个材料,而惟独《南方都市报》做出了最快的反映;
    17 参见《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载于《南方都市报》,文/记者 陈峰 王雷,2003年4月25日;
    18 参见《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载于《南方都市报》,2003年4月25日;
    19 参见《八年》,南方都市报/编,P187,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12月;
    20 此节参考《<孙志刚之死>的报道技巧及“孙志刚事件”的意义》,文/陈志华,《南方新闻研究》第27期.
    21 这篇文章可以在www.xici.net等各大论坛查阅,值得一提的是,艾晓明教授不仅最早针对“孙志刚事件”发表公开文章,还曾主动约见孙志刚家属送去她和学生的捐助款1000多元;此外,还曾介入黄静案的调查写下《黄静的心,中国人的正义之心》一文;
    22 参见《八年》,南方都市报/编,P187,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12月;
    23 此文后被该报年终盘点专题《致敬!2003中国传媒》评为“致敬之年度时评”,见《南方周末》2003-12-31;
    24 见《致敬!2003中国传媒》,《南方周末》2003-12-31;
    25 参见《八年》,南方都市报/编,P181-182,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12月;
    26 此处参见《孙志刚:公民权利的符号》,《八年》P180-187,南方都市报/编,2004年12月;
    27 笔者对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庄慎之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
    28 笔者2006年2月23日通过知名搜索引擎Google和Baidu键入关键词“孙志刚”,分别有536,000条和245,000条网页内容,仅Baidu的“新闻”查询结果就有11,300篇;
    29 一位接受笔者采访的南都编辑认为,包括专家参与、网络的转载和积极表达、非典时期的社会情境以及胡温新政的时机等很多因素导致了孙志刚事件的结果.“与其说是报道促进了政策改变,不如说是中国高层之间博弈的结果.程益中说过,南方都市报要夹起尾巴做人,不要磨刀杀了自己,冲锋号响起时不要冲在最前面,但却最终遭受了重创”.作者访谈资料,2005年7月18日.这段话既强调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因素,也体现了南都报社内部从业者认为“孙志刚事件”报道与此后程益中、喻华锋的“南都案”密切相关的看法.这里的“重创”即指“南都案”,有关此案的情况,详见第二章;
    30 作者对深度小组主管FSW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广州;
    31 笔者对深度小组记者JYS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9日,广州;另一位深度小组记者TJJ也非常认同这种敢“闯”的意识:“《南方都市报》对新闻处理确实有一种敢‘闯’的意识,而且,依托上至主编下至编辑记者的团队来进行积极的实践.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看到黄灯赶快冲,甚至看到红灯也想冲”;
    32 笔者对深度小组记者FJF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7日,广州.此外,记者还向笔者详细介绍了这篇报道的采访过程:“拆迁户和死者家属都被控制起来了,我到上海后不久也被跟踪,就想办法甩掉,比如不住需要登记的宾馆而住黑招待所、把手机号码换掉以防监听等.我悄悄地去拆迁地周围转,跟修自行车、小店老板交朋友聊天,打听拆迁户的人去哪里了。一个修自行车的说,你在这里等,有个人天天来这里转,特别留恋他的房子。果然给我等到了.那个人掌握大量材料,通过他又找了许多拆迁户,再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了相关资料.为了保持平衡,我又去了趟专门管拆迁宣传的办公室,他们让我写《新闻报道承诺书》,要求一定要正面、客观报道.我说,客观报道是我们的准则,至于正面,我们的报道一定是有利于党和国家,但不一定有利于你,写承诺书没问题,但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后来,承诺书没写,我就走了.从报道的角度看,程序我走了,只不过走不通.为了报道的平衡,我还收集、加入了许多有利于政府方面的文字,文章末尾引用了《财经》杂志对上海房产的报道《上海飙地内幕》”.注:这篇报道题为《上海麦其里拆迁区“1·9”纵火案调查》,发表于《南方都市报》2005年3月3日.《财经》杂志文章《上海飙地内幕》发表于2005年2月23日,《南方周末》也曾于2005年3月3日发表文章《一场离奇纵火案的背后》;
    33 据该记者介绍,负责深度的编委当时说:“**部现在也与时俱进,原来下了班就没事了,现在24小时值班,随时都会发通知了.”
    34 笔者对深度小组记者TJJ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2日,上海.相关报道见《沙兰碎片》,图/记者王昕伟文/记者陶建杰,《南方都市报》2005-06-1;
    35 《重庆拆除城市“炸弹”》发表于2004年4月26《南方都市报》日.文章以重庆天原化工厂爆炸事件作为新闻由头,但报道主要围绕该市解决城区污染难题、搬迁污染企业的模式展开。该文作者这样向笔者介绍报道撰写的思路和过程:“2004年重庆发生氯气大爆炸,十万人大转移,这个题材先被媒体报道后,很快有宣传禁令下来,规定只有中央电视台和重庆本 地报纸可以报道,外地媒体不能做.但我们打了个擦边球,不直接做氯气大爆炸,而做重庆的化工污染,调查化工厂到底有多么危险.其实,重庆市有20-30家化工厂也存在这种爆炸危险,随时象定时炸弹.大爆炸不直接提,要提就引用新华社的报道,宣传部门就无法可说.这种技术处理很简单.我刚开始在重庆还找不到化工厂,后来随便打的,问司机,总算问到了某个大学附近有个污染严重的化工厂,政府都没办法解决,又去找,没找到,又问宾馆的人,总算问到了.就去了化工厂,再采访周围的生活区,叉采访到人大代表,学者教授,就做了。”
    36 《猪肉链球菌击中川猪产业软肋》发表于2005年8月3日《南方都市报》,文/记者龙志.
    37 笔者对深度报道小组记者FJF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27日;
    38 笔者对深度报道小组记者JYS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9日.此外,南都一位副总编辑向笔者谈起此事时曾经如是说:“恒大集团在我们这里受到的阻力是最大的,他们的公关小姐要求做专访,刚好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也有个新闻点.我们直接毙掉了他们提供的通稿,广告部经理找我也没有办法。最后,我们做的报道你看了吧?我觉得还不错.记者觉得是她的耻辱,其实,还不至于羞辱到那种程度.他们要求用‘对话’,对话个鬼!‘对话’是我们的品牌,怎么可能给他们用?但我们还是满足了他们做头版图片提示的要求.笔者访谈资料,2005年8月12日;
    39 笔者对原南都编委方三文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9日,广州;
    40 笔者对现任南都深度小组负责人陆晖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9日.关于本地的事情做成深度报道,陆他曾向笔者举例:“我自己最近做了个丽江花园官司的报道,一是本地的东西,二是我关注和参与了好几年的东西。在官司发生之前,我已经做了些采访沟通.这样的东西,起码报纸当天在丽江花园销售一空,效果还是明显的.看报道的小鬼,我们一般看网上转载情况,如果上了新浪首页,可以理解成有一定影响力.”《丽江花园选战》一文发表于《南方都市报》2005年9月24日;
    41 参见《为什么要做记者选题》的帖子,来源:smiling-深度小组BBS,2003年9月28日;
    42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深度小组负责人陆晖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9日,广州.他认为,深度小组向西方媒体可学习并进行改变的地方有三:(1)报道形态的改变.过去南都深度小组主要做调查性报道,今后要增加特写型新闻和解释性报道;(2)报道题材的改变.“报道领域和视野的拓展也有利于我们规避本地负面题材采写的难度,不要全部都做揭露性的东西,总是苦大仇深、扣问良心,这些要做但不是全部,要关注现实社会变化,包括增加财富类、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报道,本来我们还计划做芙蓉姐姐,可惜政策不允许”;(3)报道文本的改变.“南方都市报的文本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但距离更好还有差距,今后要在这方面探索,怎么把文章写得更好,要更注重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把故事讲好。”
    43 作者对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的访谈资料,2004年8月,北京;
    44 见《世纪末的弥天大谎》,文/蔡平,《中国青年报》2000年3月22日;
    45 笔者对深度报道小组记者姜英爽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9日;
    46 所谓“文化地图”,喻国明教授这样解释:是一种形象性的比喻,指的正是人们的头脑中为每一条外来信息进行价值“释义”的意义定位系统.它的客观有效性取决于外来信息的性质与人们已有经验(主要包括以人生阅历为代表的直接经验和以书本知识为代表的间接经验)的范围及其质量的耦合程度:当外来信息的性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落入人们的经验范围之内、且人们理解此类信息的经验结构的质量水平比较高时,人们化解这类信息客观意蕴的“释义”质量就比较高;反之,当外来信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超出了人们的经验范围,或者人们理解这类信息的经验结构的质量水平比较低时,人们对这类信息的“释义”质量就比较低,化解其客观意蕴的水平就差.参见《深度报道:一种结构化的新闻操作方式》,文/喻国明 2005-12-20,来源:中华传媒网www.mediachina.net;
    47 笔者对南都区域新闻部编辑卢斌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8日;
    48 参见《新闻报道要确保客观公正最大限度逼近事实真相》,来源:搜狐网2005-11-11日;
    49 笔者对李大同的访谈资料,2004年8月,北京.2006年1月24日,《冰点》周刊因登载中山大学袁伟时教授的文章《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不久后被停刊,李大同也因此被撤去《冰点》主编一职;
    50 参见《本报抗战专题报道结集成书》,文/记者曹雪萍,《新京报》2006年01月04;
    51 参见《深度报道见证历史的进程》,文/蒯威,《南方都市报》2003.08.02.
    52 除笔者所做深度访谈资料外,此节了还参考《漂泊在探索真相的路上》,文/傅剑锋,载于《南方新闻研究》;
    53 参见《妞妞资产大起底》,文/傅剑锋 姜英爽,载于《南方都市报》2003年12月5日;
    54 同上:
    55 该文作者肖余恨任职于江苏南京的《现代快报》,《妞妞事件:一定要捅破这层纸》一文也同时发表在《现代快报》上;
    56 参见《女主角名下何来数百万资产)),文/记者 曾鹏宇,《北京青年报》2004年11月4日.
    57 参见《南都万岁!》,文/微笑的大米,2004/11/05,来源:smiling-深度小组BBS;
    58 一位记者透露,妞妞事件报道出来后,广东省委宣传部并没有对南都报社提出批评.“听说一次内部会议上,某领导说这个报道无懈可击.但要,接着做报道就不可能了,这是可以预料的,喝了第一口汤就不会有第二口了.”作者访谈资料,2005年8月;
    59 参见《<时差七小时>女主角的父亲正面回应媒体监督》,文/李桂茹,《中国青年报》2003年11月6日;
    60 参见《漂泊在探索真相的路上》,文/傅剑锋,《南方新闻研究》;
    61 关于妞妞事件报道的后果,一位记者认为,它反映南都做新闻的主要特点:一,敢抡新闻,追求独家新闻;二,维护了报纸的敢于发言、敢做批评报道的形象;三,加剧了报社跟深圳方面的紧张关系,说明报社敢于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我们都感觉象打了场大胜仗”.作者访谈资料,2005年8月;
    1 笔者对羊城晚报报业集团L××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2日,广州;
    2 关于这种宣传管理政策相对宽容,LHL向笔者举例:2005年8月,广东兴宁发生严重的矿难,起初省委宣传部发通知要求一律不准报道,但一个小时后又来统治,说可以正面做.可见,“各级领导的观念开放,才有媒体的竞争”;
    3 笔者对《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10日,广州;
    4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编辑卢斌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8日,广州;
    5 笔者对原《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程益中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6 笔者《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的访谈资料,2004年8月,北京;
    7 笔者《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的访谈资料,2004年8月,北京;
    8 笔者《中国青年报·冰点》记者蔡平的访谈资料,2004年8月,北京;
    9 笔者《财经》杂志副主编王烁的访谈资料,2004年8月,北京;
    10 笔者对原南都总编辑程益中的访谈资料,2005年8月8日,广州;
    11 据笔者了解,南都聘用员工的类型有三种:一是只跟报社签约、临时合同,不跟集团签约,没有记者证也没有社会保障;二是和集团签约的,一年一签,无集团正式编制,但据说有连续签五年能转正的说法,不确定,也没有医保,但有记者证;三是集团正式编制的,享受相关待遇和社保,但在南都数量极少.总体来说,没有集团编制的员工主要差别在于没有记者证、无法享受年月累积的福利两方面;
    12 南方都市报编辑部的考核制度整体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计件制”和“惩罚制”特点:(1)计件制。薪金包括基本底薪和稿费,这种考核体系有很强的“量化”导向,主要靠“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005年8月,笔者在南方都市报社调研时,主管区域新闻部的编委王钧正在草拟进行一项新的考评体系,据说新体系将把员工在南都工作时间长短、学历和能力状况等因素考虑在内,以期更加公平和科学。许多老员工对新的考评体系比较期待;
    13 笔者对区域新闻部编辑L×的访谈资料,2005年7月18日,广州;
    14 这段话有另一个翻译版本:“新闻界不能取代任何的社会机构。它的功能和探照灯一样——不停地四处照射,将原本隐藏在暗处的内幕,一一显现在大众眼前。但是人类的运作不能只靠探照灯;治理一个社会也不能只靠内幕、突发事件的揭露.只有在大家都各自拥有稳定 的光源、顺利运作的情况下,新闻界的探照光束才能够四处扫描、发掘出值得大众共同关切的事务、帮助社会产生合乎民意的决策。社会问题出在比新闻更深层的地方,解决之道也是如此。”(转引自Bernard Roshco,1994:192)笔者以为不甚准确,因此未引用。
    [1] (美)爱德华·W·萨义德,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7,85-86.
    [2] (美)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59-361.
    [3] 艾晓明许燕.媒体是公民社会透明度的—个标尺[EB/OL].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2536, 2004-12-31.
    [4]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33-339.
    [5] (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康/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13-216.
    [6] (美)Bernard Roshco,姜雪影/译.制作新闻[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11-14.
    [7] 柏健.探寻、回应底层真实的声音——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J].新闻前哨,2004(2):9-10.
    [8] 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3-144.
    [9] (英)布赖恩·麦克奈尔,殷祺/译.政治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0] (美)C·赖特·米尔斯,陈强张永强辟.社会学的想像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6,20.
    [11]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1.
    [12] 陈峰.我是这样采写《孙志刚之死》的[J].南方新闻研究,2003(9):
    [13] 陈怀林,黄煜.论中国大陆报业的商业化与非均衡发展[C]∥陈韬文,朱立,潘忠党.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香港:卢峰学会,1997:251-265.
    [14] 陈君聪.建立效益型报纸发行模式[J].当代传播,2002(1):66-69.
    [15] 陈力丹.深度报道的深度与存在的问题[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zjlt_lw_view.jsp?id=4493&peple=4517, 2005-12-2.
    [16]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9.
    [17] 陈云良.政府干预市场方法之批判[J].新东方,2002(4):19-23.
    [18] 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想-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及运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57.
    [19] 陈志华.《孙志刚之死》的报道技巧及“孙志刚事件”的意义[J].南方新闻研究,2003(9):
    [20] 程言之.面对突发事件主流媒体不应沉默[J].新闻记者,2002(6):40.
    [21] 程益中.过去是不存在的,只有未来——<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程益中答问录[R].广州:南方都市报社,2002.详见《<南方都市报>员工手册》
    [22] 程益中.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现在怎么办?——在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培训班上的演讲[R].广州:南方都市报社,2003.
    [23] 程益中.我们到底要办一张什么样的报纸——程益中在新京报成立大会上的演讲[EB/OL].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5/22070/2187213.html, 2003-11-13.
    [24]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47-49.
    [25] 大公网.新京报高层人士要求照常出报[EB/OL].http://www.takungpao.com/news/05/12/31/ZM-505176.htm, 2005-12-31.
    [26] 戴维·巴特勒,赵伯英、孟春/译.媒介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27] 戴自更.从新京报看都市报和机关报融合趋势[EB/OL].http://www.jhcm.com/article/image/article/299.html, 2003-12-30.
    [28] 丁玲华.培养—代言论读者—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为例[EB/OL].http://www.chinatv-net.com/tv/cmw/info.jsp?id=0000023233&send=1&boardid=130&ctype=6, 2004-1-6.
    [29] 东方源.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经营实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1,221.
    [30] 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78-82.
    [31] 杜骏飞,胡翼青.新闻深度:对深度报道的重新诠释[EB/OL].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26108/node27331/node30268/userobject 15ai1827366.html,2003-9-10.
    [32] 冯超.《南都周刊》正式创刊[EB/OL].http://chinese.mediachina.net/index_news_view.jsp?id=80695, 2006-3-1.
    [33] 高宁远、郭建斌、罗大眉.现代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42.
    [34]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39.
    [35] 龚立堂.主流媒体·主流新闻·主流受众——论都市类报纸的转轨变型[J].新闻爱好者,2003(6):11-12.
    [36] 郭小平,杨晓刚.新老传播媒体互动传播中的引导艺术——解读《南方都市报》“深圳,你被抛弃了吗?”大型系列报道[J].报刊之友,2003(3):
    [37] 洪兵,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南方周末》个案研究(1983年-2001年)[D].上海:复旦大学,2004.
    [38] 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人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J].新闻与传 播研究,2002(2):2-9.
    [39] 黄旦.新闻传播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84,87.
    [40]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87-208.
    [41] 黄光玉.新闻产制专题研究课程大纲[R].台北: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2001.
    [42] 黄匡宇.铁肩道义写真情[N].南方都市报,2000-12-10.
    [43] 黄匡宇.关注民生“揭开医托黑幕”及“深圳豆腐黑幕”报道点评.南方都市报,2001-7-16.
    [44] 蒯威.深度报道见证历史的进程.南方都市报,2003-8-2.
    [45] 江绍高.新形势下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J]科学社会主义,2001(1):41-46.
    [46] 姜英爽.写对话的一点心得(一)[EB/OL].http://www.yingshuang.com/prog/ShowDetail.asp?id=124, 2003-11-14.
    [47] 孔曦.惊闻“缺页事件”[EB/OL].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ews/node4472/node4506/node6691/node6694/userobjectlai638862.html, 2004-11-9.
    [48] 李大同.冰点故事[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68-372.
    [49] 李海华.时评,一个报纸走向成熟的标志[C].南方都市报.八年.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206.
    [50] 李金铨.大众传播理论[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14,21-22,49,53-55.
    [51] 李金铨,黄煜.中国传媒研究、学术风格及其它[J].媒介研究,2004(3):31-45.
    [5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61.
    [53] 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1,129,132,133-135.
    [54] 李明.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动因及其困境[J].青年记者,2006(2):
    [55] 李萌.从普利策新闻奖透视美国新闻价值观[J].新闻记者,2004(6):20-21.
    [56] 李鹏,陈翔.华西都市报的三次理论创新[J].新闻战线,2002(6):66-69.
    [57] 李鹏,陈翔.从“市民生活报”到“新市民生活报”——华西都市报市场定位调整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记者,2004(9):24-26.
    [58] 李书藏.《南方都市报》孙志刚案首次报道中的理性和自律成份分析[J].现代传播,2004(3):133-134孙志刚案首次报道中
    [59] 李思坤.“对话”开创全新文体.南方都市报,2002-3-10.
    [60] 李文凯.南方都市报时评的理念与操作[EB/OL].http://club.news.sohu.com/read_art_sub.php?b=meitigc&a=464&allchildnum=2, 2004-11-30.
    [61] 刘畅.忽视平衡意味忽视社会责任——阿星事件一些媒体报道反思.中国青年报,2005-7-18.
    [62] 刘建明.解读主流媒体[J].新闻与写作,2004(4):3-5.
    [63] 粱小民.固话月租费为何难以取消.南方都市报,2005-3-3.
    [64] 龙应台.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观连宋访大陆有感.中国青年报,2005-5-25.
    [65] 陆晔、俞卫东.传媒人的职业理想——2002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二[J].新闻记者,2003(2):
    [66] 陆晔、俞卫东.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生产的影响因素——2002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三[J].新闻记者,2003(3):64-67.
    [67] 陆晔.权力与新闻生产过程[J].二十一世纪,2003(6):
    [68] 陆晔.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实践形态研究[C].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6-107.
    [69] 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xsjd_view.jsp?id=3880, 2005-12-31.
    [70] (加)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71] 罗建华.“后都市报时代”:向主流媒体演进[J].南方新闻研究,2004(4):
    [72] (美)罗杰斯,殷晓蓉/译.传播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48.
    [73] 罗文辉.新闻记者选择消息来源的偏向[J].新闻学研究,1995:1-13.
    [74] 罗世宏.共和的新闻想象:评介甘斯的《民主与新闻》[J]新闻学研究,2005(82):
    [75]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4-67.
    [76] 南方都市报.八年[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77] (美)尼尔·波兹曼,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8] (美)欧文·M.费斯,刘擎殷莹/译.言论自由的反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51-53.
    [79] 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与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9.
    [80] 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3):62-99.
    [81] 潘忠党.“补偿网络”:作为传播社会学研究的概念[J].国际新闻界,1997(3):34-46.
    [82] 潘忠党.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能见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10):12-14.
    [83] 潘忠党,王永亮.潘忠党:学为问,学而知不足[EB/OL].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5/22072/2330295.html, 2004-2-10.
    [84] 潘忠党.解读凯利·新闻教育与传播之别[J].中国传播学评论,2005(1):103-124.
    [85] (法)皮埃尔·布尔迪尔,许钧/译.关于电视[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86] 祁念曾.主流媒体与大报风范[J]新闻界,2002(1):52.
    [87] 邵建.“公民写作”塑造现代公民.南方都市报,2005-3-5(3).
    [88] 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309-338.
    [89] 苏钥机.完全市场导向新闻学:《苹果日报》个案研究[C]//陈韬文,朱立,潘忠党.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香港:卢峰学会,1997:215-233.
    [90] 孙玮.论都市报的公共性—以上海的都市报为例[J].新闻大学,2001(4):15-20.
    [91] 孙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及其实质[J].新闻大学,2003(4):7-13.
    [92] 孙玮.日常生活的政治——中国大陆通俗报纸的政治作为[R].昆明:2004年中国传播学论坛,2004.
    [93] 孙玮.批判、整合或是操纵——论都市报的公共性[R].广西:2005年中国传播学论坛,2005.
    [94] 孙玮.人类将会娱乐至死吗?—波兹曼《娱乐至死》引读[J].新闻记者,2005(10):64-67.
    [95]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C].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4:
    [96]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97] 孙志成.组织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3.
    [98] 童兵.试论中国都市报的第二次创业[J].新闻记者,2005(4):
    [99] 涂光晋.新闻评论的历史性变迁[J].中国记者,2004(12):
    [100] (美)威廉·C·盖恩斯,刘波翁昌寿/译.调查性报道(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101]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等,陈亮周立方李启/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89.
    [102] (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郭镇之主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60-361,365.
    [103] (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4] 吴靖 云国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审查:社会控制的内化[J].中国传媒报告,2005(3):
    [105] 吴麟.学人论政风范存——《大公报》“星期论文”编辑经验探析[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_view.jsp?id=2082, 2005-10-17.
    [106] 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1.
    [107] 萧功秦.大历史的魅力——读黄仁宇的《大历史不会萎缩》.文汇读书周报,2004-6-4.
    [108] 谢晓.南方报,我的青春我的家[C].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之光——南方日报创刊55周年纪念文集.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241-244.
    [109] 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课题组.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之一: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基本评价[J].中国记者,2004(1):10-11.
    [110] 新京报.发刊词——责任感使我们出类拔萃.新京报,2003-11-11(1).
    [111] 徐南铁.多元汇通、气象开阔:岭南文化的兼容特征和现代性审视[EB/OL].http://www.yuehaifeng.com.cn/Chief/xnt-20a.htm, 2004-7-17.
    [112] 杨斌.在南方都市报创日报8周年内部庆典晚会上的讲话[R].广州:南方都市报创日 报8周年内部庆典晚会,2004.
    [113] 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视域及其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43.
    [114] 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J].新闻战线,2003(6):24-27.
    [115] 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16] 喻国明.深度报道:一种结构化的新闻操作方式[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zjlt_lw_view.jsp?id=4081, 2005-12-20.
    [117] (英)约翰·基恩,郤继红 刘士军等/译.媒体与民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18] 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6,333.
    [119] 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的语境与实践[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1.
    [120] 张丹萍.重点版的任务在于及时出击.南方都市报,2003-8-2.
    [121] 张志安.中美深度报道的差异[J].青年记者,2005(8):55-56.
    [122] 张志安,瞿旭晟.公共表达的实践——《南方都市报》时评版分析[R].广西:2005年中国传播学论坛,2005.
    [123] 张志安,瞿旭晟.试论都市报的主流化——兼评《南方都市报》的转型[R].上海:200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2005.
    [124] 赵治国.国内晚报都市报角逐时评版[EB/OL].http://chinese.mediachina.net/index_news_view jsp?id=68150, 2004-3-19.
    [125] 中国青年报.工商总局公布10种电视报纸违法广告.中国青年报,2006-3-3.
    [126] 周胜林.论主流媒体[J].新闻界,2001(6):11-12.
    [127] 庄慎之.《南方都市报》主编庄慎之作客新浪聊天实录[EB/OL].http://tech.sina.com.cn/me/media/gc/2004-01-06/1527278299.shtrnl, 2004-1-6.
    [128] 朱健国.“时评热”与“民主泡沫”[EB/OL].http://www.cc.org.cn/old/pingtai/030312300/0303123019.htm, 2003-3-12.
    [129] 曾丽红.浅析新闻评论的平民化趋势——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为例[J].新闻与写作,2004(8):12-14.
    [130] 曾文琼.永远当一名负责任的记者[C].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之光——南方日报创刊55周年纪念文集.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238-240.
    [131] Doug Underwood (1995): When MBAs rule the newsroom: how the marketers and managers are reshaping today's med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132] Gaye Tuchrnan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8: 12.
    [133] Herbert J. Gans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 News, Newsweek, and Time. New York: Vintage, 1979: 39-53.
    [134] James Curran, Michael Gurevitch (2000):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Oxford Universtiy Press Inc, 2000: 120-154, 177.
    [135] Jeremy Tunstall (1971): Journalists atwor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71: 6.
    [136] Michael Schudson (2000): "The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 Revisited(Again)"; In James Curran & Michael Gurevitch,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0: 175-200.
    [137] Peter Golding and Graham Murdock (2000):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James Curran & Michael Gurevitch,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0: 175-200.
    [138] Robert E. Park (1940): "News as a Form of Knowledge: A chapter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n Howard Tumber, News: A Reader,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9: 11-15.
    [139] Warren Breed (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Analysis", In Howard Tumber, News: A Reader,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9: 79-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