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将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与法律文化研究相关联,并非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许多法律文化研究者和法律史学者都试图将自己的研究同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相联系借以阐明问题。然而,将韦伯的法律社会学视为一种法律文化研究或者将韦伯法律社会学中的理想类型方法同法律文化研究相关联,并非是当然的和无需证明的。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对这种相关性本身加以论证。本文认为,在我们论证了这一相关性之后,学者们的法律文化研究可以为我们审视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提供一个很好的认识视角。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我们将会发现韦伯的法律社会学对当下的法律文化研究可能具有的理论意义,同时在这一视角下,我们还极有可能洞见到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本身可能具有的理论限度。
It is not a new concept to relate Weber’s sociology of law to research on legal culture. Many researchers of legal culture and those of legal history have attempted to connect their research to Weber’s sociology of law and therefore shed light on some of their issues. Firstly, some researchers try to criticize Weber’s theory and methodology while researching Weber’s sociology of law as a study on legal culture. For example, Duan Lin, a researcher from Taiwan in China, has studied Weber’s theories systematically for this purpose. Secondly, there have been researchers who have, to some degree, perceived Weber’s sociology of law, particularly Weber’s usage of ideal-type method, as the source of research on comparative legal culture. For an instance, Italian scholars David Nelken and Carlo Pennisi, and English scholar Roger Cotterrell have specifically focused on Weber’s sociology of law in this regard. Finally, there has been research indicating that Weber’s method of study has influenced the dispute surrou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 and culture. For example, Japanese scholar Masaji Chiba has studied Weber’s sociology of law in this regard. However this theory has not been proven and there is a need to substantiate a link between the ideal-type method of Weber’s sociology of law and research on legal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引文
1 这方面的研究除了下文所举的林端的研究外,国内还有学者将韦伯的研究视为一种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并对韦伯的方法提出了批评。例如陈景良:《反思法律史研究中的“类型学”方法——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另一种思路》,载《法商研究》2004 年第 5 期。
    2 以上林端的论述,请参见林端:《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台北三民书局 2003 年版。需要说明的是,在笔者看来,林端这一研究中的很多方面是缺乏论证的和应当加以质疑的,例如他在将韦伯的比较法律社会学视为一种法律文化研究时,并没有对韦伯的研究在什么意义上可被视为一种法律文化研究加以界定和论证,而且其通过历史事实考察的方式对韦伯的理论和方法论所作的批判也并不当然地构成有效的批判。
    3 参见[意]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尤请参见奈尔肯所撰写的导言部分、科特雷尔所撰写的《法律文化的概念》一文以及彭尼希所撰写的《法律文化概念的社会学应用》一文。对于他们的具体观点,本文将在第四章中加以详细论述。
    4 参见[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6-37 页。
    5 关于贯穿韦伯学术思想始终的知识背景和政治背景的讨论,Lawrence Scaff 对此有过较为概括的论述。他认为,韦伯的所处的学术环境和政治环境受到以下四个关键问题的支配:亦即自由主义的衰落、社会主义的成长、社会科学中经济学观点的散布和文化悲观主义的蔓延。正是上述所有这些问题,无论是历史问题还是理论问题,自始至终都在形构着韦伯的思想。请参见 Lawrence Scaff, Weber before Weberian Sociology, in Keith Tribe (ed.), Reading Webe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pp.18-21.
    6 [德]卡尔·雅思培:《论韦伯》,鲁燕萍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2 年版,第 65 页。
    7 参见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一部分“韦伯诠释的典范转移与韦伯学研究”。
     8 韦伯对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集中论述,英译本请参见:Max Weber,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p.3-62. Max Weber, Critique of Stammler, translated by Guy Oak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7. Max Weber, Roscher and Knies : the Logical Problems of Historical Economics, translated by Guy Oakes,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1975.其中许多篇论文主要是在与其他学者的论争中完成对方法论的讨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书中所收入的三篇文章是韦伯就方法论问题所进行的最为集中的讨论。本文主要依据的是该书的英译本,同时在某些地方还参照了该书的中文译本。中译本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经济与社会》一书中第一章有关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部分,本文还参考了我国台湾学者顾忠华的译本:[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此外,有关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文章还可参看中译本:[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Ⅰ——学术与政治》(第一章:“学术作为一种志业”),钱永祥、林振贤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9 See Martin Albrow, Legal Positivism and Bourgeois Materialism: Max Weber’s View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British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2, No.1 (Summer, 1975), p.14. 此外,Anthony Kronman 也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说,韦伯关于法律社会学的观点是从其有关全部社会学解释之性质的观念中推演出来的”。See Anthony T. Kronman,Max Weber,London : Edward Arnold, 1983, p.6.
    10关于韦伯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分,本文是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提及的,没有集中讨论。对于韦伯的这一区分,美国学者帕森斯进行了较为集中的讨论和批评,请参见[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662-673 页。
    11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67.
    12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64.
    13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81.
    14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81.
    15 Max Weber, The Meaning if “Ethical Neutrality” in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22.
    16 参见韩水法:《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汉译本序)》,载[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8-9 页。另外对价值关联的理解,还请参见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49-150 页。韦伯的“价值关联”这一概念主要来自作为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李凯尔特。不过韦伯与李凯尔特在价值关联问题上有所不同:韦伯认为研究者的价值观影响着他的选择,而李凯尔特则认为存在着全人类共有的文化价值观。按照李凯尔特的观点,使一个行动者成为历史人物的不是某一学者认为他有价值,而是他与普遍承认的文化价值有关系。参见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74 页。
    17参见韩水法:《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汉译本序)》,载[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 页。
    18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68.
    19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61.
    20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72.
    21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72.
    22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74.
    23 对于“analysis of reality”这一短语,本文采纳了李秋零和田薇的译法,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8 页。
    24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77.
    25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76.
    26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76-77.
    27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78.
    28 Anthony T. Kronman,Max Weber,London : Edward Arnold, 1983, p.16.
    29 参见[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671 页。此外雷蒙·阿隆也指出,在韦伯那里,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有目的的理性行为的范例。参见[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第336 页。
    30 在这里,Edward A. Shils 和 Henry A. Finch 将德文 wertfreiheit 翻译成 ethical neutrality(价值中立),此外还有的学者将该词翻译成 value-freedom 或 non-valuation。例如 Stanislav Andreski 就把该词翻译为 non-valuation,请参见 Stanislav Andreski, Method and Substantive Theory in Max Weber,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5, No.1.(Mar., 1964), P.3.
    31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59.
    32 Max Weber, The Meaning if “Ethical Neutrality” in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
    33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72.
    34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52.
    35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57.
    36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54.也就是说,社会科学“不能批评那些并不自相矛盾的价值判断”。参见[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版,第 42 页。
    37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54.
    38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59-60.
    39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4.
    40 参见[德]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 页,英译注释②。
    41 在笔者看来,韦伯此处的解释性理解中应当包含着阐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解释这两个理解过程。
    42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9.
    43 参见韩水法:《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汉译本序)》,载[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3 页。
    44 参见何蓉:《马克斯·韦伯的方法论:基于渊源的再研究》,载苏国勋主编:《社会理论》(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25 页。
    45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6 页。在此,韦伯为理解设立了目的理性行动的概念式纯粹类型。同时韦伯还强调了其理解社会学中方法论上的理性主义。
    46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2 页。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顾忠华将 interpretation 一词翻译成了“诠释”,而在本文中笔者一般都将其翻译成“阐释”。当然,由于英译本有时也用 interpretation 来表达更为广义的解释,因此,本文在此情况下也直接翻译为“解释”。
    47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5 页。
    48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5 页。
    49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4 页。
    50 [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第342 页。
    51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5 页。
    52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121-122.
    53 以上对解释的两种方式的论述,请参见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143-149.
    54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30.在这里,韦伯事实上还对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归属(相对于自然科学中的因果归属)之性质给出了一定程度的说明。对这一问题的具体论述,请参见[日]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李永炽译,台北:水牛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45-46 页。
    55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35.在这里韦伯还指出:这两种方式的区分包含着李凯尔特所说的“自然科学”的程序、文德尔班所说的“法则性”程序与“历史文化科学”的逻辑目的这二者之间的区分。
    56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38.
    57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162-163.
    58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64.
     59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66.
    60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68.
    61 这是因为另一个问题的出现:即将一个结果客观地、纯粹因果地归属于一个个人的行动,对于将此行动界定为他个人主观的“罪过”来说,是否以及在什么时候是依然是充分的?因为这一问题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因果问题,亦即不再是一个通过简单地确定那些可以经由感知和因果解释而被“客观地”发现的事实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以伦理价值和其他价值为参照之刑事政策的问题。然而,在讨论的前几个阶段上,历史学和刑法学的研究目的的这种区别还没有意义。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168-169.
    62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70.
    63 对于认定因果关系的程序,帕森斯曾引用了冯·塞廷博士所概括的六个步骤来说明。请参见[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684 页。
    64 上述有关“分解”和“概括”这两过程的论述,请参见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173-174.
    65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75.
    66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77.在这里,韦伯还举了一个极限实例来说明这一点,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所进行的反思性(reflective)分析。
    67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81.
    68 Max Weber,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81.
    69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82.
    70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83.
    71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84.
    72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185-186.
    73 参见[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46 页。此外,阿隆还就韦伯这种部分的、分析性的因果关系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庸俗解释的批驳,以及韦伯哲学的分析性和部分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参见该书第 347 页。
    74 韦伯将社会科学中的概念看作是理想类型的根基。参见[日]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李永炽译,台北:水牛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4 页。
    75 在这里,韦伯还隐含着运用了“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这种自然科学中的实用价值观点。在韦伯看来,由于自然科学诸学科所服务的价值目标(例如医学中病人的健康、甚至生产技术的完善等等)在某个时期都已经是确定了的,所以自然科学所使用的方法只能是去运用由理论学科所阐明的规律。例如,按照这种观点,经济理论必须能够像物理学命题中的类推那样,从某些给定的实在前提中推导出在数量上确定的结论(这其实也就是严格意义下的规律),因为在目的被给定的情况下,经济行为的手段就是被明确“规定的”。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85-88.
    76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86. 韦伯对于科学探究中这种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普遍“规律”的论述,还可参见 Max Weber, Critique of Stammler, translated by Guy Oak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7, p.66.
    77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87-88.
    78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90.
    79 例如,某个特定城市的经济结构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归类为一种“城市经济”。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90.
    80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93. 这里所谓发生学的概念是指包含着事物的因果关系的概念。参见何蓉:《马克斯·韦伯的方法论:基于渊源的再研究》,载苏国勋主编:《社会理论》(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第 142 页。
    81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93-94.
    82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95-96.
    83 何蓉认为,类概念的背后是一种古典的、反映论的认识论。参见何蓉:《马克斯·韦伯的方法论:基于渊源的再研究》,载苏国勋主编:《社会理论》(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42 页。
    84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100-101.另外,金子荣一认为:韦伯理念型中的经验规则是介乎于反复可能之普遍法则与个别法则之间的类型法则,强调的是“类型个性”。参见[日]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李永炽译,台北:水牛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5-56 页。
    85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91-95. 在这里韦伯批判性地强调:从经院哲学开始,直到马克思的理论,那种关于“客观”有效之价值的观念——亦即一种道德命令,一直与一种从价格形成之经验进程中所作出的抽象相混淆。
    86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p.97-99.
    87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02.
     88 在此需要提及的是,德国学者迪尔克·克斯勒将理想类型的特质和功能归纳为以下五个要点:第一,理想类型是一个“创生的概念”,即它是从一组被认作是属于某种“文化意向”的原初要素品质的集合中生发出来的。第二,理想类型自身不是一个假设,但是它可以为假设的形成指示方向。第三,理想类型作为一种“启发手段”指导着经验研究,同时它组构成解释个人自己的或他人的社会行动的可能观点。第四,理想类型用于对经验——历史的真实的“系统化”,在此系统化过程中,经验——历史真实与类型化结构之间的距离被解释性地加以“衡量”。第五,借助理想类型程序解释和说明历史现象,其结果支持着的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再诠释的过程”。参见[德]迪尔克·克斯勒:《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郭锋译,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21-222 页。
    89 See Max Weber,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05.另外还可以参见韩水法:《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汉译本序)》,载[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9 页。
    90 参见[日]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李永炽译,台北:水牛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5-26 页。
    91 See Max Webe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the 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p.173.
    92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3 页。
    93 一般说来,韦伯有关支配问题的讨论是其政治社会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在韦伯的社会理论中,与法律社会学相并列的是其政治社会学,因此本文使用了“政治社会学”这一概念,而没有直接使用“支配社会学”这一被学者们经常使用的概念。对于韦伯政治社会学(包括支配社会学)部分的引文,本文主要参考的是中译本,同时在一些地方参考了英译本。中译本请参见[德]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Ⅲ——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英译本请参见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Vol.1, pp.212-301, and Vol.2, pp.901-1211.
    94 关于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本文主要参考了顾忠华的译本:[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英译本请参见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Vol.1, pp.3-63. Max Rheinstein (ed.),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pp.1-10.
    95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4.
    96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1-32 页。
    97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26.
    98 在这里,顾忠华将德文 Sitte(那些经由反复操练而习以为常的群体行动)翻译为“风俗(custom)”,而与那些仅仅是规律性的行动即“习俗(usage)”相区别。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8 页。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康乐、简惠美将德文 Sitte 翻译为“习俗(custom)”,用来与“习律(convention)”和“法秩序(law)”相区别。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Ⅳ——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5 页。由于不同的中文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法,本文保留了各自原文的翻译方法,并在该词后面附上了英文,以免造成误解。另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
    99 See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26.
    100 以上韦伯对于正当性秩序的解释,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2 页。
    101 以上韦伯对于正当秩序之类型以及秩序之正当性基础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4-50 页。
     102 这里涉及到韦伯社会行动理论中的集合体概念和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这两个很重要的问题。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3 页。此外,Stanislav Andreski 认为:将社会学概念限定在个人的行动上是韦伯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之贡献的一个主要方面,在这里,韦伯的功绩在于其忠实于方法论并避开了下述这个无所助益的本体论问题:即真实地存在着的是社会还是个人?See Stanislav Andreski, Method and Substantive Theory in Max Weber,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5, No.1.(Mar., 1964), P.2.
    103 关于“支配”和“权力”的界定,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72 页。笔者对译文有改动,英译本请参见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53.
     104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Ⅲ——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 页。
    105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Ⅲ——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 页。
    106 按照顾忠华的解释,“妥当性”才是真正正当性意义之所在,亦即主观信念与外在规范是否让我认为命令加在身上是妥当的,再以一种同意行为方式进行服从。参见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66 页。需要指出的是,也许正因为此,许多学者在翻译韦伯著作时常常将“正当性”翻译为“妥当性”。
    107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Ⅲ——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8-9 页。
    108 参见[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 309 页。只是该书中采用的是“统治”而非“支配”这一翻译。
    109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03 页。
    110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01 页。
    111 韦伯对“组织”的概念有着明确的界定:“一种对外封闭或限制局外者加入的社会关系,当它的规则是由特定的个人如领导者,以及可能是管理干部(他们通常同时具有代表性权力)来执行时,称之为组织。”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4 页。
    112 以上韦伯对法制型支配之特征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08-312 页。
    113 所谓“长老制”主要是指如下情况:对团体的支配是有组织的,而且统治权是掌握在长者手中——此处长者最早的确是指年龄最老者,因为他们最熟悉神圣的传统。长老制普遍存在于基本上非经济性或亲属性的团体中。而“家父长制”则主要是指:在一(通常)以经济及亲属为基础的团体(家)中,由一特殊的个人——经由固定的继承规则产生——来统治。这两种支配形式经常是并存的,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尽管支配者有其传统继承权,团体中的被支配者(“伙伴”)认为统治权仍必须以一共有权利的方式行使、而照顾到所有成员的利益,因此不能随便为在职者据为己有。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32-333 页。
    114 “家产制”主要是指:当传统型支配开始发展出特别的行政机构及武装力量,而这两者成为支配者个人的工具时,家产制即可能发生。此时,团体中的“伙伴”被视为“子民”,支配者的权威也由原先的属于团体共有转变成为个人的权利,支配者把此一权威窃为己有。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33 页。
    115 以上韦伯对传统型支配之特征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303 页。另外,还请参见[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57 页。
    116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58 页。
    117 在这里,存在着本迪克斯所谓的由“卡理斯玛型领导”向“卡理斯玛型权威”转变的过程。参见[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十章。
    118 以上韦伯对卡理斯玛型支配之特征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53-361 页。
    119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63-364 页。
    120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05 页。
    121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Ⅳ——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97 页。
    122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Ⅳ——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97 页。
    123 以上关于政治结构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的论述,请参见 David M. Trubek, Max Weber on Law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Wisconsin Law Review, No.3, 1972, pp.731-735.
    124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312.
    125 以上有关习俗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Ⅳ——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5-206 页。
    127 以上关于习俗到习律再到法律的转化过程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Ⅳ——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6-212 页。
    128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Ⅳ——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5 页。
    129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Ⅳ——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0 页。
    130 David M. Trubek 认为韦伯的法概念存在着的三个维度,即除了正当性与强制性之外还有一个“合理性”的维度。David M. Trubek 主要是以韦伯在私法的法律社会学中强调了“法律的理性化过程”这一点为根据的。See David M. Trubek, Max Weber on Law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Wisconsin Law Review, No.3, 1972, pp.725-727. 然而,笔者认为,法律的合理性问题的重要性主要是来自于韦伯个人的问题,亦即“为何形式理性法律出现在西方欧洲,而没有出现在其他伟大文明中?”也就是说,法律的合理性可以存在于特定的问题脉络中,但绝不是法律概念本身必然要包含的一种构成要素或界定法律的概念的一个维度。
    131 以上韦伯对法律实务之技术手段的类型划分,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8 页。David M. Trubek 将“形式性”界定为:运用那些内在于法律制度中的判决标准。这种“形式性”可以用来衡量法律制度之自治性的程度。他将“合理性”界定为:遵循那些运用于所有类似案件中的判决标准。这种“合理性”可以用来衡量法律制度所运用的规则的一般性和普适性。参见 David M. Trubek, Max Weber on Law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Wisconsin Law Review, No.3, 1972, p.729.
    132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19-320 页。
    134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19 页。
    135 在这里,本迪克斯将这四种类型的立法压缩为三种类型:即卡理斯玛天启法、世俗权威与宗教权威的强制立法和法律贤达的立法。参见[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十二章第二部分“法律理性的出现”。
    136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4-155 页。
    137 以上对卡理斯玛天启法之性质和特征的概括,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5-167 页。
    138 所谓诉讼训令,即政务官对于从审判人名单中选取出来的市民所下达的指令,市民审判人根据此一严格形式的指令,判断在何种法律与实际条件下应该承认或不承认原告所提出来的要求。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01 页。
    139 罗马的任何官吏于草拟告示和诉权范型时都典型采用的顾问会议。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2 页。
    140 以上有关法律名家法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95-210 页。
    140 以上有关法律名家法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95-210 页。
    142 以上对专门法律家的法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82-288 页。
    143 以上对经验的法律教育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2-188 页。
    144 以上对理性的法学教育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8 页。
    145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9 页。笔者对译文有改动,英译本请参见 Max Rheinstein (ed.),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p.205.
    146 以上对神权政治的法教育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9-195 页。
    147 此时,这些法律顾问不再是当事者的辩护人,也不再是个以日常实务和利害关系人的需求为其思维训练之取向的律师行会。于一切纯然的律师业务经营问题划清界限,法律顾问们就此全心专注于鉴定法律判断时所必须提交的事实。以此,法律顾问家得以和真正的法律经营保持距离,以便其通过学术性的方法将具体事物化约为一般性的原则。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8-209 页。
    148 以上对法律名家的法教育的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95-209 页。
    149 以上论述,请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9 页。
    150 来源于回教国家的一种裁判制度。“卡地”是回教国家的法官,特别负责有关宗教案件的审判。韦伯将重视实质的公道、平等和某些功利主义的目的,而无视于法律与行政的形式合理性的审判,称为“卡地审判”。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0 页,注释○35。
    151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23 页。
    152 关于韦伯社会理论中的“有择亲和性”问题,郑戈的概括是:“韦伯用这一源自歌德的概念来取代各种形式的决定论——包括历史决定论、法律决定论、宗教决定论和和文化决定论。他认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法律在内的人类社会生活诸层面都是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渗透、彼此影响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一种‘决定’关系,更不能说是某一种社会层面决定了其它各个层面。韦伯把这种互动关系称为‘有选择的亲和性’”。请参见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9-50 页。
    153 当然,不只是存在政治因素对法律的影响作用,有时法律技术上的因素也会对政治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韦伯在论述罗马法的承袭中指出:法律专家接受形式主义的训练,并因此而被指派为官员这一事实,在防止西方的家产制君主的裁判走上与家父长制的福利政策和实质的正义政策合流的道路上起到关键作用。参见[德]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84 页。但基于韦伯所追问的是在西方法律理性化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力,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政治因素对法律理性化过程的影响。
    154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5 页。
    155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1 页。
    156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74 页。
    157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20 页。
    158 以上论述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Ⅴ——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6-160 页。
    159 参见林端:《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台北:三民书局 2003 年版,“自序与导论”部分,第 7 页。
    160 以上论述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Ⅴ——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6-217 页。
    163 有关法律文化概念的论争,除了本文所列举的围绕着弗里德曼的法律文化概念的一组比较大规模的论争之外,还有许多后续的讨论和论争,例如奈尔肯本人就法律文化的概念及其运用的问题还有专门的讨论,以及 Jeremy Webber 对奈尔肯的法律文化概念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评。这组讨论文章参见:David Nelken, Using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gal Philosophy, Vol.29, 2004, pp.1-26. Jeremy Webber, Culture, Legal Culture, and Legal Reasoning: A Comment on Nelken,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gal Philosophy, Vol.29, 2004, pp.27-36.
    164 参见[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7 页。有关“法律与文化”研究的详细阐释,参见该书第 31-43 页。
    165 See Lawrence M. Friedman, Leg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aw & Society Review, Vol.4, No.1 (Aug. 1969), pp.29-44.
    166 参见[美]Susan Finder:《美国的法律文化观点》,郭宝平译,载《中外法学》1989 年第 1 期。
    167 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美]Lawrence M. Friedman:《法律与社会》,吴锡堂、杨满郁译,郑哲民校,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91 年版。当然,除了这两本书之外,在 1994 年出版的《选择的共和国》一书中,弗里德曼还重点考察了现代西方法律文化,并对现代西方法律文化与现代西方的法律制度以及权威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给予了集中关注。参见[美] 劳伦斯·M·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高鸿钧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68 当然,弗里德曼的法律文化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政治文化”概念的启发。
    169 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 页。
    170 [美]Lawrence M. Friedman:《法律与社会》,吴锡堂、杨满郁译,郑哲民校,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91 年版,第 14 页。
    171 Lawrence M. Friedman, I Hear Cacophony: Herzog and The Republic of Choice, Law &Social Inquiry, Vol.17, No. 1 (Winter, 1992), p.162.
    172 Lawrence M. Friedman, I Hear Cacophony: Herzog and The Republic of Choice, Law&Social Inquiry, Vol.17, No. 1 (Winter, 1992), p.163.
    173 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 页。
    174 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5 页。
    175 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四章和第五章。
    176 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22-128 页。同时参见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40 页。
    177 [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61 页。
    178 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8 页。
    179 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39、249 页。
    180 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55-260 页。
    181 以上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45 页。
    182 以上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9-233 页。另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文化的概念:一个答复》,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56、57 页。
    183 例如,弗里德曼认为法律文化是指公众对法律制度的了解、态度、意见、评价和行为模式,然而在其后来的表述中,法律文化有仅仅表现为观念性的:行为因素好像已经被抛弃了。另外,这一概念使我们很难弄清楚其精确所指以及他所涵盖的种种因素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以上参见[英]罗杰·科特雷尔:《法律文化的概念》,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1-23 页。
    184 [英]罗杰·科特雷尔:《法律文化的概念》,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6 页。
    185 以上参见[英]罗杰·科特雷尔:《法律文化的概念》,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28 页。
    186 [英]罗杰·科特雷尔:《法律文化的概念》,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4 页。
    187 参见[英]罗杰·科特雷尔:《法律文化的概念》,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5 页。
    188 以上参见[英]罗杰·科特雷尔:《法律文化的概念》,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5-38 页。
    189 [英]罗杰·科特雷尔:《法律文化的概念》,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6 页。
    190 这里引用了奈尔肯的概括,参见[意]奈尔肯:《法律文化的困惑:评布兰肯伯格》,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4 页。另参见[荷]埃哈德·布兰肯伯格:《作为法律文化指标的民事诉讼率》,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73 页。此外,日本学者千叶正士将其概括为以下四个层次:成文法规、将成文法规转换为人的行为的制度性机构、人在与法相关时采取的现实的行为样式、以及法律意识。参见[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36 页。
    191 以上参见[荷]埃哈德·布兰肯伯格:《作为法律文化指标的民事诉讼率》,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6、97 页。
    192 [荷]埃哈德·布兰肯伯格:《作为法律文化指标的民事诉讼率》,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5 页。
    193 在此,布兰肯伯格将法律文化划分为“供方”和“需方”两个方面。供方主要是指法律基础结构,需方主要是指当事人(或大众)对法律所持的主观心理状态。
    194 参见[荷]埃哈德·布兰肯伯格:《作为法律文化指标的民事诉讼率》,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8、99 页。
    195 [荷]埃哈德·布兰肯伯格:《作为法律文化指标的民事诉讼率》,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8 页。
    196 [荷]埃哈德·布兰肯伯格:《作为法律文化指标的民事诉讼率》,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8 页。
    197 以上参见[意]奈尔肯:《法律文化的困惑:评布兰肯伯格》,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4-107 页。
    198 [意]奈尔肯:《法律文化的困惑:评布兰肯伯格》,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8 页。
    199 以上参见[意]奈尔肯:《法律文化的困惑:评布兰肯伯格》,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17-122 页。
    200 以上参见[意]奈尔肯:《法律文化的困惑:评布兰肯伯格》,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2-127 页。
    201 以上参见[意]奈尔肯:《法律文化的困惑:评布兰肯伯格》,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8-134 页。
    202 [意]奈尔肯:《法律文化的困惑:评布兰肯伯格》,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10 页。具体论述参见第 110-116 页。
    203 转引自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第 52-53 页。
    204 [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3 页。
    205 关于这一点,参见[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三章。
    206 参见[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32 页。
    207 [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39 页。
    208 具体推论请参见[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二编
    209 [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46 页。
    210 [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37 页。
    211 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294-296 页。
    212 [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96 页。
    213 Lawrence M. Friedman, I Hear Cacophony: Herzog and The Republic of Choice, Law&Social Inquiry, Vol.17, No. 1 (Winter, 1992), p.163.
    214 David Nelken, Using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gal Philosophy, Vol.29, 2004, p.2.
    215 Lawrence M. Friedman, Law, Lawyers, and Popular Cultur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98, No.8, Symposium: Popular Legal Culture (Jun., 1989), p.1579.
    216 Lawrence M. Friedman, I Hear Cacophony: Herzog and The Republic of Choice, Law&Social Inquiry, Vol.17, No. 1 (Winter, 1992), p.162.
    217 Lawrence M. Friedman, I Hear Cacophony: Herzog and The Republic of Choice, Law&Social Inquiry, Vol.17, No. 1 (Winter, 1992), p.164.
    218 [英]罗杰·科特雷尔:《法律文化的概念》,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5 页。
    219 Lawrence M. Friedman, I Hear Cacophony: Herzog and The Republic of Choice, Law&Social Inquiry, Vol.17, No. 1 (Winter, 1992), p.162.
    220 参见[美] 劳伦斯·M·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高鸿钧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21 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35-236 页。
    222 参见[英]罗杰·科特雷尔:《法律文化的概念》,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8-19 页。
    223 David Nelken, Using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gal Philosophy, Vol.29, 2004, p.2.
    224 以上 Kronman 对韦伯的总结请参见 Anthony T. Kronman,Max Weber,London : Edward Arnold, 1983, pp.7-14.韦伯本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请参见 Max Weber, Critique of Stammler, translated by Guy Oak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7, pp.124-143.
    225 参见[德]卡尔·雅思培:《论韦伯》,鲁燕萍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2 年版,第 53 页。
    226 对于这种“法律认识”,在吉尔兹那里主要考察的是“条件性法律的解释描述和因果性法律的命令描述,彼此是如何进行转换的”。参见[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第 83、89、94 页。
    227 参见[德]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4 页。
    229 上述科特雷尔的相关论述,请参见[英]罗杰·科特雷尔:《法律文化的概念》,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2-49 页。
    230 参见网上讨论“质疑‘法律文化’这一表达式”, 载 http://dzl.legaltheory.com.cn/view. asp?infoid= 2214&classid=6。
    231 上述奈尔肯的相关论述,请参见 David Nelken, Using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gal Philosophy, Vol.29, 2004, pp.9-10.
    232 David Nelken, Using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gal Philosophy, Vol.29, 2004, p.11.
    233 David Nelken, Using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gal Philosophy, Vol.29, 2004, p.11.
    234 参见[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36 页。
    235 [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3 页。笔者对译文有改动,英文版请参见:Roger Cotterrel, The Soc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 London : Butterworths, 1992. p.11.
    236 参见[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3 页。
    237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中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5-26 页。
    238 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5 页。
    240 对于韦伯在其法律社会学中始终关注的是法律思想的类型,而不是直接关注一个法律制度的实质性方面这一问题,David M. Trubek 将这一点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相联系,认为:在韦伯宗教社会学中,依存性的变量就是宗教信仰的特定类型,并由此导致了韦伯集中关注于观念在历史中的独立角色。参见 David M. Trubek, Max Weber on Law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Wisconsin Law Review, No.3, 1972, p.731, 注释 16。此外,雷蒙·阿隆也强调指出,韦伯的社会理论是想把屋社会和精神制度的特点,韦伯最热衷于确定宗教在一个特定社会里的地位,确定为一个时期、一个共同体所接受的价值等级体系。参见[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51 页。
    241 [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50 页。
    242 参见[英]罗杰·科特雷尔:《法律文化的概念》,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1 页。
    243 参见[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677 页。
    244 Anthony T. Kronman,Max Weber,London : Edward Arnold, 1983, p.18.
    245 See Anthony T. Kronman,Max Weber,London : Edward Arnold, 1983, p.19.在这里,Kronman 引入了苏格拉底哲学中关于“知识与理解是美德并因而是正确行为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的立场,然后通过对苏格拉底和韦伯的对比,Kronman 说明了韦伯价值理论中“知识与价值之区分”这一根本的前提假设。此外,在笔者看来,下文将提及的施特劳斯对韦伯的批评,在更深的层面上也必然会涉及到知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
    246 参见[德]卡尔·雅思培:《论韦伯》,鲁燕萍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2 年版,第 60-61 页。
    247 金子荣一在对韦伯比较社会学进行解释时,对于因果关联与比较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进行了讨论。请参见[日]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李永炽译,台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版,第54-59页。
    249 参见[英]彼得·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 121 页。
    250 [英]彼得·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23-124 页。
    251 参见[英]彼得·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 125-126 页。
    252 参见[英]彼得·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中译本译者序”,第 4 页。
    253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 页。
    254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6 页。
    255 在这里,吉尔兹也强调了文化阐释中应对社会行动进行关注,因为在吉尔兹看来,“文化形态正是在行为之流——或更精确地说是社会行动——中得到表达的”。参见[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 页。
    256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97 页。
    257 参见[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130 页。
    258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9 页。
    259 对于吉尔兹文化阐释理论中关于知识的想象力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由于主题的限定,在这里将不对其进行过多的讨论,在这里只是想通过将其与韦伯的理论进行对比,来说明韦伯阐释性理解中的外部观察者立场。
    260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中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 页。以及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79 页。
    261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中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1 页。
    262 韦伯还认为,齐美尔就没有严格将这两种意义区分开来,甚至时常有意地混淆了“意义”的这两种面向。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中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 页。
    263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中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1 页,英译注释⑩。
    264 [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版,第 62 页。
    265 参见帕森斯对韦伯理想类型中“概念的非真实性”的讨论。[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675 页。
    266 [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679 页。
    267 参见[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版,第 50 页。
    269 [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53-654 页。
    270 参见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33-234 页。
    271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35 页。
    272 参见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第 98 页。
    273 参见李楯编:《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30 页。
    274 参见李楯编:《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40 页。
    275 参见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24-226页。此外,张文显先生在这里还指出了我国法律文化研究的另外两个理论背景:亦即国外法学界关于法律文化的研究引起我国法学家对法律文化的兴趣,以及我国的一般文化研究直接引发了法律文化研究的热情。然而在笔者看来,遗憾的是我国法学界由于在实质上更深地受到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实践背景的约束,而没有更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国外学者就法律文化研究中所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从而也就更没有就自身对法律文化概念的使用和相应的法律文化研究进行理论上的反思和“问题化处理”。
    276 例如:David M. Trubek, Max Weber on Law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Wisconsin Law Review, No.3, 1972, pp.720-753. Sally Ewing, Formal Justice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Max Weber’s Sociology of Law, Law & Society Review, Vol.21, No.3 (1987), pp.487-512.
    277 例如:Martin Albrow, Legal Positivism and Bourgeois Materialism: Max Weber’s View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British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2, No.1 (Summer, 1975), pp.14-31.
    278 例如:David M. Trubek, Max Weber’s Tragic Modernism and the Study of Law in Society, Law & Society Review, Vol.20, No.4 (1986), pp.573-598.
    279 例如:Joyce S. Sterling, Wilbert E. Moore, Weber’s Analysis of Legal Rationalization: A Critique and Constructive Modification, Sociological Forum, Vol.2, No.1 (Winter, 1987), pp.67-89.
    1、 Max Weber,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2、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3、 Max Weber, Critique of Stammler, translated by Guy Oak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7.
    4、 Max Weber, Roscher and Knies: the Logical Problems of Historical Economics, translated by Guy Oak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5.
    5、 Max Rheinstein (ed.),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6、 Max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7、 Max Weber, The religion of China : Confucianism and Taoism,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ans H. Gerth, Ill.: Free Press, 1968, c1964.
    8、 Max Weber, Political Writings, edited by Peter Lassman and Ronald Speirs,(影印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9、 Keith Tribe (ed.), Reading Webe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10、 Anthony T. Kronman,Max Weber,London : Edward Arnold, 1983.
    11、 Rolf E. Rogers, Max Weber’s Ideal Type Theory, New York:Philosophical Library, Inc.,1969.
    12、 Martin Albrow, Max Weber's Construction of Social Theory,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90.
    13、 Thomas Burger,Max Weber's Theory of Concept Formation : History, Laws, and Ideal Types, N.C.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4、 Fritz Ringer, Max Weber’s Methodology: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ulture and Social Scienc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5、 Roger Cotterrel, The Soc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 London: Butterworths, 1992.
    1、 Martin Albrow, Legal Positivism and Bourgeois Materialism: Max Weber’s View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British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2, No.1 (Summer, 1975).
    2、 Stanislav Andreski, Method and Substantive Theory in Max Weber,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5, No.1. (Mar., 1964).
    3、 Helmut R. Wagner, Book Reviews (Max Weber’s Ideal Type Theory), Social Forces, Vol.48, No.2 (Dec., 1969).
    4、 George A. Donohue, Book Reviews (Max Weber’s Ideal Type Theo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35, No.2, (Apr., 1970).
    5、 David M. Trubek, Max Weber on Law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Wisconsin Law Review, No.3, 1972.
    6、 David M. Trubek, Max Weber’s Tragic Modernism and the Study of Law in Society, Law & Society Review, Vol.20, No.4 (1986).
    7、 David M. Trubek, Reconstructing Max Weber’s Sociology of Law, Stanford Law Review, Vol.37, No.3, (Feb., 1985).
    8、 Nancy L. Schwartz, Max Weber’s Philosophy,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 93, No.7 (Jun., 1984).
    9、 Piers Beirne, Book Reviews (Max Web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0, No.2 (Sep., 1984).
    10、 Jack Knight, Book Reviews (Max Weber), Ethic, Vol.95, No.3, (Apr., 1985).
    11、 Alvin Boskoff, Book Reviews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Social Forces, Vol.33, No.3 (Mar., 1955).
    12、 N. S. Timasheff, Book Reviews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19, No.6 (Dec., 1954).
    13、 W. Friedmann, Book Reviews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Stanford Law Review, Vol.7, No.2 (Mar., 1955).
    14、 D. G. M., Book Reviews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7, No.1 (Mar., 1956).
    15、 Philipp Weintraub, Book Reviews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61, No.4 (Jan., 1956).
    16、 Irving M. Zeitlin, Max Weber’s Sociology of Law,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 Vol. 35, No. 2 (Spring, 1985).
    17、 Joyce S. Sterling, Wilbert E. Moore, Weber’s Analysis of Legal Rationalization: A Critique and Constructive Modification, Sociological Forum, Vol.2, No.1 (Winter, 1987).
    18、 Robert M. Marsh, Weber’s Mis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6, No.2 (Sep, 2000).
    19、 Stephen M. Feldman, An Interpretation of Max Weber’s Theory of Law: Metaphysics, Economics, and the Iron Cage of Constitutional Law, Law and Social Inquiry, Vol.16, 1991.
    20、 David Kelltler; Volker Meja, Legal Formalism and Disillusioned Realism in Max Weber, Polity, Vol.28, No.3 (Spring, 1996).
    21、 Howard Becker, Culture Case Study and Ideal-Typical Metho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ax Weber, Social Forces, Vol. 12, No.3 (Mar., 1934).
    22、 J. M. Finnis, On ‘Positivism’and ‘Legal Rational Authority’,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5, No.1 (Spring, 1985).
    23、 Lawrence M. Friedman, Leg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aw & Society Review, Vol.4, No.1 (Aug. 1969).
    24、 Lawrence M. Friedman, Law, Lawyers, and Popular Cultur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98, No.8, (Jun., 1989).
    25、 Lawrence M. Friedman, I Hear Cacophony: Herzog and The Republic of Choice, Law &Social Inquiry, Vol.17, No. 1 (Winter, 1992).
    26、 Don Herzog, I Hear a Rhapsody: A Rea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oice” (Book Review), Law&Social Inquiry, Vol. 17, No. 1 (Winter, 1992).
    27、 Robert B. Reich, Book Reviews (The Republic of Choice: Law, Authority, and Cultur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4, No. 4 (Dec., 1990).
    28、 Frank J. Macchiarola, Book Reviews (The Republic of Choice: Law, Authority, and Culture),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06, No. 4 (Win., 1991-1992).
    29、 Neil Duxbury, Book Reviews (The Republic of Choice: Law, Authority, and Culture),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 55, No. 3 (May, 1992).
    30、 Joseph R. Gusfield, Power, Justice and Sociological Cynicism (Book Review), Stanford Law Review, Vol.29, No.2 (Jan., 1977).
    31、 Donald M. Roper, Book Reviews (The Legal System: 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91, No.2 (Summer, 1976).
    32、 M. P. Baumgartner, Book Review (Law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Vol. 7, No. 6 (Nov., 1978).
    33、 James Eisenstein, Book Review (Law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3, No. 2 (Jun.., 1979).
    34、 David Nelken, Using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gal Philosophy, Vol.29, 2004.
    35、 Jeremy Webber, Culture, Legal Culture, and Legal Reasoning: A Comment on Nelken,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gal Philosophy, Vol.29, 2004.
    1、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Ⅰ——学术与政治》(第一章:“学术作为一种志业”),钱永祥、林振贤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Ⅲ——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Ⅳ——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5、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Ⅴ——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6、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Ⅵ——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7、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Ⅶ——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中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8、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Ⅸ——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9、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
    10、 [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版。
    11、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年版。
    12、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3、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
    14、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15、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李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16、 [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李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17、 [德]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刘援、王予文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3 年版。
    18、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版。
    19、 [德]卡尔·雅思培:《论韦伯》,鲁燕萍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2 年版。
    20、 [德]迪尔克·克斯勒:《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郭锋译,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21、 [德]玛丽安妮·韦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22、 [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23、 [日]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李永炽译,台北:水牛出版社 1986 年版。
    24、 [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3年版。
    25、 [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26、 [美]乔治·瑞泽尔:《社会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7、 [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
    28、 [英]彼得·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29、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30、 [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31、 [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2、 [英]戴维·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徐鸿宾、徐京辉、康立伟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33、 [美]莱曼等编:《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阎克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34、 [德]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华夏出版社2004 年版。
    35、 [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年版。
    36、 [英]韦恩·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37、 [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1 年版。
    38、 [瑞士]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郑文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
    39、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
    40、 [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41、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冯炳昆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
    42、 [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3、 [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 1989 年版。
    44、 [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5、 [美]Lawrence M. Friedman:《法律与社会》,吴锡堂、杨满郁译,郑哲民校,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91 年版。
    46、 [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高鸿钧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47、 [意]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48、 [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49、 [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50、 [美]格伦顿、戈登、奥萨魁:《比较法律传统》,米健、贺卫方、高鸿钧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51、 [德]伯恩哈德·格罗斯菲尔德:《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孙世彦、姚建宗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52、 [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53、 [美]C·莫里斯、D·布迪:《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54、 [美]E·霍贝尔:《原始人的法》,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55、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 2002 年版。
    56、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8 年版。
    57、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5 年版。
    58、 [法]马太·杜甘:《比较社会学:马太·杜甘文选》,李洁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
    59、 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60、 顾忠华:《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61、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2、 冯钢:《马克斯·韦伯:文明与精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63、 翟本瑞、张维安、陈介玄:《社会实体与方法——韦伯社会学方法论》,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89 年版。
    64、 林端:《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台北:三民书局 2003 年版。
    65、 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社会学观点的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66、 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
    67、 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68、 高鸿钧、马剑银编:《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69、 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
    70、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71、 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
    72、 李楯编:《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73、 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74、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75、 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76、 何勤华:《法律文化史论》,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77、 徐忠明:《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78、 公丕祥:《东西方法律文化的历史逻辑》,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79、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 [美] 哈罗德·J·伯尔曼:《韦伯法律社会学的若干错误前提》,刘东译,载《比较法研究》1994 年第 3 期。
    2、 [德]伯恩哈德·格罗斯菲尔德:《比较法的基本问题》,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 年第 4 期。
    3、 [美]Susan Finder:《美国的法律文化观点》,郭宝平译,载《中外法学》,1989 年第 1 期。
    4、 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5、 李猛:《除魔的世界与禁欲者的守护神:韦伯社会理论中的“英国法”问题》,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6、 周晓虹:《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 2 期。
    7、 操学诚:《对韦伯“理想类型”、帕森斯“模式变量”的比较研究》,载《青年研究》1999 年第 3 期。
    8、 胡玉鸿:《韦伯的“理想类型”及其法学方法论意义——兼论法学中“类型”的建构》,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 4月第 2 期。
    9、 邹涯竹、江必新:《评马克斯·韦伯的法律概念》,载《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6 期。
    10、 江必新:《论法律的统治及其条件——评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统治学》,载《行政法学研究》2000 年第 2 期。
    11、 马渭源:《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载《南京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 期。
    12、 陈景良:《反思法律史研究中的“类型学”方法——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另一种思路》,载《法商研究》2004 年第 5 期。
    13、 何蓉:《马克斯·韦伯的方法论:基于渊源的再研究》,载苏国勋主编:《社会理论》(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14、 董翔薇:《论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的主题》,载《社会科学家》2004 年第 3 期。
    15、 沈宗灵:《比较法学的方法论》,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 年第 3 期。
    16、 黄文艺:《多元法律文化互动的多元透视》,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年第 1 期。
    17、 黄文艺:《比较法:批判与重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 年第1 期。
    18、 霍存福:《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文化性状与文化追寻——情理法的发生、发展及其命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 年第 3 期。
    19、 霍存福:《世纪之交法律史学研究的五年回顾与展望》,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 年第 1 期。
    20、 霍存福:《汉语言的法文化透视——以成语与熟语为中心》,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年第 6 期。
    21、 杜赞奇:《为什么历史是反理论的?》,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22、 [美]大卫·M·楚贝克:《马克斯·韦伯论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时飞译,载 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9407。
    23、 [德]哈贝马斯:《韦伯合理化理论的科学史语境》,曹卫东译,载http://www.philosophyol.com/research/shownews.asp?NewsID=128。
    24、 正来学堂 http://dzl.legaltheory. com.cn/view.asp?infoid=2214&classid=6。
    25、 常安:《法律文化概念发展历程回溯——关于法律文化概念构建的再思考》,载 http://www.iolaw.org.cn/paper/paper129.asp。
    26、 朱苏力:《法律文化类型学研究的一个评析——〈法律的文化解释〉读后》,载 http://www.law-lib.com/flsp/sp_view.asp?id=18。
    27、 何爱国:《马克斯· 韦伯: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载 http://cul.sina. com.cn/p/2004-11-01/90556.html。
    28、 刘晓洲:《学者的自觉与政治家的恶——评韦伯〈学术与政治〉》,载http://dzl.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5183。
    29、 赵一红:《马克斯·韦伯专题: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问题》,载 http://www.97renven.cn/forum/showthread.php?t=6306。
    30、 苏国勋:《马克斯·韦伯专题:苏国勋论“韦伯热”——苏国勋研究员访谈录》,载 http://all.163.com/culture/mind/weber/6.htm。
    31、 文国锋:《马克思·韦伯专题:理性的基础?亦或合法性论证?—— 读 〈 新 教 伦 理 与 资 本 主 义 精 神 〉 》 , 载http://www.frchina.net/forumnew/ viewthread.php?tid=232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