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临朐冯氏文学世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冯氏世家是明清时期诞生于山东临朐的一个文学世家。从明中叶至清初,冯氏一族人才辈出,数代科举,以文学和事功显名于时。本文所论述的冯氏家族,从明中期冯裕起,至清前期冯协一止,共历七世。其中,冯裕、冯惟敏父子在文坛上有较大影响,而冯琦、冯溥也对其所处的文坛有一定影响。一个家族数代文人辈出,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现象。
     冯氏故籍为临朐。明初,太祖在辽东设广宁卫,诏令山东三户出一丁戍辽,临朐的冯思忠从此戍辽为军籍。中经三代:冯福通、冯春、冯振,直到冯裕进入仕途,方复还故籍。冯裕虽复籍临朐,但致仕后一直寄居于郡城益都,四子中惟健、惟敏回临朐定居,惟重、惟讷则居益都。后来子孙繁衍,或居益都,或居临朐,故冯氏又占籍益都。
     本文提及的冯氏世家成员达28人,在上编第一章中有或详或略的介绍。冯裕、冯惟健、冯惟重、冯惟敏、冯惟讷、冯子履、冯子咸、冯琦、冯瑗、冯珣、冯溥、冯协一等人较为重要。其中,冯裕父子五人和冯琦、冯溥是这一文学世家的代表人物。本文是以上述人物为代表,勾勒了这一家族在明清二百年间走过的风雨历程。全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分六章,第一章将冯氏世家的生平事功纳入明中期、晚明、清初三个时段的历史中,可与下编的年表相互参照。
     从第二章起,论文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文学世家进行考察,力图以小见大,反映出他们身后的历史背景。所以,论文介绍了从明中期到清初二百年间社会思潮的嬗变,以及冯氏家族与之产生的交流碰撞;然后探讨了地域文化背景对这一家族的熏染。冯氏家族的交往圈子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他们不
The Feng family is a literary family emerged in Linqu,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 From mid-Ming to pre-Qing, the family produced many talented persons, and several generations past the imperial exams. They were famous for their literature and achievements. The family that this paper deals with began with Feng Yu, living in mid-Ming dynasty and ended in Feng Xieyi during Qing dynasty, lasting seven generations. Among them, Feng Yu as well as FengWeimin, his son, was more literarily influential. Besides, their descendants, Feng Qi, Feng Pu, etc. also had a certain effect in the then literary history. It is rather to see a family like Feng's last for generations.
    The Feng family's primitive native town is Linqu.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Ming dynasty, Ming Taizu set up Guang Ningwei in Liaodong province, and edict that there are one man have to go to guard Liaodong. Feng Sizhong, a young man living in Linqu, went to Guang Ningwei and became a military register. Through three generations, Feng Futong, Feng Chun, Feng Zhen, until Feng Yu started his official career the family hadn't went back Linqu. After resigning his post, Feng Yu temporary lived in Yido, the state. Among his four sons, WeiJiang and WeiMin went back Linqu, WeiZhong and WeiNa lived in Yido. From then on, their descendants multiplied greatly, some lived in Yido whereas some lived in Linqu. So Yido also became their native town.
    The member of the family this paper mentions is totally 28. They are introduced
引文
① 王士禛《居易录》卷十,四库全书本。
    ② 冯氏家族收入《四库全书》的作品有:冯裕等《海岱会集》12卷,冯惟讷《古诗纪》156卷,冯琦《经济类编》100卷、《宋史纪事本末》26卷。此外,冯溥《佳山堂集》10卷、冯协一《友柏堂遗诗选》2卷,四库都存提要。
    ① 见《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
    ② 任讷《散曲概论》,中华书局版。
    ① 《忠节传》,《海浮山堂文稿》卷四,嘉靖四十五年刻本。
    ② 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辽东广宁卫,卫址在广宁城;二十六年,又设置广宁中卫、左卫、右卫三卫。《明太祖实录》卷202“洪武二十三年五月”:“(庚申)置辽东广宁卫指挥使司,以王雄为指挥佥事。”(国立北京图书馆红格抄本微卷影印本,第3027页。)卷224“洪武二十六年春正月丁未朔”:“丁巳,置广宁中、左、右、前、后五卫及右屯、后屯、前屯三卫,命指挥佥事姚文、王確领兵屯守。”第3276页。
    ① 冯才兴事迹诸县志均不载,冯惟敏《冯氏世录引》云:“族之耆辈言吾祖于前代为万户侯,有遗冢焉。今凌夷久矣,为某者宅其上。当质之官府云,府君愀然不应。宅之者,固巨室也,然其故不可知矣。”(临朐冯氏家藏本)虽语焉不详,然元代仕为万户侯者,止冯才兴一人。冯荣昌先生《冯惟敏论稿》说:“元末明初,临朐万户侯冯才兴有三个儿子:思忠、思福、思孝。”(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9页。)然《冯世氏录》中实不及才兴,冯裕《冯氏世系》首列“高祖讳思忠”,注云“一云三公,意者以行第数之也”,则思忠行三,也不可能是冯才兴之长子。
    ② 《<佳山堂集>序》,见《佳山堂集》,清康熙刻本。
    ③ 冯裕《冯氏先陇表》,见《冯氏世录》,临朐冯氏家藏本。
    ① 《嘉靖青州府志》,嘉靖间刻本,见《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书店1981年影印。
    ② 欧阳德《副使闾山冯公墓碑》,《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卷26,明嘉靖三十七年刻本。
    ③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5:“文冕,华亭人。初为县学生,被黜,潜至京师,投刘瑾门下,遂用事。冒军功,授锦衣卫千户。瑾传旨意,多出其手,交通贿赂,气焰倾一时。至是瑾败并诛,妻妾送浣衣局。”(中华书局,1985年,第1816页。)《明史》卷304刘瑾本传载:“瑾不学,每批答章奏,皆持归私第,与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华亭大猾张文冕相参决,辞率鄙冗,焦芳为润色之,东阳俯首而已。”(《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7788页。)
    ① 徐阶《贵州按察副使闾山冯公墓志铭》,《世经堂集》卷16,明万历徐氏刻本。
    ② 欧阳德《副使闾山冯公墓碑》,《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卷26。
    ① 《启东渚》,《陂门山人集》卷六。
    ② 《复友人书》,《海浮山堂文稿》卷四。
    ③ 欧阳德《副使闾山冯公墓碑》见前引;李维桢《冯氏家传》,《大泌山房集》卷65,明万历三十九年刻本。下文所引,皆出此。
    ① 冯裕实生七子三女,三子徐哥、六子晋哥出生不久夭折,七子冯惟直青年早逝。长子惟健、次子惟重、四子惟敏、五子惟讷以文学擅名于时,号为“四冯”。
    ② 李维桢《冯氏家传》。
    ③ 《光绪临朐县志》卷14冯惟重本传,光绪十年编民国十六年再版。
    ④ 《上王稽勋顺渠书》,《陂门山人集》卷六。
    ① 《与李伯华吏部书》,《陂门山人集》卷六。
    ② 余继登《明行人司行人赠承德郎兵部主事芹泉冯公暨配蒋太安人墓志铭》,《淡然轩集》卷六。
    ① 《与内兄高四墅昆弟》,《陂门山人集》卷七。
    ② 《邵可山邑长奖励叙》。
    ① 《明通奉大夫光禄寺卿少洲冯公墓志铭》,《淡然轩集》卷六,四库全书本。
    ② 《舍弟留滞陇西屡岁不迁山居驰念怅然有作》四首之三。
    ③ 冯惟敏《宦适轩赋》,《石门集》,临朐冯氏万历丙申刻本。
    ④ 《光绪临朐县志》卷14本传。
    ① 如冯惟敏的《海浮山堂词稿》中有《送琦孙乡试》、《夜闻琦捷口占》等小令,对冯琦颇为关爱;但在冯琦81卷的《宗伯集》中并无一语言及这位叔祖。
    ② 《明通奉大夫光禄寺卿少洲冯公墓志铭》。
    ① 李维桢《冯氏家传》。
    ② 《明通奉大夫光禄寺卿少洲冯公墓志铭》。
    ③ 《明史》卷308《奸臣传》,前引书,第7920页。
    ④ 《海浮山堂诗稿》卷二,嘉靖四十五年刻本。下简称《诗稿》。
    ① 《明通奉大夫光禄寺卿少洲冯公墓志铭》。
    ① 《海浮山堂文稿》卷四,嘉靖四十五年刻本。下引省称《文稿》。
    ① 《<改官谢恩>序》,《海浮山堂词稿》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本。本文凡随文注只称《词稿》,但标卷数,不注页码。
    ② 《光绪临朐县志》卷14本传,商务印书馆,民国四年影印。为称述方便,下文所引不再另行注出。
    ③ 余继登《明通奉大夫光禄寺卿少洲冯公墓志铭》:“辛未入觐阙下,精核下吏能否,无所依违,天官郎亟称之曰:‘诸方伯考核言事,凿然有执,不存两可者,独冯伯也。’是岁诸方伯去位者过半,公名益起,缙绅大夫咸以公辅期之,而公请老之志,坚不可挽矣”。(《淡然轩集》卷六。)冯惟讷乞归,实因与首辅高拱有隙,公鼐《琢庵冯公行状》载:“故相高公拱与从祖光禄公有隙,柄铨日,格参政公选取。高卹典久罢,子务观疏请下礼部,公以高有筹边功,覆给卹典,且与赠谥。”(见《冯氏世录》)可见,冯惟讷及冯子履都曾受高拱压制。高拱之所以压制冯惟讷,可能因冯惟讷兄弟与徐阶交厚,因而受高拱嫉恨。
    ④ 《光绪临朐县志》卷14本传。
    ① 《贺旧令尹褚凤台寿八袠叙》,《海浮山堂文稿》卷五。
    ② 冯惟敏一生九次赴会试,有其双重目的,最高目标便是实现自己的功业抱负,最低目标则在于得一份俸禄养家。
    ① 全称《明故河南布政使司左参政诰封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仰芹冯公墓志铭》,《榖城山馆文集》卷21,明万历于纬刻本。
    ② 《淡然轩集》卷七,四库全书本。
    ③ 冯琦《显考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诰封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府君行略》,下省称《府君行略》,见《冯氏世录》。
    ④ 《府君行略》,《冯氏世录》。
    ① 冯琦《府君行略》,见《冯氏世录》。
    ② 《榖城山馆文集》卷21,明万历于纬刻本。
    ③ 《王文肃公文草》卷七,万历间万卷楼刻本。此文与《冯氏世录》所收《仰芹冯公神道碑》略有异文,而后者多出铭文。
    ④ 《大泌山房集》卷116。
    ① 于慎行《仰芹冯公墓志铭》,《榖城山馆文集》卷21。
    ② 《光绪临朐县志》卷14本传。
    ③ 余继登《冯仰芹墓表》,《淡然轩集》卷七。
    ①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7《兵部·文士论兵》,中华书局1959年,第435页。
    ② 钟羽正《冯贞静先生诔》,见《冯氏世录》。
    ③ 冯琦《贞静先生行状》,《宗伯集》卷19,明万历刻本。
    ④ 《光绪临朐县志》卷14本传。
    ① 《贞静先生行状》。
    ② 《贞静先生行状》。
    ① 《先兄行实》,见《冯氏世录》。
    ② 全称《明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赠太子少保琢庵冯公墓志铭》,《王文肃公文草》卷33。
    ① 公鼐《明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赠太子少保琢庵冯公行状》,下省称《冯琢庵行状》,见《冯氏世录》。
    ② 冯瑗《先兄行实》,《冯氏世录》本。
    ③ 公鼐《冯琢庵行状》。
    ① 冯瑗《先兄行实》。
    ② 王锡爵《琢庵冯公墓志铭》,《王文肃公文草》卷33。
    ③ 公鼐《冯琢庵行状》。
    ④ 此说源于黄仁宇,他在《万历十五年》中说:“多少年来,文官已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万历皇帝以他的聪明接触到了事情的真相,明白了自己立常洵的计划不能成功,就心灰意懒,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三联书店,1997年,第91页。)
    ① 王锡爵《冯琢庵墓志铭》。
    ① 《明史》,前引书,第5705页。
    ② 王锡爵《冯琢庵墓志铭》。
    ③ 《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49页。
    ① 《故大宗伯琢吾冯公诔有叙》,《榖城山馆文集》卷31。
    ② 董可威《明中大夫整饬辽东开原兵备道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佥事栗庵冯公行状》,见《冯氏世录》,下省称《冯栗庵行状》。
    ③ 钟羽正《冯栗庵墓志铭》。
    ④ 董可威《冯栗庵行状》。
    ⑤ 《冯栗庵行状》。
    ① 《冯栗庵墓志铭》。
    ② 《冯栗庵墓志铭》。
    ① 《冯栗庵墓志铭》。
    ② 《冯栗庵行状》。
    ③ 《冯栗庵墓志铭》。
    ④ 《哭鲁翁冯老姻叔》,见《冯氏世录》。
    ① 房可壮《明隐君冯公范吾行状》,见《冯氏世录》。
    ① 《光绪临朐县志》卷14本传。
    ② 毛奇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下省称《易斋冯公年谱》):“住僧玺文者,高年有行,见先生礼佛,从坐惊起云:‘老僧甫入定,见东方红光熊熊,雷声硿石宫然,悸而窹,不知是公至也。’先生疑僧谀己,颔之。时僧舍浅狭,惟门前列数松长且茂,中有磐石可坐。一水从南来,直流数里,当寺门。先生每盘桓石间,以观流水。玺文忽告云:‘愿公毋坐是也’。曰:‘何也?’曰:‘不观在傍土地祠乎?梦以不安告而(勹亡)予言之。’先生曰:‘此世俗习语耳,安有是也?且梦亦何足据哉?’数日复来云,如是者三。先生曰:‘果尔,亦垒一墙以遮之。’至今祠前蔽一墙以是也。”(《西河集》卷115,四库全书本。)
    ③ 毛奇龄《易斋冯公年谱》。
    ① 《易斋冯公年谱》。此事在当时流传颇广,如袁枚《随园诗话》卷16载:“冯益都相国溥,访高念东侍郎于松云僧舍,竟日留连……相传:公二十一岁,乡举报到,而公酣眠不醒。太夫人大惊,以水噀面,乃张目曰:‘梦登泰山,云气拥身而行,至一殿上,碧霞元君迎之,置锦幔,张乐饮酒,未终,见海日如车轮,大惊而醒’醒时犹带酒气。”(《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546页。)
    ① 《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第9690页。李元度《冯文毅公事略》:“御使李秀初以考绩黜,至是夤缘复官,劾公为故相刘宗正党人,主铨时破例徇私。公疏辨,严旨饬秀诬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名臣》)与此略同。《清史列传》卷七《冯溥传》与此记载有异:“二年四月,御使李秀疏劾:‘溥与尚书孙廷铨同郡同官,腹心相结。廷铨目疾,百事瞆瞆,凡遇会推会议,溥任意徇私,毫无顾忌。廷铨弟廷铎于会试后赴部考取推官,廷铨借名回避,实假手于溥,无异自定优考。大臣藐法,何以振肃百僚?’上谕责李秀恣词诟詈,仍命廷铨与溥回奏。”(中华书局1981年,第488页。)
    ② 《清史列传》,前引书,第491页。
    ③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37,四库全书本。
    ① 戴逸、李文海主编《清通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33页。
    ② 《清史稿》,前引书,第9693页。
    ③ 见《佳山堂集》。
    ① 《明史纪事本末》卷44《寘鐇之叛》,中华书局,1977年,第664页。
    ② 黄仁宇先生认为正德之所以引起廷臣的惶恐,“真正的原因是皇帝挖空了他们苦心构筑的政治体系。这个体系以仙鹤、鹧鸪、獬豸等等标志、无数的礼仪磕头和‘四书’中的词句堆砌而成。正德虽然没有用明确的语言,但却用实际的行动对它作了全部的否定。”(《万历十五年》,前引书,第103页。)
    ③ 孟森先生对嘉靖朝的政治得失总结道:“嘉靖一朝,始终以祀事为害政之枢纽,崇奉所生,已极憎爱之私,启人报复奔竞之渐矣。帝于大祀群祀,无所不用其创制之意,而尤于事天变为奉道,因而信用方士,怠政养奸,以青词任用宰相,委政顺旨之邪佞,笃志玄修,更济以独断自是,滥用刑辟,遂有权相柄国,残害忠良。”(《明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4页。)
    ① 对嘉靖时期风俗的变化,文献记载颇多,如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正嘉以前醇厚”,中华书局,1987年,第25页。
    ②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称程朱之学被阳明之学取代,“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这是自宋代伦理同一性确立起来后的一个深刻变化,被历史建构起来的维持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渐渐失坠,原来表面遵从的伦理同一性在生活世界分裂的情况下被渐次打破。”(前引书,第二卷,第294页。)
    ③ 吴承学、李光摩《晚明心态与晚明习气》,《晚明文学思潮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5页。
    ④ 如冯惟健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说:“仆近居郭外,不异山林。终日端坐,略略修为。静中景象不可究极,渊乎浩哉!此心学所以为大也。”(《寄铜仁夫》,《陂门集》卷七。)冯惟健讲求涵养静坐,他所指的“心学”是否同于阳明之学不得而知,但很可能已受其影响。
    ① 对心学取代理学,葛兆光先生说:“经过长时间意识形态的制度化过程,理学已经失去了当初那种拯救心灵、批叛权力和建设秩序的意义,成了空洞的道德律令和苍白的教条文本,应当有一种活泼泼的思想来更新这个时代。”《中国思想史》,前引书,第二卷,第315页。
    ② 美国学者梅尔清在专著《清初扬州文化》中提及王士禛的家庭背景时注到:“Wakeman指出,山东大多数的文人都支持新朝,并到北京为官。清初山东人崛起一方面是由于先前山东省的秩序比较安定,另一方面是当地地方精英在难以控制的地区通过法制已建立了对新秩序的认同。”(朱修春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0页注释①。)
    ① 这一观点,中外已有数位学者提出,详见樊树志先生《晚明史》导论部分“地理大发现后的全球经济与晚明社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4页。
    ① 冯惟敏等《嘉靖临朐县志》卷一《风土志》,嘉靖间刻本。
    ② 王国维《水经注校》卷26,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42页。
    ③ 王士禛《池北偶谈》卷13《冶源》:“司马文正公《诗话》载青州刘概孟节诗:‘昔年曾作潇湘客’云云。概弃官居野原山。今州南四十里临朐县有冶源,亦名冶泉,有水竹之胜,咸云欧冶铸剑之地,世为冯氏别业,即文正所谓去人境四十里者也。野原,盖冶源之讹。”(中华书局,1982年,第316页。)
    ① 《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375页。
    ② 《山左明诗钞》卷九,乾隆三十六年李文藻刻本。
    ③ 赵东甫编《青州明诗钞》卷三,民国十九年印本。
    ① 《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7年,第147页。
    ① 《昌国艅艎》,见《临朐县旧志续编》,山东省新闻出版局,2003年,第10页。
    ② 《祭冯参政》,《大泌山房集》卷116。
    ① 《明史》,前引书,第4145页。
    ① 陈田《明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343页。
    ② 《海岱会集》卷十,四库全书本。
    ① 《方伯集》,本文所引冯裕诗,俱引此书。
    ② 《海浮山堂文稿》卷四,嘉靖四十五年刻本。
    ① 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第1295页。
    ②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361页。
    ①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54页。
    ② 《明史》,前引书,第7357页。
    ① 《陂门山人集》,明宋氏钞本。
    ②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55页。
    ③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177,四库全书本。
    ① 《许太常归田稿》卷六,明万历十五年吴自新刻本。下引亦出此书。
    ② 《皇明词林人物考》卷八,万历间刻本。
    ③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57页。
    ①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57页。
    ② 《寄金平渊》,《陂门山人集》卷七。
    ①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50页。
    ② 《静志居诗话》,前引书,第307页。
    ③ 《明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855页。
    ①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青门山人沈仕”引王语,前引书,第481页。
    ②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下卷第446页。
    ③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58页。
    ①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53页。
    ①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23—424页。
    ② 见业师李庆立先生《谢榛全集校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26页。
    ③ 《谢榛全集校笺》,前引书,第892页。
    ①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36—437页。
    ② 《静志居诗话》,前引书,第382页。
    ③ 《弁州四部稿》卷28,四库全书本。
    ① 《冯侍读》,《弁州续稿》卷196,四库全书本。
    ②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28—429页。
    ③ 《沧溟集》卷九,四库全书本。
    ①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27页。
    ② 《东岱山房诗录》,明嘉靖刻本。
    ③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34页。
    ④ 《静志居诗话》,前引书,第395页。
    ①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39页。
    ② 《静志居诗话》,前引书,第392页。
    ③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88页。
    ④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425—426页。
    ⑤ 卢柟《蠛蠓集》卷四,四库全书本。
    ① 欧大任《欧虞部集·轺中稿》卷一,清刻本。
    ②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汪侍郎道昆”,前引书,第441页。
    ①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李少卿开先”,前引书,第376页。
    ② 《李中麓闲居集》卷四,明刻本。
    ③ 《李中麓闲居集》卷三。
    ① 《中麓山人小令引》,见《全明散曲》,前引书,第1856页。
    ① 《李中麓闲居集》卷十。
    ① 《光绪临朐县志》卷14本传。
    ① 《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第470页。
    ② 《徐渭集》,前引书,第924页。
    ③ 《冯侍郎座主》,《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769页。
    ① 《文谷渔嬉稿》甲子,嘉靖四十一年洪朝选刻、万历增刻本。
    ② 《静志居诗话》,前引书,第351页。
    ③ 俞宪《盛明百家诗》,明嘉靖至万历刻本。
    ①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李尚书维桢”,前引书,第443页。
    ② 《明史》,前引书,第5702页。
    ③ 《淡然轩集》卷八,四库全书本。
    ① 《温恭毅集》卷16,四库全书本。
    ② 《静志居诗话》卷15“朱赓”,前引书,第433页。
    ③ 《王文端公尺牍》卷三,明万历四十年至四十六年刻本。
    ④ 《王文端公尺牍》卷一。
    ① 《明史》,前引书,第6056页。
    ① 《明史》,前引书,第5739页。
    ②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于阁学慎行”,前引书,第546—547页。
    ③ 《榖城山馆诗集》卷15,四库全书本。
    ① 《静志居诗话》第490—491页。
    ② 《明诗纪事》,前引书,第2365页。
    ③ 《池北偶谈》卷五“方伯公同学”,前引书,第114页。
    ① 《王缑山先生集》卷18,明万历太仓王氏家刻本。
    ② 《崇雅堂集》卷五,清顺治十五丁耀亢刻本。
    ③ 《崇雅堂集》,前引书,卷一。
    ④ 《崇雅堂集》,前引书,卷七。
    ① 《冯琢庵师》,钱伯城《袁宏道集校笺》,上海吉籍出版社,1981年,第282页。
    ② 《袁宏道集校笺》,前引书,第769页。
    ③ 《袁宏道集校笺》,前引书,第780—782页。
    ① 《答黄宫谕》,《宗伯集》卷57。
    ② 樊树志先生《晚明史》引用国外学者的观点:“日本学者葛谷登称冯琦为‘容教人士’,他指出,冯琦是反对矿税、声援被弹劾的李贽、倡导正学的正义派官僚,以所谓东林派士人而闻名。”(前引书,第198页)这种认为冯琦支持李贽的观点实在是没有证据的,冯琦对援佛入儒的狂禅风气极为不满,他对李贽当然持反对态度,在《为重经术祛异说以正人心以励人才疏》中开宗明义地提到:“顷者皇上纳都给事中张问达之言,正李贽惑世诬民之罪,尽焚其所著书,其于崇正辟邪,甚盛举也。”(《宗伯集》卷57)可见冯琦明确支持张问达对李贽的弹劾。
    ① 《明史》,前引书,第5705页。
    ② 《徐汉明》,《袁宏道集笺校》,前引书,第217页。
    ③ 《策》之《第一问》,《袁宏道集笺校》,前引书,第1512页。
    ④ 《明史》,前引书,第7393页。
    ⑤ 《焦氏澹园集》卷40,见《明代论著丛刊》第三辑,台湾伟文公司影印。
    ① 《焦氏澹园集》卷十。
    ②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黄慎轩之逐”:“黄慎轩晖(辉)以宫僚在京时,素心好道,与陶石篑辈结净社佛,一时高明士人多趋之。而侧目者亦渐众。尤为当途所深嫉。壬寅之春,礼科给事中张诚宇问达耑疏劾李卓吾。其末段云……盖暗攻黄慎轩及陶石篑诸君也。不十日而礼卿冯琢庵琦之疏继之,大抵如张都谏之言。上下旨云:‘览卿等奏,深于世教有裨。仙佛原是异术,宜在山林独修,有好尚者,任解官自便去,勿以儒术并进以惑人心。’盖又专指黄晖,逐之速去矣。时康御使丕扬亦有疏与冯疏同日上,则单参达观及朝士附会之非。二疏同时埙篪相和,张康承首风旨不必言,冯宗伯非附四明者,特好尚与黄晖异耳。”(前引书,第270—271页。)据此可知冯琦此疏对晚明的狂禅风气起到了扼制作用。
    ③ 王利器辑《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录清人王宏《山志》卷四《传奇》:“临川《牡丹亭》脍炙人口,然意侵娄江,亦涉轻薄。当时一官不调,盖见恶于冯少宰也。今之作者,无其文采,而独肆胸臆,借之以逞其私,宣淫导邪,亦无逭于司寇之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0页。)
    ①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8页。
    ② [法]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352页。
    ③ 上述引文提到利玛窦赠送冯琦地球仪,这至少说明冯琦已受到“地圆说”的影响;另外,明人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卷五“利玛窦坟”记载:“万历辛巳,欧罗巴国利玛窦入中国。始到肇庆,刘司宪某待以宾礼。持其贡,表达阙庭。所贡耶苏像、万国图、自鸣钟、钱丝琴等,上启视嘉叹。命冯宗伯叩所学。惟严事天主,谨事国法,勤事器算耳。”(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07—208页。)
    ① 张问达上疏弹劾李贽邪说惑众,罗织了一系列的罪名,其中最为耸人听闻的一段说:“尤可恨者,寄居麻城,肆行不简,与无良辈游于庵,拉妓女白昼同浴,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至有携衾而宿庵观者,一境如狂。又作《观音问》一书,所谓观音者,皆士人妻女也。而后生小子,喜其猖狂放肆,相率煽祸,至于明劫人财,强搂人妇,同于禽兽,而不足恤。迩来士大夫亦有捧咒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数珠以为律戒,室悬妙像以为皈依,不知遵孔门家法而溺意于禅教沙门者往往出矣。”《明神宗实录》,第6917—6919页。
    ② 《利玛窦中国札记》,前引书,第306页。
    ③ 《利玛窦神父传》,前引书,第397页。
    ① 利玛窦《畸人十篇》卷上,明刻天学初刻本。
    ② [意]柯毅霖《晚明基督论》,王志成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2页。
    ③ 《列朝诗集小传》,前引书,第654页。
    ④ 《池北偶谈》卷16“考功诗”,前引书,第380页。
    ⑤ 《静志居诗话》,前引书,第504页。
    ① 《青州明诗钞》卷四。
    ② 《浮来先生诗集》卷三,明天启五年刻本。
    ③ 《浮来先生诗集》卷七。
    ④ 公鼐对李攀龙等人的模拟虽有不满,但对复古派的格调气魄仍表佩服。如《历下访白雪楼》云:“千秋大雅谁同作?虚负当年御李心。”对李攀龙表示仰慕。见《明诗纪事》,前引书,第2366页。
    ⑤ 《浮来先生诗集》卷二。
    ① 徐世昌编《晚清簃诗汇》,中华书局,1990年,第678页。
    ② 《佳山堂二集》卷五,清康熙刻本。
    ③ 高珩与冯溥此次唱和,清人多有记载。详王士禛《池北偶谈》卷17《松筠庵诗》,前引书,第401页;袁枚《随园诗话》卷16“二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546页;徐世昌《晚清簃诗汇》,前引书,第694页。
    ① 《晚清簃诗汇》,前引书,第717页。
    ② 《佳山堂集》,前引书,卷六。
    ③ 《晚清簃诗汇》,前引书,第966页。
    ① 《晚清簃诗汇》,前引书,第250页。
    ② 《尤太史西堂全集》之《于京集》卷一,清康熙刻本。
    ①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11—1712页引。
    ② 《晚清簃诗汇》,前引书,第956页。
    ③ 《晚清簃诗汇》,前引书,第1676页。
    ① 《晚清簃诗汇》,前引书,第996页。
    ① 《晚清簃诗汇》,前引书,第1734页。
    ① 《晚清簃诗汇》,前引书,第1779页。
    ② 《曝书亭集》卷76,四部丛刊本。
    ① 《百尺梧桐阁遗稿》卷二,清康熙刻本。
    ② 《晚清杉诗汇》,前引书,第1320页。
    ① 《晚清簃诗汇》,前引书,第1589页。
    ① 《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第78页。
    ② 《明儒学案》,前引书,第79页。
    ③ 《陈白沙集提要》,四库全书本。
    ④ 陈来先生认为:“由于静中养的‘端’亦是‘善端’,也就是孟子的四端,陈白沙以为,这个善端是作圣的根本,它只能在静养中被体验、被把握,而不可能通过典籍的学习去获得,‘求之书籍而弗得,反而求之吾心而道存焉,则求之吾心可也’。陈白沙的这些说法也就是主张心中求道,心中求理,他虽然没有提出或论证心即是理,但他显然把为学功夫完全心学化了,这个发展显然开了明代心学运动的先河,稍后的王阳明正是沿着这个方向进一步发展了心学的基本思想。”(《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3—194页。)
    ⑤ 杨廉、徐咸撰《新刊皇明名臣言行录》卷四,明嘉靖二十年魏有本刻本;亦见《明史》卷283《儒林传》,前引书,第7264页。
    ① 《医闾集》卷三,四库全书本。下文所引皆出本书,不再标出卷数。
    ② 《医闾集提要》,四库全书本。
    ③ 《明史》,前引书,第7265页。
    ① 《明儒学案》卷六《谏议贺医闾先生钦》,前引书,第98页。
    ② 《嘉靖青州府志》卷14《人物》,嘉靖间刻本。
    ③ 欧阳德《闾山冯公墓碑》,《欧阳南野文集》卷26;《康熙临朐县志》卷四《冯氏世家》;《光绪临朐县志》卷14冯裕本传。
    ④ 冯惟健《送喻断事考绩序》,《陂门山人集》卷五。
    ⑤ 徐阶《贵州按察副使闾山冯公墓志铭》,《世经堂集》卷16。
    ① 冯惟健《寄宋仁夫》,《陂门山人集》卷七。
    ① 冯琦《贞静先生行状》,《宗伯集》卷19。
    ② 陈来《宋明理学》说:“从程颢的《识仁篇》来看,他的修养方法主要为‘诚敬’。与程颐相比,程颢虽然也肯定‘敬’,但他对敬的理解与程颐有所不同。程颐主张的敬主要是内心的敬畏和外表的严肃。而在程颢看来,只强调敬畏严肃,难免失于拘谨,不能达到自由活泼的精神境界。因此,一方面,他强调‘诚’的积极涵养,认为以诚敬涵养,不必处处防检。另一方面,主张在用敬的时候,注意‘勿忘勿助’,不要过分着力把持。”(前引书,第67—68页。)
    ③ 吴化《明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诰封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仰芹冯先生传》,见《冯氏世录》。
    ④ 魏象枢《寒松堂全集》卷七,清康熙刻本。
    ① 《明史》卷283,前引书,第7277页。
    ② 徐南金《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序》,见《欧阳南野文集》。
    ① 《答徐少湖》,《欧阳南野文集》卷一。
    ② 《明儒学案》卷17,前引书,第361、362页。
    ① 陈凤《陂门集叙》,见《陂门山人集》。
    ② 郑大进《乾隆正定府志》卷30《名宦》,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① 《嘉靖临朐县志》卷二《力役》,嘉靖间刻本。
    ① 《光绪临朐县志》卷16《杂记》。
    ② 《明史讲义》,前引书,第273页。
    ③ 《光绪临朐县志》卷14冯子履本传。
    ① 《明史》卷216《冯琦传》,前引书,第5703页。
    ① 冯琦《经筵讲章》, 《宗伯集》卷30。
    ② 全称《为肃官常清吏治端士习恳乞圣明严为申饬以挽回世道人心疏》,《宗伯集》卷54。
    ① 《昌国艅艎》卷十,见《临朐县旧志续编》,前引书,第92页。
    ② 《贺大司马邢公平倭奏凯序》,《宗伯集》卷12。
    ① 《光绪临朐县志》卷14冯惟健本传。
    ② 《光绪临朐县志》卷14冯惟重本传。
    ③ 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65。
    ④ 余继登《光禄寺卿冯公惟讷墓志》, 《淡然轩集》卷六。
    ⑤ 《毅城山馆文集》卷21。
    ⑥ 《明史》,前引书,第5705页。
    ① 张印立《明待封质庵冯公行状》,见《冯氏世录·墓志铭、行状》。
    ② 《王文肃公文草》卷十。
    ① 冯惟敏《词稿》卷一。
    ② 钟羽正《明中大夫整饬辽东开原兵各道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佥事栗庵冯公墓志铭》称冯瑗在泽州时:“矿税四出,州邑供应不暇,然望泽辄遁去,曰:‘此官强直,且必抗我,勿往也。’”见《冯氏世录》。
    ③ 李元度《冯文毅公事略》,《清朝先正事略》卷3《名臣》。
    ④ 李元度《冯文毅公事略》。
    ① 郭子章《黔记》卷39《宦贤列传》,万历刻本,见《北图藏古籍珍本丛刊》第43册,第775页。
    ② 冯惟敏《复友人书》,《海浮山堂文稿》卷四。
    ③ 余继登《明通奉大夫光禄寺卿少洲冯公墓志铭》,《淡然轩集》卷六。
    ④ 王锡爵《参政仰芹冯公墓表》,《王文肃公文草》卷七。
    ①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2《冯仰芹大参》,前引书,第572—573页。
    ② 于慎行《明故河南布政使司左参政诰封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仰芹冯公墓志铭》,《榖城山馆文集》卷21。
    ③ 《青州明诗钞》卷四引。
    ① 《明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赠太子少保琢庵冯公行状》,见《冯氏世录》。
    ② 对武将和文官集团的矛盾,黄仁宇先生的分析颇为精辟:“就武将来说,他们所受到的训练和战争的经历却养成了和文官集团截然不同的气质。他们需要具备准确的选择能力和决心,着眼点在于取得实效而不避极端……而大多数文官则以中庸之道为处世的原则,标榜稳健和平。武人在刀剑矢石之中立下的汗马功劳,在文官的心目中不过是血气之勇,即使克敌制胜,也不过是短暂和局部的成功而已……这种观念上的南辕北辙,使文官不仅在精神上对武官加以轻视,而且在实际作战中,他们也常常对高级将领提出无理的指责。如果将领当机立断,指挥部队迅速投入战斗,那是贪功轻进,好勇嗜杀;要是他们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有利的战机,那又是畏葸不前,玩敌养寇。兵士抄掠百姓,该管的长官自然要受到处分,然而事情的背景却常常是军饷积欠过久。军饷由文官控制,然而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却可以毫不承担责任而由将领们代人受过。”(《万历十五年》,前引书,第170—171页。)冯琦对文官的认识与上述黄先生观点有惊人的相似。
    ① 冯琦《送陈侍御奉太夫人南还序》,《宗伯集》卷七。
    ① 李腾芳《拟进讲记》,见《宗伯集》卷30。
    ② 冯琦《贞静先生行状》,《宗伯集》卷19。
    ③ 冯瑗《先兄行实》,见《冯氏世录》。
    ④ 《青州明诗钞》卷四引。
    ① 见《冯氏世录·志录、祭仪、贴》。
    ② 见《冯氏世录·志录、祭仪、贴》。
    ③ 见《冯氏世录·志录、祭仪、贴》。
    ① 见《冯氏世录·志录、祭仪、贴》。
    ① 见《冯氏世录·志录、祭仪、贴》。
    ② 见《冯氏世录·志录、祭仪、贴》。
    ① 见《冯氏世录·志录、祭仪、贴》。
    ② 见《冯氏世录·志录、祭仪、贴》。
    ① 《光绪临朐县志》卷九《艺文》。
    ② 《临朐县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95页。
    ① 此二首见《嘉靖青州府志》卷六《地理志》。
    ② 此二首见《嘉靖青州府志》卷七《地理志》。
    ③ 《嘉靖青州府志》卷九《学校》。
    ④ 《<海岱会集>提要》,四库全书本。
    ① 《陂门集序》,见《陂门山人集》。
    ①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冯举人惟健”,前引书,第390页。
    ② 《山左明诗钞》卷七,清乾隆三十六年李文藻刻本。
    ③ 《千顷堂书目》,四库全书本。
    ① 《海浮山堂诗文稿》,明嘉靖四十五年刻本。
    ② 岳溶等《山东通志》,四库全书本。
    ③ 《冯惟敏及其著述》,《燕京学报》第28期,第153页。
    ④ 俞宪《盛明百家诗》,明嘉靖至万历刻本。
    ① 《冯惟敏<山堂缉稿>说略》,《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61—62页。
    ① 《帝京景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35页。
    ② 《东镇沂山志》卷五,见《临朐县旧志续编》,山东省新闻出版局,2003年,第160页。
    ① 《康熙临胸县志》,见《临朐县旧志汇编》,潍坊新闻出版局,2002年版,第106页。
    ① 《冯惟敏及其著述》,《燕京学报》第28期,第152页。
    ② 《海浮山堂词稿》之《出版说明》。
    ① 《燕京学报》第28期,第155页。
    ② 《冯惟敏及其著述》,前引书,第154—155页。
    ①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冯通判惟敏”,前引书,第390页。
    ① 《冯惟敏及其著述》,前引书,第154页。
    ① 《大泌山房集》卷65。
    ② 《明史》,前引书,第5705页。
    ③ 《盛明百家诗》卷34《盛明诗家姓氏爵里考》。
    ④ 《古诗纪》之《凡例》,四库全书本。
    ⑤ 见《古诗纪》卷首,四库全书本。
    ① 《古诗纪原序》,见《古诗纪》,四库全书本。
    ② 迈柱总纂《湖广通志》卷101,四库全书本。
    ③ 《弇州续稿》卷47,四库全书本。
    ① 《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8页。
    ② 《中国善本书提要》, 前引书,第437页。
    ③ 《<古诗纪>提要》,四库全书本。
    ④ 《<古诗纪>提要》,四库全书本。
    ⑤ 《古诗纪原序》,见《古诗纪》。
    ① 《艺苑卮言》卷七,四库全书本。
    ② 《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94页。
    ③ 《弇州续稿》卷47,四库全书本。
    ④ 《诗纪序》,《太涵集》卷24,明万历刻本。
    ⑤ 《古诗类苑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本。
    ⑥ 《诗所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本。
    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本》。
    ①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首“凡例”,中华书局,1983年。
    ② 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366页。
    ① 《诗纪匡谬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本。
    ② 《钝吟杂录》卷三,四库全书本。
    ① 《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1959年,第334页。
    ② 岳濬等《山东通志》,四库全书本。
    ③ 《榖城山馆文集》卷十,明万历于纬刻本。
    ① 《冯少洲集》,俞宪编《盛明百家诗》初集,明嘉靖间刻本。
    ① 《<经济类编>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本。
    ① 《<宋史纪事本末>提要》。
    ② 《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
    ① 四库全书本。
    ① 《海岱会集提要》,四库全书本。
    ② 郑树平先生《海岱诗社与<海岱会集>述论》对此考辨云:“对于蓝田为何在诗社中有名而诗集中无诗,青州清代文学家李文藻《海岱会集跋》推测说:蓝田‘仅存姓氏,而无一诗,岂当时偶与斯会,旋即归去,来山诸君子未忍刊落其名耶?’。此种解释可备一说。”(见《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1—2期。)
    ③ 《书先侍御集后》,《蓝侍御集》,万历十五年蓝思绍刻本。
    ① 《方伯集》,临朐冯氏家刻本,下引《陂门集》、《大行集》、《石门集》、《光禄集》皆此本。
    ② 《沧溟集》卷一,四库全书本。
    ③ 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57页。
    ①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李按察攀龙”,前引书,第428页。
    ② 杨还吉《重校蓝北泉先生集序》,见《北泉草堂诗集》。
    ① 《诗家直说》卷一,见业师李庆立《谢榛全集校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68页。
    ② 《海岱会集》卷十题为刘渊甫作,而王士稹以为澄甫所作,可能为王氏误记。
    ③ 《渔洋诗话》,四库全书本。
    ④ 《池北偶谈》,前引书,第378页。
    ① 傅国《昌国赊煌》卷六,见《临朐县旧志汇编》,山东省新闻出版局,2003年,第41页。
    ② 《古夫于亭杂录》卷五,中华书局,1988年,第120页。
    ③ 冯惟健、惟重的诗文创作活动要早于冯裕结海岱诗社时,但冯裕早年亦当有诗作,今不传而已。
    ④ 《明通奉大夫光禄寺卿少洲冯公墓志铭》,见《淡然轩集》卷六,四库全书本。
    ⑤ 许榖《山堂缉稿序》,见《海浮山堂诗文稿》卷首,明嘉靖四十五年刻本。
    ① 《陂门集叙》,《陂门山人集》,明宋氏钞本。
    ② 见《陂门集》,冯氏家刻本。本文所引冯惟健诗赋,如无标出,皆出此书。
    ① 《陂门集叙》,见《陂门山人集》,前引书。
    ① 《陂门山人集》卷四。
    ② 如王士禛《池北偶谈》卷22“圣泉”云:“贵阳城西南有圣泉,有贵人至辄沸起,验之百不失一。滇逆将倡乱,云贵总督甘公文煜暨诸大吏一日游泉上,泉不沸,怪之。未几乱作,甘死之。又陆郏县次云说,孙可望在黔中时,有僭逆之志,至泉卜之,水竟不至:可望怒,以礟击之,今泉上石栏礟痕尚存。”(前引书,第537页。)
    ① 傅国《昌国艅艎》卷十,见《临朐县旧志续编》,前引书,第100页。《陂门山人集》亦载,但有讹误。
    ② 《陂门集叙》,《陂门山人集》。
    ① 《陂门集叙》,《陂门山人集》。
    ② 《答宋仁夫》,《陂门山人集》卷七。
    ③ 《答严石谿广文》,《陂门山人集》卷七。
    ① 《陂门集提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齐鲁书社影印,第四册,第778页。
    ② 《大行集》,临朐冯氏家藏本,本文所引冯惟重诗,皆出此集。
    ① 见《山左明诗钞》,前引书,卷七:“予观《大行集》,清新俊逸,直逼盛唐,特未深厚尔。”宋弼的评价既看到了其特点,又指出了其不足,洵为的论。“特未深厚”当指其由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而导致的创作中的艺术体验不够真醇深厚。
    ② 王夫之《堇斋诗话》卷一,见戴鸿森《薑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0页。
    ③ 《明行人司行人赠承德郎兵部主事芹泉冯公暨配蒋太安人墓志铭》,《淡然轩集》卷六。
    ①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前引书,第四册,第778页。
    ② 《舍弟留滞陇西屡岁不迁山居驰念怅然有作四首》之三,《诗稿》卷一。
    ① 《艺苑卮言》五,《弇州四部稿》卷148,四库全书本。
    ② 《明诗综》卷50所引,四库全书本。
    ① 《山堂缉稿序》,《海浮山堂诗文稿》卷首,前引书。
    ① 《光禄集》,临朐冯氏家藏本。本文所引冯惟讷诗,皆出此书。
    ② 《列传诗集小传》丁集上“冯光禄惟讷”,前引书,第390页。
    ① 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明万历刻本。
    ② 《静志居诗话》卷13,前引书,第378页。
    ③ 《明人诗钞续集》卷八,清乾隆刻本。
    ① 《山左明诗钞》卷七,清乾隆三十六年李文藻刻本。
    ② 《明诗纪事》,前引书,第1518页。
    ③ 《陂门集叙》,《陂门山人集》。
    ④ 《陂门集叙》,《陂门山人集》。
    ① 《榖城山馆文集》卷十,明万历于纬刻本。
    ② 张四维《古诗纪原序》,见《古诗纪》,四库全书本。
    ③ 迈柱总纂《湖广通志》卷101,四库全书本。
    ④ 见《陂门集》,临朐冯氏家藏本。
    ① 王居易《东镇沂山志》卷下,《临朐县旧志续编》,前引书,第163页。
    ② 王居易《东镇沂山志》卷下,《临朐县旧志续编》,前引书,第165页。
    ① 《昌国艅艎》卷六,《临朐县旧志续编》,前引书,第40页。
    ① 《明诗纪事》,前引书,第2457页。
    ① 公鼐《琢庵冯公行状》,见《冯氏世录》。
    ② 《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赠太子少保琢庵冯公墓志铭》,《王文肃公文草》卷十。
    ① 钟惺、谭元春《明诗归》卷三,清钞本。
    ② 《琢庵冯公墓志铭》,《王文肃公文革》卷十。
    ① 《毅城山馆文集》卷12。
    ② 《全明词》,中华书局,2003年,第1310页。
    ① 《浮来先生诗集》卷一,明天启五年刻本。
    ① 《青州明诗钞》卷三,赵东甫民国十九年刻本。下文所引同出此书。
    ② 《浮来先生诗集》卷七。
    ① 《青州明诗钞》卷四,下文所引冯士衡诗皆出此书。
    ② 《佳山堂集》中所收诗多为冯溥晚年诗作。毛端士《佳山堂二集后序》称:“夫子性质直不好驰声誉,生平著作辄不留稿。是集也……犹仅什一耳。”见《佳山堂集》。
    ① 《健松斋集序》,见《健松斋集》,康熙世美堂刻本。
    ② 见《佳山堂集》,诸人所作序跋,皆见此书。
    ① 赵执信《因园集》卷四,四库全书本。
    ① 冯惟敏《忆弟时在秦州序》,《海浮山堂词稿》卷一。
    ① 《青州明诗钞》卷三。
    ① 《浮来先生诗集》卷九。
    ① 《冯惟敏与散曲的将来》,见《景午丛编》,台湾中华书局,民国61年,第210页。
    ① 《冯惟敏及其著述》,《燕京学报》第28期,第135页。
    ② 《冯惟敏与散曲的将来》,《景午丛编》,前引书,第209—210页。
    ① 《益都县图志》下册卷七冯惟敏本传。
    ① 《万历十五年》,前引书,第157页。
    ② 于慎行《与抚台宋公论赋役书》,《榖城山馆文集》卷34。
    ③ 郑骞《冯惟敏与散曲的将来》,《景午丛编》,前引书,第210页。
    ① 《曲律》卷三“论咏物”第26,陈多、叶长海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4页。
    ② 《曲律》卷四“杂论”之66,前引书,第218页。
    ③ 吴书荫《曲品校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157页。
    ① 《艺苑卮言·附录》,见《弇州四部稿》,四库全书本。
    ② 《曲律》“杂论”之95,前引书,第250页。
    ① 《散曲概论》卷二“派别”,中华书局,1931年。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几乎完全照搬任氏此论:“他的散曲最有生气,最有魄力,为明曲中仅有的豪放作家。如以词为喻,也颇似词中的辛弃疾。康王之作,虽然也是号称豪放派的行家,但他们的曲,多少带些做作,愤世乐闲,貌为恬退,实则他们并不安心寂寞的。海浮则不然,他的曲也怨愤,也乐闲,但怨愤索性将全部怨愤痛快地说出来。即乐闲也是由于衷心之语;且其才情之横溢,笔锋之犀利,无往而不见其豪迈之气。”(商务印书馆,1998年影印1934年版,第313页。)
    ① 顾起元《客坐赘语》卷六“海浮赠曲”,中华书局,1987年,第178页。
    ② 《雨村曲话》卷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八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3页。
    ③ 赵景深《戏曲笔谈》称:“冯惟敏在散曲上的贡献是辉煌的。我们应该承认,在明代散曲家中,他是第一人;在所有散曲家中,他是第一流。”又称其题材内容“丰富广泛的高度,只有词中的苏、辛词可与比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5页);罗锦堂《中国散曲史》则谓海浮“在明曲中所占的地位,犹如苏、辛之与宋词,关、马之于元曲”(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第150页);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也说:“他的散曲,在北派诸家之上,不仅是明代一大家,实可与元代大家并列而无愧……他在明曲中的地位,确是宋词中的苏辛,元曲中的关马。”(前引书,下卷第441页。)
    ④ 见乔力、李少群主编《山东文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33页。
    ① 本剧引文俱引自《孤本元明杂剧》本,以下不再注出。
    ① 《冯惟敏及其著述》,《燕京学报》第28期,第158页。
    ① 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见徐朔方等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首页“作者题词”。
    ② 《西廂记》,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3页。
    ① 见黄裳《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第187页。
    ② 《宋史》卷296,中华书局,1977年,第9862—9866页。
    ① 《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第716页。
    ② 《东都事略》卷47,见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湾海文出版社。
    ③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本。
    ④ 如袁枚《随园诗话》卷15“二八”:“俗传梁灏八十登科,有‘龙头属老成’七言诗一首。《黄氏日抄》、《朝野杂记》俱驳正之,以为灏中状元时,年才二十六耳。余按《宋史》灏本传:雍熙二年举进士,赐进士甲科,解褐大名府观察推官。景德元年卒,年九十二。雍熙至景德相隔只十馀年,而灏寿已九十二;则八十登科之说,未为无因。”(前引书,第515页。)
    ① 《梁状元不伏老》,见孟称舜编《新镌古今名剧酹江集》,明崇祯刻古今名剧合选本。以下本剧引文皆出此,不再标出。
    ① 《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前引书,第168页。
    ② 如顾学颉《元明杂剧》评此剧:“写的是宋朝人,实际上是为明代的以八股取士和历代的科举制度作辩护,无异替统治阶级劝告读书人:你们不要灰心,往圈套里钻下去吧!这也正反映了作者(代表当时的许多读书人)对于科举,对于考状元的一往情深,至死不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47页。)
    ① 《氏族大全》,四库全书本。
    ② 如明人彭大翼《山堂肆考》卷84“少年状元”云:“或云世传颢八十二登第,洪容斋随笔辨其生平及致仕之岁甚明白,谢表之联,好事者为之也。”(四库全书本)
    ① 吕天成《曲品》,见吴书荫《曲品校注》,前引书,第1页。
    ② 《冯惟敏及其著述》,《燕京学报》第28期,第158页。
    ① 《副使闾山冯公墓碑》,欧阳德《欧阳南野文集》卷26,明嘉靖三十七年梁汝魁刻本。
    ② 《冯氏世录》,临朐冯氏家藏族谱。
    ③ 《冯氏世系》,见《冯氏世录》。
    ① 余继登《淡然轩集》卷六,四库全书本。
    ② 《光绪山东通志》,民国四年版,商务印书馆影印。
    ① 冯惟敏主纂《嘉靖临朐县志》,见《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刻本影印。
    ② 徐阶《贵州按察副使闾山冯公墓志铭》,《世经堂集》卷16,明万历徐氏刻本。
    ③ 清杨开第修、姚光发等《光绪华亭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① 清郑大进纂修《乾隆正定府志》,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② 郑骞《冯惟敏及其著述》,《燕京学报》第28期,前引书,第139页。
    ③ 余继登《淡然轩集》卷六。
    ① 冯裕《冯氏先陇表》,《冯氏世录》。
    ① 赵时春《平凉府志》,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1册。
    ② 法伟堂等《益都县图志》下册卷七,光绪间刻本。
    ③ 杨一清《关中奏议》卷14,四库全书本。
    ① 李维桢《冯氏家传》,《大泌山房集》卷65,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② 冯惟健《陂门集》,《冯氏五先生集》,北海冯氏家藏本。
    ③ 冯惟敏《石门集》。
    ① 郭子章《黔记》,明万历刻本。
    ① 《弇山堂别集》,前引书,第1123页。
    ② 冯裕等《海岱会集》,四库全书本。
    ① 《嘉靖山东通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影印嘉靖间刻本。
    ② 《明世宗实录》,第4325页。
    ① 《弇山堂别集》,前引书,第1123页。
    ① 见《冯氏世录》,下简称《府君行略》。
    ① 胡桂奇《胡公行实》,北图藏清钞本。
    ① 《古诗纪原序》,见《古诗纪》,四库全书本。
    ① 《明史》,前引书,第5705页。
    ② 清宋如林修,孙星衍、莫晋纂《嘉庆松江府志》,嘉庆间松江府明伦堂刻本。
    ① 《谢榛全集校笺》,前引书,第155页。
    ① 钟羽正《崇雅堂集》卷13。下简称《仰芹冯公行状》。
    ② 于慎行《穀城山馆文集》卷21,下简称《仰芹冯公墓志铭》。
    ① 《崇雅堂集》卷13。
    ② 《明世宗实录》,前引书,第7546页。
    ① 《明史》,前引书,第244—245页。
    ② 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革》卷十,明万历王时敏刻本。下简称《琢庵冯公墓志铭》。
    ① 《谢榛全集校笺》,前引书,第749页。
    ① 《明穆宗实录》,前引书,第533页。
    ① 王锡爵《王文肃公文草》卷七。
    ② 《明穆宗实录》,前引书,第1345页。
    ① 《谭襄敏奏议》卷十,四库全书本。
    ② 见《冯氏世录·墓志、行状》,下简称《栗庵行状》。
    ① 见《冯氏世录》,下简称《琢庵行状》。
    ① 见《冯氏世录·墓志、行状》。
    ② 觉罗石麟等《山西通志》,四库全书本。
    ① 见《冯氏世录·墓志、行状》。
    ② 见《朱文懿公文集》卷八,下简称《琢庵冯公墓表》。
    ① 见《冯氏世录》,下简称《范吾行状》。
    ① 《明史》,前引书,第270页。
    ① 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前引书,第1650页。
    ①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前引书,第572页。
    ① 见《临朐县旧志续编》,山东省新闻出版局,2003年,第199页。
    ① 余继登《淡然轩集》卷三。
    ① 见《冯氏世录·墓志、行状》,下简称《栗庵墓志铭》。
    ① 袁宗道《白苏斋镂集》卷15,明刻本。
    ① 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前引书,第282页。
    ② 《康熙临朐县志》卷三《冯氏世家》,康熙间刻本。
    ① 见《冯氏世录》。
    ① 见《冯氏世录·墓志、行状》。
    ②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6209、6216页。
    ③ 《明史》,前引书,第5705页。
    ④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6541页。
    ①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6651、6660页。
    ①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6730页。
    ②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6749页。
    ③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6783页。
    ①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6817、6835页。
    ②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6859页。
    ①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6869页。
    ② 沈一贯《冯宗伯宜予告揭帖》,《敬事草》卷十二,明刻本。
    ③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6925—6926页。
    ④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6956页。
    ①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7141页。
    ①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7165、7173页。
    ②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7207—7208页。
    ① 见《冯氏世录》。
    ② 毛奇龄《西河集》卷115,四库全书本。
    ① 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366页。
    ①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10560页。
    ① 《明史》,前引书,第6687、6688页。
    ②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10685—10687页。
    ③ 《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一册第69页。
    ① 《明史》,前引书,第6687—6688页。
    ②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10962—10966页、第10970—10971页。
    ③ 《明神宗实录》,前引书,第11103页。
    ④ 《清实录》,前引书,第一册,第86页。
    ① 《明史》,前引书,第3652页。
    ① 见《冯氏世录·墓志、行状》。
    ① 《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1年,第487页。下引俱见本书第487—491页,不再注出。
    ① 《清实录》,前引书,第三册,第347页。
    ① 《清实录》,前引书,第三册,第592页、第608页。
    ② 《清实录》,前引书,第三册,第669页。
    ① 徐乾学《太子太傅益都冯公年谱序》,《儋园集》卷19,清康熙冠山堂刻本。
    ② 《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9952页。
    ③ 《清实录》,前引书,第三册,第756页。
    ① 《清史稿》,前引书,第9690页。
    ② 《清实录》,前引书,第三册,第932页。
    ① 《清实录》,前引书,第三册,第997页。
    ① 《清实录》,前引书,第四册,第153页。
    ② 见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之《碑传集》卷11,明文书局印行。
    ③ 《清实录》,前引书,第四册,第275页。
    ① 《钦定日下旧闻考》,四库全书本。
    ② 《清实录》,前引书,第四册,第293页。
    ① 《圣祖仁皇帝圣训》,四库全书本。
    ② 《清实录》,前引书,第四册,第372页。
    ③ 《清史稿》,前引书,第8691页。
    ① 《清实录》,前引书,第四册,第436页。
    ② 《清史稿》,前引书,第180页。
    ③ 《清史稿》,前引书,第9692页。
    ④ 《清实录》,前引书,第四册,第473、474页。
    ⑤ 《清实录》,前引书,第四册,第527页。
    ① 《清史稿》,前引书,第184页。
    ② 《清实录》,前引书,第4册,第567、575页。
    ① 《清史稿》,前引书,第9692页。
    ② 《清史稿》,前引书,第190页。
    ① 《清实录》,前引书,第四册,第910、913页。
    ② 《清史稿》,前引书,第9692页。
    ③ 《学馀堂诗集》卷13,四库全书本。
    ① 《清实录》,前引书,第四册,第1009页。
    ①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十,四库全书本。
    ① 《清史稿》,前引书,第205页。
    ② 《清史稿》,前引书,第206。
    ① 《清史稿》,前引书,第207页。
    ① 《清史稿》,前引书,第207—208页。
    ② 《清史稿》,前引书,第9690页。
    ① 《清史稿》,前引书,第9692页。
    ② 《清史稿》,前引书,第210页。
    ③ 《清实录》,前引书,第五册,第40页。
    ① 《清实录》第5册,第54页。
    ② 《清实录》,前引书,第5册,第73—74页。
    ① 《清史稿》,前引书,第13175页。
    ① 王士禛《居易录》,四库全书本。
    ② 《清史稿》,前引书,第9693页。
    ③ 《蚕尾集》卷二,清康熙刻王渔洋遗书本。
    ① 《清实录》,前引书,第五册,第707页。
    冯裕等:《海岱会集》,四库全书本
    冯裕:《方伯集》,明万历丙申北海冯氏家刻本
    冯惟健:《陂门集》,同上
    冯惟重:《大行集》,同上
    冯惟敏:《石门集》,同上
    冯惟讷:《光禄集》,同上
    冯惟健:《陂门山人集》,明宋氏钞本
    冯惟敏:《冯海浮集》,见俞宪编《盛明百家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至万历刻本
    冯惟敏:《海浮山堂诗文稿》,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嘉靖四十五年刻本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冯惟敏:《梁状元不伏老》,见孟称舜编《新镌古今名剧酹江集》,明崇祯刻古今名剧合选本;亦见《盛明杂剧二集》
    冯惟敏:《僧尼共犯》,涵芬楼印行《孤本元明杂剧》本
    冯惟讷:《古诗纪》,四库全书本
    冯琦:《宗伯集》,北京出版社《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冯琦:《北海集》,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影印明万历末云间林氏刻本
    冯琦:《经济类编》,四库全书本
    冯琦:《宋史纪事本末》,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1977年版
    冯溥:《佳山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刻本
    《冯氏世录》,临朐冯氏家藏本
    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明实录》,国立北京图书馆红格钞本微卷影印
    谈迁:《国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夏燮:《明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贺钦:《贺医闾集》,四库全书本
    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宋弼编:《山左明诗钞》,《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乾隆三十六年李文藻刻本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朱彝尊:《明诗综》,四库全书本
    朱彝尊:《曝书亭集》,四部丛刊本
    陈田:《明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朱琰:《明人诗钞续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乾隆刻本
    余继登:《淡然轩集》,四库全书本
    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刻本
    于慎行:《穀城山馆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于纬刻本
    于慎行:《穀城山馆诗集》,四库全书本
    王世贞:《艺苑卮言》,四库全书本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四库全书本
    王世贞:《弁山堂别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王锡爵:《王文肃公文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王时敏刻本
    王锡爵:《增定国朝馆课经世宏辞》,《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影印万历十八年周曰校万卷楼刻本
    王衡:《王缑山先生集》,沈云龙主编《明人文集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明万历太仓王氏家刻本
    王家屏:《王文端公尺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刻本
    王骥德:《曲律》,陈多、叶长海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欧阳德:《欧阳南野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十七年刻本
    欧大任:《欧虞部集》,《四部禁毁书丛刊》影印清刻本
    徐阶:《世经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万历间徐氏刻本
    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天启刻本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张四维:《条麓堂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二十三年张泰徵刻本
    沈一贯:《喙鸣文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刻本
    朱赓:《朱文懿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天启刻本
    汪道昆:《太函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许穀:《许太常归田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五年吴自新刻本
    吕天成:《曲品》,吴书荫《曲品校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祁彪佳:《远山堂剧品》,黄裳《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钟惺、谭元春:《明诗归》,《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钞本
    余继登:《典故纪闻》,中华书局1981年版
    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1959年版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顾起元:《客坐赘语》,中华书局1987年版
    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冯舒:《诗纪匡谬》,四库全书本
    邢侗:《来禽馆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万历四十六年刻本
    钟羽正:《崇雅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顺治十五年丁耀亢刻本
    陈仁锡选评:《明文奇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十六年至天启刻本
    王士稹:《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
    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中华书局,1988年版
    王士禛:《香祖笔记》,四库全书本
    陈维崧:《陈检讨四六》,四库全书本
    施闰章:《学馀堂文集》,四库全书本
    毛奇龄:《西河集》,四库全书本
    汪懋林:《百尺梧桐阁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刻本
    徐乾学:《儋园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冠山堂刻本
    方象瑛:《健松斋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世美堂四十六年刻本
    宋琬:《安雅堂未刻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影印乾隆三十年刻本
    魏象枢:《寒松堂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刻本
    尤侗:《尤太史西堂全集》,《四部禁毁书丛刊》影印清康熙刻本
    赵执信:《因园集》,四库全书本
    李国祥:《古今濡学选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影印明万历刻本
    李元度:《清朝先正事略》,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明文书局印行
    清圣祖玄烨:《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初集》,四库全书本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1年版
    袁枚:《随园诗话》,顾学颉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焦竑:《献征录》,上海书店1986年版
    王家士、冯惟敏:《嘉靖临朐县志》,嘉靖间刻本,见《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冯惟讷:《嘉靖青州府志》,嘉靖间刻本,见《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傅国:《昌国艅韹》,政协临朐县委员会《临朐县旧志续编》据清抄本排印
    姚延福主纂:《光绪临朐县志》,光绪十年编民国十六年再版
    胶州法小山伟堂先生等:《益都县图志》,光绪间刻本
    《光绪山东通志》,民国四年版,商务印书馆影印
    郑大进:《乾隆正定府志》,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郭建章原本,康如琏续修,刘士麟续纂:《康熙晋州志》,咸丰十年刻本
    杨开第:《光绪华亭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周景柱:《乾隆蒲州府志》,乾隆二十年刻本
    宋如林修,孙星衍、莫晋纂:《嘉庆松江府志》,嘉庆间松江府明伦堂刻本
    陈杰:《光绪涞水县志》,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李培祜等:《光绪保定府志》,光绪十二年刻本
    孟森:《明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1998年影印
    樊树志:《晚明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庆立:《谢榛全集校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冯荣昌:《冯惟敏论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陈书录:《明代诗文的演变》,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德信:《明朝典章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任中敏:《散曲概论》,见《散曲丛刊》第十四种,民国二十年中华书局版
    赵景深:《戏曲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顾学颉:《元明杂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吕慧鹃等编:《中国历代文学家评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羊春秋:《散曲通论》,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
    何龄修、张捷夫主编:《清代人物传略》上编第七卷,中华书局1994年版
    陈来:《宋明理学》,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2001年版
    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平原主编:《晚明文学思潮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法]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意]柯毅霖:《晚明基督论》,王志成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郑骞:《冯惟敏及其著述》,见《燕京学报》第28期
    郑骞:《冯惟敏与散曲的将来》,见《景午丛编》,台湾中华书局民国61年版
    韩伟:《冯惟敏散曲的艺术成就》,《文史哲》1985年第2期
    孔繁信:《明清著名文学世家——临朐冯氏》,《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
    韩伟:《明散曲家冯惟敏生平事迹考述》,《烟台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
    钟林斌:《散曲家冯惟敏的家世与生平》,《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郑树平:《冯惟敏散曲风格论》,《齐鲁学刊》1998年第4期
    郑树平:《明杂剧<僧尼共犯>简论》,《泰安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李简:《冯惟敏<山堂缉稿>说略》,《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